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库

听课评课发言稿:《正方体的认识》

6490

  发言稿,听课,认识相关素材和文章需求越来越大,很多同事也为撰写发言稿,听课,认识文章而颇费心思。下面这篇听课评课发言稿:《正方体的认识》范文是文本库为您呈现,可作范本与参考使用。

听课评课发言稿:《正方体的认识》

  听课评课发言稿:《正方体的认识》

  《正方体的认识》设计与实践怎样?

  苏老师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在小组内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等方法认识正方体的特征,让学生经历直观感受和操作体验的过程;同时利用表格式的支架教学引导学生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去观察交流正方体的特征以及与长方体的关系。但是由于在复习“长方体的特征”花的时间较多,以及重复学生的话较多,因此导致后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没有时间去进一步深入探究。

  本课的教学理念是什么?实践得如何?

  做中学;苏老师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经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小组合作及全班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操作中学,在合作中学,在交流中学,整节课基本上实现了“做中学”的理念。

  本课有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你认为应该有怎样的教学模式呢?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模式是:旧知回顾,新知探究,新旧对比,总结升华。本课是概念课的教学,内容是属于新旧知识紧密联系的。既然是新旧知识联系的概念课,而不是新的概念教学,就要抓住新旧概念的联系和区别进行教学,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模式可以是:问题,探究,对比,提升。(本文由文本库http://WWw.wenbenk.com/精心为您提供)

  本课如果“我来教”设想如何?

  首先,我会与苏老师一样出示第一个表格,指名让中或中下的学生边看手里的长方体边直接填空回答,适当交流棱的分组问题(因为是旧知就没必要讨论花很多时间)。然后我会利用苏老师的长方体切成正方体的例题提出问题:①正方体与长方体是否有某些联系呢?②正方体又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接下来请小组合作探究正方体的特征,出示第二个表格(也是和第一个表格一样利用填空的形式),提出要求:①小组分工②边填表格边思考哪些特征是与长方体一样的?哪些又是不一样的?最后再进行全班汇报交流,重点是正方体的特征的归纳和与长方体的对比。

www.weNbenk.com 文本库

篇2:科组会《师德师风学习》发言稿

  科组会《师德师风学习》发言稿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作为一名年轻的科任教师,在学校构建的“大德育体系”进程中,我逐渐认识到,科任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虽曰配角,实则也是主角。不仅要做好教学工作,更要以良好的社会形象诠释师德。一年来,我在工作中寻找到了快乐,寻找到了职业的幸福感。今天,我就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在师德和如何做好课任教师方面的点滴收获与感悟,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以爱为基,构建和谐灵动的英语生命课堂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即使我激情洋溢、想尽办法调动积极性也还是有个别学生或软硬不吃不遵守纪律,或麻木呆滞不进入状态。这成了我提高教学质量的瓶颈。但一次意外的收获使我豁然开朗。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反思,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是调皮的孩子也会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也会懂得用心去珍惜这份爱,从而认真的做好自己,那么正常的孩子就更容易被感化和激励了。于是我利用每周每班三节英语课,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学方法常换常新,适时使用激励性语言,使很多孩子走出不爱学习英语的怪圈。同时用心捕捉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充分的关爱、尊重、赏识与激励,同时将我校“打造和谐团队”的理念引入课堂。既已小组为单位分为A,B,C,D四个团队,以比赛的形式将四组同学纪律、品质、学习效率与积极性等多方面的竞争贯穿于始终,并让课代表做好记录。同时我承诺下学期开学按等次进行奖励。

  从此以后英语课不用我扯着嗓子组织纪律,只要我把A,B,C,D往黑板上一写,同学们立刻打起精神头,有一个人不守纪律好几个人监督他;有一个人说不上好几个人教他说;有一个人不爱学好几个人课下做他的工作。九班班的王某因为怕影响小组成绩由最开始的上课不守纪律、不完成作业、不在乎老师,到现在的大声朗读,作业工整,动作快、静、齐。那么最难管理的学生进步了小组就优秀了,小组优秀了全班的学习氛围就浓了。前两天我对孩子们兑现了我的承诺,当孩子拿着奖状激情而谈获奖感言时,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人,因为我收获了孩子们学习英语的信心与兴趣,也收获了孩子们对我一个科任老师浓浓的爱。只要我们对学生是认真的,是负责任的,能以自己渊博的知识,灵活的教法和高尚的情操给我们的学生最多的收获,那我们就同样能收获高效、灵动的生命课堂。

  二、育德无言,炼造鲜活魅力副班主任形象

  记得学校领导说过:“作为科任教师如果你赢得了班主任的支持与理解那你就成功了一大半”。这句话确实是真理。作为一名科任教师,只要站在副班主任的立场上,以一名班主任教师的情怀,懂得如何去支持与理解班主任的工作,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自己去处理调皮的学生和突发情况,少给班主任添麻烦,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在班主任需要帮助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等等,你就会赢得班主任的认可。然而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你要和她们一样爱着她的学生。

  我在学校安排的科任带班工作中,全力配合班主任做好副班主任工作,并建立的融洽的关系,同时也学会抓住放学、大课间、带班等绝好机会,对学生适时渗透德育教育,进行思想沟通、建立深厚感情,努力塑造合格的有人格魅力的副班主任形象。同时我也深刻的意识到,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做学生效仿的榜样,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足以让孩子对我们刮目相看,博得爱戴。因此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更加注重自己的师表形象,课下动和学生用英语打招呼,做学生的大哥哥;大课间我和学生欢声笑语玩在一起;过马路的时候我主动拉起学生的小手,我发现我与他们再没有距离。因为作为学生的榜样,引路人,我时刻铭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我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更多的具有高素质人的诞生,培养学生现代人具有的素养,使学生“获得爱、懂得爱、学会爱。”

  三、教学相长,修筑自身专业发展之路

  教师是个幸福的职业”,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被孩子们的爱包围着,每天都在爱与被爱中感动着。这样的爱使得我们不好意思无知下去,松懈下去。因此,在学校提倡的“五个一”校本培训中,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高,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在过去一年中我研读了从刘丽校长那里借来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两本书,精心把心得上传到我的个人博客里。并通过对上学期的多次业务讲座和科任教师教学大奖赛后的两节示范课学习,使我通过对比找出了自身的瑕疵与差距。我还和本组同事认真学习了课件制作并浏览了很多网络里的优秀课例,从中吸取精华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了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了个人专业化成长。

  一年来,我深深体会到,在我们这个和谐的大家庭里,人人都有我要学习的闪光点,只我要用心去学去做,就会得到丰厚的回报。然而由于我学识尚浅、能力有限,还有很多方面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也曾多次因为思想开小差、心胸不够开阔而被校领导严厉批评。每一次挨批后我都经历着辗转难眠、深刻检讨、反思求进到豁然开朗的过程。我知道我就像一棵小树,领导和同事们是在精心的为我修剪枝杈助我长成参天大树!

篇3:《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学随感

  《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学随感

  (一)用“老师希望”激起思维的火花

  我们数学老师经常有这样的感叹:特级教师上课的那些孩子怎么那么会动脑筋,碰到自己上的时候,总不是自己预想的效果。

  我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要求学生用长方形纸折一折后画出它的1/2,可没有想到的是21名上课的学生告诉我的都是一样的方法,我有些慌了。难道我的那些“谁还有不同的想法”的引导一点用的没有吗?再让学生用一些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纸片折并画出自己想表示的几分之一时,仅仅出现了1/4和1/8,我又一次失望了。难道那些精心思考的能让人耳目一新的设计真的失去价值了吗?我自乱了阵脚,急急忙忙应付着下面的教学。

  我对学生有了过多的期待,希望他们按照我的预设一步步走下去,然而却没花时间思考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以及教师恰当的引导。课后,我在想,如果我在要求学生把长方形纸折一折后画出它的1/2时,提前加上一句“老师希望你们有不同的想法”;如果我在要求学生用提供的纸片折出自己想要了解的几分之一前,说上一句“老师希望你的几分之一与别人不同”......那孩子就知道了你的期望,也会尽可能地为你的期望而努力。

  多一些“老师希望......”,也让学生明白老师的想法,也更能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

  (二)为“分子”争取“地位”

  教过《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老师恐怕都做了同样一件事--强调平均分成几份,从我们老师对学生表述的纠正来看,这句话出现的频率相当之高。强调平均分成几份,我也非常认可,在教学中,我也是这样做的。但是,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理解的难点却是分子。

  这是本节课“想想做做”的第3题,我没有擦去“分”的痕迹让学生先去估计,而是按照课本的要求出示了题目。令我汗颜的是,21人中居然有15人在两个括号里分别填上了“3”和“6”。

  我认为学生只关注了平均分成几份,而忽略了几分之一中那一份的价值。在学生的认知中,平均分成几份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在二年级学习除法的时候是有过接触的,但很多人虽然能说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1/2”,但通过练习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对于1/2、1/4等表示的是那一部分是很模糊的。

  其次,我们在比较1/2、1/4和1/8时,看似是让学生知道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但其中蕴含的却是其中的1份也不同。而后面所学的几分之几、三年级下学期学习的把几个物体合成的整体平均分的知识,都是和分子表示的意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至于“一份”和“一个”的关系,更是很多学生难以逾越的理解障碍。

  如果把目光放得远一点,到了六年级学习分数的应用题,找几分之几对应的量关键是看分子,而这个不知让多少毕业班的学子“望而却步”。

  经历了思考之后,我在想,从分数的初步认识开始,我们是不是应该重视起分子表示的意义,让分子的地位与分母齐平甚至超过分母呢?

篇4:一年级《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教学心得

  一年级《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教学心得

  《11-20各数的认识》是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第七单元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数11至20各数、读数和写数、10加几、十几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同时一年级的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我想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下面我谈谈在本单元教学中的一些心得:

  一、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在第一课时一开始,通过让学生坐大巴去参观羊羊运动会,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整节课都围绕羊羊运动会这一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二、重视学生多方位的体验。

  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强烈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时,我不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设置问题如“每次都这样一根一根数,感觉怎么样?”“看这些运动员上场,感觉怎么样?”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了教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三、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例如数的组成,我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机械地记忆,而让学生在重复猜小棒的游戏中感悟,在动手摆小棒中体会,使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四、课堂学习要体现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学习方式。

  通过在看尺子提问题时,学生之间的抢答,猜数游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与他人沟通、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同时,这也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尊重的表现之一,学生在互动中,使知识在交流中理解,能力在交流中发展,情感在交流中体验。

  总之,整节课中,我做到了三个突出,突出主体性,创造学生参与条件;突出民主性,转变了教师的角色;突出实践性,主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数学。课堂教学应始终要牢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获得数学知识。

篇5: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听课心得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听课心得

  听了这三位老师精彩的演讲,让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师,我被校领导和学生给麻木了,觉得计算机课并不重要,好像是一堂放松课,甚至被有些老师把下一节不能上电脑课,当作惩罚学生的一种工具。所以我每节课也都是没有认真的去教好。但我心理非常明白,电脑课其实非常重要。21世纪的人们不会电脑就等于文盲。

  自从学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这一课,我一定要振作精神,重视起来,让真教好每一堂课。

  让我来谈谈自己以前的上课经历吧。我基本上都是以自己的主观想法为标准,一上课就先讲起书本,再给他们布置任务,最后有时间的就给他们上上网,基本的流程都是这样,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感受。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差,效果也就不好了。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在新课标的改革下,学生成为了课堂活动的主角。我们要充分的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自己想学信息技术,乐意学习信息技术。并不是以前的方法,要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要先应任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尽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这一点不仅需要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精心策划教学策略,还需要在课堂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智的调整、施用教学策略。

  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基本上都在计算机教室上。在这种环境下,调动学生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就是要让学生尽早、尽快亲自动手实践去主动探究。所以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就会感到越烦,越没兴趣。不同的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也就各有所长,所以我们要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作出积极的评价,就所谓的投其所好,学生的兴趣才会越来越浓。

  总之,恰到好处的课堂组织和引导,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做得游刃有余,把教材在课堂上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