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库

老师先进事迹:既然选择老师这个职业,就要对得起学生

9473

  新年度工作希望与机遇并存,唯有做好准备才能抓住,您是否找不到老师,先进事迹相关素材,无法写作老师,先进事迹?放心!文本库采编的老师,先进事迹文章,愿合适您使用。

老师先进事迹:既然选择老师这个职业,就要对得起学生

  老师先进事迹:既然选择老师这个职业,就要对得起学生

  著名教育家科南特说过:“一个学校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可以说,拥有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是学校办学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础。郁老师与上大附中实验学校这个大家庭中许多优秀的教师一起,为了实践“把成功赋予学生,把满意献给家长”的办学思想而努力着。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爱满天下”时常提醒郁老师要关爱学生,在教学工作中郁老师又时刻以“学生在我心中,我在学生心中”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因为一个教师只有把自己的学生放在心上,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首先考虑到自己的学生,那么他才能做到关爱学生。

  “教育需要爱,需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在郁老师来到上大实验的第一年,郁老师任教的六(1)班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早上,课代表交作业时告诉郁老师说某某同学没有交,郁老师把那位同学叫了过来,询问了为什么?她支支呜呜,轻声说“交了”,郁老师让她找出来,经过片刻的找寻之后,她盯着其中的一张试卷说:“这是郁老师的”,语气非常坚定。郁老师看了看,试卷上标明的是别人的名字。但有涂改的痕迹。联想到两人的字迹,郁老师明白了七八分。这位学生确实交了作业,但是她的名字被别人篡改了。

  郁老师当时真想把改名字的同学叫过来骂一通,这种不诚实的做法令郁老师无法容忍。但郁老师突然意识到这涉及到学生的道德问题,这些学生在小学里可都是佼佼者,残酷的竞争可能使某些孩子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她改其他同学卷子的目的是为了告诉老师我的作业做完了,并完成得很好,如果老师骂她一顿,她肯定会无地自容,也打击了今后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看来只能疏导了。郁老师把那位篡改名字的学生叫了过来,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原因,给她讲了一些道理,告诉她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那位同学脸涨得通红,头都低得缩到头颈里去了,郁老师知道已经达到教育的效果了。

  从那以后,郁老师更加注意在各种场合有意识的培养她和所有同学的自信心,上课多提问,同学答对了或进步了,就及时表扬他们,遇到问题也是鼓励同学们不要怕,培养学生的自学和专研精神,在郁老师逐步的耐心培养下,他们班的同学现在碰到不明白的问题能主动的找老师讨论、求教。同学们的自信心强了,学习成绩自然就提高了,在期中考试中那名学生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还获得了学校颁发的最快进步奖,全班的数学平均分也高达94分。郁老师欣慰了,为那位同学的成功感到自豪!为全班同学的成功感到骄傲!郁老师庆幸当初没有狠狠地责骂那位学生,否则学生该背上多么沉重的负担啊!是的,同学们的每个细微的变化都需要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呵护!他们只有在爱的环境里,才会健康的成长,自信的成长。

  郁老师对于所任教的七(1)班学生较多的是给予他们信任、鼓励、成功的体验和恰当的点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到:“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通过因势利导,可以使沟通水到聚成。(1)班有位男生,他头脑聪明,学习成绩好。一段时间下来有点骄傲自满,缺乏学习的动力,有点不思进取。郁老师找到了他说道“伟大的球王贝利从来不自傲,他认为‘最好的球是下一个’,你要知道骄傲是退步的开始。

  山外有山,强中更有强中手。只有向弱者学习,向强者请教,不断提高自己,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他一边听着,一边轻轻的点头。郁老师经常利用一切机会开导他:“庄稼头抬得高高的是瘪谷子,低头的穗才有饱满的谷粒。”这位同学喜欢数学,郁老师就经常拿些竞赛题让他思考,促使他更勤奋的学习。他也很争气了,在随后的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奖了。郁老师为他的成功感到由衷的高兴。

  来到上大实验的第二年,郁老师接手了现在的七(3)班。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郁老师了解到这个班的学生总体身体素质较差。学生上体育课骨折事件,学生感冒掉盐水一周竟然还没有好等等,这些事给郁老师的触动非常大。郁老师的第一反应是要想办法认真对待这件事。因为他知道,学生没有好的身体是读不好书的。

  这样,促使郁老师产生了让学生跑步锻炼身体的想法。每个星期的礼拜二、三两天郁老师都会在自修课上留出10分钟时间让他们跑上3、4圈。刚开始,学生不理解他,还有的学生竟然说是体罚,郁老师不厌其烦的解释。主要有三个原因:1、先在中考体育必考耐力跑1000米。2、跑步是提高郁老师班学生身体素质的很好的良方。3、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试想一下孩子们学习了一天,累了,跑跑步,舒活一下筋骨,有助于后续更好的学习。...孩子们渐渐的理解了郁老师的良苦用心。

  从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中了解到:郁老师课上的好,教学效果优。郁老师总是把这种肯定作为今后工作的动力。在数学教学中,郁老师认真备课,虚心请教,领会教改精神,课后不断反思总结,郁老师力求上好每一堂课。在教学中,郁老师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楚每一个知识点,让每一个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决不允许任何学生掉队。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郁老师坚持每天中午5分钟的反馈练习。虽然牺牲了中午休息的时间,但郁老师乐此不疲,因为郁老师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实的了解学生对于今天授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他的指导思想是尽量让学生在学校里把当天所学的知识消化掉,做到每日清,对于那些反馈练习做得不好的同学郁老师会在放学后给他们进行指导,虽然有点累,但学生进步了,掌握了每天的新知识比什么都强,这种方法每日清的做法也给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教学成绩的提高,最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当中去。七(1)班有位女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竟发展到了上课睡觉的地步,学习成绩自然也就下降了,父母着急询问郁老师怎么办?郁老师给她开的“药方”是每天到郁老师那里做5道题目。她坚持了下来,随着解题水平的提高,解题的准确率越来越高,她也越来越自信。题目会做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自然就浓了。

  就在上个星期四小女孩拿了一盒巧克力送给郁老师吃。她说,这是她爸爸的意思。郁老师会心的笑了,郁老师想只要你付出了,家长是一定会肯定你的。“每天5道题”这个做法郁老师又扩大到了两个班级。郁老师是这样对他们说的:“同学们如果你能坚持每天做5道题,那么一个星期就是25道题, 那么一个月就是100道题,那一年呢?”。郁老师让他们去思考。就在郁老师说的当天,让郁老师没想到的是3班竟然有几位沉默寡言的而且成绩差的学生到郁老师这边做题目了。郁老师感到很欣慰,学生变得自己要学了,爱学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这里的变化郁老师付出了很多。

  郁老师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好老师,他热爱学生,真心地帮助同学们进步,郁老师经常说:既然选择了做老师,就要对得起学生,要能吃苦、能奉献。

采编:www.wenbenK.cOm

篇2:老师先进事迹:做有灵魂的教师

  老师先进事迹:做有灵魂的教师

  “做有灵魂的教师”是蒋老师的座右铭。因此,她十几年如一日,刻苦钻研、严谨治学。凭着对事业的挚爱与深情,在教育这片热土上默默耕耘;以爱心和良好的秉性感召学生;以朴实端庄的人民教师形象去熏陶学生,一丝不苟地履行着一名小学教师的职责。

  蒋老师把对学生的爱建立在自己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的追求基础上。她深知作为一名教师责任的重大,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人。她始终把教书育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为人师表,严于自律,坚持身教重于言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做学生楷模。

  例如:要求学生不说脏话粗话,她自己先讲文明用语;要求学生衣着朴素、大方,她自己穿着端庄、整洁;要求学生保持教室干净整洁,她看到纸屑就马上捡起......最让学生感动的是这样一件事:今年开学第一天,蒋老师在上好第一节课后突发急性阑尾炎住院开刀。两个星期后,在病假还未结束的时候,蒋老师来上班了。原因很简单:不能因为我个人的原因影响学校的工作,更不能影响学生的学习。考虑到蒋老师的身体还未完全恢复又贫血,学校领导同意蒋老师在感觉身体疲劳的情况下坐着给学生上课,但蒋老师却从未这样做过。是她不累吗?不!每当蒋老师上完一节课,总是迈着沉重的步子,神情疲倦地走进办公室。

  因为蒋老师在上课时已经忘记了自己还是个病人,全情投入到教学中去了。尤其接连上两节课时,到了第二节,蒋老师感到刀口在隐隐作痛,但她用右手按住刀口坚持给学生上课,你不会从她的表情上看出一丝一毫。下课了,学生们喜欢围着她谈这谈那。尽管,蒋老师已经非常疲倦,但她还是微笑着和学生交流。她说:“若要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教师自己更须‘正其身’、‘长其智’、‘修其心’。” 蒋老师用自己真挚的“爱”来打通孩子的心理防线、用“情”作为师生连接的纽带,架起师生间的心灵彩虹。她视学生为朋友,坚持做到师生平等,从不歧视或偏爱任何一位学生。

  蒋老师对每一名学生都有充分的信任,因为她相信每一名学生都具有“追求优越”的人格,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特别在“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工作中,蒋老师积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因为自信是成功的基础,人有自信才会去行动,才会积极的要求上进,就能朝着教师期待的目标前进。蒋老师努力地去寻找、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利用学习困难学生自身的“闪光点”点燃学生上进心的烈火。在蒋老师的语文课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次写字课上,她辅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字。

  按照平时的习惯,认为自己写得好的学生可以主动把写字本拿上来进行展示。过了一会儿,就有两个学生展示了他们的作业,同学们看了都啧啧称赞。就在这时,小张同学从座位上站起兴冲冲地拿着本子上来了。蒋老师不敢相信,因为平时他的字都写得歪歪扭扭的,上课经常做小动作,成绩也很不理想。但看着小张那充满渴望的眼神,蒋老师接过了他的本子看了起来。

  的确,这次,他写的字比以前端正多了,但比起其他同学的字来还是有差距的。究竟展示还是不展示呢?她犹豫了。而此时的小张站在身边,眼睛紧紧地盯着她,小脸已经涨得通红。于是,蒋老师把他的本子放在了投影仪上。“不好看!”“不整齐!”同学们七嘴八舌嚷嚷开了。小张手足无措,伸手想拿回本子。蒋老师示意同学安静下来,把小张以前的作业一页一页翻过去,请同学比较小张现在的字和以前的字有什么区别。同学们纷纷表示小张今天写的字比以前端正多了。

  蒋老师顺势引导学生:小张的字虽然不够漂亮,但他是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写下来的。老师相信只要他坚持下去,他的字一定会越写越好的。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响起了掌声。从这以后,小张的字越写越漂亮了,课上也能积极发言,成绩也逐步提高了。蒋老师就是这样,充分相信他们,尊重他们,发展他们,真正把自己的真情融入到每一个孩子的心中。

  蒋老师深知作为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师,还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源头活水,才能创造有生命、有活力的课堂。因此,她总是课前认真钻研教材,不仅备“课文”,还备“学生”,努力追求一种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方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们在学习中品尝到乐趣。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蒋老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善用启发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讨论、小组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突破教材为本,引导学生多渠道积累,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在语文教学中,蒋老师总是首先进入角色,把课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自己富有情感的讲述加以渲染,适时辅以直观教具等教学方法传导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深思与共鸣,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形象的感染、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愉悦。学生们在她的语文课上,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分辨真、假,善、恶,美、丑,学会了珍爱与憎恨。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蒋老师就是带着这份爱,默默地工作在这平凡而又崇高的岗位上。她,会一直这样坚持下去......

篇3:孙洪京老师先进事迹学习体会

  孙洪京老师先进事迹学习体会

  孙洪京的事迹如同一颗高挂夜空的闪亮星星,指给我们前进的方向。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无私奉献、循循善诱的高尚品质,我看到了事业为重、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我看到了一丝不苟、一如既往的工作热情,我也从中获得了教育启迪:在平凡的工作中铸就了闪光的师魂,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我深深地思考着:我也是教师,我们在共享同一种精神、同一种信念、同一种态度和同一种操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以他为榜样,甘于奉献、甘于钻研和甘做人梯!

  首先,要有热爱教育的崇高境界。在工作中以德立教、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生活中以教育为快乐,以美好的教育行为为自己的人生主线,把全部的爱献给献给学生,献给教育事业。

  其次,要热爱学生。爱不应该是挂在嘴上,也不应该是肤浅的凡事包办,而应该深入到思想落实在行动上。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我们有责任把学生教育好、保护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我们的爱护下和教育下健康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践行“教书育人”的办学理念,要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做一个脚踏实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趋的人们教师。

  再次.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学会换位思考,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家长把孩子送到我手上的时候,他们对我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得要把他们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像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关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孩子身体不适时,要嘘寒问暖、想方设法;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以宽容之心善待之;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要真诚地把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注入培育孩子的一举一动,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篇4: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我这辈子就当老师

  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我这辈子就当老师”

  潘老师,男,1920年9月出生,厦门大学教授。从教62年,曾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奠基人、开拓者。建立全国第一个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重点学科点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全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培养全国第一批高等教育学硕士和第一批博士,成为全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特别津贴待遇、英国HULL大学荣誉博士称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称号。编撰理论著作10余部,论文200多篇,主持了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研究成果曾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他独创“自学-研究-教学实习”研究生培养模式,培育硕士、博士研究生100多名,很多人已经成长为高等教育研究、管理界的领军人才。他曾受邀多次赴国外讲学,挪威学者为其撰写了英文传记《潘老师--一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创始人》,国际教育期刊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曾出一期专刊介绍他,其学术成就远播海外。

  潘老师:高等教育学的“名片”

  5月的厦门,海风徐徐,火红的三角梅争相斗艳。

  5日,周六,晚7点,距潘老师家的学术沙龙正式开始还有半小时。在潘家略显零乱的客厅里,30多个学生坐在大小不一的凳子上,交谈、互看论文、吃水果,看得出主人给了他们足够的自由。

  92岁的潘老师身穿一件白色衬衫,慈眉善目。他坐在离门最远的沙发上,学生们轮番上前讨教,有的向他汇报作业,有的推荐自己的新书,有的向他征求论文开题意见。潘老师慢条斯理,一一回答他们的问题。他说话略带广东潮汕“地瓜腔”,但中气很足。学生们都称他“先生”,和他交谈时,往往凑得很近,甚至是肩膀挨肩膀。有的学生谈话毕,还会拍拍他的大腿。

  这些“学生”多数在30岁左右,有访问学者,也有在本地工作的教师,更多的是高等教育学的博士生、硕士生。今天沙龙的主题是“文化传承创新与高等教育强国”。潘老师更多的时候是在做一个倾听者,拇指和食指分开,叉住下巴,静静地听学生发言,这是他惯有的姿势。

  潘老师家每周六的沙龙虽小,但已闻名遐迩,且持续了20余年。沙龙是漫谈式的,从学术探讨到社会动态,无所不谈。

  来参加学术沙龙,已成为研究生来厦大教育学院求学的“固定节目”,也是学院的一张“名片”。提起高等教育学,大家都会联想到潘老师,他已成为高等教育学的一张“名片”。

  活跃在高教学界的“老顽童”

  4月6日,是厦大91周年校庆的日子。上午10点,92岁的潘老师参加完学校举行的庆典,又来到嘉庚主楼会议室,参加教育学院的奖学金仪式。在听完博士毕业生作的校史报告后,潘老师走上讲台,没有讲稿,站着讲了20分钟。他讲校庆的意义、校园文化、校史,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接下来,他又给教育学院的获奖教职工、博士生、硕士生颁发证书与奖金。颁奖时,他总是身体前倾,双手把奖状捧给每位获奖者,并一一握手,在合影时,他露出孩童般满足的微笑。

  这个简单的会议,折射了潘老师为人熟悉的一面。他参加学术会议,都是自己准备讲稿,而且总是站立演讲。常言道:“人老话多,树老根多”,但潘老师例外。即使是到90多岁时,他也没有废话,发言总是言简意赅,而且总是在抛出独特见解时戛然而止。

  博士生方泽强说,我们为什么喜欢和潘先生在一起?因为他尊重学生、尊重学术,不絮絮叨叨,更没有任何架子。先生喜欢倾听,不管学生意见对否,他都不打断,他把我们当小孩子,我们把他当成“老顽童”。

  潘老师先生虽已到耄耋之年,但仍然坚持上讲台,作研究,看学生作业,仍然在招收博士生、博士后与访问学者。每年暑假他都要认认真真地为即将开学的博士生查阅资料,认真备课。有人看到说:“先生,您都给博士生讲了几十遍啦,还用备课?”他答道:“教师上课最首要的是要备好课,我虽然讲了30多年,但每年的授课内容都不一样,都要更新与完善。”

  不仅活跃在教学一线,潘老师在生活中也是很有激情。潘老师的学生、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回忆了他和时年82岁的潘老师到西藏出差的经历。

  踏访西藏,一直是潘老师的一个心愿。2xxxx年,潘老师接到在西藏开会的邀请,“跃跃欲试,全无难色”。担心受到家人的阻拦,他还和邬大光订了攻守同盟:赴藏之事,不必向家人提起。

  邬大光忐忑不安,在临行前一天,还是忍不住向潘老师的大儿子、时任厦大副校长的潘世墨坦白,潘世墨大吃一惊,但是,他考虑再三,决定成全父亲的心愿。

  就这样,当年,82岁的潘老师登上了海拔5020米的西藏米拉山。邬大光说,到达米拉山山口,因空气稀薄,缺氧严重,大家都说,不要下车了,但是,潘老师说,当然要下,抽根烟,照张相,留个纪念。

  光做老师就有77载

  在两年前举行的一次庆典上,当时已90岁的潘老师说,如果没有学生,我会很寂寞。他的学生在场下会心地笑了,他们都熟悉他的一句话:“我一生最欣慰的是,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里。”

  潘老师身上有个传奇:他从小学校长、中学教务主任,当到大学副校长。这位老人习惯性地眨着眼睛,带着小孩子般得意的神情说:“70多年来,我当过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的老师。”

  1920年8月,潘老师出生于广东汕头一个贫苦小贩家庭。小时候在家随哥哥学习识字,8岁入私立东海小学读书,后转入私立时中中学初中部。

  1940年,潘老师一行3人,从广东汕头步行至福建长汀,报考抗日战争期间暂时迁往长汀的厦门大学,由于准备不足,未被录取。潘老师没有气馁,更加刻苦地钻研,于1941年秋考入厦门大学,主修教育学,辅修经济学。

  为维持学业,他开始勤工俭学,兼任福建长汀县私立乐育小学教师、长汀县立中学教务主任。而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当老师,早在他15岁读初中三年级时,哥哥的朋友、揭阳树德小学校长,就请他去兼课,教小学三年级国文和算术。

  大学里学习教育学,从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做起,投身教育实践,到后来从事大学教育管理、教育研究,潘老师的一生和“教育”这个关键词联系在一起。

  抗战胜利后的9月,他到江西的学校当过文史老师,还兼过教务主任。

  1946年,潘老师大学的老师李培囿教授推荐他回厦门,作为校长人选, 负责复建厦大附小,潘老师提出希望能在任小学校长的同时,在厦大教育系做助教,他的要求得到校方同意。从此也就开始了教育学教学与研究的生涯。

  10月,潘老师回到厦门,开始筹办新的厦大附属小学,并出任校长。刚创办的附小,坐落在海滩边上,孩子在这里尽情地玩耍,荡秋千、砌沙盘、放风筝。学校唯一的校车用来接送孩子们上下学,每天早上学生还能喝一杯牛奶。回想起这段日子,潘老师说,当时真正体现了“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同时,也是在实践陶行知、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即“生活教育和活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潘老师由厦门大学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研究系,进修研究生课程。回到厦门大学后,潘老师开始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工作。

  1962年起,他兼任《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而主编由著名经济学家、时任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担任。

  回忆起王亚南任校长期间的岁月,潘老师感慨颇多。他说,王亚南注重学术研究,创办了《厦门大学学报》,成为全国最早创办的3家大学学报之一,还培养出了数学家陈景润。

  王亚南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经常邀请学生到他家里讨论学术问题。潘老师说,正是因为喜欢这种既有家庭温馨、又有学术氛围的活动形式,所以现在每周末还坚持一次学术沙龙,其实,这是从王校长那里学来的。

  担任大学教务处长、编学报,受学术氛围的浸润,这都为潘老师研究高等教育学提供了实践土壤和思想源泉。直到后来当博导,他还会经常提起这段岁月对自己学术人生的影响。

  高等教育学的拓荒者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但当时没有完整的理论来支撑。那时,我国原有的教育科学仅仅把普通教育作为研究对象,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当时潘老师刚过而立之年,在厦门大学讲授教育学并负责教务行政工作。他意识到,忽视高等教育的特点、硬把普通教育理论搬到高等教育中行不通,必须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学的高等教育理论。

  听说潘老师要“冒尖”,对高等教育进行专门研究,许多同行和专家不以为然。但是,潘老师选择了坚持。

  1956年暑假后开学,厦门大学的课程表里发生了一个微妙的变化:原来的“教育学”变成了“高等学校教育学”。这就是潘老师和教育学教研室几位教师作出的尝试。虽然他们仅仅是将普通教育学的框架移植到高等教育学中,在课程与教学理论等章节改变了研究对象,但却开辟了先河:“高等教育学”第一次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搬上了课堂。

  正当潘老师准备进一步实施计划的时候,遇到十年浩劫。

  “60岁以后出成果”,这是厦大师生对潘老师学术人生的典型概括。

  1978年,潘老师在报纸上撰文,提出“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他还发表了《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科刍议》。在这两篇文章中,他提出了“高等教育”学科一系列需要研究和改革的问题,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该领域的广阔性和发展前景。

  此时的潘老师虽年近花甲,却表现出年轻人的激情,他不再满足于20多年前的“小打小闹”,他疾呼,“不能再等了!必须建立独立的‘高等教育’学科”。

  1978年5月,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专门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正式成立,此时,距潘老师把“高等教育”搬上课堂已过去了22年。

  然而,起步之初的研究室可谓荜路蓝缕。当时只有5个人,办公地点是在厦大化工厂一间废弃的实验室。里面摆了几张办公桌,开会时几张桌子一拼,成为大会议桌。就在这个地方,几个人又创办了《外国高等教育资料》,这是“***”后第一份高等教育刊物。这份刊物除了发给本校的教师干部参考外,也向外单位邮寄100多份。

  继厦门大学成立高等教育研究室之后,全国又新增了好几个高教研究机构。潘老师说,如果能组织一个全国性的高等教育研究会,就能壮大高等教育研究的队伍,否则,力量分散,难成气候。在1979年的教育学年会上,他提出了成立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的倡议。为了争取理解和支持,他奔波于各高校之间,作了近百场专题报告。最终,他的倡议得到了教育界同仁的响应,也获得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

  1983年5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正式成立,时任教育部部长蒋南翔亲任会长,副会长有季羡林、何东昌、钱令希等人。

  然而,成立研究室仅仅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高等教育学要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除了要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外,还必须有教材、有专着。如何撰写一部全面、系统的高等教育学专着?潘老师根据多年研究反复推敲,提出了《高等教育大纲》(讨论稿),并组织了北京、上海和厦门的9位青年教师,按照大纲分工撰写。1983年,《高等教育学》全书完稿,1984年正式出版。在厦大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6年之后,中国终于有了第一部属于自己的高等教育学专着。

  上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与传统文化,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学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等诸多问题,不断涌入潘老师的研究范围。

  这时,他已经超过退休年龄,但他如同一个勤劳的耕耘者,享受着自己学术的春天。

  治学最反对“大、空、洋”

  挪威学者阿里·谢沃在《潘老师:一位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创始人》一书中提出,中国的普通教育学首先是从西方引进的,但高等教育学不是,中国建立了自己的高等教育学,有关高等教育学科的最早出版物纯粹是中文。

  阿里·谢沃所说的最早的出版物是指潘老师编撰的《高等教育学讲义》,此书成稿于1957年。上世纪50年代后,国外高等教育研究才开始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但没有提出建立一个专门的学科。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才有学者编出了高等教育学教材。可见,潘老师编撰的《高等教育学讲义》足以体现其原创力与前瞻性。

  深圳大学高教所研究员李均在一篇论文中写道:“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无一不是通过依附、模仿西方而建,但是,在潘老师的倡导下,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另辟蹊径,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摒弃依附的发展道路。”

  潘老师常向学生提起,理论研究中“大、空、洋”的倾向值得注意。“大”就是题目大、口气大,认为别人的研究一无是处,只有自己的理论是“填补空白”的;“空”即空对空,研究的结论纯粹是由理论推导出来,空话连篇;“洋”就是喜欢搬洋人的话,以壮大自己的声势。而真正有原创力的理论,必须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

  潘老师提倡广泛调查、深入考察、参与教育实践,尽可能使科研成果客观些、科学些,并充分考虑科研成果的可行性。他说,理论和实践是有距离的。一种理论要应用到实践,先要把学术理论转化为应用理论,还要把应用理论转化为政策,再将政策转化为措施,才有可能影响行动。

  潘老师每年给博士生开设两门课:“高等教育专题研究”和“中国高等教育问题研究”,其中就包括了社会调查。在近年的社会调查中,潘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坐火车、坐大巴,先后去过长沙、宁波、井冈山、赣州等地,深入学校,取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博士生王琪说,先生出去,从来不是急于提观点,讲意见,而是要求大家调查、再调查。

  潘老师曾经对博士生说,如果大家希望有所建树的话,去民办校,那里将来会出教育家,公办校出教育家恐怕难多了。他分析认为,民办学校的校长是没有官本位的,没有过多的条条框框限制,如果干得好,他的位置就在人们心中。

  在独立思考中为高等教育求解

  其实,潘老师对民办教育的关注,始于上世纪80年代。

  1986年,66岁的潘老师应邀去日本参加“亚洲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公立和私立体制--问题与展望”理论研讨会。听了与会欧美高校代表关于民办高校情况的报告,回来后,他提出了一个新命题:中国能否发展好民办教育?

  在那个年代,提出这个问题需要勇气。那时党的十三大还没有召开,所有制问题还是“雷区”,在教育这个领域讨论“私有”,未免显得过头,甚至是踩“红线”。

  为了说服反对者,他采取了迂回策略,他对西方国家私立高校进行了深入研究,又认真领悟了国家政策和改革趋势,1987年,他发表文章提出,“教育的发展受教育外部规律的制约,教育体制改革一定受经济体制的制约,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所有制的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集体所有制、私有制和公有制同样存在......在私有经济基础上,民办高教在中国发展是可行的”。这个观点首先破解了发展民办高校的理论难题,为当时刚萌芽的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之后的实践,也验证了他的预言。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领域,潘老师再次体现了作为研究者的前瞻眼光。

  1997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7.6%,加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也仅为9.1%。而这方面的国际权威理论学者马丁·特罗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为精英教育阶段,15%到50%为大众化阶段,高于50%为普及化阶段。因此当时很多人认为,这个时候在中国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不符合国情,是“理论误导”。

  但潘老师坚持关注并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他认为中国走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是必然的选择,需要提前进行研究。随后,他陆续写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等系列文章。

  他还预言,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必然要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精英教育,一是大众化教育,为了防止精英教育受到大众化教育的冲击出现质量的下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实施过程中,必须保护精英教育。

  尊重是他育人的第一准则

  潘老师在大学时和同班同学龚延娇谈了恋爱,两人后来结婚,共同养育了三男一女。他们是令人羡慕的父母,女儿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成为厦门最早期的高级工程师之一。三个儿子,一位当了副市长,一位当了重点大学常务副校长,一位当了大学党委书记。

  潘老师的一位同事说,我们都称他们家是“一房三厅”,即一个大家庭里,有三位厅级干部级别的儿子,他的“育儿经”念得好。

  但潘老师说,我没有什么“育儿经”,我只认为,人格的养成比知识的教育重要得多,我主要是对他们进行人格的培养,不是婆婆妈妈,而是以身作则,无言之教。

  潘老师坦陈,他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要比花在子女身上的时间多得多,同时,他也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学术观点。

  在学术沙龙上,经常有学生说,“先生弄错了”,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大家从不用担心没顾及潘老师的面子,因为先生总会静下来听学生讲自己错在哪里,从没有责备学生,更没有把自己的学术观点强加给学生。

  在博士生选择学位论文选题时,潘老师更是充分尊重学生,他说,学生选的题往往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也是从自己的知识结构或工作经历中引发出来的。学生自己选的题,就会其乐无穷地去探究,就不会觉得苦,往往会得出创新性的观点。

  他指导的两位博士生,在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时,一位选作《学科建设:元视角的考察--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反思》,一位选作《高等教育管理的价值问题研究》。大多数老师觉得这两个选题都太理论化,担心这两位博士生作不了,不同意他们的选题。但作为导师的潘老师,力排众议,说服大家,支持学生的选题,并强调,我们不能都在搞实践问题研究,也要鼓励与支持一些年轻人作学科理论建设方面的基础研究。这两位博士生的博士学位论文分别获得了中国高教学会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福建省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这几年,潘老师设立“懋元奖”,从个人积蓄中拿出近40万元,对那些秉承其“板凳敢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敢为天下先”、“做学问先做人”之精神的优秀年轻师生给予奖励,但他自己在生活上,依旧布衣素食,不尚奢华。

  他说,我个人在物质生活上已经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最大的乐趣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小传(略)

篇5:最美女教师先进事迹:我这辈子就当老师

  最美女教师先进事迹:“我这辈子就当老师”

  瞬间的壮举

  2xxxx年5月8日,20时30分,夜幕下的z早已路灯闪烁。

  第四中学校门口车来车往,宽阔的马路上不时有大货车驶过,越来越多的家长聚集在出口处,等待着孩子放学。

  “丁零零......”伴随着清脆的下课铃声,结束晚自习的学生鱼贯而出,操场上、校门口顿时嘈杂起来。

  “妈,晚上吃什么啊,我都饿了?”“最近你玩游戏了吗?”孩子看见父母的撒娇声,小伙伴搂着肩膀放肆的聊天声,在一瞬间点燃了整个校园。在这群如出笼的小鸟般快乐的学生中,有很多是因为校舍装修,暂借此处上课的第十九中学初三年级的学生。

  “看着点车,小心点。”初三三班班主任张老师像往常一样,拉着学生的手慢慢地走出校园,同学们簇拥在她周围,有说有笑。双眼闪烁笑意的zz不会知道街道上有怎样的厄运在等待着她。

  时间闪回到一个小时前的亿达巴士公司,这家公司承担了第十九中学学生上下学的接送任务。司机们开始陆陆续续地进了汽车驾驶室,马达被发动后发出“突突”的声音。肖月艳熟练地坐上驾驶座椅,头脑中想着什么。

  “刹车最近不太利索。”她嘀咕着。

  “没事,也不跑远道儿。”在自我安慰中她将客车驶向了马路。“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肖月艳的自负与失职注定将酿成一场大祸,而她事后的泪水怎么也无法挽回他人的双腿。

  客车驶近胜利北路的第四中学,缓缓停靠在一旁。肖月艳的车在头车的后面停下,但是她并没有熄火,显然,这样方便随时启动。校门口等待的人群开始不断增多,路上不时驶来的车辆让马路显得并不宽敞。

  “最近挺忙的啊?”在这辆并未熄火的车上,肖月艳干了另外一件麻痹大意的事,她与一位熟人聊起了天。寒暄的热情使她丝毫感受不到灾祸即将来临。

  在聊天中,司机原本放在操纵杆旁的腿,无意中碰到了变速杆,本已发动的客车瞬间蹿了出去。慌乱之中,本打算采取制动措施的肖月艳却一脚踩在了油门上,加速的客车如一头发疯的公牛般冲了出去,一场本可以避免的惨剧发生了。

  20时36分左右,肖月艳的客车快速撞击到前车,巨大的惯性迫使前车向前驶去。正带领学生出校门的张老师猛地发现蹿来的客车,向前一跃,奋力推开身旁两名学生,而自己却倒在了无情的车轮之下。

  肇事车辆在惯性的作用下,又陆续撞上了同向的一辆依维柯客车和一辆本田轿车,经过一系列的撞击之后才缓缓停下。而在它后面的血泊中则躺着张老师等5名师生。

  “快点救人,快打120!”人群中的喊叫声,使几名被吓得愣在原地的学生回过神来,跌跌撞撞地跑进校园去报信。昏暗的校门口乱作一团,只有校门口的监控录像还“冷静”地记录着一切。

  “快救救老师,快救救老师!”顺着学生的哭喊声赶到出事地点的几位老师都惊呆了:zz老师的双腿被客车碾压后,牛仔裤已经严重破损,腿上的肉外翻着,双腿已经浸泡在鲜血之中。胳膊上满是划痕,脸上也流着血。在她不远处的几名学生也都不同程度地受了伤,但显然张老师是最严重的。

  “当时zz老师已经伤得不成样子,到处是血,学生们围着老师不停地喊着她的名字。”李金茹老师每当想起现场的情形都抑制不住伤心的泪水。她怎么也不愿相信躺在血泊之中,危在旦夕的人是她朝夕相处的好姐妹、好朋友和好同事。

  “zz老师当时面对着车,离学生有1米多远,如果想躲,闪一下就行了。”张老师的“本能”其实也可以选择让自己安然无恙。

  从学校里跑来的老师越来越多,看到车祸现场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为了方便救护车救治,许多人自愿维持起了现场。躺在地上的张老师早已因为撞击而昏死过去。那些目睹眼前一幕的人们,久久地不愿离去,一双双关切的眼睛注视着这位英勇的教师。

  几乎是同时,z市120急救中心求救电话的铃声急促响起:“在第四中学门前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有人受伤了,请求救助!”

  810和821号救护车接到指令后迅速驶向事故地点。

  “大家闪一闪,闪一闪。”120急救车驶进现场,医护人员抬着担架,分开人群小跑到5位受伤者身旁。来到现场,主治医师姜春萍立刻检伤分类。张老师平卧在地上,秀气的脸上越发的惨白,长发散在地上,两条腿的上端已经明显变形。救护人员小心翼翼地为张老师止血和包扎,并将已经严重变形的双腿固定好,迅速进行了快速补充血容量治疗。经过初步处理后,张老师和其他伤者被抬上两辆救护车,在鸣笛声中渐行渐远。

  黑夜中,红蓝闪动的光芒让人心寒,划破夜空的不只有尖厉的车笛声,还有远去的哭喊声和那些期盼奇迹发生的眼神。

  “我这辈子就当老师”

  “我这辈子就当老师”是zz挂在嘴边上的话,在媒体的报道中,每每读到这一段,都会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一个人如果坚守自己的梦想,并且心甘情愿为之付出的话,那么这个人是伟大的。

  时间跳回到2xxxx年4月7日,zz默默地看着小区大门口那条路,zz每次回家都要经过那儿,每次zz也都会叫一声“zz”,然后就看到女儿蹦蹦跳跳地往家门口跑。今天还是一样,zz像往常一样站在窗口等着女儿下班回家,可看到女儿的身影出现在小区门口时,zz却没有叫她,而是默默地看着女儿向着家门口走过来。

  “一定又累坏了!”看着女儿的身影有些打晃儿,zz在嘴里嘟囔着。这也让他坚定了心中的想法。

  今天对zz来说是比较特别的一天。到这天,zz当上班主任已经有两年了,zz一直有让女儿辞掉教师工作的想法。因为对于当了一辈子老师的zz来说,他知道女儿在工作上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虽然他知道,这些困难在他的帮助和指点下,对女儿来说不算什么难事,但是他深知当老师的辛苦与无奈。虽然女儿的选择他会给予支持,但是这次他还是准备劝女儿改变想法,“只要不当老师,哪怕考公务员(微博)也好啊!”这是zz当时内心的真实写照。

  但是怎么和女儿说呢,当老师一直是她的梦想,父亲和他自己一直是女儿的榜样,女儿在当上老师后虽然遇到过很多困难,但也一直在坚持着。如果女儿拿自己从小教育她的“不能半途而废”这样的话来反驳,那自己该如何应对呢?

  zz一点也不怀疑,自己的女儿能够成为老师完全是因为父亲和自己对她的影响。身教重于言传,作为一名老师,父亲的身教对自己和女儿的品性、成长影响巨大,自己和兄弟都是老师,就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女儿zz也从爷爷身上学到了很多。虽然自己的父亲已经去世多年,但zz还清楚地记得父亲教学时严肃的眼神、认真的态度和挺直的腰板。父亲的认真是出了名的,现在家里还存有父亲当时教学用的一本古汉语字典,父亲记得字典里每一页每一个字的解释,那时的父亲也是他和几个兄弟崇拜的偶像,也是在那时,自己也立下了当老师的志愿。

  由于父亲的严厉,成为老师之后的zz其实不太敢跟父亲请教教学上的事,因为怕父亲发怒训斥。但是自己这个女儿却是个例外,zz是父亲唯一的孙女,所以父亲很宠着她。记得在zz刚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就去镇里买了最漂亮的小兔子铅笔盒,徒步走回家里送给zz。自己还清晰地记得,那时父亲的身体不是很好,腿脚很不灵便,加上路不太好走,父亲整整走了两个多小时。后来zz每次路过第五百货,都会想起爷爷,说爷爷就是在这里给她买的铅笔盒。

  zz从小就爱翻看父亲的教学笔记和批改的学生作业。如今自己却要让女儿放弃梦想,zz觉得自己的想法太过自私,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就在他还想着如何劝说自己的女儿放弃当老师的时候,门外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女儿回来了。

  一进屋,zz就兴奋地对他说:“老爸,今天学生们夸我的头型漂亮,说像个洋娃娃。”看着女儿一脸幸福的模样,zz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哦,是吗?哈哈,好好。忙了一天都饿了吧,快吃饭吧!”

  在吃饭的时候,zz边吃边和父亲分享着这一天的工作经历,说到开心的地方,zz也会禁不住笑出声来。看着宝贝女儿一脸幸福的模样,zz犹豫了。

  就在这时,客厅的电话响了起来,zz跑过去接了起来,当得知电话的另一头是学生的家长时,zz紧张得几乎跳了起来。后来zz才知道,这是zz当老师以来第一次接到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电话这头的zz以为自己的学生出了什么事呢!而这一举动也着实让zz吓了一跳,笑言“差点犯了心脏病”。

  挂了电话后,继续吃饭,但是zz却没有再听女儿说什么,而是在盘算怎么让女儿放弃老师这个职业,如果说刚才还是在犹豫的话,那么现在,他坚定了,他希望女儿生活得轻松一些,不用每天操心劳累、为学生提心吊胆。就在这时,zz也不再说话了,因为她发现了父亲根本没听,于是饭桌上就出现了片刻的沉默,也就是这片刻的沉默,让zz似乎看出了父亲的心事,她问道:

  “爸,怎么了?”

  “啊!”zz回过神来:“啊,没什么,吃啊!”

  “zz,当老师开心吗?”zz问道。

  “当然了,现在一天看不见孩崽子们我就想他们!”

  “zz啊,老爸差点被你吓出心脏病了,换个工作吧,要不哪天你该成神经质了。比如考公务员?”

  “公务员整天坐办公室不辛苦,不用早出晚归,你说呢?”

  听到这话,zz放下碗筷,朝父亲淡淡一笑,回答说:“爸,我这辈子就当老师!”

  zz把话说出口的时候就有些后悔了,对于出身教师世家的zz来说,他很高兴女儿能够继承他的衣钵,当时出于对女儿未来的考虑,他还是下决心要在zz这儿终止“家学”。但当他抬头看到女儿那一脸自信的笑容时,决心被瓦解了,在这一瞬间,zz明白了,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与主张,在女儿心里,当老师这个念头不仅仅是她儿时的梦想,而是她一直努力和奋斗的目标。zz的嘴角也浮起了一丝微笑,因为在女儿那自信眼神的背后,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的父亲,一个当了一辈子老师的人。原来别人口中所说的家学不仅仅是一家人的共同职业,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身为人师的责任和一丝不苟的作风。这种传承早在父亲那一辈确立,自己在这种传承下走过了几十年的教学之路,而今女儿继承了这种作风。zz不再坚持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终究拗不过女儿,拗不过家学为女儿打下的烙印。

  从那以后,zz就成了zz的“私人秘书”,在工作上和教学中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zz都会向父亲讨教,而zz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既然不能阻止,那就全力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