文本库

孙维刚《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读后有感

9794

  也许很多小伙伴挖空心思也难以写出一篇令人满意有感,教育教学相关文章,以下这篇孙维刚《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读后有感文章可作为你写作素材与参考范文,希望您能写作出与众不同的有感,教育教学文章。

孙维刚《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读后有感

  孙维刚《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读后有感

  孙维刚,一个我非常敬仰的传奇式的中学数学教师,上个世纪80-90年代,在他执教的北京22中学,他用他的智慧和汗水和他的学生们一起创造了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又一个神话:带领全班学生(一个都不落下)三年学完初中高中全部数学课程;第三轮实验所带共40人的教学班高考时全部上线,其中39人上本科线,38人上重点线,22人进清华北大,占55%;辅导的学生在北京市数学竞赛、全国数学竞赛频频获奖;更有突出学生严君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金奖;学生经常争先恐后的学做活雷锋,做好事不留名......。

  近读孙维刚老师的著作《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徜徉于孙老师的文字,常常被孙老师那质朴的“大幅度普遍提高学生素质,为造就中华民族栋梁之材,打下良好基础”的教改实验理想所感动,为孙老师那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教改实验行动所折服,还常常为孙老师那“信马由缰”式的文学、外语、逻辑推理兼容的课堂教学喝彩。

  在《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孙维刚着)一书中,孙老师这样讲述他的教改实验的理念:“我们更新观念,通过实验一套教学和学习上崭新的做法,探索出教学和学习上一条崭新的道路。一切围绕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一切围绕提高思维水平,将德智体融熔一体紧密结合,学生的智力素质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普遍提高。”

  书中指出这套教学和学习上崭新的道路的具体做法主要是六个方面:站在系统的高度传输和接受知识;更着重对哲理的发现和汲取;让学生做课堂的真正主人;题不在多但求精彩,学会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从初一年级开始提倡和指导学生开展问题研究,练习写论文;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

  细细想来,的确是这样的,应该说孙老师所说的这六个方面紧紧围绕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的中心目标,抓住了开发一个人的大脑潜能的要害。站在系统的高度传输和接受知识,就是要把教学内容放在数学知识网络系统中去,注重把握知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要孤立的去认识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并且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更着重对哲理的发现和汲取;题不在多但求精彩,学会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则时时处处体现着如何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训练大脑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思维更加缜密,大脑更加灵活;从初一年级开始提倡和指导学生开展问题研究,练习写论文,则从基础教育的初级学段就开始引领学生以研究者的态度开展学习,更是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的高层次要求;而为了实现这一宏大目标,孙老师课堂上引领学生自己想、自己讲、自己问、自己答,真正做到了“把舞台让给学生,自己退居幕侧 ”。

  孙维刚就像一座山峰,让我们陡生高山仰止、望而却步之感,为我们广大教师作了标高,那么,我们能从孙维刚老师身上学习些什么,该怎样学习孙维刚老师,这是我深深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应该做怎样的教师?从《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一书我读出了这样的感悟:

  一、学习孙老师那高尚的教育情感。

  “选择了教育,就等于选择了奉献。”是每个老师都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可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很多老师也就只把执教当作自己安身立命的一种职业,而孙老师则是全身心地投入,一心一意为自己的教育,一心一意为自己的学生。因为一次意外的早晨迟到,孙老师自己罚自己,为的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绝对以身作则”;因为误会了学生而批评了她们,当着全班40名同学和近80位家长的面向这两位同学鞠躬赔礼道歉;孙老师因膀胱癌住院手术,个人前途生死未卜的情况下,仍牵挂着几个纪律不太好的学生,一次次地给他们写信勉励他们“坚守诺言、磨砺意志”。每每读到这些故事,我都热泪盈眶,。

  二、学习孙老师那孜孜不倦的教改教研精神。

  孙老师告诉我们要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教材。这就要求我们要潜心钻研教材,真正做到通透理解、掌握教材,理解教材的前后章节的编排意图。真正俯下身子扎扎实实做学问。从《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中,我们看到,每解一道精彩的典型例题,孙老师不但会思考有没有多种解法,通过这些解法能够得出什么规律,还要反反复复思考这些解法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研究这些解法怎样融会贯通起来,统一到一个最本质最简捷透彻的方法上。正是这种不断的琢磨钻研,使得孙老师的教学总能高屋建瓴地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让我们也向孙老师那样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学会钻研,善于钻研。

  三、学习孙老师还要坚持不断的读书。

  要想让自己的教学也像孙老师的课那样“缤纷多彩又清澈贯通”,就不仅仅要研读教材、教学方面的专业书籍,更要多读能够颐养生命的富含哲理的文学、哲学书籍,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知识底蕴,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各方面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使自己的教学更具“人格魅力”。

  四、学习孙老师就要不断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形成自己的文字,实现个人的专业化成长。

  应该说,现在的老师还是很注重向名校名家学习的,应该说也有很多老师在一线的教学中还是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的,但做老师的我们更多的情况下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成长,特别是理科教学的老师更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少提笔写下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我想这也正是有很多很优秀的一线教师没能成长为教学专家的主要原因。因此,我想说,让我们也像孙老师那样,把我们的教学也经常注意思考总结,让我们的教师也一步步走向成功。

编辑:www.wenbeNk.Com

篇2:孙维刚《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读后感

  孙维刚《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读后感

  孙维刚老师自1962年起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任数学教师兼班主任。自1980年开始,孙老师开始在二十二中进行从初一年级至高三年级的大循环实验,致力研究数学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用德育促进智育,德、智、体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数学实验教学和担任班主任的整个过程中,他将自己扎实的学科知识能力,深厚的文化素养功底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充分地加以运用和发挥,将施教者与受教者的个性因素巧妙地融入了原本枯燥的课程。孙老师的实验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中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孙维刚老师在《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一书中提出:要使学生学好高中数学、提高智力素质有如下几点:

  1、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2、站在系统的高度选择学习知识;

  3、把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素质的发展与完善有机地结合起来;

  4、学会做题,学会复习;

  5、题不在多而在精,更在于"知题善任",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

  孙维刚老师是怎样教数学的呢?他说:“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鱼翔浅底。” 他的教学方法被称为“结构教学法”,讲究新知识和旧知识的比较和联系。他从不担心学生的脑子够不够使,比如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时,课本上只是延长三角形底边并做出一边的平行线引导学生做出证明,而孙老师则是把问题交给学生,上来就让学生猜想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证明。几种证法出来后,孙老师再问“那么多边形内角和是多少”,学生答“(n-2)180,”并把几种证法写在黑板上,并及时地做总结-这就是数学归纳法的思想。数学归纳法是高二才接触的东西,可是,求三角形的内角和初一学生就知道了,这么教学生受得了吗?可跟着孙老师学下去脑子就会“强大”起来。

  在孙老师教育实践中,自始至终贯穿着这样一种教育理念:“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智力素质,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使不聪明的孩子变得聪明起来,让聪明的更加聪明”。孙老师正是在这样的教育观念指引下,身体力行,勇于探索实践,坚持把传授知识与传授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成功地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在孙老师的三轮实验中,他对知识的传授是这样看待的,“能力的提高,智力的发展,不是凭空得到的。在教师,是通过知识的教学而影响学生的;在学生,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而实现的”。知识的传授和培养智力素质两者不能割裂,知识的传授是手段,培养智力素质是目的。在他看来,知识是需要的,但更需要的是驾驭知识的能力,其本质,是高超的思维水平,是智力素质。

  那么,他如何造就一个强大的大脑?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呢?他从三个方面着手:一从系统的高度教学知识,即掌握和运用知识本质的联系,掌握内在规律性,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更看重对哲理的发现和汲取,即掌握知识间内在的联系及探索联系的方法,并在教学中适时地讲授哲学知识;三是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即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探究,勤于思考,掌握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乐趣。而这个教和学,不是随便怎么教都可以达到目的,而是在施教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要周密思考、精心安排。而他告诉我们的第一个方法,就是要站在系统的高度传输和接受知识。不要站在一节课的角度去备课,也不要仅仅站在一个单元、一册书的角度,而是要站在整个系统的角度,最起码要站在整个中小学知识系统的角度。

  孙老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对任何细节,都鼓励学生追根溯源,凡事都去问为什么,寻找它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他告诉我们,科学上的任何规定都有“为什么”的。我们以为只要学生会做题,就等于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从来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为一个有目的的系统工程去对待。成功的教学,不只是要让学生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提出问题;不只是让学生验证真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寻找真理。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问题”,即学生只会回答问题不会提出问题。其实,提出问题远比回答问题重要。李政道教授说得好,“学问”就是学习提问,切莫将“学问”变成“学答”。

  不高明的教师,使学生头脑里的问号变成句号;高明的教师,使学生头脑里的问号越变越多。不高明的教师教学生时,是将学生从善于提出问题教成不善于提出问题;高明的教师教学生时,将学生从不善于提出问题教成善于提出问题。称职的教师引导学生走路,不称职的教师代替学生走路。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也就是说,教育要培育的是一棵棵千姿百态的树苗,而不是工业化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产品。所以,教师教会学生知识技能,不如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不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学习方法,不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孙维刚老师的书例证丰富,由浅入深,不仅为我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上指明了方向,令我茅塞顿开;而且也进一步激发了我优化课堂模式的热情!

篇3:孙维刚教学法学习有感

  孙维刚教学法学习有感

  孙维刚老师在谈到如何对待做题时,讲到了做题的重要性:“通过做题,掌握所学的知识如何应用,通过应用,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在一道题目面前,能正确有效地观察、解剖、判断、决策,制定方案,加以解决。进而达到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孙老师看来,做题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虽然也同意这样一个看法,但是以前总觉得理科要想达到“熟能生巧”,必须经过大量的习题训练。现在看来这个看法太“幼稚”了。

  接着,孙老师给我们讲了他对做题的两层理解:一、“正确对待做题,首先是指,题不在多但求精彩。”二、“不能为考试而做题,更不能抱着希冀将来试卷上的考试题有眼前这道题的心理,否则,必将导致死记解法和题海战术。”

  我看了这个真是让我有顿开茅塞之感,我以前觉得,我们做题的时侯,要注意总结,那类题目用什么方法,这样就可以在遇到题目的时侯,应用自己总结和训练成熟的方法去对付。想想看这当然也是一种背题的办法。

  无独有偶,我经常听到一些老师在总结发言的时候会,深感自豪的说:我找遍所有的资料,让学生把各种题目类型都见过,都练熟,到考试的时侯,学生就会什么也不怕了。乍听起来,确实如此。可是这个观点不正是孙老师所批判的,另一种题海战术,为考试而做题吗?我曾听到某些学校领导在对老师们训话的时侯也说:基础部分学生掌握好了,我们要多给学生找各种各样的题目,多练,找一些灵活性强的题目练。”这不是指导教师们搞题海战术,让老师们教学生死背题目吗?这样的指导估计不会出来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孙老师的做法是什么?

  “我们做题的方法是,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这又大大超乎我的想像。看来,做题很有讲就,绝对不能高题海战术。还是孙老师说的好:“有句俗话,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题海战术,是覆舟之术。”

篇4:市优课展示观课有感:一个有梦想的人

  市“优课展示”观课有感:一个有梦想的人

  2xxxx年5月7日,我市在z小学举行的市“优课展示”活动,我能够参与观课,倍感荣幸!一天九节课,另加两小时的评课活动,除了中午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外,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天黑而起,深夜而归,却精神抖擞,不知疲惫。

  惊羡

  九节课,三节新授、六节复习课。每一节都深深的吸引着我,边听、边记、边感慨。可以说节节精彩纷呈,课课让我受益匪浅。现在想来,还是惊羡于执教者完美的教学设计、惊羡与执教者挥洒自如的课堂风范和教学艺术、惊羡于执教者的别具匠心和独具一格。这九节课给我带来的惊叹和羡慕,在我内心翻腾不已,使我久久回味、一品再品。

  来自新授课的惊羡

  三节新授课,每一节都打破常规,别具风采。例如《克与千克》,整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由掂到估再到称,从1克、10克、50克、100克、200克、500克到1千克,从小到大注重了学生对质量的体验和感受,帮学生建立了1克、1千克的质量概念。再者《认识小数》,刘龙生老师立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由生活中学生非常熟悉的元、角、分引出小数、认识小数、了解小数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再过渡到米、分米、厘米。整节课,刘老师的语言生动有趣、幽默诙谐,曾两次用到变、变、变,第一次很形象的将1元变为10角,又变为100分;第二次又很自然的将元、角、分变为米、分米、厘米,为新知识的学习开辟了新的视角。还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课伊始,王金刚老师直接揭题,并提问:你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当学生回答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时,我不禁捏了一把冷汗,而王老师则巧妙地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探索、观察、验证、思考,从而得出结论,真正体现出了大师风范。

  来自复习课的惊羡

  如果将新授课喻为“种好一棵树”的话,则复习课就是“育好一片林”,“种好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则很难。在平时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把复习课上成了一碗“夹生饭”。这次的六节复习课,其中五节是临沭县的课,临沭县的复习课已经自成一体,成为我市小数届的一面旗帜,引领着我市的小学数学复习课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通过这次观课,带给我的不光是震撼,更多的是“拨开云雾见月明”,解惑也。

  一、重视知识的生长点、落脚点、延伸点。

  生长点--往前看,它的学习基础是什么;落脚点--巩固练习,提升技能;延伸点--往后看,它又是为学习那些知识做准备的。这些在每节复习课中均有体现,例如赵晓艳老师的《20以内进位加的整理与复习》,这节课知识的生长点是《和是10的加法》及《十加几等于十几的加法》,落脚点是20以内进位加的练习及应用,拓展点则是为学习20以内退未减、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等等的知识基础。

  二、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梳理构建的过程中,不论哪个学段,都是将各个知识点串成线,再沟通联系连成面。在这一过程中,执教者都是把课本搬到了大屏幕上,利用电子课本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回顾;然后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建构,在建构知识网络前,执教者都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如何合作?如何整理?于是有了温馨提示、合作提示等等。例如解现艳老师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整理与复习》中的温馨提示: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2、要求简洁、清晰,体现知识间的联系。3、整理完后,小组讨论交流,有什么需要补充。

  三、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转化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思想。任何一个新知识,总有原有知识发展和转化的结果。它可以将某些数学问题化难为易,另辟蹊径,通过转化途径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转化思想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整理与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整理与复习》、《简易方程的整理与复习》及《圆的整理与复习》中均有体现。《20以内进位加的整理与复习》中的“数形结合”体现了数学之美。还有“分类思想”、“对比思想”等在这几节课中时有渗透。

  思索

  更多来自于自身的~~~~~

  从教十二载,最初的激情已淹没在平日的繁忙中,连自己也淹没在忙碌的日子里,偶尔碰触内心而泛起的涟漪,却使自己愈加空虚。

  看到九位执教者在台上的精彩表现,在惊羡的同时,更多体会到他们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是--他们是有梦想的人。

  相比之下,彰显不足。

  是呀,我要改变----

  方向

  于漪老师说自己是: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思索,善于反思、勤于研究,才能有更多收获。

  做一个有梦想的人吧,为了背后期待的目光;做一个有梦想的人吧,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做一个有梦想的人吧,我们或许不一定人人都能成为名师,但是,我们不能丢却像名师学习的心愿与努力,拒绝平庸,做一个心怀梦想、时刻保持上进心的教师。

  怀揣着梦想上路

篇5:《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有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有感

  我看过许多的电影,不过让我最有感触的还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

  电影的主角是一个叫做“派”的男孩和一些动物们,在海上顽强生存的事。一开始,派生活在印度,由于在印度经济很吃紧,所以一家人计划移民去澳大利亚生活。在旅行中途,海上出现了大风暴,派所乘的船上,除了他,无一幸免。后来,他坐在救生艇上,与一只老虎共同生存了半年时间,最后成功获救。

  我一直在想,这个孩子是用什么活到了现在?是运气吗?过了几天,我又在网上浏览了一下这个影片,我知道了,是他乐观向上的精神与顽强生存的耐力。平时,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真正的乐观面对困难?又有多少人经历过生与死的折磨?我虽然没有遇到过像派一样的困难,但我经历过一些困难。当时,我去杭州旅游,正在西湖旁玩时,别人都走了,只有我和我妈妈的同事与他的小孩在这里。正玩的尽兴时,忽然发现:妈妈不见了!过了一会,才反应过来,他们已经回去了。当我得知这个“噩耗”后,一下子坐在了地上,哭闹了起来。这时,我妈妈的同事说:“要不,先去我家等等吧!”“不了,谢谢,我自己回去吧,我......知道回去的路。”其实,我现在根本不知道东边在哪,西边在哪,连太阳在哪都要找半天。“额,行吧,注意安全啊!”说了一句,他就走了。

  我昏头昏脑的走在路上,不时找人借下电话,想与妈妈联系。可是,妈妈手机没电了,打也是打不通的。最后,我绝望了,因为这个困难可一点都不简单。最后,我忽然听见一些脚步声,我心里的乌云被驱散了一些。仔细一看,真的是妈妈!我哭着,闹着,跑着到了妈妈的身边。妈妈说:“这个困难你都能克服,你真的太厉害了。”

  现在想想这件事吧,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这是真的。我的困难并非有派那样艰巨,但是也很令人伤感。我当时要不是走到了那个路口,弄不好真的找不到她了呐!你知道吗,西湖与那条路之间差2千米!能走那么远,真的是我克服困难的决心帮助我完成的。

  遇到困难时,要学习派的乐观向上的精神。还记得这句话吗: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希望大家在面对困难时能想到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