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库

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教学反思

9634

  碎片化信息时代,写好一篇教学方法,识字,反思,年级,教学文章越来越难,东拼西凑也令人不满意,以下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教学反思文章内容写作方法可作参考,您可向其它有此需求的小伙伴推荐本站。

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教学反思

  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教学反思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物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在开课之初,教师就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三、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简笔画简洁、生动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让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教“雨”这一个生字时,我就根据小学生对这一个字的理解,在黑板上把这个字生动地画了出来:“雨”字上的一横就代表雷电,一竖跟横折钩就代表一间房子,里面的一竖就是闪电,直穿房子,把房子都打了一个孔,那么房子就漏水了,那里面的四点就是漏进来的雨水。学生的想象力真是不可想象,我把他们的话转变成了生动的图画,收到了很好的认字效果。

  四、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无意识字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不仅特别爱听故事、还爱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掌握一些词语,在讲故事时练习使用,把识字教学寓于有意无意之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喜欢读故事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应因势利导,经常性地组织、引导学生看故事课外书,由于这种做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都很乐意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常常随手把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字形又不怎么复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对一些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还适时适度地作一些比较。在学生看书的时候,教师不忘提醒学生注意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看到后把它告诉同学或老师。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是学生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这些生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取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五、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六、自做“识字课本”,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要先后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多次体现,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都成为儿童识字的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体会收集、整理、编排的创造过程。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文本库 www.wEnbenk.com

篇2:教学工作心得体会: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工作心得体会: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育人最重要。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意思是说一个很小的孩子,说话、做事、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习惯,就可以看出这孩子长大后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老师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导师,一种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最好的老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养成与人交际的习惯。

  两年多的工作,我有一个深深的体会,孩子大了,要和他们交朋友,多与他们交心、交流、沟通、多了解他们,做他们的朋友,他们也就会很自然的接受你、佩服你、爱听你说话、爱和你一起做事,再用你的行动去影响他们、感化他们,他们自然就会把坏习惯改掉,做一个你喜爱的、好习惯的孩子!让心与学生同行,和学生一起学会学习,一起学会做人,都是一个个有意义的故事。

  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丰富内心世界的朋友来看待,我放下师道尊严的传统,贯彻民主思想。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小孩,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做家长,让学生好好学习,好好做人。

  第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一,管好学生,先要管好学生的学习。

  作为学生,第一位的任务永远是学习,老师对于学生学习的管理应该常抓不懈。学生学习的管理不仅仅是考多少多少分,而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的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而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撮而就的,它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培养和积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在这方面需要老师、学生、家长多方面的努力。

  1、通过日常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管好早读。

  管好课间活动。要求上课铃响后,不准在教室外逗留并准备好上课的学习用品,由同桌检查或老师监督。

  管好上课。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不做小动作,不讨论课外内容,由老师监督,同学评比。

  管好作业。课堂作业:要求作业应独立完成,不抄袭别人的作业,应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上交给小组长,由小组长交给科代表,由科代表交到老师办公室。回家作业:要求字迹端正,认真完成。每天早上交给小组长检查,由小组长记录在一本专门的本子上,由老师再检查。

  对学生学习的管理要有严明和健全的奖惩制度,使得学生的一切日常生活和学习能够井然有序,按照一定的规范执行,这样学生就可以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个别管理,管好学生的学习。

  一个班级之中总有一些学生要掉队,那么作为老师应该扶持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大家的帮助和集体的温暖,不至于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情况。我在班级问题学生的管理上是这样做的:首先帮他们找出毛病、树立信心;其次采取措施对症下药,如在坐位安排上让他们在老师的特别关注之下;再次安排成绩优秀的班干部帮助作业辅导,另外还给这批学生课后开开小灶对其进行知识的辅导。后进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习惯都大有改观,更可喜的是,在班级狠抓学习习惯的作用下,学生的学习态度大有好转,成绩也有了较大提高。

  第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养成与他人和谐共处的习惯。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老师的重点工作和首要任务。在规规矩矩的学习生活中还是得注意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这两年多的工作使我体会到,班级德育工作要从建立健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各种活动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篇3:《认识图形》公开课反思

  《认识图形》公开课反思

  高老师来听课,我讲的《认识图形》,总的来说,我的这节课缺点比较多,具体有:

  1: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参上要求学生能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就可以了,能认识,能分类,并能说出分类的依据。我讲的深浅不一,比如长方体和正方体,我还让学生认识了它们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而这些内容是高年级才学的,一年级的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讲圆柱时又讲的少了,没说出什么来。(我觉得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是必要的,虽然课本不要求,但是做题的时候用得着啊,书本上的东西很浅显,同步训练上的题就把知识延伸了,长方体和长方形怎么区别?还不是用立体和平面来分吗,立体和平面怎么分呢?总得用几个面几条边几个顶点来说明吧!)

  2:语言太随便。上课时,我说了这么一句话“由长方形组成的物体就是长方体”,确实,这句话不对,太随便了!

  3:课件中的物体不规范。在认识生活中的图形时,我找了一些图片,有一张是长方体的饭盒,但是转折的棱是圆弧过渡的,不是严格的棱。虽然总体感觉是长方体,但是不该用它。

  4:课堂不严谨。我在讲正方体时,在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正方体,“你用工具了吗?”没有,我学了十多年的美术,画几何体从来都是目测,用直尺是作弊行为,但数学相反,必须要用直尺画直线,用圆规画圆。我应该注意这一点。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科学和艺术要区分清楚。不要用艺术的眼光来对待科学。

  5:学生动手少,学具准备不充分。一直是老师在讲,没让学生自己摸一摸、摆一摆。(其实让学生带学具了,领导来听课,要严肃嘛,出于课堂纪律考虑,怕他们玩起来不听课,没让学生拿出来......)

  总之,要多琢磨,多听有经验老师的课,多看好的课例,先模仿在创新。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讲。

篇4:省小学语文教学能手评选听课感受

  省小学语文教学能手评选听课感受

  这次到z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升教学能力的机会,听课期间,我认真做事迹分析,参赛教师无论从精神面貌还是教学理念都让我如沐春风,这些节课可谓异彩纷呈,各有千秋。只因自己道行尚浅,精华之处分析的较为浅显,经粗略整理,可分以下几点:

  一、独具匠心的导入

  各位老师在导入上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导入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有趣。对课题的引入做了很好的铺垫。如zz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在讲《青松》这一课时,先问学生一年四季树木的变化。。。春天,大树长出嫩芽;夏天,绿树成荫;秋天,叶黄飘落;冬天,变得光秃秃的。之后,老师说,“有这样一种树,一年四季都是绿的,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青松》;让学生举起小手跟老师一起“o;青”o;二字。还有泰安师范附小的程军老师他是以复习、听写词语导入的,这也许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这位老师每说一个词语时,都会做一下解释,语言风趣,让学生在枯燥的写字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很快的记住了词语的意思,更是加强了对课文理解与学习。还有许多老师是检查预习导入的,在学习新课之前都会发给学生一张预习卡片,引导学生自主学,把学习的自主权教给学生。

  二、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

  身为语文教师,不光是教学设计巧妙精彩,他的语言表达同样重要。准确的语言与丰富的感情流露能让学生身心得以灌溉与滋养。深切体会文章所表现的情感。如:潍坊高新双语学校的陈银萍老师在讲《老人与海鸥》时配乐陈述老人与海鸥的故事,语言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时缓时慢的语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老人与海鸥的情感,老师的问题也是层层深入,老人没有到海边喂食,是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海鸥只是动物,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老人死后,海鸥又是怎么做的?最后的省略号代表什么呢?(海鸥的眼泪)。逐步切入文章的中心,最后老师深情描述故事时,展示了几张图片,以示故事的真实性,学生和在座听课的老师没有一位不为之动容流泪的。。。由此可见,语言可以打动人,引人入胜。

  三、语言精练,基本功扎实

  几节课下来,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些老师的基本功是如此的扎实,课堂教学语言生动、富有启发性,精神饱满、富有激情。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能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评价学生合理到位。这肯定是靠他们平时的积累,我们在平时也应该苦练基本功,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使自己更上一层楼。老师不只是教学生念书,对现有德育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核心知识的讲解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在原有生活经验基础上提高道德认识,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

  四、课堂气氛活跃,加强师生互动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必然要对课堂教学实施调控,但来自泰安师范附小的程军老师在讲《最后一头战象》一课时,看不到执意牵制的痕迹,却能感受到学生跟随老师的思维一步步深入主题。

  他先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旨,然后加以提炼只有三个词语:披挂战象、重回战场、躺在一起。简洁、清晰、明了。再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因为是六年级的课,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把问题一个个列在黑板上,说“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只要走进嘎唆的内心,才能了解他为何有这些表现。老师捉住了文中的一个多音词“o;摩”o;他有两个读音(mosuo和masa),问学生为什么读mosuo而不是masa,其间有好几个同学没有答道点子上,然后老师就用手表现这两个读音的动作,老师形象的表演,学生明白了这是嘎唆看到象鞍时那种依依不舍、爱不释手的感情。老师在讲解课文时,一直在强调抓住人物的动作和内心感受,经过老师的慢慢引导,逐步深入主题。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人物内心,老师放了一段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战争时的激烈场面和大象声嘶力竭的哀号。。。读懂了嘎唆的内心感受,一个个疑问也就迎刃而解。最后,配乐朗读课文,师生配合默契,朗读感情高涨,辉煌的战绩、悲壮的情感表现淋漓尽致,让课堂又推向了一个高潮。精彩的讲课赢得了在座听课老师的热烈鼓掌。。。老师教学情绪的带动,让师生之间的合作天衣无缝,教学变得不再被动。整节课中,没有一个学生和老师走神,都深深被程军老师的讲课思路所吸引,一步步牵引我们走入人物内心,感受人物情感。

  五、妙趣横生的教学设计

  有一位来自青岛鞍山二路小学的张青老师在讲《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教学设计别具一格,特别有趣。

  教学片段:

  【检查生词】:气势()一()而上()不讲理不()分说

  师问:这些词语都是描写谁的啊?

  生答:杂草。

  师问: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它是怎样脱险的?

  生答:杂草跟小稻秧抢营养,喷雾器大夫喷了除草剂,结果小稻秧得救了。。。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图来展示课文主旨。

  【分角色读课文】:找两个同学朗读,一个读杂草,一个读小稻秧

  师问:杂草为何这么大声啊?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答:气势汹汹、蛮不讲理、嚷。。。

  老师读旁白,一部分学生读杂草,另一部分读小稻秧,加上动作。

  学生表演很到位,叉腰,用手指等动作。

  3、4自然段再次分角色,老师扮演喷雾器大夫,学生扮演杂草,老师嘴里发“o;呲”o;声,向学生做喷洒除草剂,然后学生扮演的杂草纷纷倒下。

  这个环节设计的他别生动,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师生互动,配合默契。对于课文的理解也加深了不少。妙趣横生的教学设计感染着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深切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

  通过两天的学习,拓宽了我的视野,真真切切地找到了教学中的不足和存在的缺点,并看到了自己思维的狭隘,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一种教学的紧迫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全面提升教学素养,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道路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深刻体会“o;学无止”o;这句名言。我会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的往前进。

篇5:音乐教学心得体会:提高小学生识谱能力的探索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提高小学生识谱能力的探索

  识谱唱谱是音乐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课堂上能使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动、游戏,一旦让他们识谱,顿感索然无味,课堂气氛也会出现冷场,音乐情感美的熏陶无从谈起。识谱教学要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它是学习音乐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音乐教育的目标。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感到最因难、最头痛的就是视唱旋律。在我要求学生进行视唱练习时,发现学生的视唱能力相当差,很多应该掌握的音乐知识都没有掌握。要想转变这种状况,使学生从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视谱能力是一个重要环节。

  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积累视谱知识。

  1、补缺补漏,掌握读谱知识。

  由于多种原因,学生掌握的音乐知识缺乏系统性。一、二年级应该掌握的知识没有较好的掌握,所以对学生的识谱带来了很大的因难。因此,在教学中就十分注重向学生讲解最简单的音乐知识,弥补学生音乐知识的不足。如:小节线、终止线、小节等。大部分的学生都不知道哪种音符要唱长,哪种要唱短。长多少?短多少?讲解之后,很多学生明白了音符后的线段越多,时值越长,下面的线越多,时值越短,各音符之间是1:2的关系。如:* - - - =* – * - ;* - = * * ;* = ** 等等。对于这一知识点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定,让学生明白它们各个音符之间的时值关系,并能准确的读出它们组成的节奏练习。

  2、唱准单音、音程。

  在教学中,常常存在学生把握不住音高的问题,由于这种原因,导致了学生对视唱的胆怯心理。音高、音准、节奏是视谱的三大要素。所以在学生掌握好节奏的情况下,首先解决学生的单音音准。 运用约翰?柯尔文的手号来训练学生的音准。它的好处是利用手势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方向来直观表示音级的关系。例如每一节课采用2、3分钟的时间来唱几遍音阶、要求学生打手号边随琴唱出音高。

  3、用模唱的方法练唱旋律,培养识谱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辨和视唱能力,在教学中就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听辨一、二个小节的旋律要求学生用alalu等模唱出来,这样既为学生视唱本节课的歌曲旋律做好铺垫又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听辨力。加深了学生对音高、音准的识记。

  二、转变固有教学思维,以读谱简化识谱,提高学生识谱能力。

  看谱视唱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当学生练习两到三遍就基本能掌握时,学习热情最高;当一首曲子唱上四、五遍还未能掌握时,就容易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失去信心。采用“通过读谱简化识谱”,能降低学习难度。

  1、读谱中寻找相同旋律的小节,缩短旋律。

  在教学中、低年级识谱视唱时,一般先让学生读谱。开始读的时候,对音准、节奏不作明确要求,只是让学生对照谱子大致了解,同时让学生将曲中小节注上数字,把节奏、音高相同的小节标上相同的记号,把几组相同的小节每组之间用不同的记号或颜色标明,并合并相同的小节。经处理,理清唱谱理路后,学生产生 “不难”的感觉,消除了心理障碍,为进一步的学习作好心理准备。

  2、读谱中寻找旋律中的大、小音阶,简化旋律。

  音阶练习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熟练地掌握“用唱名唱准音阶”是牢固确立音程观念、主音感和“唱名音程感”的基础。这对于识谱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如果学生对各种大小音阶相当熟悉了,do. re. mi. fa. sol. la. Si.do等随时都会脱口而出。给他们一个唱名,他们就会从这个音上、下行各一个八度。在如此情况下,试着让学生在第一次读谱时寻找旋律中的大小音阶,并用音标在下行或上行的大小音阶下方。然后在识谱的过程中,看到有此标记的音阶,只要认得第一个音,后面的就能唱了,这样旋律变得简单多了。

  三、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兴趣,提高学生识谱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感情,就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熟带新,激发兴趣。

  选择部分熟悉的歌曲,让学生自由演唱。刚上课时,先带学生做律动,曲目便是本节课所学的曲目。做完后,学生对乐曲非常熟悉了,这时再让学生默认曲谱就简单了。之后,再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表现大加赞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生愉悦体验的强化,教学效果十分良好。

  2、巧填歌词,调动兴趣。

  利用学生爱编儿歌、顺口溜的特点,为视唱曲巧填歌词,既调动学生的视唱兴趣,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的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乐谱的积极性。

  3、旋律新创,提高兴趣。

  在小学课程中,音乐创造的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童心童趣出发,着力设计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单就歌曲识谱教学而言,应时常引导学生为所学的歌曲添加适当的装饰音记号;为歌曲添加引子、尾声;为歌曲编写伴奏谱(小打击乐器);续写歌曲等等。这样,让每个孩子都有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施展才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