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库

实验小学废弃口罩集中处置制度

8643

  文本库是专业的范文大全网站,精心编辑了大量废弃口罩,处置相关素材和参考范文,如果您正好编写废弃口罩,处置相关文章,以下的这篇实验小学废弃口罩集中处置制度文章也许适合您的需求。

实验小学废弃口罩集中处置制度

  实验小学废弃口罩集中处置制度

  为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废弃口罩得到安全有效处理,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坚决遏制疫情蔓延,特制定本制度。

  1.设置专用容器。在校园内、教学楼、餐厅增设“废弃口罩专用”字样标识的收集容器,内设一次性塑料袋,避免废弃口罩与容器直接接触。专人负责定期使用消毒液或石灰粉撒至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对废弃口罩收集桶进行消毒处理。负责人员按要求采取自身防护措施,作业时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2.实行定点投放。明确分类投放要求,引导师生员工规范定点投放。带班领导和值班教师要在校园内巡视,指导师生员工按照规定,自觉进行投放口罩;要求师生投完口罩后立即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师生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者,要将用过的口罩使用密封袋或保鲜袋等密封并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后,再投放专用废弃口罩收集桶,由专人负责单独收集,按照医疗废弃物规范处置。

  3.设施全面消杀。严格落实垃圾收运消杀和日产日清要求,收集容器、转运车辆等采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清洗消毒,废弃口罩专用容器每天消毒不少于两次,口罩转运车做到转运一次消毒一次。

  4.落实作业防护。从事分类、收集、保洁、垃圾清运等工作人员应按要求采取自身防护措施,作业时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相关作业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一旦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向学校报备并安排就诊。

  5.专车定时收运。联系属地相关部门专人专车清运废弃口罩,每天将校内产生的废弃口罩集中回收后,运往定点垃圾回收站处理。

文本库 www.wEnbenk.com

篇2:实验小学传染病处置管理制度

  实验小学传染病处置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班级发生传染病后,班主任立即报告学校医务室。校医追查病因后,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班主任在校医的指导下做好相关的消毒隔离工作,同时联系家长,学生立即隔离就诊。

  疫情报告人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做好专册登记(患者名单、发病日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统计人数。报告顺序:班主任(10分钟内)→校领导(30分钟内)组织排查→疫情报告人(1小时内)→高新区疾控中心和区教育分局。

  校医务室立即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做好密切接触人员的观察工作,及时发现疾病早期症状,并对密切接触人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观察,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对传染病人的活动环境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

  做好学生缺勤,排查登记。各班班主任每天做好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的统计,并及时报告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班主任、心理老师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医务室做好患病学生的随访,隔离期后返校必须严格复诊制度。做好疫情的登记处理记录,协助疾控部门做病原学调查。

  学校做好相关防病知识宣教工作。学校安排专人负责疫情状况、控制措施、处置进展等信息的统一提供和对外发布,并及时对学生、必要时对家长进行疫情状况、控制进展等的说明或通报,做好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患病学生及家长的心理疏导等工作,做到正确引导、正面宣传、科学教育,避免引起学生及家长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和心理恐慌。

篇3: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方案(精选)

  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方案

  为有效处置全市各类学校(幼儿园)、教育培训机构及涉校周边突发安全事件,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规定,制订本工作方案。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属地责任和部门责任,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化建设,提高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消除因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引起的各类社会危害,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原则

  校园突发安全事件的处置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属地管理为主、快速反应、及时控制、加强保障、安全有序的原则,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校园突发安全事件

  本工作方案所称校园突发安全事件,是指在校园内和组织师生外出研学、实习、参观、考察等集体活动时以及校园周边发生的涉校暴力事件和火灾、交通事故、溺水、拥挤踩踏、学生欺凌、食物中毒、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污染、煤气中毒等突发安全事故。

  四、应急处置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市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教育工作副市长兼任,副组长由市教育局局长兼任。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市消防救援大队等组成,按照分工履行各自职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见附件1)・

  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全市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决定启动应急处置预案,作出应急处置决策措施和工作要求,指挥和协调成员单位的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由市教育局局长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以下日常工作:

  建立和制订处置全市敎育系统校园安全事件工作机制和工作预案,组织预案演练。

  督促学校(幼儿园)和教育培训机构建立处置突发事件工作制度,及时核实和报吿现场信息,落实应急处置措施,发布事件信息和处置工作情况,协调配合成员单位开展救援工作。

  负责落实善后处理工作,建立健全校园安全事件档案,排査损失,督促设施设备修复修缮,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总结经验教训,落实奖惩措施,做好事件的调査和结案等工作。

  (二)设立市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

  根据校园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实际需要,设立市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在市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现场指挥部设置宣传报道与信息收集组、应急救援组、专家组、心理辅导组、交通运输组、治安保卫组等工作机构,按照分工履行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职责。(现场指挥部工作机构成员单位和职责见附件2)。

  (三)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牵头处理辖区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灾害事故,做好善后工作。

  (四)各类学校(幼儿园)及教育培训机构制定各类突发安全事件专项处置预案,明确职责任务,发生校园安全事件时及时组织开展先期处置,排除危害、减轻损失。

  五、风险防控、预警和信息报送

  (一)风险防控

  市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本行政区域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控和学校事故统计分析工作机制。开学和放假前后组织开展安全检查,重点检查事故多发、易发地区和管理薄弱学校,及时消除事故隐崽。按季度、半年和年度对事故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全面把握不同时期安全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提前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学校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风险。

  (二)安全预警

  市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季度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分析研判学校安全风险,提前预估风险影响范围和程度。经研判可能发生学校安全事故的,应及时向市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报告,经领导小组批准,向成员单位和学校发布预警.预警信息发布后,各成员单位和学校按照各自职责,釆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各类学校(幼儿园)和教育培训机构要落实各项安全工作制度,确保应急处置设施、设备和经费落实到位,做好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根据事态发展,经研判不会发生学校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宣布解除预警,适时终止相关措施。

  (三)信息报送

  信息报送原则

  及时:发生校园突发安全事件所在学校、幼儿园及教育培训机构,应在第一时间快速、准确地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属地政府上报事故信息。

  准确:信息内容要客观详实、全面准确,不得漏报、瞒报、谎报、延报。

  直报:一般事故突发公共事件信息采取分级报送的原则。发生较大以上事件,必要时学校可越级上报,但必须同时向主管教育行玫部门和属地政府报告。

  续报:事件情况发生变化后,学校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续报。

  信息报送机制

  初次报告。各类学校发生突发安全事件后,应第一时间将事件初步情况报告事发地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属地政府。事发地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初步判断事件等级,在事发30分钟内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属地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次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规模、破坏程度、伤亡人数、可控程度、发展趋势、事件的初步性质和造成事故的可能原因等。.

  过程报告。较大以上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应每日将事件发展情况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属地政府,事发地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要逐级每日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属地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般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应及时将事件发展情况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过程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发展状态、控制情况、伤情变化、事故分析、性质判断、釆取措施、下一步处置安排等。

  结果报告。事件结束后,应将事件处理结果逐级报告教育行政部门和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办公室)。结果报吿内容应包括:处理结果、影响程度、责任追究、整改情况、公众及媒体各方面的反应等。

  信息报送系统

  电话报送。发生校园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后,学校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初步报送信息,有条件的使用保密电话或加密传真。

  紧急文件报送。事发地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以书面材料的形式向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由于灾难事故原因导致无条件上报书面材料的,可先口头报吿,事后补报书面材料。

  (四)信息发布

  校园突发安全事件信息发布要全面、客观、准補、及时。重大信息发布应当按照有关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六、学校常见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学校发生突发安全事件后,应当及时上报信息,启动应急预案,必须根据突发安全事件的性质和特点釆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一)火灾事故

  报警、报告。校园一旦发生火险,学校应在第一时间扑救。火势失控,应当立即向119、110报警,并吿知火灾位置、燃烧物种类、被困人员情况,同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属地政府报告。

  处置措施

  学校启动火灾应急预案,立即组织疏散师生。

  现场教师或工作人员的任务:第一个发现校园起火的人是火灾现场第一目击者,应立即报告学校主要负责人,并采取扑灭初起火灾的措施,消除火险。学校主要负责人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赶赴现场指挥处置。火险无法扑灭且有失控趋势时,采取扑灭初起火灾措施的工作人员应立即撤离,向119>110报警并向周围的人呼救。到达火灾现场的负责人统一指挥,命令距离火场最近的人员首先撤离,其余人员依次疏散。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师生聚集场所的教师或工作人员听到火警后,应立即组织师生快速有序疏散。未在师生聚集地的教师或工作人员应迅速到达避险通道、楼梯间、通道口等重要地点进行疏散保护。全体师生疏散到室外安全地点并立即清点人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火灾现场的负责人指派专人断后清场,并确认人员全部撤出。

  学校领导现场先期处置指挥工作任务:一是组织人员进行自救。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组织一部分人员(学校教职工)用灭火器、消防栓灭火;另一部分人抢搬较重要物资和档案、材料等。当火势无法控制且可能威胁在场人员安全时,要停止自救,命令所有人员撤离火场。二是指派专人迎候消防员,吿知火灾位置、燃烧物种类、被困人员情况。三是指派专人切断电源、气源,关闭供油设备。四是火灾发生在夜间时,应坚持到人员全部撤离以后再切断电源。指派校医、卫生教师负责现场抢救,发现有人受伤实施常规救助,并立即通知急救中心救援。

  善后工作.保护现场,配合消防、公安等部门的火灾事故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确定整改方案,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受伤人员进行抚慰。组织力量修缮过火房间,重新配置教学设备。对全校师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开展消防隐患排查和火灾应急疏散演练。恢复教育教学正常状态。

  (二)交通事故

  1.报警、报吿。现场人员发现校园发生交通事故应立即向110、120报警并报告学校领导,学校及时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

  处置措施。学校主要负責人或者值班校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应立即和相关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统一指挥现场先期处置工作。一是按要求放置警示标志,防止过往车辆造成二次事故。二是维持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记录葦事车辆车牌号码、有效控制肇事人,等待公安交管部门处理。肇事车辆如已逃逸,应立即向事故现场人员了解车辆号码、颜色、车型等信息,便于公安交管部门调查。三是事故造成伤亡,组织校医、卫生教师对重伤员采取急救措施,其他受伤人员在原地不动,等待急救中心专业人员救援。如学校正门两侧道路100米内设有医院,学校可以将事故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四是配合公安交管部门、医疗急救部门进行现场调査和救护。

  善后工作。通知家长到校(或医院),在接待室专人接待家长.组织做好其他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做好伤亡学生家长抚慰、保险理赔等工作。公安机关配合学校做好学校善后工作,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根据事故调査结果,学校对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和设施进行整改,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全校师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三)溺水事故

  报警、报告。接到学生在校园内外溺水报告,应立即向110、120报警,并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属地政府。

  处置措施。学校接到学生在校园溺水报告,应启动应急预案。学校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立即到达现场组织营救。在急救中心专业人员到达之前,应组织校医或卫生教师对溺水者进行现场急救。急救中心专业人员到达后,应配合急救中心及时将溺水者送医院救治.学校接到学生在校外溺水报告,学校领导要迅速赶赴现场,配合有关部门,抢救溺水学生。

  善后工作。联系溺水学生的家长,做好溺水死亡学生家长的抚慰工作,协助家长做好保险理赔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溺水事故调查工作。校园内有水塘河涌或者校园周边紧邻江河湖海的学校,应落实救援部门,配备专用救生设备和器材.水务部门、镇政府和村委会要加强对学校周边水域的巡逻,安装警示标志。学校要加强学生防溺水教育,完善应急处置措施。

  拥挤踩踏事故

  报警、报告。校园发生踩踏事故,学校要迅速拨打120、110,抢救受伤人员,立即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属地政府报告。

  处置措施

  (1)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受伤学生,并将其他学生安全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点,防止再次发生事故。禁止无关人员滞留现场,防止有人故意制造恐慌气氛。

  (2)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学校应组织校医、卫生教师对伤员根据不同的受伤情况釆取针对性的紧急救助措施。

  善后工作。学校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属地政府报告事故处理情况,特别是学生伤亡情况。看望受伤学生,协助有关部门处理治疗、康复等医疗费用。接待家长,稳定家长情绪,做好伤亡者家属的抚慰工作,协助做好保险理赔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消除事件对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清理校舍,整合学校资源,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整改完善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学校管理制度。

  (五)中小学生欺凌事件

  报警、报告

  (1)教职工在校园发现学生欺凌行为应及时制止,发现受伤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通知校医采取急救措施救助伤者。接到校外发生本校学生欺凌行为且正在进行的报吿,学校应立即派人赶赴现场处置并向110、120报警。接到校外发生本校学生欺凌行为但已结束的报告,学校应询问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是否报警、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姓名、人数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2)学校负责人及相关行政领导,应赶赴现场,并及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属地政府、派出所报吿(先电话报告基本情况,后书面报吿详细情况)。

  处置措施。学校负责人启动欺凌处置预案,分别通知学生监护人和安抚被欺凌者,组织调查取证并向学校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初步判定事件性质、情节及危害程度。对涉事学生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发生意外事故。调查结束后,学校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委员会召开会议,根据调查的事实对是否属于学生欺凌事件进行认定,并根据事实、情节和危害后果,结合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及学校规章制度的规定提出对欺度者的处理意见。学生欺凌行为涉嫌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已经涉嫌构成犯罪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理.学生在校外的寻衅滋事行为,是否构成欺凌行为,由学生所在学校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委员会认定。

  善后工作。学校积极协助医院对伤者救治;协助公安部门调查取证;协助宣传部门加强对舆情的导控;协助属地政府做好受害者及受害者家属情绪安抚的工作,做好双方调解工作,并及时向受害者提供心理疏导等方面援助。组织教职员工做好其他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对全体师生进行防治欺凌教育,维护学校正常教学教育秩序。

  (六)食品安全事故

  1.报警、报吿.学校发生(发现)疑似食品引起学生不适症状事件,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学校负责人报吿,学校经初步核实后,立即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属地政府和卫生、

  市场监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疑似食品安全事件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事件的食物等。

  处置措施

  学校发生食品安全事件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立即向同级人民政府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按照规定进行处置。

  学校要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将不适患者送到有急救能力的医疗机构抢救(特殊紧急情况首先拨打附近卫生院、120急救中心)o

  停止供餐,并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

  配合卫生、疾控、市场监管等部门对食品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如实反映食品安全事件情况。将病人食用食物,进餐总人数,同时进餐而未发病者食用的食物,病人症状的主要特点,可疑食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的方法和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情况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

  善后工作。学校与师生、家长联系并通报有关情况,做好沟通引导工作。对食品安全事件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卫生隐患问题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学校食品安全事件的性质、后果及其调查处理情况由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卫生、教育等部门依法发布和解释。

  (七)大型群体活动事故

  报警、报吿。在学校举办的各类大型文体活动中,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拨打110、119、120等紧急求救电话,并在第一时间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属地政府报告。

  处置措施。活动组织者和安全工作责任人要稳定现场秩序,组织师生有序疏散逃生,避免继发性事故发生。学校和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部署,组织疏导、抢救伤病员。出现师生伤亡等情况,立即组织有救助能力的人员实施现场紧急救护,等待专业医疗救助人员到来。

  善后工作。学校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工作。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抚慰工作,消除事件对其心理的不良影响。总结教训,完善大型群体活动专项安全保卫的方案,落实安全保卫措施。

  (八)校园爆炸事故

  报警、报告。校园发生爆炸事故后,学校应立即向110报警,如有人员伤亡,应立即拨打120,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属地政府报告。

  处置措施。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学校领导和有关政府部门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抢救。学校立即在爆炸现场设置隔离带,封锁和保护现场,控制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检查并消除继发性危险,防止次生事故发生。将师生有序疏散至校园避难场地,切实保护好师生安全.发现肇事者或直接责任者,应立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在急救中心人员到达之前,组织校医和卫生教师对受伤者进行现场紧急救护,或以最快方式送往学校临近医院救治。

  善后工作。认真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做好搜寻物证、排除险情、防止继发性爆炸等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排査受损建筑,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稳定家长情绪,组织人员到医院看望受伤学生,协助有关部门处理好治疗、康复和医疗费用等敏感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消除事件对其心理的不良影响。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完善门卫制度,增强师生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九)危险物品泄漏污染事故

  1、报告。校园因意外因素引起危险物品泄露,或因违反有关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灾难的,应立即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属地政府报告。重大污染事故,学校应在1小时内向属地环保部门报告。

  2、处置措施

  (1)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设置防控污染区,有序疏散污染区内的学生至安全区域。

  (2)有明确污染源的事故,应立即控制污染物排放;对于化学危险品污染事故,程度轻微的,应启动学校相关应急预案进行处理;污染程度严重的,应立即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事发地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事发地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3)不明污染源的事故,学校应配合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检验,查明危险品类型,确定主要污染物质以及产生的危害程度或可能造成的危害.查明情况后,要迅速制定消除或减轻危害的方案,立即组织人员实施。

  (4)对有毒物质污染可能危及师生生命、学校财产安全的,学校与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控制污染蔓延,属地政府应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必要时疏散或组织师生撤离。

  善后工作。危险或危害排除后,学校应配合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好后续工作。如实通报污染状况,做好师生心理疏导工作,消除家长、社会的心理恐慌。

  (十)煤气中毒事故

  报警、报吿。校园发生师生煤气中毒事故,学校应向110、120报警,同时及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处置措施。学校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组织相关应急工作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到位,开展抢救工作。救助者进入和撤离现场,应采用匍匐姿势.救助人员进入现场后先关

  闭气源、开窗通气。不得在现场使用手机、开关电器,防止明火引发煤气爆炸,迅速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根据现场中毒程度采取不同救助措施。

  3.善后工作。在事故应急处置完毕,学校应及时向事发地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事故的处置情况。做好伤亡学生的家长安抚工作,协助做好保险理赔等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调査事故原因,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十一)校园周边安全事故

  L报警、报告。校园周边突发涉及师生安全事故,学校要立即向110、120报警,并及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属地政府报告。

  处置措施。加强学校门卫制度,豚止一切可疑人员进入校园。在属地政府和公安部门的指挥下,釆取有效措施,保障师生安全。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处理事故,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有关情况,稳定师生员工情绪,维护校园秩序,防止恐慌和动乱。

  善后工作.全面检查校园周边环境,细致排查有可能影响到师生安全的各种因素,及时向属地治安综合治理部门报告,提请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十二)师生集体外出活动安全事故

  报警、报告。组织师生实习、参观、考察等集体活动发生意外事故时,集体活动的负责人应立即向110、120报警,同时向学校领导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吿.

  处置措施。积极争取事发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援带助。组织教师和学生积极开展自救.学校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有关情况,消除恐慌,确保学校内部稳定。

  善后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工作,依法查清事故责任。学校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伤亡学生的理赔工作,慰问伤亡学生家属.做好师生心理安抚工作,稳定师生情绪,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心理治疗和康复工作。

  五、交通运输组由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和市消防救援大队组成,负责组织人员疏散和危险物品转移工作,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六、治安保卫组由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和事故发生地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组成,负责发生地现场及周边治安秩序维护和安全保护工作。

  安全教育路上,我们与您并肩同行。

篇4:营养餐安全报告及处置制度

  营养餐安全报告及处置制度

  一、学校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工作。学校要明确专人负责,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学校负责人须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按照预案,各就各位,组织救援活动。

  二、及时组织教师和相关人员抢救治疗食物中毒人员,尽可能按就近、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抢救处理。

  三、立即用电话向区教育局、区疾控中心、当地政府汇报,报告中毒情况、发生时间、主要症状、中毒人数等。

  四、全力保持学校的稳定,全体教职工统一认识、统一思想,作好舆论导向和家长群众的安抚解释工作,避免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人员因不必要的恐慌而引起混乱。

  五、学校安排人员配合医院、医务人员妥善救治病人,并派人到医院守护中毒病人,有什么情况便于及时汇报、解决和处理。

  六、学校派有关人员保护好现场,保管好供应给学生的食物,对可疑的食物和留样食品立即封存。待现场调查取证结束后,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七、学校领导和有关人员要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工作,对发生食物中毒的学生逐一进行个案调查,内容包括主要症状、最早发病时间,如实说明24—48小时前的进餐情况等。

篇5:y二小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预防与处置办法

  y二小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预防与处置办法

  为了预防和减少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全面提高学校处置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能力,确保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发生时实施有效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系统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特制定本办法。

  一、建立应急处置组织机构

  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制度、责任到人,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二、预防办法和措施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主要有:《学生上下楼管理制度》、《室外课规范要求》、《学生就餐、就寝规范要求》、《校园安全检查制度》、《校园紧急疏散演练制度》等。

  2.加强日常管理

  (1)保持走廊楼梯等通道畅通,禁止堆放障碍物或杂物。确保走廊楼梯等通道应急灯完备完好。

  (2)规划各班学生上、下楼的路线,向全体学生明确不同活动行走的线路及经过的楼道。

  (3)各年级值班老师按要求准时到岗,认真到位,随时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

  (4)各班安排安全监督员,每日在教室、班级门口楼道内检查,制止不安全行为。

  3.宣传教育

  (1)加强师生的日常安全、行为规范、法制教育,增强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自我防范能力和自救能力;

  (2)向学生强调上下楼梯的速度要适可,前后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须靠右行;

  (3)在过道及楼梯明显位置张贴“靠右行走”、“请勿拥挤”等提醒标志,保持楼梯及过道通畅无杂物堆积,雨雪天时及时教育提醒学生过道及楼梯要慢行,并设置防滑设施和防滑标志。

  4.检查整改

  (1)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2)要及时安装教学、生活设施楼道、楼层的照明,并定期更换,定期对学校建筑物、电器线路进行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限时解决;

  (3)要对不符合标准和不牢固的楼道栏杆、楼道扶手进行加高、加固;

  (4)对学校无能力排除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教育局。

  5.培训演练

  要经常开展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处置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应对和处置校园拥挤踩踏事件的能力;同时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一次全校师生参加的专项演练。

  三、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

  可能出现的事故有扭伤、骨折、挤伤、踩伤、坠楼、楼层倒塌或楼道拥挤造成伤害事故等。

  (1)目击者第一时间报告校(园)长室或事故负责人。

  (2)一般事故。学校发生无人员死亡,重伤1人以下的安全事故后,学校应当在第一时间(最迟不能超过半小时)口头向局安保科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一小时内书面报局安保科。

  (3)重、特大事故。事故死亡1人及以上、伤多人,学校应当在第一时间(最迟不能超过半小时)口头向局安保科及相关领导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一小时内书面报局安保科。

  (4)安全事故报告的必要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报告单位、报告人及其它应当报告的事项。

  2.事故处置程序

  (1)启动处置预案。发生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后,学校应急工作小组启动本预案;按照学校应急预案的指令开展工作。

  (2)应急处置现场指挥

  ①进入岗位。现场指挥部的人员进入现场指挥部后,根据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工作。

  ②情况汇总。参与现场处置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负责人、现场处置教师迅速向学校现场指挥部反馈现场处置情况,并由指挥联络组负责汇总。

  ③分析判断。学校负责人要向现场指挥部总指挥详细报告事件的危害程度以及自己的分析意见。

  ④指挥决策。在分析判断的基础上,现场指挥部迅速研究现场处置措施,果断作出指挥决策。学校负责人按照决策、职责分工,认真准确地做好下达指令、报告请示等工作。

  (3)组织疏散、救护

  ①迅速发出报警铃声,直至全体师生安全撤离。

  ②立即打“120”、“110”急救电话,请求有关部门立即组织救护。

  ③立即口头报告教育局、保险公司。

  ④依就近原则疏散,疏散路线按平时班级早操进场秩序线路下楼。

  ⑤现场疏散、救护分工。

  疏散时视当时情况进行必要的调度,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负责好对本班学生进行疏导、保护、管理。

  (4)关闭场所。事故发生现场,人员全部撤离后,封闭隔离或限制使用有关场所,并保护好现场。

  (5)配合调查取证。配合有关部门对现场目击的师生进行询问,做好事故的调查取证工作,初步掌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善后处置措施

  (1)评估分析。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基本完成后,总指挥部立即组成有关人员对校园拥挤踩踏事故造成的危害,以及对社会政治稳定可能构成的威胁进行评估分析,并下达指令全力做好各项善后工作,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2)收集动态。学校成立善后领导小组,努力做好当事学生及家长的情绪稳定工作,预防事态延伸扩展。一旦发生受伤害学生监护人、亲属或者其他成员,在事故处理中无理取闹的事件。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侵犯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的,学校将报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依法要求赔偿。

  (3)抚慰师生。学校迅速派出有关人员安抚伤员,帮助受伤、死亡者家属做好善后工作;同时,积极协助家属做好保险理赔工作,对师生及家长提出的正当要求尽快予以满足。

  (4)其他工作。学校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处理、调解工作;处置工作基本完成后,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立即汇总情况上报区教育局。

  四、注意事项

  1.处置人员防护要求

  (1)应急队伍保障。不断增强学校应急队伍的总体力量、处置能力,若进行重大调整和人事变更,及时报局应急办备案。

  (2)开展应急演练。学校应急队伍要制订相应的处置方案,并积极开展应急处置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

  2.突发事件的宣传口径

  (1)学校值班室电话应有来电显示功能;学校主要负责人的家庭电话及手机应保持畅通。

  (2)做好对教师、学生的引导工作。

  (3)学校未经区教育局同意不接受任何新闻采访,不对外宣传。对外宣传必须统一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