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库

区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行动计划

1199

  区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行动计划文章是围绕学前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内容而展开撰写的,学前教育,提升,行动,计划相关的文章也越来越成为日常工作中所必需,以下文章由小编精心采编,请参考使用。

区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行动计划

  区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xxxx〕41号)和《关于印发市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xxxx-2xxxx年)的通知》(甬政发〔2xxxx〕72号),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多元的需求,全面提升区域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围绕区率先建成省教育现代化达标区的目标,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发展策略,坚持履行“规划统筹、投入保障、公共服务、监督规范”的政府职能,坚持遵循规律、科学保教的幼教规程,按照“提质量、控规模、强队伍、重软件、优服务、创品牌”的工作思路,勇于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城乡园舍达标、等级办园覆盖、教师素质提升、特色名园引领”的发展机制,努力实现区域学前教育处于省、市领先水平。

  二、发展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完善“广覆盖、保基本、促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经费保障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和师资培养培训体系,满足区域内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创新区域学前教育“多元、优质、特色”发展的实践经验,力争有一批街道、乡镇成为市学前教育发展示范街道、乡镇,力争区率先进入市学前教育先进区行列。

  --扩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今后三年新建、改建、扩建标准化幼儿园21所,园所总数控制在80所左右,省标准化幼儿园达到91%以上,市现代化达纲幼儿园占50%以上,省等级幼儿园100%达到平安幼儿园标准。

  --提升等级幼儿园就读比例。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9.9%,在园幼儿数控制在20000名以内,基本建立以面向地域为主的幼儿园招生制度,省等级幼儿园就读幼儿数占90%以上,其中省二级及以上幼儿园就读幼儿数占65%以上,入托幼儿达到70%以上,0-3岁本地户籍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受训率达到95%以上。

  --提高保教人员素质和待遇。各级各类幼儿园园长和保教人员持证上岗比例达到100%,事业编制教师占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30%以上,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75%以上、评定职称比例达到50%以上,市骨干教师、区名师及“小中高”15名以上,幼儿园自聘合格教师人均年收入达到本区社平工资水平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规划布局,加快标准化幼儿园建设

  1.实施新一轮幼儿园园舍建设计划。按照“新建、扶持、改造、撤并”的要求,以财政性投入为主,筹集各类社会资金,每年新建、改建7所左右省标准化幼儿园。每个街道、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运作的优质幼儿园,其中新碶、大碶、小港、戚家山、柴桥等街道因学龄前儿童较多,建设2所以上公办运作的优质幼儿园。今后新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教育行政部门后,统筹安排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结合新农村建设,按照不低于《浙江省幼儿园准办标准(试行)》,采取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方式,原则上600户以上的村必须建1所省标准化幼儿园。

  2.理顺现有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体制。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属公共教育资源,不得改变其用途。已建成的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必须优先满足小区居民的就学需求,努力办成普惠性优质幼儿园。对开发商委托举办的普惠性幼儿园,应充分考虑幼儿园的经费运作状况,本着公益性原则,已有的产权所有者不得收取高额租金或高额承包费。积极推行产权与管理权相分离的运行机制,通过合同形式移交教育行政部门无偿使用或托管,鼓励房产开发商捐赠。

  3.规范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按照“四同步”的建设要求,今后凡新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时,有关部门须在土地出让前,明确配套幼儿园的建设规模、标准设施、所有权属和建设时限等要求;规划方案和设计方案审查时,应征求教育行政部门意见,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居住区规划不予审批;国土资源部门在办理土地出让手续时,应明确开发建设主体同步建设配套幼儿园;建设部门应督促开发商将建成且验收合格的幼儿园无偿移交教育行政部门,未主动移交的其开发楼盘不得出售。

  (二)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学前教育保障机制

  4.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至2xxxx年,全区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8%以上,保持人均教育经费处于全市领先地位。2xxxx年安排学前教育专项发展资金2000万元,以后根据实际需要逐年增长,并按幼儿园年度规划项目落实建设经费,加大区财政投入力度,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多元投入。今年起各街道、乡镇安排学前教育事业费要占教育事业费8%以上,主要用于保障教师待遇、设备设施添置、园本教研和校园安保等,同时对民办幼儿园实施以奖代补、以奖代拨政策,鼓励其上等级、保安全。

  5.健全幼儿园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制度。2xxxx年起,学前教育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达到本地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1/3以上,分别为省准办幼儿园100元/生、省三级一星幼儿园150元/生、省三级二星幼儿园250元/生和省二级三星以上幼儿园350元/生,以后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额度逐年明显提高,合理控制幼儿家长分担学前教育的成本,继续实施低收入家庭子女凭证享受学前三年免费教育,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稳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学前教育问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申请入园时,参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xxxx〕69号)中所规定的条件执行,并优先满足当地大工程及规模以上企业职工子女的入园需求。

  6.强化幼儿园安全保障。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安全设施建设,配备保安人员,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落实各项措施,加大内部管理,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严防事故发生。幼儿园食品的采购、运送、储存、制作等环节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幼儿园要根据接收儿童的数量按规定设置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建立晨检记录、传染病疫情报告等制度。严格幼儿园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和避险逃生演练,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幼儿园师生的人身安全。

  (三)加强队伍建设,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合法权益

  7.加快专业教师配备。2xxxx年起,每年新招聘事业编制教师40名,其中部分指标用于在职在岗的聘用教师,到2xxxx年,事业编制专任教师占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1/3以上。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切实按幼儿园等级标准配备保教人员,各幼儿园不得新招聘无资格证书的保教人员,对3年内未取得职业资格的非事业编制教师应解除劳动合同,自2xxxx年始,无相应资格人员不得从事幼儿园相应工作。保教人员持证率和职称率作为幼儿园年检、晋级、考核和奖励补助的重要依据,保证每年幼儿教师持证率和职称评定率各提升10个百分点。

  8.提高非编制幼儿教师福利待遇。凡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自聘合格教师,人均年收入应达到本区社平工资的1.5倍以上,仅持有教师资格证的自聘合格教师人均年收入必须达到本区社平工资水平以上,随社平工资浮动情况相应提高,其工资补差承担比例仍按2xxxx年区长专题会议二十期纪要精神执行。健全教师社会保险体系,符合中级以上职称的非事业编制专任教师,可参加事业单位养老、医疗等“五险一金”社会保险,其中单位承担部分由区财政按1/2标准进行补助。

  9.加强教师能力素质培养。制定实施《区第二轮幼儿教师全员培训三年计划》,鼓励幼儿教师参加上岗、学历、晋级、保健保育等各类培训,精心组织实施三年一轮幼儿教师全员分类培训,有效开展协作区教研和园本教研,深入推进基地跟班培训。定向培养名优骨干教师和名园长,积极引入境内外优质学前教育品牌。非事业编制的合格教师享受与事业编制教师同等的评职、评先、考核、培训、专业发展等权益,不断完善赴农村各类幼儿园支教教师的津贴、激励制度。

  (四)创新办园模式,促进学前教育内涵发展

  10.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全面推进公办幼儿园集团化办园,

  教育局直属和条件成熟的各街道、乡镇中心幼儿园要加快形成多个有品牌的集团化模式,不断提高公办幼儿园比例。深化集团化办园的运行机制,集团化办园的总园与分园实行经费保障、财务核算、设施配置、教师调配、质量评估等“五统一”模式。进一步发挥中心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探索乡镇一体化的办园体制改革。

  11.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标准化、上规模、普惠性的民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水、电、气等费用按当地中小学标准收缴。对新建的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幼儿园,给予土地提供、银行融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和相应的财政补助,在生均公用经费和上省等级等方面享受与公办幼儿园同等标准的补助,并按不同等级下派园长和相应数量的事业编制教师。及时关闭无证幼儿园,至2xxxx年实现 “零无证”,并采取措施防止反弹。非财政性经费新建的幼儿园,经考核达到省三级一星、省三级二星、省二级三星标准的,分别给予一次性3万元/班、6万元/班和12万元/班的基建经费补助。

  12.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建立幼儿园考核激励机制,省二级及以上幼儿园纳入三年发展性评估行列,引导幼儿园上等级、创示范、成名园,满足老百姓就近“入好园”的需求。加强医教结合,建立“幼儿园责任医生”工作制度,重视对保健教师和家长科学育儿指导。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和责任感教育,健全以中心幼儿园为龙头的业务辅导网建设,加快创建“教学常规达标园”和“特色园”,深入开展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积极开发园本特色课程,制定学前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形成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办好家长学校,组织好亲子活动,建好幼儿园网站,吸引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和监督。

  四、保障措施

  13.积极履行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学前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开端和人的奠基性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街道、乡镇和区级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把学前教育放到与义务教育同等重要的高度,切实把学前教育纳入教育优先发展范畴,完善“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管、街道乡镇主抓、部门分工合作”的管理机制,建立全区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强化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齐抓共管,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14.构建激励引导机制。2xxxx-2xxxx年是我区高水平均衡发展学前教育的攻坚时期,教育主管部门、各街道、乡镇和区级有关部门要以创建市学前教育示范区和市、区学前教育示范街道、乡镇为抓手,以提高幼儿园省标准化率为基础,以扩大适龄幼儿在省二级及以上幼儿园就读率为目标,以稳步提高幼儿教师能力素质和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为关键,积极开展国家、省市学前教育改革试点。经申报评估,被评为 “区学前教育示范街道(乡镇)”称号的,奖励10万元;通过二年一次复评为优秀的示范街道、乡镇再次奖励10万元。对荣获 “市学前教育示范街道(乡镇)”称号的,则一次性给予50万元的奖励。

  15.健全考核督查制度。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发展指标合理分解到各街道、乡镇及有关部门,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投入与筹措、幼儿园保教质量和管理水平、队伍建设、幼儿教师待遇保障、安全管理等按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将督查结果进行通报,纳入政府年度考核内容,强化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实处。

采编:www.wenbenK.cOm

篇2:区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

  区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

  为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进一步提升全区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根据《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进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2xxxx-2xxxx)》和《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精神,结合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特制订《区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略,着力促进建设标准、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以满足师生发展需要、推动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为目标,以建设覆盖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数字化环境为主要任务,以“推进全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教育管理、教学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高水平应用与研究,整合和优化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完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重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高标准创建省教育现代化达标区及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目标

  经过2xxxx-2xxxx年三年建设,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市领先,教育信息资源丰富共享,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高效开放,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广泛,教育信息化专业队伍素质扎实过硬,形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运行高效、应用广泛、特色鲜明”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格局。

  区教育信息化三年发展细化目标

  注:“外、市”指外来工子女学校和市民学校;“幼”指省三级(二星级)及以上幼儿园。

  二、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一)主要任务

  1.基础设施建设

  (1)完善教育城域网的基础设施。通过分期建设适应教育资源库、远程教育、电子巡考、IPTV等应用需求的万兆网络核心,千兆到中小学、幼儿园、成校,百兆到用户桌面的教育宽带专网,使网络的运行与维护管理及安全体系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教科网骨干网关键设备和线路达到全冗余,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1GB,至上级教育网出口带宽达到1GB,实现省、市、区、校四级网络高速互联互通。

  (2)积极探索与推进基于移动终端、3G技术、云计算和下一代互联网的网络教学、虚拟实验、电子书包和移动学习的现代信息化教学方式。到2xxxx年,全区中小学、成人学校实现电子白板进入每一个普通教室,各功能室多媒体配备率达到50%。街道(乡镇)中心以上幼儿园液晶交互式一体机进入50%普通教室,其他省三级(二星级)及以上幼儿园多媒体进入普通班级率达到100%。各中小学有效生机比达到5:1(外7:1),师机比达到1:1(外3:1)。60%的学校能满足远程教育、课堂录播、学校网络电视台等功能需求,新建成6个高规格的虚拟仿真实验室、数字化功能实验室,推进4个学校试点电子书包和移动终端应用,引进多媒体英语教学视频流媒体服务器用于英语学科网络教研,校园无线网络覆盖率达到62%。

  2.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

  建成以学籍管理为核心的学生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全区学生基础数据信息的统一管理。建立教师基础信息数据库,为全区教师的人事、师训等提供基础信息。制订适合于各应用平台交换数据的统一标准,逐步实现数据统一,并将各类应用系统逐步纳入统一身份认证管理。

  3.教育资源与平台建设

  (1)加强资源库建设。依托区学科教研体系,以公共数字图书、电子期刊、视频教学资源、电子课件等为基础,对接国家及省市级的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内容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含有学习素材、教学课件、网络课程等数字化内容的教育资源库,为全区广大师生教与学提供数字资源。到2xxxx年,全区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容量达到6TB。

  (2)建设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港)。改版数字化学习港平台,整合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等各类教育资源,在三年内开发1000个网络课件、100门终身教育特色课程,构建富有特色的开放大学,保证全区各级各类人员能通过信息化网络实现“人人、处处、时时”学习。

  (3)建成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以现有的省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为基础,完成区级主播教室(会场)与各级各类学校的分会场的建设,满足全区开展基于教育城域网的远程教育和视频会议的应用需求。

  (4)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教育资源网。对教育博客进行改版,将教育博客与教育资源网有机结合。以教研室为主,分学科组织区内各级各类教师制作和上传各类优质教育教学共享资源,每学年不低于100G。开辟区名校长、名师工作站,由人事科牵头,组织区内名校长、特级教师、名师、学科骨干教师将其治学、办学和教育教学经验与成果进行展示。开辟菜单式选课平台,由师训中心负责将每年的教师培训内容分学科以菜单的形式发布在选课平台上,供教师自主选择。开展资源库建设的贡献和使用情况考核,对优秀资源的提供教师和学校予以表彰和奖励。

  4.教育门户网站建设

  (1)深化区、校门户网站建设与应用,推动教育宣传与信息化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与积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学校办学的社会影响力。加强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和网上办事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推进各类教育机构网上信息公开,完善公众互动平台建设,实现政府职能部门与公众的良性沟通。

  (2)大力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成人学校和市民学校的门户网站建设。到2xxxx年底省三级(二星级)及以上幼儿园校园网站建设率达65%,外来工子女学校网站建设率达到100%,市民学校建网率达到50%。

  5. 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体系建设

  (1)建立区教师(教育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系。由人事科牵头,制定校长、教师、信息化专(兼)职人员、实验员、图书管理员等各类人员的培训方案。加快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的校长队伍、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网管人员、实验员和图书管理员队伍建设。在三年时间内,分批对学校校长、学科教师和信息化专(兼)职人员、实验员及图书管理员进行一次教育信息化素养及应用的全员培训。

  (2)参照上级部门制定的各级各类学生信息素养标准,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开展内容丰富的学生电脑作品评比与智能机器人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外学习和研究,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及自主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

  (3)培养一批教育技术专业骨干,提升信息环境下教育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和评价能力、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共享能力、教育信息环境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教育教学软件的研制和开发能力。

  6. 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教育技术应用指导,积极配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构建好各级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为学校提供技术保障与支持服务,提高教育技术设施的应用效益。

  (二)重点工程

  1.数字校园示范工程

  (1)制订《区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与评估标准》(试行稿)(见附件),启动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2xxxx年底,区内省、市级现代教育实验(示范)学校率先达到市优秀级(区优秀级)标准。2xxxx年全部中小学达到市达标级(区达标级)建设标准,并有25所学校达到市优秀级标准。至2xxxx年底,全区中小学全部达到市优秀级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有1/3学校成为区级数字化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其中有1-2所学校被确立为省数字化校园示范校。

  (2)选择区内5个左右数字化建设基础较强学校,通过云计算技术,推进校内数字化校园电视台、数字化监控、数字化校园广播、数字化校园信息发布系统、数字化校园一卡通、数字化平安校园等各业务应用模块开发,为今后全区中小学全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经验。

  2.科技校园特色工程

  充分发挥现有的中小学探究性实验室的作用,与学生社团建设有机整合,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的效益。大力发展以机器人、车航模、陶艺、数字化实验(虚拟实验)、技术与设计、电子控制技术、农业与科技为主题的一校一基地一特色建设,同时积极创设条件加强学生科技实践基地培育,为广大学生提供多项目、综合性的科技实践场所。充分依托实验室和科普基地,结合师生科学探究行动,加强校本课程研发,重视科技小论文(小教案)撰写,以课程推进科技探究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3.书香校园亮点工程

  (1)保障学校图书(含电子图书)配备经费。结合省、市书香校园工程文件精神,由教育局每年从各类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的经费,从2xxxx年起按照中学生均3册/年、小学(幼儿园)2册/年递增的标准添置图书。

  (2)探索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校园图书馆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大力推进学校电子化图书馆建设,提高中小学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实现全区中小学和中心级及以上幼儿园图书馆采编、流通、检索的数字化管理。通过自主建设和合作建设的途径,到2xxxx年底,建成学生图书配送、调拨中心2个,采用电子化管理的图书馆达到49所,新增省、市级示范图书馆4个。

  (3)开展书香校园评比活动。制订《区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示范校评估标准》,引导学校浓厚班级、走廊等书香气息,推进全天候开放式、高流转的图书室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营造“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校园文化氛围。

  4.外来工子女学校关爱工程

  加大外来工子女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从外来工子女教育专项发展资金中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争取到2xxxx年底网络通到每一个普通教室,每校新建或改建机房、图书阅览室和实验室各1个,教师3人1台计算机,多媒体投影普及到每个普通教室,有效生机比达到7:1。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成立区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局领导和相关科室长组成(注:文件另行下发),办公室设在教学仪器站,负责制定全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标准,组织实施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统筹全区教育信息化重大应用系统建设,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2.建立校级“一把手”负责的信息化建设决策机构,设立校内信息化工作职能部门,选派一名学校副职或中层作为具体责任人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并按规定配备好信息化专职人员,保障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机制保障

  1.制订全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数字化资源建设规划、数字化校园建设评估标准,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统筹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持续发展。

  2.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督导、考评机制。各校须制定本校教育信息化三年发展规划并上报区教育信息化办公室备案。区教育局督导室结合学校三年发展性规划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与信息技术教师、网络管理员专职人员的配备以及示范数字化校园创建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3.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定期总结表彰制度。每两年评比一批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示范学校、示范图书馆(室)、书香校园建设示范校、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优秀教育网站。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区教育信息化总结和表彰专题会议。定期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和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改革的优秀课件、优秀课堂教学评比、展示等活动。

  4.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激励机制。把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绩效作为教师考核、评优、晋升职务职称的内容之一。加强专(兼)队伍的建设,原则上小学18班以上(含18班)配备专职实验教师1名及以上、中学3名及以上,小学18班以下兼职1人、中学专(兼)职2人。24班以上(含24班)专职网管人员2名及以上,18 -23班初中、小学专(兼)职网管人员不少于2人,18班以下初中、小学专(兼)职人员不少于1人。24班以上(含24班)配备2名专职图书管理人员,12-23班配置1名专职人员,12班以下有1名兼职管理人员。

  5.建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应用机制。由教研部门牵头根据各学科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教研人员的优势,结合示范课、优质课、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三)安全保障

  1.加强网络建设与管理,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制定全区教育系统统一的网络运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规章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以教科网为中心加强对各校的网络安全审计、网络访问及上网日志监控。加强数据安全建设与管理,逐步建设容灾备份系统,保障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

  2.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建成安全、绿色、文明的教育城域网。加强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科学管理,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加强技术防范,提升应急响应速度,每年组织1次以上网络和信息安全培训与演练,使网络安全教育有效地注入教育信息化的全过程。

  (四)经费保障

  1.落实教育信息化建设所需的经费,区教育局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设备增添、更新和维护、保养经费。区师训中心每年有一定比例的的经费用于信息技术专项培训。

  2.各校在安排信息化教育经费时,要全面考虑资源建设、教师培训、系统建设及设备维修维护等方面的需要,确保应用工作协调发展,努力提高资金投入的效益。

  3.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与效益评估,严格执行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政府采购、工程监理、验收审计等制度,加强专项经费使用的监管和公开透明,杜绝重复投资和浪费,确保秉公廉洁。

篇3:区加快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区加快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为进一步明确我区今后三年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区教育深化发展的需要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和****为指导,以人才资源开发理论、学习型组织建设理论为支撑,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转型、创新、提升”为主题,以教师培养与培训为主线,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实施名师立校、名师强教发展战略,努力建设一支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敢于创新、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

  二、具体目标

  1.师德建设目标。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切实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勤于育人,精于业务,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师德建设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一种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

  2.校长队伍建设目标。努力造就一支富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作风正派、业务精湛、能力出众、充满生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青年后备干部队伍。三年内,培养1名市级、5名区级德才兼备、奋发有为的专家型知名校(园)长。

  3.人事制度改革目标。以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为契机,加强编制管理,优化中小学教职工队伍结构。实行聘任制和岗位管理,建立、健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发挥教育人才调控职能,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科学配置人才资源,确保高中教育段、义务教育段学校均配有区级学科骨干以上教师引领学校教学工作。

  4.教师招聘(引进)目标。根据我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和教师需求实际情况,未来三年我区将按高标准招聘100左右教师。其中,招聘(引进)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0名,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2-3名左右。

  5.教师培养培训目标。完成新一轮以教师素养提升工程为主题的师训工作,加强教师专业化培训与考核,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骨干教师的培训与考核,打造一支占全区专任教师总数10%的四级骨干教师队伍(正高级、特级教师--市名师、名校长--市学科骨干、区名师--区学科骨干教师)。继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到2xxxx年,在编在岗的45周岁以下小学、幼儿园教师必须全部达到大专学历,45岁以下初中教师必须达到本科学历,高中教育段学校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达到10%。

  三、政策措施

  1.教育人才集聚政策。切实抓好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稳步推进教师职务评审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改革工作。建立并逐步齐全区级各类名师工作站,加大对名师、名校长奖励额度,提高公开招聘(引进)特级教师、名师、名校长力度。

  2.创新干部管理、培养机制。根据《区中小学、幼儿园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配备的意见》,以竞聘形式,全面推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校(园)长聘任制、三年任期制及学校(园)副职、中层领导干部聘任制,建立任期目标考核管理机制。实施“名校(园)长培训”工程,创设专家引领、名校挂职、境外实训等培训机制,构建多样、开放、选择、系统的培训模式。

  3.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不称职校(园)长、教师退出机制,研究制订学校富余人员进行分流政策。适度增大教师流动比例,逐步实现全区教师有序双向自主流动,全面推进区域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深化义务教育段学校绩效工资改革,促进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分配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行。

  4.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实行对农村和边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生活补贴政策,鼓励农村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安心工作,并给予精神上、物质上奖励,以确保农村和边远学校师资素质。通过城乡学校结对联动、互派师资、上门支教和外出培训等措施,继续加大区内教育合作,加强农村学校教师的引进、培养与培训,提高农村师资水平。

  5.拓宽师资培养、培训渠道。以新一轮教师素养提升工程为平台,继续发挥专家引领带教、师徒结对、同行互助、高一层次学历培训、职务培训等常规培养、培训渠道的积极作用,依托浙江大学、省教科院、宁波教育学院等高等院校优势,积极开辟师资培养、培训新渠道。广泛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搭建教师培训平台,加快推进教师培养、培训信息化,实现优质教师教育资源的共享。

  6.加强教师管理制度建设。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在学校目标考核和校长目标考核中的权重,不断完善学校教师培训项目考核制度。按计划评选市区级名优骨干教师,继续实施市区二级名师骨干教师带徒政策,并通过完善的考核机制全面推动各级各类教师素质的提升。

  7.营造关爱教师的良好氛围。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教师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师资队伍的和谐健康发展。

  8.增加师资建设专项经费投入。逐步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教育局三年内计划投入1000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其中2xxxx年为300万元,2xxxx、2xxxx年为350万元,专门用于各级各类教师的师训工作;另外,区教育局设立 “特级教师、名师、名校(园)长工作站”专项经费每年50万元,专门用于专家聘请、沙龙互动、外出取经、专着出版、学术交流等。鼓励高中段教师提升学历层次,适当提高补贴比例,以确保三年后高中教师高学历比例达到10%目标。

  四、组织领导

  1.健全有效的工作保障机制。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列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总体规划部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若干工作组,包括师德建设提升组,师干训工作推进组,政策研究制订组,考核检查验收组,分工合作,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每学期召开一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共同研究教师队伍建设方略,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加强对学校领导、教师引进、培养、使用、管理等的政策研究。

  2.明确责任,扎实推进。学校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突破口。校(园)长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师资队伍建设,配备好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小组。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的作用。重视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以及其他组织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的作用。学校要建立立足校本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教师的成长与专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附件:2xxxx-2xxxx年区师资队伍建设指标

  项目 单位 2xxxx年 2xxxx年 2xxxx年

  持“双证”幼儿教师数/率

  企事业编制幼儿教师数/率

  “小中高”教师数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数

  市级名师、名校长数

  市学科骨干教师数

  “双师型”教师数/率

  省特级教师数

篇4:区创建优质特色高中三年行动计划

  区创建优质特色高中三年行动计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中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加快高中教育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地发展,不仅是解决当前同质化、趋同化倾向的有效办法,也是提升高中品质的必由之路,更是高中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学生培养模式,促进我区高中转型升级、创建省优质特色高中,扩大特色高中教育资源,不断提高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高水平、高质量的高中的需求,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按照“强化特色、创新模式、多元发展、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加速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优质化发展,职业高中专门化、特色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努力实现普通高中“质量领先、充满活力、各具特色、品牌卓著”的新格局,职业高中“教产合作、校企一体、专业占优、国内示范”的新局面,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率先建成省现代化教育达标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技能支撑。

  二、建设目标

  2xxxx年,进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2所普通高中成为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建设实验项目”学校。到2xxxx年,力争2所普通高中进入省优质特色高中行列,职高进入全国1000所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行列。到2xxxx年,全区普通高中都成为全省知名、国内有影响的优质特色高中,职高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优质特色职业学校,进入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1000个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3个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专业,5个特色专业。

  --建设独特的学校文化。办学理念先进,管理民主科学,课程建设多样,社团活动丰富,特色优势鲜明,育人成果丰硕,办学品质彰显,学校文化丰润。

  --提供全面的优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成效明显,名师骨干培养形成梯队,品牌学科不断涌现,特色专业持续提升,课堂教学高效、分层次,学生学习自主、可选择,办学机制灵活,学校课程精良,教育条件一流,教学质量领先,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大幅提高,职业高中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显著增强。

  --形成开放的合作体系。建立与先进地区同类学校的友好关系,开展与国(境)外教育机构的国际交流,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关系,引进国(境)外优秀教材和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外语与国际理解教育不断加强,教育合作与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进一步调动,职业高中对接经济、市场和社会能力进一步提高,面向全社会的职业培训更受欢迎。

  --健全有效的保障机制。逐年提高高中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形成保障持续发展的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教育信息化程度走在国内前列,图书、实验设备接轨高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生产企业、职业岗位对接。特色项目支撑设施先进完备,特色学科(专业)教师适度倾斜,特色高中自主招生逐步扩大。

  三、措施与要求

  1.创新办学理念,理清发展思路。

  普通高中要按照省教育厅即将出台的《浙江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建设实验项目方案》,从办重点普高转到办优质特色高中,做到普通高中不普通。职业高中要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xxxx-2xxxx年)》和《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xxxx〕9号),从办重点职高转到办国家级示范学校,做到中职不亚于高职。各校必须科学定位,挖掘自身潜在优势,着手研究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制订学校个性化建设的实验方案与实验项目设计,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习经历、学程安排、导师团队、资源条件、学业管理、成效评价、生源要求和遴选办法等,并有明确的分年度达成目标、任务及相关措施,要求3月底前完成方案论证。其中,普通高中要围绕“项目引领、科研推动、课程支撑、错位发展”的建设思路,可以从特色项目、特色学科、特色班级起步,逐步放大,再扩散到学校整体特色办学。建议中学从人文、科技、数理、外语中予以定夺,柴桥中学在体育、科技、综合课程中作出选择,泰河中学在德育、外语、人文中能以取舍,明港中学在做强做大艺术品牌的同时,可考虑普职融通的综合高中实验。

  2.坚持育人为本,浓厚学校文化。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用文化建设支撑学校内涵发展是现代学校的必然选择。各校必须增强文化育人的意识,创新育人模式,加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要不断完善育人体系,以强化“三风”为核心、以班集体建设为根本、以学生社团为基础、以自主管理为中心、以人文科学素养为支点、以身心健康为保证、以节庆活动为平台、以家校联系为纽带、以党团组织为阵地、以人生规划为动力的长效机制建设。要精心组织每年的学生成人礼,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切实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更加重视心理健康、青春健康、公民道德等教育。职业高中要有机融入企业文化,全面渗透创业文化。

  3.优化学校管理,提升办学品质。

  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制度,坚持每周校务会议和隔周教师大会制度,进一步落实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健全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校长要努力向教育家靠近,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有思想、有目标、有行动,全身投入,潜心谋划,以身作则,秉公办事,善于团结同志,支持班子成员大胆干事。全面建立学校中层竞聘上岗制度,学校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科学管理和精细管理,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注重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结合,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推进现有的高中教育教学及管理模式改革,从深化办学体制入手,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加强实验项目的管理与跟踪,探索一条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个性特长得到有效关注与培养的新路。重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在招生、师资配备、课程开设、学生评价等方面合理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为学校建设优质特色高中“松绑”。职业高中要进一步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更好地发挥中职教育集团的作用,鼓励行业企业多元主体举办职业教育。

  4.建设多样课程,满足学生需求。

  课程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学校特色建设的核心。以“有特色、多样化、可选择”为原则,各校要严肃课程设置,规范必修课程,增设选修课程,加强选课指导,建设课程资源,落实学生评价,深化课程改革。要建立各校的课程规划,形成每门自创课程的目标、模块、课时、学习经历、结果评价等详细计划,努力使国家课程与学校自创课程比例达到1:1。要不断提高课程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实施“课程研发能力提高计划”,通过专题培训和实践研究,切实解决课程规划、设计、管理和评价等薄弱环节,充分利用教师特长和校内外优势资源,尤其要引进一批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鼓励学校开发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要积极探索不同类型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机制,重视选修课程与学生社团建设的密切结合,加强校际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发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全方位开放学校教学资源,努力使特色课程化、课程特色化、课程多样性、学习选择性成为现实。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核心,实施“高等学校与特色高中联合育人计划”,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或创意项目开发,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相关高校、科研机构或国外学校进行访学,认真做好学生在创新素养方面的成长记录。要主动适应高考改革的形势变化,研究推迟文理分科的时间节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保持高考持续上升的态势。调整职业高中专业结构,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打造品牌特色专业,加快建设具备教学、培训、鉴定和生产等多种功能的示范实训基地,深化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能型人才。

  5.加快师资培养,打造品牌学科。

  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和责任感教育,引导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增强主动发展意识,提高教学水平和课程开发能力,养成教学常规的自觉性。强化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凝聚团队力量,提高教研实效,创新教研特色,推进教学改革。加大教师梯队建设,拓展教师发展平台,注重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精心呵护特长教师和特色教师的成长。教师要确立“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的生本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专注课程改革,帮助学生学会选择,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完善教师流动制度,建立不同职称教师的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流动的常态化。

  6.引进优质资源,推进合作办学。

  借助中央教科所的专业力量,指导各校加快优质特色高中创建。抓紧落实“高等学校与特色高中联合育人计划”,各高中在2xxxx年均要与1-2所高校建立相应特色建设的项目合作,聘请导师团队,在学生培养、课程建设、课题研究、项目开发、实验指导、学生选送等方面建立紧密型的关系。加强境外合作,办好中学国际班,建立境外教师培训基地和学生游学基地,充实一批外教力量,引进1-2个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机构,努力与境内外优秀学校建立友好关系。重视与省特级教师协会的合作,有效发挥工作站的效能,助推优秀教师成名成家。积极拓展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增加多方参与的内容和深度,完善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制度。

  7.加大政策扶持,保障学校发展。

  为引导各校创建优质特色高中,从2xxxx年起,每年设立高中教育装备经费500万元,主要用于“数字校园”、特色功能室和实验室建设;设立高中教育项目合作经费2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各高中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项目的开展和学校课程建设;设立高中教师培训经费100万元,主要用于高中教师异地挂职培训和境外基地培训;设立职业高中专业创新与实践专项经费200万元,主要用于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和专业教师培养。逐年提高高中生均公用经费,2xxxx年起普高和职高的生均公用经费分别达到1200元和1800元。适当放宽高中教师配备比例,凡学校特色项目可增配2-3名教师。推进教育公平,深化招生改革,逐步建立与多样化高中相匹配的招生制度,取消普高“三限生”和“借读生”。

  8.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实验质量。

  区教育局成立优质特色高中创建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以项目管理方式,对高中实验项目进行常规管理和年检,并给予最大支持。各高中学校必须建立校长负总责的实验项目领导小组,下设若干工作组,明确各自的工作目标与职责,定期组织交流研讨和成果展示,设置“专题网页”及时发布培养方案、进程、活动、成效等动态信息,以争取全社会的支持、理解和监督。

篇5:实验中学学校安全工作计划

  实验中学学校安全工作计划

  背景:最近全国校园安全形式十分严峻,连续发生六起校园流血事件,教训深刻,令人警醒,从中我们更加认识到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教育事业计划的完成,直接影响到师生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学校领导师生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不出任何问题。

  目标要求:

  本年度我校将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和z市教育局的有关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会议和文件精神,采取有效甚至非常规措施,努力杜绝一切因学校工作失误造成的安全责任事故,消除学校的安全隐患,使教师有一个安全祥和的工作环境,学生有一个安全文明的学习环境,让家长和社会满意。

  具体措施:

  一、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了以于德云校长和何世祥书记为组长,副校长和各科室一把手主任为组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全校安全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于德云、何世祥、王汉章、杨祥东、毛加和、李锦林、李瑞林、王彬、谭国辉、夏国芳、王加升。

  二、加强教育,明确责任,提高认识。

  通过召开校长办公会、中层干部会、班主任会,及时传达市局相关会议精神,教育全校师生员工,吸取近期血的教训,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克服麻痹大意,树立以防为止的思想,全力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着重开好以下会议:

  1.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把各项安全措施包干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

  2.召开教师会,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创建平安校园,师生人人有责;

  3.召开初高中班主任会议,明确班主任是本班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务必抓实常规管理;

  4.召开学生会议,利用校园广播、网络及班会课等,加大对学生的宣传力度,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的意识。

  三、健全制度,责任到人。

  安全工作,涉及面较广,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如门卫、用电、防火、值班等制度,把安全的责任落实到人,调动所有人员抓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使安全工作经常化,力争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认真执行防范措施

  1、加强检查,消除隐患。学校应有人负责经常检查房屋及附着物和体育器械和自然损耗情况。凡出现电线老化、开关盒损坏、电风扇摇晃等情况时要及时让有关人员进行维护,避免事故发生。

  2、必须配备专用设施。实验室应设置专门地方,以便储存易燃易爆和有毒药品。专人保管,使用登记。对各类财产保管室,会计室的门窗,要加做铁栅,配备保险箱,安装报警器。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学校教育师生开展活动中,认真执行有关操作规程,比如体育活动中的投掷铅球、铁饼、标枪,应在指定地区进行、四周有人巡视。食堂的食品加工,实验活动等,均应按照有关要求进行,确保人身安全。

  五、注意教育教学中的安全工作。

  1.各科任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变化,加强心理辅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2.由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各班都要周密考虑,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管理。各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来,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3.班主任、政教处要经常排查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多与问题生、离异家庭学生及特困家庭学生沟通,及时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工作,妥善处理好少数学生之间的打架斗殴事件。

  六、加强校园巡视,门口增加保安。

  门卫强化保安值班,领导早中晚校门口带班,师生持卡进校,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校园,外来人员进校要办理登记手续,校外车辆不得进入校园,夜间组织人员巡查校园。

  七、增添安保设备,做好物防、技防工作。

  维修已经损坏的摄像头,增添监控设备,努力做到监控全覆盖,尽快安装校园报警系统,并与派出所实施联动。

  八、抓好食堂小卖部管理。

  食堂、宿舍实行封闭管理。切实做好食堂、宿舍的卫生保洁工作,除灭“四害”,把好小卖部、食堂等的进货渠道,防止食物中毒事情发生。

  总之,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头等大事,让我们全体教职工积极行动起来,人人讲安全,个个关心安全,时时处处绷紧安全这根弦,为把我校建成安全、文明文明的学习乐土而努力。

  z实验中学

  2xxxx年5月

  z实验中学门卫值班人员信息登记表

  序号姓名性别年龄专职保安备注

  z实验中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