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库

幼儿园新教师岗位培训讲座(4-6讲)

1169

  新年度工作希望与机遇并存,唯有做好准备才能抓住,您是否找不到岗位培训相关素材,无法写作岗位培训?放心!文本库采编的岗位培训文章,愿合适您使用。

幼儿园新教师岗位培训讲座(4-6讲)

  幼儿园新教师岗位培训讲座(4-6讲)

  第四讲 幼儿的学习特点

  人类思维有两种形式: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低级思维形式,而抽象思维是高级的思维形式。形象思维强调思维对象要具体形象,所谓能见得到摸得着的东西,而抽象思维对象是概括性的东西。举个例子说:“一个梨子”“两条凳子”是具体的对象,而“1”和“2”可分别代表任何一个或两个具体东西的数量,是概括性的东西,抽象的概念。7岁以前的幼儿由于大脑发育还没有成熟,主要运用具体对象进行认知的,对抽象的概念不能理解。鉴于这个特点,幼儿的学习内容就必须具体形象,教学活动必须生动活泼。平时,课堂里,有经验的教师经常借助图片、实物和教具进行教学,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幼儿7岁前后,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可以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有计划引导幼儿进行些抽象思维。如点物说数等就是引导幼儿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一个例子。

  幼儿认知另一个特点就是无意识记忆突出。我们有意识有目的去记住某些东西的记忆叫做有意识记忆,人们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学习都是有目的学习,其记忆都是有意识记忆。幼儿有意识记忆能力很弱,所以,你不能强制让他们学习,或强制他们记住某些东西,只能通过游戏活动形式,寓教于活动,让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学习知识,掌握知识。那种强制让幼儿学习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会导致严重的厌学后果。现在教育局下文件,要求各类幼儿园杜绝和防止“小学化”现象是很有道理的,每位有责任性的教师都应该自觉遵守。

  幼儿的思维特性和记忆特性,决定了幼儿自己的学习特点。幼儿教师只要掌握幼儿的学习特点,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第五讲 关于幼儿园主题墙的创设

  主题墙是主题活动的有效延伸,是主题活动的展示平台。构建主题墙能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增强幼儿自信心,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同时也能美化环境,起到环境育人作用。

  如何构建主题墙呢?

  一、确定主题,开展主题活动

  主题墙是主题活动的有效延伸。组织开展好主题活动,引导幼儿理解

  主题内容,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构建主题墙的基础。

  主题活动的主题,一般教材已经为我们安排好了。如小班课程第一个主题活动是“我爱我家”。教材里,每个主题下,往往安排了若干课时,我们需要通过开展完这些课时活动,来逐渐形成主题墙的。

  另外也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确定主题,开展主题活动。有位老师在保教日记里这样写道:开学已经两周了,学校要开展主题墙创设评比活动。我正在苦苦冥想该选用什么主题来参加创建评比活动好呢?一天,陈成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恐龙世界》。在阅读时,引起了幼儿们的兴趣,大家七嘴八舌为“什么恐龙最大最凶”问题争论不休,还要我定夺。此时,我意识到孩子们对恐龙发生了兴趣。这不正好是一个自发生成的好主题吗?于是我就让孩子们都来收集与恐龙有关的图书、图片、玩具、录像、碟片等材料。就这样,一个“恐龙世界”的主题活动诞生了。随着活动的开展,我班的“恐龙世界”的主题墙也很快就创建起来。而且赢得了这次学校主题墙创设评比的第一名。

  这位老师利用幼儿突发的兴趣点,确立主题,开展了主题活动,是顾及幼儿需求的有效教育举动,是教师教育机智的表现,值得提倡!

  二、主题墙的形成

  根据主题活动计划,教师预先要设计版面,大体装饰好主题墙框架。活动前,可以预先布置幼儿在家收集材料(或教师自己准备材料),活动中,利用所收集的(或准备的)材料,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然后把幼儿每节课的作品陆续有序地充实到主题墙框架里。整个主题活动结束了,幼儿作品也贴满了主题墙,这期的主题墙也自然完成了。

  幼儿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在主题墙展示,会很感兴趣的,他们会去看,会去谈论,这就表明主题墙已经产生了教育作用。

  当然,主题活动本身是主要的,把幼儿作品充实到主题墙上只是的活动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不宜安排过多的时间,不然,容易会影响主题活动的整体效果。

  三、主题墙饰的版面要求

  主题墙主题标题要突出,形式要多样,内容要充实,版面布局要科学合理,有创意,鲜艳美观,有童趣。

  第六讲 怎样开展区角活动

  一、开展区角活动的意义

  区角活动以自主活动为主,能充分满足不同幼儿兴趣、爱好和需求。这在课堂集体活动中是不能完全做到的,而区角活动能完全做到。另外区角活动的材料,很多时候就是我们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材料,丰富的活动区角可以提供形成的教具和学具,大大方便我们进行课堂集体教学活动。开展区角活动的意义就在于此。

  二、活动区角的创设和开展

  1、活动区角应根据不同年龄段进行创设

  小班幼儿感知事物的经验少,动手能力较弱,多数幼儿不能单独活动。因此,区角数量不宜设置太多,也不宜太复杂,应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主,如:“娃娃家”、“故事角”、“饲养角”等。

  中班幼儿已有了感知事物的初步经验,基本能够独立进行区角活动,角区数量要适当增加,以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认知兴趣,可增设表演、美工、科学等内容的区角,如:“音乐厅”、“手工角”和“科学角”等。

  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动手操作和逻辑思维等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这时,既要大量增设活动区角,又要适当增加难度,如:在科学区中增设“海底世界”、“宇宙探索”、“机械操作”等活动角;在棋类区中增设军棋、象棋、五子棋等。

  在区角创设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如:让幼儿出主意、想办法,搜集材料和布置环境等,增强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使区角更具吸引力。

  2、与教育目标和内容同步

  区角创设应紧密结合教育内容和目标,要与教育活动同步,把创设区角的过程变成教育教学的过程。如:在中班“l~10序数的认识”活动中,可创设一个“小小火车站”。通过让幼儿买票,按照车票上的数字寻找车厢座位的游戏来认识序数。又如:对大班幼儿的节奏训练,可创设一个“音乐厅”,多投放一些不同类型的打击乐器,供幼儿自由选择,在“音乐厅”内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让幼儿听录音、敲乐器、感知节奏。

  3、要具有相对动态性

  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有利于幼儿多元智力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因此,活动区角要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可变性。

  当某些角区已不能适应幼儿实际发展需要时,要及时予以撤换。如:大班的“娃娃家”、“小商店”、“小影楼”等。区角内容要不断更新,如:墙画要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服装店”要适合季节时令;“娃娃家”要符合现代家居特点;“科学角”要紧随科技发展步伐,等等。投放材料的品种和数量也要经常变化,尤其是当幼儿对某些活动材料失去兴趣后应及时更新。

  4、应注意动静交替。

  注意动静交替,就要重视区域角之间的相容性。相容性指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美国学者布朗把活动区的性质描述为静态、动态、用水、不用水等特性,并大致把活动区为几下四大类:第一类是静态、用水。包括自然区、手工区、美工区;第二类是动态、用水。包括玩沙区、玩水区;第三类是静态、不用水。包括图书区、数学区。第四类是动态、不用水。包括音乐区、娃娃家、积木区。因此教师应尽量把性质相类似的活动区放在相邻的位置,如把安静的阅读活动为主的图书区和以动脑子为主的数学区放在一起,把操作活动为主的积木区和娃娃家放在一起等。同时还要考虑:需要用水的活动区应靠近取水处,自然区和图书区等需要明亮的光线应靠窗户等。

  5、应设置独立而开放的区域

  幼儿在活动中大多是独立的,个体的。因此,明显的区域划分不但能使幼儿明确不同的游戏内容,从而便于幼儿的选择,而且能给幼儿一个安全、独立的空间,使幼儿能够宽松自在地倘佯于喜爱的游戏中。但幼儿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孩子在游戏中的坚持性尚不够稳定,且我们的游戏也在逐步地走向整合,需要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的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势必要鼓励幼儿进入到各个区角中去。因此,我们的区域既是独立的,又是开放的,利用玩具柜的间隔使区域既有明显的划分,又留给孩子较大的空间,便于孩子随时自由地出入。

  此外,安全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合理科学的区角布局是保证幼儿安全的区角活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除了象增设柜子角落的软化包装、减少直角转弯等物质环境安全之外,还要考虑影响幼儿心理安全的材料,包括色彩、摆放等。

文本库-www.Wenbenk.com

篇2:幼儿园新教师岗位培训讲座(1-3讲)

  幼儿园新教师岗位培训讲座(1-3讲)

  第一讲 教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原则

  一、教师的基本工作内容

  服务家长,教育孩子是我们幼儿教师的基本工作内容。照顾教育好幼儿,确保幼儿在园安全,是我们幼儿教师的责任。急为家长所急,忧为家长所忧,为家长着想,为家长提供尽可能的方便,是我们幼儿教师应尽的义务。

  二、教师的基本工作原则

  1、“保教并举”原则。“保”指保育,所谓“保育”简单说就是照看幼儿的生活,照看幼儿的吃、喝、拉、撒;“教”就是教育,指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道德习惯,促进幼儿的语言、智力和体能发展的一切教育活动。所谓“保教并举”就是说“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中有“教”就是在照看幼儿生活的保育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教”中有“保”就是在上课或游戏活动中要顾及幼儿的安全,要允许幼儿大小便,喝水等,满足幼儿生活生理所需;及时处理应对幼儿大小便失禁等生活意外。保育教育体现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按《东阳市幼儿园一日活动保教常规行为细则》要求,规范幼儿一日活动,是提高我们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重要保证。

  2、“游戏活动”原则。游戏活动是幼儿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寓“教”于游戏,寓“教”于活动,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幼儿学得快,记得牢。特别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自觉运用这一原则。

  3、“动静交替”原则。幼儿是好动的,幼儿对某个事件的注意力一般只能延续10-20分钟。所以,在课堂活动中,不能长时间让幼儿*,要动静交替,不断激发幼儿活动兴致,以提高活动质量。

  4、“因材施教”原则。各年龄段的幼儿身心发展是有区别的,年龄越小,保育的成分越多,随着年龄增大,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相对教育的内容增多了。另外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发展也不平衡,有先有慢,因此教学要求不能一刀切,对于知识,幼儿能学多少就多少,千万不能横向比较;在施教上,应顾及个体的差异,尊重个性,重视个性发展。

  5、“安全优先”原则。安全重于泰山。在幼儿园,教师首先要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组织活动,要检查活动器材是否安全,场地是否安全,还要考虑活动内容是否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活动过程,教师一刻也不能离开幼儿,所有的幼儿必须在教师的视线之内,发现幼儿危险的动作行为,随时加以阻止。这里特别强调保育过程的安全,如吃饭时,要避免幼儿被菜汤烫伤;喝水时,被开水烫伤;幼儿午睡时,严禁教师离岗,避免安全意外事故发生。

  6、“经常沟通”原则。教育好幼儿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教育保持一致性。特别是家庭,与幼儿园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尤为重要,所以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特别是上下园的时候,主动跟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幼儿在家情况,接纳家长的意见建议,及时把幼儿园的教育意图,教育活动,幼儿在园表现告诉家长,拉近与家长距离,与家长建立友谊。另外,教师也要跟幼儿个别沟通,了解幼儿想法和需求,经常给幼儿释放“爱”的信号,表明你在乎他、关心他,与每个幼儿建立深厚的师幼感情。

  第二讲 幼儿教师怎么备课

  幼儿教师每天都要组织幼儿活动,预先备课是必须的。怎么备好课,我作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备课要备两头:即要备幼儿,又要备教材。

  1、首先说说备幼儿。有句俗话:对牛弹琴,牛不懂。这说明不看对象乱弹琴,乐声最动听,也没用。我们搞幼儿教育的也是,你不了解你班的幼儿,你就无法教育好你班的幼儿,所以要想上好课就要备好课,要想备好课就要好好去了解你班的幼儿。了解什么?了解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他们那些懂,那些不懂,懂多少,都要一一搞清楚。只有了解了本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备课时才能决定选用合适的教育方法。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原则”的体现。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可通过平时谈话,生活观察了解。

  2、再说说备教材。备教材,第一要看懂教材,熟悉其内容,确定其活动目标。第二要根据本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决定课时(这块内容安排一个课时上完,还是安排几个课时上完);在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决定教育方法和活动组织形式。

  教育方法一般有:1)讲解法:教师讲,幼儿听。2)操作法:幼儿自己动手活动(两种形式:一是教师一次性示范完了,幼儿再跟着做;二是教师边示范,幼儿跟着边做)。2)游戏法。把知识编构成游戏活动。组织形式一般分为: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一堂课里,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活动形式是交叉运用的。

  一堂课活动是由若干个环节组成的。根据幼儿注意力持续特性,在环节安排上要注意“动静交替原则”的运用。

  三、备课一般格式:

  课题

  一、活动目标:活动后让幼儿感知(感受)什么。

  二、活动准备:运用什么教具。

  三、活动环节:

  1、稳定幼儿情绪(一般不写在备课笔记里)

  2、引出课题(引出课题方式很多,有故事式的,介绍式的、图片展示式的,提问式的,等等,内容要简洁,不能超过2分钟,重要的是能激发幼儿对学习兴致)

  3、教学活动:

  1)新知识学习(运用讲解、示范、讲故事、教唱等教育方法,注意教学要具体形象,充分利用教具图片等手段。本环节根据需要也还可分几个小环节)

  2)巩固练习(操作、游戏活动等)

  3)总结评价(个别表演、作品展示或教师课堂总结)或课堂延伸(把课堂未完成的内容带回家继续完成)

  4)四、活动反思:课堂得失反思

  几个注意问题:

  1)环节设置,要注意符合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幼儿教学活动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因为时间短,环节层次不宜分得过多,过细。

  2)问题设置,要有效引发幼儿思考,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设置问题要紧扣教学内容,促进幼儿对教学内容的不断认识。避免“是不是”“对不对”“懂不懂”之类的发问,这类问题,除浪费时间外,无助幼儿认知思考。

  第三讲 关于上课

  上课必须备课,通过备课,熟悉了幼儿,熟悉了教材,理清了活动思路,但不等于这就能上好课。大家都有体会,同一个教案,不同的老师上,课堂效果会相差甚远。什么道理?道理很简单,就是老师驾舵课堂的能力不同。那么要好上课,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课堂的纪律管理。上课是集体活动,集体活动,就需要一定的纪律管束,这是上好课的基础。当然幼儿自制力差,难免好动,幼儿园不要求跟小学上课一样管理,不提倡毕恭毕敬地坐着听,身不动头不转地坐着写。这样做会导致幼儿失去天性,不喜欢上课,不喜欢上幼儿园。

  课堂好的纪律,一是靠教师纪律管理的态度,而是靠幼儿平时指令的训练。平时,教师要明确告诉幼儿,老师讲话,要安静听,而且态度要坚决,比如上课,要求孩子静下来,就必须安静下来。如果经常孩子没有完全静下来,就开始讲课,就难能培养幼儿安静听讲的习惯。平时对于上课表现好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吵闹安静不下来的幼儿要适当批评,严重的可以给予剥夺活动的惩罚(但不能打骂恐吓)。同时,要制定纪律管束的指令,平时训练幼儿执行。指令语分为物语指令和口语指令。物语指令如敲敲小铃铛让幼儿即刻安静;如口语指令如老师说:“请安静,不讲话”,幼儿接着齐说:“闭闭小嘴,不讲话;小手停停,放背后”。幼儿说完就静下来,紧接着老师就可以轻松的开始讲课了。物语指令、口语指令可以自行编写运用。总之,要养成班级幼儿良好的纪律习惯,老师的态度要一以贯之,幼儿的训练要持之以恒。

  2、面向全体,顾及个别。课堂活动,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不能照搬教案走过场,要顾及学生的反应,是否感兴趣,是否在听。不听,不感兴趣,课上了也没用?碰到这种情况,可能你缺乏激情,需要及时调整情绪,也可以调整活动内容和活动环节。事实上,教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向全体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教师在指导个别幼儿时,要顾及其它多数幼儿的活动。如果教师这里在个别指导,那边放任多数幼儿在吵闹,这样的课堂活动会有多大效果吗?

  顾及个别,就是对活动要求,不要一刀切,多数会了,小数允许落后。只要快乐,不影响纪律,不影响他人活动,能学多少就多少,重在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3、认真倾听幼儿的回答。倾听很重要,这是教师对幼儿的尊重,也是对幼儿发言的鼓励,有利于训练孩子的胆子,增强孩子自信性。孩子的回答,是从现有生活经验和理解的角度出发的,无论答案如何,教师都要予以肯定。而且幼儿回答过程,一时找不到词汇,发生了卡词答不上,或句子表达不完整的时,教师应顺着幼儿表达的意思,及时给予“递词”“补句”,鼓励帮助幼儿把话说完,说完整。

  4、即时表扬的作用。课堂上,幼儿表现出色时,不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要即时给予表扬鼓励。常见的使用语言有:“真棒!”“不错!”“真聪明!”等等。老师还可以发动全体学生进行鼓励,如:***,棒!棒!棒!真真棒!课堂即时表扬,教师要多用,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激情,调节课堂活动气氛。

  5、意外事情的处理。课堂里,会经常发生一些我们备课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大致有二种情形:

  1、幼儿问题的回答出乎教师意外。

  2、上课前或过程中,突然发生了某件事件,转移了幼儿的注意力。比如,突然下雪或外面放鞭炮等等。这些意外事件发生,教师该怎么处理?我认为,针对第一种情况,不管幼儿回答对与错,教师都要认真听完的幼儿的回答,尊重孩子,给予肯定。必要时,还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也许孩子的解释,会让你恍然大悟,感受孩子们的天真和机智;对于第二种情况,可临时变更教学内容和主题,就幼儿的兴趣的话题组织活动。因为孩子的需求和兴趣,本来就是我们幼儿教师组织活动的依据。

  6、课堂延伸。一堂课活动到了最后,教师应该对本堂课的活动内容做一些总结,对幼儿的作品做一些评价。在总结评价过程中,有机地把幼儿作品充实到主题墙上;或者根据主题需要布置幼儿回家收集材料;或让幼儿把活动习得,带回家里与家人分享;或让幼儿未完成的活动带回家完成。所有这一些,都属于课堂活动延伸范畴。课堂延伸的意义在于家园分享幼儿的进步,培养幼儿活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