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一步步往前发展,工作中需要适用到家长开放日,安全相关文章不断增多,怎么写作好这些文章呢?以下整理的实验小学家长开放日安全管理制度文章,为您提供必要参考帮助,欢迎阅读收藏。
实验小学家长开放日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学校家长开放日期间的安全管理,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家长开放日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1.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时,要尽量避开学生在校时段。
2.按照“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活动组织者要提前做好安排部署,明确职责,细化分工,责任到人。
3.开放日期间,车辆必须服从学校统一安排停放。
4.加强门禁管理,严查外来人员的身份。所有参加学校家长开放日的人员入校时必须出示学校的邀请函,保安员应认真履行来访人员登记手续,严防无关人员进入学校。
5.参加开放日的家长要严格按照学校的活动流程和路线安排参与活动。
6.开放日期间,不能让家长随意进入食堂操作区域,应通过监控视频让家长了解食堂管理情况。
7.提醒家长注意防火,不在学校点火、吸烟。
8.保安员要维持好校门口秩序,加强巡视,不得擅自离岗。发现情况,及时上报。
9.开放日活动期间,要安排人员进行全程监管、巡视,发现突发状况,要及时处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10.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要组织家长有序离校。
编辑:www.wenbeNk.Com篇2:实验小学家长会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小学家长会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家长会的顺利、安全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1.召开家长会时,要尽量避开学生在校时段。
2.按照“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活动组织者要提前做好安排部署,明确职责,细化分工,责任到人。
3.组织活动时要通过入场券、入场单、通行卡等方式,对家长身份进行识别,防止外人混入校园。
4.组织活动时,学校要安排人员在校门口和校内执勤,引导家长将车辆有序停放在校园外面,然后按规定路线有序进入会场,不能在校内随意走动。
5.提醒家长注意防火,不在学校点火、吸烟。
6.各班主任随时掌握本班家长情况,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做好控制和稳定工作,并及时向级部主任报告情况。
7.会议结束后,班主任要组织引导家长有序离校。
8.保安员要维持好校门口秩序,加强巡视,不得擅自离岗。发现情况,及时上报。
9.家长会期间,各级部主任在本级部巡视,及时处理家长会出现的意外事件,确保家长会顺利进行。
篇3:实验小学文艺演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小学文艺演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文艺演出活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活动安全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1.组织文艺演出活动必须将申请和安全应急预案上报学校审批,未经审批的活动不准进行。如果举行大型的室内活动,严格做好消防、疏散等安全准备。
2.文艺演出活动前,由活动负责人对所有班主任和教师进行活动前注意事项培训,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好安全教育。
3.活动应安排医务人员到场,以便紧急救护,并要求班主任跟班维持活动的秩序。
4.文艺演出活动的组织者为演出现场安全的具体责任人,对活动的安全工作全权负责。要及时做好整个活动的调度和控制,稳定好全体师生的秩序,避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5.各班主任为本班活动期间第一安全责任人。活动期间班主任不得离开本班学生,随时掌握本班级学生情况,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做好本班级学生的疏散和管理,并向主管领导报告。
6.各级部主任、各班主任负责组织好本级部、本班学生,整理好队伍、清点好人数,听从活动负责人指挥,有序带入、撤离现场,不允许学生擅自离开队伍。
7.一旦发生事故,领导小组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到岗组织师生有序疏散,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及时将事故上报教育主管部门。视情况报110、120请求援助。并拉好警戒线保护好事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并做好信息上报工作。
篇4:实验小学教育实践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小学教育实践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教育实践活动的安全组织和管理,切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预防和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教育实践活动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逐级申报审批和备案制度。主办部门要有方案、安全措施、突发事故处置预案,报校长审批,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审批通过后方可开展。
2.要制定详实计划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加强对活动全程的监督和管理,确定信息报告人和信息报告的程序。
3.学校要将活动计划向所有参与人员进行通报,要对参加者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风险提醒,确保参加人员知晓活动内容、时间要求、注意事项等。
4.学校要履行告知家长义务,活动前必须征求家长意见,下发活动致家长一封信,注明活动内容、时间、地点等,学生参加教育实践活动需经家长签字同意并与家长签订活动协议书,同时提倡家长根据自愿原则购买保险。
5.所有参加活动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明确任务、职责,自始至终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按分配的任务全程跟班。活动中随时保证信息畅通无误,服从统一部署和指挥。
6.加强安全教育。要专门开展预防传染病、食物中毒、交通安全及其他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参加活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救护能力。
7.活动前,学校要派出人员对活动现场进行深入勘察,尽可能熟悉活动场地环境状况,对场地周边也应进行调查,对有施工场地、山坡、河道、水塘等一些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要列出标记,活动时要派人专门盯守,并注意学生动态,不允许学生出入危险场地。
8.学生外出社会实践活动时,一般以步行为主,路远需要乘坐交通工具时,要租用具有合法资质的营运车辆,选择有深厚驾驶经验和熟悉活动的路线司机。
9.要提前做好活动期间的饮食卫生安全工作,在饮食材料的选择、准备、保管等环节不出现问题,以免发生食物中毒事故。
10.活动过程中要严格落实职责分工,安排专人带队和管理,执行外出纪律,加强活动监管。以班级为单位,每班至少一位教师参加,主要负责安全工作及指导工作,带队教师不能远离学生。不允许学生分散行动、任意延伸行程和改变活动地点,不得安排到有潜在危险的地方活动。
11.参加活动的学生要自始至终在领导、教师的带领和保护下开展活动,要听从指挥,做到集体活动不离队。要统一着校服、运动鞋,随身携带物品要轻便,贵重物品自己要保管好。
12.如突发交通、饮食、疾病等事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稳定现场秩序,组织师生有序疏散,防止继发性事故发生。同时迅速拨打110、120,及时将伤员送医救治。通知学校领导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篇5:实验小学运动会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小学运动会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运动会组织开展安全、顺利,切实保障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按照“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活动负责人要在运动会前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应急预案,并经校领导审批同意后方可组织实施。
2.运动会前要对运动场地和各项设施设备进行反复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3.运动会前要召开工作部署会,明确职责,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各项活动流程均要做到闭环管理,无缝衔接,不能存在管理死角和责任盲区。
4.运动会前,要对运动员及参与人员进行食物中毒、中暑、火灾、交通、踩踏、参加比赛项目等方面知识的教育,消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5.运动会期间,班主任是班级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班级学生的入场、离场和场内秩序管理等工作,要做到全程监管,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6.各班级学生必须按时到指定位置就座,观看比赛,不迟到、不早退,听从指挥和管理。运动会期间,学生不得在教室、厕所逗留,不得随意进出校门。到达观众席后,不允许随便离开座位,不得进入比赛区域,不能到教室或在校园内游逛,不能玩与比赛无关的球类及其他活动,不能打闹、喧哗、打架斗殴。
7.各班级学生应文明礼貌、讲究卫生,不得携带零食,不得随地乱丢果皮、纸屑,保持座位和比赛场地的清洁卫生。
8.非运动员或服务人员,不得进入操场。运动员或服务人员进入,需佩戴胸卡或服务标识。
9.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必须服从裁判组的安排,一切行动听指挥,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10.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要顾及周围学生的安全,自己也要遵守运动规则,严格按运动项目的动作顺序进行,并做好准备活动。
11.运动员要学会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身体变化,若有不良症状要及时向教师反映情况,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禁止患病、带伤学生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
12.运动员有以下疾病或症状,禁止参加比赛:①体温增高的急性疾病;②各种内脏疾病(心、肺、肝、肾和胃肠疾病)的急性阶段;③凡是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肺及支气管咳血,鼻出血,伤后不久而有出血危险,消化道出血后不久等;④恶性肿瘤;⑤传染病及慢性疾病,如乙肝等。
13.如遇突发事件,学校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置。如有人员受伤时,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急救,如情况严重,要及时打120电话,送医院就医。学生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和班主任的指挥,有序离开运动场,避免发生踩踏事件。要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并做好信息上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