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库

班主任工作心得:当一名智慧型的懒班主任

3256

  班主任,智慧型,心得相关素材和文章需求越来越大,很多同事也为撰写班主任,智慧型,心得文章而颇费心思。下面这篇班主任工作心得:当一名智慧型的懒班主任范文是文本库为您呈现,可作范本与参考使用。

班主任工作心得:当一名智慧型的懒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心得体:当一名智慧型的“懒班主任”

  教育需要认真更需要智慧。“认真”是做班主任的先决条件,“智慧”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必备条件。认真的班主任是巧的,智慧的班主任是好的。智慧的教师,他的教育是开放的、新颖的,他的学生也是活泼的、敏捷的。随着教育实践的积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认真能使工作的作的惊喜,智慧让自己的工作做得精巧。

  当一名智慧型的“懒班主任”,必须从繁重的工作中寻找一条自我减负的捷径,在工作中学会“偷懒”,偷懒的“秘方”就是15个字:引导不强加,帮助不替代,参与不干预。

  一、想“懒”先得“勤”。

  俗话说:“好的开始,成功的一半。”在班主任管理中也是如此,有经验的班主任老师在开学初都会在各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我不论新接手什么班,在第一学期任何事都亲自管,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凡事都让他们形成规矩。主要抓学生的行为、学习习惯的养成,从学生佩戴红领巾、书本的摆放、课桌的整理、坐姿、卫生打扫、排队等等,都要逐一纠正。据科学研究,一个孩子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必须有21天的持续努力,不得间断才行。但我觉得21天还不够,一般我都会勤勤恳恳像“老黄牛”般努力耕耘两个月左右。这段时间是我最累的时候,但这样下来,我班的孩子一旦形成规矩,事事步入正轨,那时就可以放手,由累到轻松,何乐不为?

  例如,打扫教室卫生是每天都要经历的。每学期初,我都会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将每天的卫生清扫任务固定到人、固定到清扫岗位。(出示卫生安排表)

  一开始,学生不会,往往费时又费力,效率极低。我就在放学后与学生一起打扫,亲自示范,从怎样拿扫把,怎样把垃圾扫成一堆,怎样扫进撮箕里教起。我还把教室划分成几大块,告诉学生要按照规定的路线清扫教室,几个同学分工合作,很快就能把教室的地面清扫干净。除了扫地,值日生工作中还有擦黑板、擦讲台、摆桌椅等工作,我也都一项一项给学生进行示范,把正确的方法教给学生。低年级班级,可以带两个星期,这样,第三星期孩子们做卫生就有章可循了;中高年级可以带一星期,第二星期再由前一星期做得好的孩子指导监督。

  慢慢地,就可以把教室打扫工作交给学生,而班主任只需检查学生们的工作质量并给予奖励。当然,学生在劳动时,我也是在一旁观察的,其实也可以说是欣赏,看到孩子们那么能干,我挺欣慰的。当然,如果他们遇到了困难,我还是会及时帮助。往往一两个月后,这项工作已经不用老师操心了。这样由“扶”到“放”,让班里学生们的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们在一次次自主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交往的快乐,也体会到了别人给予的温暖。

  二、想“懒”还得“教”。

  做好学生各方面工作、单凭一个班主任是绝对做不好的,而应形成以班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有人形象地说,班委会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此话很有几分道理。一个班中,如果有一些能力强、会管理班级的小干部,这样班级管理工作肯定能轻松不少。好的班干部是选出来的、培养出来的。选拔是基础,我通过委任、竞选等各种渠道把那些表现突出,愿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选任为班级干部。班委会组成后,先进行一到两周的班干部考察,从中了解这些班干部身上所存在的优缺点,再逐个进行指导,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处理好能力的锻炼与为同学服务的关系,处理好干部与学生的关系。同时在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一段时间后这些领悟能力强的学生自然领悟到工作的方法,能很快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排头兵。当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就可以大胆地使用他们,慢慢放手让他们“单飞”,在实际工作中自己摸爬滚打去了。不束缚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充分探索搞好班级工作的新路子,而此时,班主任只需在一旁对他们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指出,对工作中的困难予以鼓励,对工作中的失误承担领导责任,对工作的成绩要给予以表扬和奖励。班主任又可以正大光明“偷懒”了。而且,当我这样教他们时,班里还有许多“虎视眈眈”的眼睛盯着,他们也能从中学到一些班级管理的方法,为我的班级管理团队多一些“储备军”,使班级学生的整体工作能力增强。目前,我班很多的班级工作都“丢”给学生去做了,连一些原本该我做的工作也常常被小干部们解决了。例如:早自习的带读、卫生的监督检查、甚至是一些费用的收取。

  三、想“懒”就得“放”。

  “放”就是放手、放心。

  放手--如果说开学初的学生养成教育应该把学生看成幼儿的话,之后就应该把学生看成是大人,相信他们,放手让他们大胆去做。把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出主意、想办法,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达到了理解、执行班主任意图的目的。

  放心1--对自己放心,拿宽容的心对自己。一个班级几十号人,一点问题不出是不可能的。学习成绩会时而起伏,纪律、卫生、活动、学生心理等等会时而出现问题。此时,做班主任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多一分责任心,少一分名利心。树立积极、阳光的心态,从容应对每一天,愉快工作,快乐生活!问题不可避免,关键是出了问题,我们怎么去对待、去解决。只有带着平和的心态,积极行动,按章办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放心2--对学生放心,用信心看待学生。在我的心目中,我始终坚信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都能成为优秀的孩子,始终坚信每位学生内心都是向善的,因为,没有哪个学生不想成为好学生。

  对学生放宽心,对自己放宽心,由此,身心皆轻松,何乐而不为?

  以上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上的一点小小体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点帮助。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只要用心去做,你会发现它的美!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你们一定会勇于进取,摸索出一套适应自己、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为明天的教育创造出更多辉煌!

编辑:www.wenbeNk.Com

篇2:音乐教学心得体会:提高小学生识谱能力的探索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提高小学生识谱能力的探索

  识谱唱谱是音乐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课堂上能使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动、游戏,一旦让他们识谱,顿感索然无味,课堂气氛也会出现冷场,音乐情感美的熏陶无从谈起。识谱教学要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它是学习音乐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音乐教育的目标。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感到最因难、最头痛的就是视唱旋律。在我要求学生进行视唱练习时,发现学生的视唱能力相当差,很多应该掌握的音乐知识都没有掌握。要想转变这种状况,使学生从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视谱能力是一个重要环节。

  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积累视谱知识。

  1、补缺补漏,掌握读谱知识。

  由于多种原因,学生掌握的音乐知识缺乏系统性。一、二年级应该掌握的知识没有较好的掌握,所以对学生的识谱带来了很大的因难。因此,在教学中就十分注重向学生讲解最简单的音乐知识,弥补学生音乐知识的不足。如:小节线、终止线、小节等。大部分的学生都不知道哪种音符要唱长,哪种要唱短。长多少?短多少?讲解之后,很多学生明白了音符后的线段越多,时值越长,下面的线越多,时值越短,各音符之间是1:2的关系。如:* - - - =* – * - ;* - = * * ;* = ** 等等。对于这一知识点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定,让学生明白它们各个音符之间的时值关系,并能准确的读出它们组成的节奏练习。

  2、唱准单音、音程。

  在教学中,常常存在学生把握不住音高的问题,由于这种原因,导致了学生对视唱的胆怯心理。音高、音准、节奏是视谱的三大要素。所以在学生掌握好节奏的情况下,首先解决学生的单音音准。 运用约翰?柯尔文的手号来训练学生的音准。它的好处是利用手势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方向来直观表示音级的关系。例如每一节课采用2、3分钟的时间来唱几遍音阶、要求学生打手号边随琴唱出音高。

  3、用模唱的方法练唱旋律,培养识谱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辨和视唱能力,在教学中就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听辨一、二个小节的旋律要求学生用alalu等模唱出来,这样既为学生视唱本节课的歌曲旋律做好铺垫又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听辨力。加深了学生对音高、音准的识记。

  二、转变固有教学思维,以读谱简化识谱,提高学生识谱能力。

  看谱视唱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当学生练习两到三遍就基本能掌握时,学习热情最高;当一首曲子唱上四、五遍还未能掌握时,就容易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失去信心。采用“通过读谱简化识谱”,能降低学习难度。

  1、读谱中寻找相同旋律的小节,缩短旋律。

  在教学中、低年级识谱视唱时,一般先让学生读谱。开始读的时候,对音准、节奏不作明确要求,只是让学生对照谱子大致了解,同时让学生将曲中小节注上数字,把节奏、音高相同的小节标上相同的记号,把几组相同的小节每组之间用不同的记号或颜色标明,并合并相同的小节。经处理,理清唱谱理路后,学生产生 “不难”的感觉,消除了心理障碍,为进一步的学习作好心理准备。

  2、读谱中寻找旋律中的大、小音阶,简化旋律。

  音阶练习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熟练地掌握“用唱名唱准音阶”是牢固确立音程观念、主音感和“唱名音程感”的基础。这对于识谱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如果学生对各种大小音阶相当熟悉了,do. re. mi. fa. sol. la. Si.do等随时都会脱口而出。给他们一个唱名,他们就会从这个音上、下行各一个八度。在如此情况下,试着让学生在第一次读谱时寻找旋律中的大小音阶,并用音标在下行或上行的大小音阶下方。然后在识谱的过程中,看到有此标记的音阶,只要认得第一个音,后面的就能唱了,这样旋律变得简单多了。

  三、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兴趣,提高学生识谱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感情,就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熟带新,激发兴趣。

  选择部分熟悉的歌曲,让学生自由演唱。刚上课时,先带学生做律动,曲目便是本节课所学的曲目。做完后,学生对乐曲非常熟悉了,这时再让学生默认曲谱就简单了。之后,再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表现大加赞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生愉悦体验的强化,教学效果十分良好。

  2、巧填歌词,调动兴趣。

  利用学生爱编儿歌、顺口溜的特点,为视唱曲巧填歌词,既调动学生的视唱兴趣,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的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乐谱的积极性。

  3、旋律新创,提高兴趣。

  在小学课程中,音乐创造的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童心童趣出发,着力设计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单就歌曲识谱教学而言,应时常引导学生为所学的歌曲添加适当的装饰音记号;为歌曲添加引子、尾声;为歌曲编写伴奏谱(小打击乐器);续写歌曲等等。这样,让每个孩子都有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施展才华的机会。

篇3:教师研修心得:在研修学习中不断积累经验

  教师研修心得:在研修学习中不断积累经验

  今天研修中学到一节课,它以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为目标,很多方面都能体现这一目标,在多方面学习的过程中,我受益很多,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1、游戏引入调动经验激发兴趣。“俄罗斯方块”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由此引入学生有兴趣,同时这一生活经验又与本课学习的目标紧密相关,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设下了一个良好的引入。

  2、“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师:看老师这里的记录方式,过会你也可以采用老师这样的方式记录。”老师的记录方法和语言专门的引导,让学生学习用符号表达自己得到的结论,让学生对比体会自己记录方式和这种方式的不同,从而体验到符号记录的简约,体现数学符号化的思想,这正是在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累学习经验。

  3、让学生从个人思考中获得个人能够得到的结论,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反思,在差异中学习,学生在比较自己与他人结论的过程中,在交流得到结论之理由的过程中,获得反省思维的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活动经验。

  4、让我们关注这一教学片段:

  “生:数格子,先数整的,两个半格为一格,一共4个半格。

  生:可以用脑力数。

  师:可以用脑子来数,(带着疑问)用脑子怎么数?你来介绍一下。

  生:把图3与它面积相同的三角形组成一个正方形,图3面积就是正方形的一半,用正方形的格子数除以2就是图3占几个格子了。

  师:方法真好,你太棒了,都会用脑子数了,我们给他掌声。”

  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我们不难发现,郑老师把学生的一个经验“用脑子数”引入与全班学生共享,变为学生共同的学习成果,让全班同学都积累了一个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也会有这样的时刻,抓住这一闪光点,让它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有用的资源,这对我们的学生也将是一个宝贵的积累。

  5、解决疑惑的五分钟非常宝贵。老师把有疑惑的结论“8=12,13=12,1+2+3=13”提交给学生去研究,最终通过激烈的讨论,全班解决了这三个问题,达成了共识。将问题聚焦到这个高度,将经验推至这一高度,那么这节课上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也达到了相应的程度,说明本节课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了本课所涉及的基本活动经验。这里可以看出老师的功力,也可以看出老师的指导作用在学生活动经验积累的过程中多么重要。具有这种集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也是我不断学习努力的目标。

  “数学活动不是为了课堂的热闹而活动,也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课堂活动与小组活动如果不能落到实处,越多越使课堂无效。”教学体验越多,越能体会到这些经验的宝贵。教学的道路上处处是能增长我们教育智慧的风景,愿我们走在其中,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篇4: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让音乐课堂也流行起来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让音乐课堂也“流行”起来

  现在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这种现象已经很普遍。据调查,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都喜欢流行音乐,他们中的大部分是从电视、VCD、DVD等渠道获取流行音乐信息。提起周杰伦、蔡依林等歌手,他们却是津津乐道。

  流行歌曲、偶像歌星这些“挡不住的诱惑”大受学生们的青睐,固然有其迎合学生心理的因素,然而其中的一些优秀作品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吸引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让他们在较高的兴趣中增加音乐知识。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严肃音乐、高雅音乐的同时,不能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对立面,一味地反对一切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的旋律中,包含着当代学生的审美观。那些歌词,也往往透露着生活的哲理。青少年一代,容易把自己的烦恼、快乐、理想追求等寄托在流行音乐之中。有鉴于此,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去理解学生;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和学生共同探讨,帮助他们正确理解人生,并且有效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

  科技的飞速发展,促使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在这种大环境下,对于只有十一二岁的“新新人类”来说,他们接触音乐的机会较多,特别是流行音乐。

  如何利用学生最熟悉的音乐素材,从学生最容易接受的点切入教材,也显得十分必要。音乐课上,如果学生们不喜欢所播放的音乐,也就不可能接受你传达给他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相反,选择流行音乐作为切入点,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比如,在教授民族音乐时,可以选择一位最能在歌曲里表现本民族音乐特点的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等等。为了让学生理解蒙古族音乐的悠远、自由和起伏跌宕中蕴涵的忧伤,在课上播放介绍内蒙古草原风貌的VCD,让同学们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特点中了解蒙古民族。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一味地禁止只会抹杀学生心灵深处对音乐的兴趣。面对流行音乐的不断发展、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程度,我们可以结合教学教改中的热点,在课堂上对流行音乐投以更大的热情。与其让学生不假思索地“来者不拒”,不如把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把那些健康向上、适宜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并具有一定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并且把好的作品与粗劣的作品进行比较,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以提高他们的审美和判别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流行音乐的良莠不齐,势必对学校的音乐教育产生冲击。面对挑战,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把课堂音乐教学与社会音乐生活结合起来,采用多种形式如演唱、视唱、理论等,把那些好的时尚元素引入课堂教学中来,逐步培养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和交响曲《动物狂欢节》时可以充分利用美国迪士尼公司根据交响曲制作的《幻想曲2000》VCD,让学生从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中去感受音乐,让他们从听觉和视觉上感知古典音乐的美妙。

  综上所述,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是切实可行的,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有效手段和途径,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而且能以平等的态度和他们一起共同探讨优劣、辨别美丑,无形中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自然而然他们就会对音乐课产生兴趣,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共同探索流行歌曲之外的音乐艺术领域,不断提高自己学习音乐的信心和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享受到音乐艺术带来的无限魅力。

篇5:音乐教学心得体会:快乐欣赏快乐体验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快乐欣赏 快乐体验

  音乐是快乐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而快乐欣赏是让学生“快乐参与”过程,通过探索多种音乐表现形式,来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参与、表现意识,让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的音乐形象或意境,用多种方式表达出来。

  但在很多的音乐课中,教师对音乐欣赏这一重要的教学内容采取了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粗粗一听,简单一讲:“这首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是欢快的”,“这首乐曲是优美、抒情的”便草草了之,留在小朋友心中是一片茫然,有的学生常提不起精神;有的学生常常会心不在焉,独自发呆;他们的学习并不快乐。新教材中的音乐欣赏曲,大都以管弦乐为主,独唱合唱曲为辅,这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是一个很大的难度,更别说去表现它的情感,延伸它的内涵了。

  作为对新教材充满满腔热情的我们来说,怎样引导学生对欣赏曲的情感内涵和音乐表现形式整体把握,去快乐地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难题!若想要让小学生竖起小耳朵,用愉悦的心情学会听音乐,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看新课程下的音乐欣赏课,统筹安排欣赏曲的教学方法,做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在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

  一、说出你的话

  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在音乐中失去优

  美、生动的语言,就会使其变的枯燥、乏味,失去艺术魅力。俗话说“言为心声,音为心语”,音乐要借助想象,正因为想象的存在,音乐才会变化无穷。教师在教学时要一往情深,交流的语言、神态要充满对音乐的浓厚情趣,同时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安排好语境,在把握好语感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兴趣引到音乐中来,使学生产生高昂和振奋的心理状态,从而让学生说出聆听音乐作品后的感受。如欣赏曲《大海摇篮》,我用语言描绘了月光下碧波相逐的海面;再问学生:“歌曲中的还是美丽、平静的,可大海永远都是这么美丽平静的吗?我们再听听这段音乐,大海发生了什么变化?你的心情怎么样?”在初听了《海上风暴》后,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就是他们对乐曲的理解,海的另一面直接从音响上给他们深刻地感受,他们要用语言来诠释对海上风暴的理解。

  学生1 风很大,有巨浪,还有闪电,大海发怒了!

  学生2 它发脾气了。

  学生3 像来了魔鬼,真可怕!

  学生4 好像要把船打翻了,好恐怖!

  学生5 我都紧张的发抖了,还肯定生气了!

  听听这些孩子的回答你一定发现他们有着不同凡响的思维,他们不说我们怎么能发现呢!

  二、唱起你的歌

  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

  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它是快乐的、或是优美的、或是慷慨激昂的......等等),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体验。低段音乐教材中有很多好听的歌曲,如《小燕子》《嘀哩嘀哩》《春眠》等。在教学欣赏曲《嘀哩嘀哩》时,我想到首先要让学生感受“春天”体验“春天”的美,能充分感受春天带来的暖意,带来的笑声,用眼睛抓住春天的美好,学会聆听大自然的音乐。我在教室里提前布置了以“春”为主题的场景,让学生走进春天感受氛围,参与讨论春天的种种趣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听优美的歌声《嘀哩嘀哩》去发掘春天的美,还可以自己编唱春天的歌曲。经过前面的体验,学生很自然的进入角色,歌曲唱的异常动听感人,这是他们自己找到的春天的声音。最后,我们开了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会,我认为这是对欣赏歌曲最好的理解。

  三、跳起你的舞

  音乐和舞蹈是擅长抒情的艺术,舞蹈在创作表演过程中总是离不

  开音乐的。舞蹈通过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形象、情绪、旋律等,它具有可视性,能更直观地被人感知,能更形象地解释音乐,使人更容易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从而达到欣赏、感知音乐的目的。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在欣赏乐曲后,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动静结合,通过动来激发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在参与中得到愉悦和美感。例如在欣赏《钟表店》时,请学生随着音乐的第一段有节奏地模仿各种各样的钟做动作,如眨眼的猫头鹰钟、点头的小鸡吃米钟、摇摆身体的不倒翁钟等,来表现出时钟均速走动的节奏。还可以结合故事欣赏音乐,结合音乐来进行情节性的故事表演。如《龟兔赛跑》等,鲜明的音乐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个性化的音乐主题,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走进音乐,喜爱音乐。

  四、动起你的笔

  音乐欣赏课不一定只坐在那儿听,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动起来。学

  科综合是一个让学生动起来很有效的办法,包括音乐与美术、音乐与文学语言、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综合。在实施过程中,应把握好以音乐为教学主线,用其他学科的内容来加强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把握好“度”让它更有效地为音乐欣赏课服务。在我给学生欣赏过一段音乐后,学生会用相应的图示表现出来,有时书中图示或者线条已经给出,供大家选择;或者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创造性地画出适合音乐情感的线条、图像、色块等等,别人猛一看还以为是一节美术课呢,可是这种教学方式有其独特的审美教育的作用,比老师讲述给学生音乐的内涵以及情感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喜爱,也更能说明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乐曲的理解。

  例如:我在教学《杜鹃圆舞曲》时,学生初听时用线条、点和圆圈来表示初次印象。复听是我给他们讲了挪威的森林、圆顶的尖顶的小房子、唱歌的杜鹃鸟、清新的空气......他们的好奇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他们的图纸里多了流动的波浪,他们告诉我这是听到的在唱歌的杜鹃;多了很多斜纹,这是感觉到田野上有微风吹过;多了小房子里面画了小鸟,天真的认为杜鹃鸟不小心地闯进小房子里不停地转圆圈,原来是乐曲在低吟......好美的画,好丰富的想象。

  五、敲起你的乐器

  每个学生都是创造的天才,把一根木棒给他,他绝对能给你即兴

  敲出不同的节奏,声响,音色。这是他的潜能,他的兴趣,他在探索,他要表现,他的自我肯定。 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音乐情绪及不同的音乐形象选择恰当的打击乐器 ,为欣赏的歌(乐)曲伴奏,不仅使学生动了起来,更主要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音乐,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例如:欣赏《可爱的动物》,通过描绘的手法,绘声绘色地表现各类动物的形态、声音、动作和习性,在教学中,从分析音乐形象入手,起发学生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为这些可爱的动物伴奏,同学们思维活跃,争先恐后,有的用双响筒和串铃模仿马蹄声和铃铛声;有的用铃鼓表现大象走路时的笨重形态;有的用碰钟、三角铁表现小猫的机警和灵敏等等。

  又如在教学《鸭子拌嘴》时,学生听的比较模糊,我让每位学生手里都拿支笔在铅笔盒上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来敲击感受音乐表达的不同情境,想象鸭子走路、喝水、捉鱼、拌嘴时所发出的不同声响,用不同的节奏在表达不同的情节,再由小组合作表现群鸭戏水、吵闹时的情景,并注意提示学生所采用的节奏与音乐表现的内容相吻合。孩子们有了兴趣,就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活动之中,既感受了音乐的情绪,又加深了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总之,小学低段音乐欣赏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过程。 教师如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更快地容入体验音乐的情绪,发挥想象的空间,能说则说,能舞则舞,能奏则奏......充分发挥学生专长,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欣赏课的小主人,是我们每位音乐老师值得深思并努力去探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