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库

L实小第一学期校本研训总结

4020

  工作中很多场合都离不开校本研训,总结,正常的校本研训,总结内容与格式怎样呢?以下是文本库精心整理的L实小第一学期校本研训总结文章,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L实小第一学期校本研训总结

  L实小第一学期校本研训总结

  促进每一个教师不断实现专业成长,是我校校本研训工作一贯坚持的目标与追求。这一学期,我们在前一个学期的基础上延续了研究主题《基于学情、关注质量提升的导学任务实践与研究》和基本研究框架,主要围绕“课程改革”和“核心素养”这两大关键词展开。

  一、行走在实训路上。

  为了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校本研训的品质,我校这学期有针对性地将校本研训工作定位在“实”处,处处从实际出发,事事以实效切入,使得学校提供的校本研训让老师真正获得收益。

  1.以教师需要为先,悦享讲坛启动量身订制。

  悦享讲坛是教师层面与校级层面思想交汇和语言融合的一个桥梁式平台。以往,悦享讲坛的主题均来自与校级层面,使得悦享讲坛间接成为了校级指令和思想传达的“一言堂”,今年我们从教师需要出发,来为教师的需要量身定做悦享讲坛主题,主题的生成和学校活动主题息息相关,模式会更倾向于教师提出问题→学校解决问题,使得悦享讲坛成为为教师服务的平台,也让教师能更多的参与主题设置,真正成为悦享讲坛的主体。(见下表)

  序号 时间 内容 主讲 主持

  1 9月12日 教师学分选课培训

  2 10月10日 关于教学质量的思考

  3 10月24日 蓝青结对仪式

  4 10月31日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实践与探索

  5 11月7日 教师营养健康基础

  6 11月21日 让阅读丰厚我们的生活

  湾龙区实验小学****学年第一学期悦享讲坛活动一览表

  2.以互通共享为,教研组活动启动微信直播。

  一直以来,校级管理和教研组活动似乎隔着一层纱,各自为政。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校利用三单五环教研,逐步介入教研组活动层面,手把手指导教研组活动组织。本学期我校将教研组活动和手机微信建立联系,要求检查人员在微信里即时直播教研组活动情况。不仅要拍现场照,更要晒出活动记录了,由教科室登记入表并和教研组校对,实时监控教研组活动。这种远程监控方式,也将教研组活动效益真正落入实处。在教研组长群里,校长和其他教研组长都可以直接看到教研组活动情况,做出指导的同时,也能快速即时交流,便于问题的发现和调整,教研组活动也更加正规了。

  二、行走在研究路上。

  1.扩展带教内容,深化蓝青结对模式。为了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加大青年教师岗位成才的力度,实现“一年入岗,二年入门,三年成才”的目标,我校以蓝青工程为依托,以师徒结对为基本形式,促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以往结对工作的基础上,我校今年加大了教师结对的力度。首先在10月24日,在四楼会议室举行隆重的师徒结队仪式,全体教师参加会议。在全体老师的见证下,z校长宣读了结对内容,内容上从以往的听课指导加入了案例和论文撰写指导,形式上从以往的一对一结对转变成一对多结对,实行多导师制,不仅在教学领域,在班主任工作上和其他兼任学科上都配备了学科骨干予以指导。这样的结对模式旨在引发全体老师职业责任感,也让新教师意识到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性。一对多的结对模式也彻底结束了新教师手忙脚乱的初始状态,能够更快、更好、更自信地进入教师角色。

  2.思考唤醒行动,颠覆课题研究模式。近年来,老师们不太喜欢做研究,认为一做研究就是不断思考,是件费脑的活,不敢尝试。但在实质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老师在不经意中都在积极思考,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部分被敏感的老师发现,或写成论文,或开展课题研究,都有很好的收获,但大部分止步于见解,并未深入。这是校本研训常见的情况,也是难以改变的现状。因此,我校回避了让教师直接进入研究,而是引导教师把目光放在见解相关的小活动上,一点点衍生,一点点叠加,化难度和深度于无形。比如,科学组提出了科学币评价系统,最初只是学生的评价机制,和教学结合后进入课堂,在三单学习中加入了科学币评价,进而开始研究导学单的应用并将两者结合起来。科学组老师不断在收获,从教学设计、案例、论文再到课题、精品课程不过一年多时间,完成积累的过程非常顺利。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们不知不觉在前进,一步一步走得很踏实,也很稳健,水到渠成,自然倍感欣慰。今年我校立项的5个课题全部获奖,其中市一等奖2个,市二等奖1个,区级获奖3个。在学校领导支持下,全体老师的配合下,我校这一学期收获颇丰。其中市、区、校级经验交流16人次、区级以上公开课9人次,基本功获奖7人次,论文获奖人数达18人次,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2.5%。校本研训项目《基于作业单的自主课堂构建》获得了温州市精品项目二等奖,并入选浙江省首届中小学教师培训精品项目。

  三、行走在改革路上。

  1.强强联手,创新4+1活动模式。

  为了构建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管理新机制,响应教育局减负提质的号召,准确把脉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从而有效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务处和教科室通力合作,改变原先按各自标准听评课的局面,将不同层次教师的听评课要求进行整合,全面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调研,主要目的有四:一是督促,促使教师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效率、教学质量;二是监督,了解教师上课、备课等教学常规执行情况;三是调研,通过听课,发现当前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过程中的问题,为下一步工作寻求支点;四是服务,通过听课、评课,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以下是4+1行动中各种课型说明,每位教师必须参加除跟踪课外的其他一项。

  教科室的工作主要负责其中的精品课项目和团队赛课项目。这两个项目并不是每一学期都举行,以一学年为例,这一学年的第一学期举行精品课活动,第二学期举行团队赛课活动。我校团队赛课活动已举行5届,不再赘述。本学期我们重点举行了精品分享课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组内磨课后推出精品,这一学期报名参加精品课活动的共有15位老师,覆盖语数英科音美6大学科,全校老师参与听评课。我们利用钉钉软件平台,建立评课打分系统,全校老师都是评委,分成正式评委和观众评委。正式评委由校长室拟定,观众评委在手机表单中自愿报名选择,但每人必须选择一组参与。正式评委和观众评委的分值比例为60%和40%,最后得出总分。这样的活动安排让每一位老师都参与到精品分享活动中来,并在手机软件中打分评价,提出修改建议,将老师们的想法通过大数据汇总体现,也让上课的老师查阅后得到不少收获。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参与上课的老师非常重视自己的分享,在组内一再磨课,力求使精品更精,这达到了我们希望通过听、评课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初衷;另一方面,我们将两两组合(语文和英语组一起听,数学和科学一起听,音乐和美术一起听),通过学校安排功课,教师没有后顾之忧,都能及时到场听课,也感受到了不同学科教学的异同处,更多地了解到:相近学科教学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语文学科可以借鉴英语学科的“动”,英语学科可以借鉴语文学科的“实”,数学学科可以借鉴科学学科的“论”等等,老师们看课的水准进一步提升了。

  2.一路拾遗,实施课程评价改革。

  ****年12月27日,温州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行动研究项目组专题研讨会暨温州市实验学校委员会****学术年会在湾龙区实验小学举行,全市三百余名各县(市、区)学校代表齐聚一堂,共话“课程评价”。湾龙区实验小学作为本次盛会的东道主,在会上以四季成长为切入点,展示了近1小时的课程评价改革历程。本次成果展示以现代状元五指课程建设中的学校课程评价为主题,以“****.秋的喜悦-****.夏的激情-****.春的遐想-****.冬的积淀”为发展主线,在凸显课程评价的实践研究历程中,以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成长经历为视角,以师生在课程评价中的幸福转变为切入点,奏响深化课程改革四季交响曲。

  3.幸福教育理念的“小状元”拓展性课程建设的研究

  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改进课程实施,是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拓展性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的重要“一翼”。针对当前拓展性课程建设中学校领导力、教师执行力、学生学习力急需提升的问题,我们开展了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的立足于校情的拓展性课程建设研究。通过“学校的课程设置权与领导力,教师的课程开发权与执行力,学生的课程选择权与学习力”三大研究视角,采用自上而下地“整体规划--分类实施--适时调整”的思路进行研究,兼顾自下而上的“精心设计--自主实施--特色提炼”,达到推动我校基于幸福教育的“小状元”拓展性课程建设之目的,我们研究的课题本年度荣获了温州市教科规划课题成果二等奖。张校撰写的《借力课程建设助推幸福教育:基于办学理念的课程规划与时间探索》被入选省级典型经验。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大研究:

  (1)基于幸福教育理念的“小状元”拓展性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聚焦幸福教育理念下的拓展性课程体系建构行动,提炼了三大设计要素:设计导向--幸福教育理念之下的小状元课程;设计核心--幸福元素融合的小状元课程体系;设计关键--全方位助力的幸福小状元课程实施。

  (2)基于幸福教育理念的“小状元”精品拓展性课程开发研究

  为带动更多教师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我们开展了专题学习会,zz老师介绍了《我们的竹编课程》,z老师做了经验介绍《基于本土文化的课程开发与建设》。通过实践,我们提炼了“一纲?三环”的课程开发策略:一纲是指以拓展性课程纲要为基础,以“三环教研”(“说纲”--围绕纲要说故事;“试纲”--基于目标展教学;“议纲”--围绕主题促反思)为载体让较高觉悟的教师先行动,再通过“对流”的方式传递热量,影响更多的教师,最终达到以“评”促研,促进教师课程开发,提升教师课程执行力。

  (3)基于幸福教育理念的“小状元”拓展性课程有效学习研究

  在拓展性课程实施中,学生课程学生选择权最为根本,教师的课程开发权和学校的课程设置选择权均为第一大选择权所决定和服务。基于此,我们的课程实施经历了这样的演变和发展:创造需求,促进兴趣发现培养;满足需求,促进学习方式转变;激发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我们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拓展性课程课程整合研讨活动。学校多次开展课程整合研讨活动,还承办了主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主题教学”的小学课程整合第三次研讨活动。邵微微、林冬蕾老师的课例展示,演绎着充满智慧、趣味、扎实的课堂,让我们对课程间如何整合也有了自己更多的思考。朱晓微、何海鸥老师的经验交流得到了区与会领导、老师的好评。她们撰写的案例分别荣获区一等.二等。邵微微老师的思想品德与地方课程整合的课例在区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4精品拓展课程打造,领跑课程建设。

  为更好地促进课程精品化,我们鼓励教师自愿组合成团队进行精品课程的打造,有效避免了教师的“单打独斗”。在名师、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大家集中优势、整合资源,共同开发打造精品课程,在开发过程中相互学习,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期初,课程建设研发中心提供课程开发信息,征得拓展性课程实施者同意,教师填写申报表加盟参与课程开发。经学校审核,在教师微信群中进行公示,既起到宣传引导的作用,又能给予教师一定的紧迫感,从而投入课程合作共同体的研发中去。课程开发领导组成员则实时进行跟踪指导,鼓励呈现物化成果并参与精品拓展性课程评比。获奖团队给予一定的经费奖励,在期末教师个人目标考核中,参与拓展性课程开发的所有成员均可相应得分。在教师的努力下,本年度5项精品课程均荣获区级精品课程,一等奖2项,二等1项,三等2项。《创意孵化课程》、《百变魔术》分别荣获市一等奖、市二等奖。《创意孵化课程》还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5.课程成果展示,交流阶段化

  及时展示课程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从成果展示中寻找课程价值、寻找自我人生价值也是课程评价举措之一。为了提升拓展性课程指导师的成就感,阶段性地结合市区级相关活动择优推荐进行展示,通过承办省市区级各类活动、通过校级活动的规格升级,跟学校各节活动结合,鼓励各拓展性课程负责人就自己所负责的课程成果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得以提升,从而让老师们在成就感中提升从事课程开发、课程教学指导的幸福指数。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拓展性课程成果展示,有展板展示和现场展示两种方式展示孩子的学习成果,让孩子们在成果展示中增强参与课程学习的幸福感,感受美丽蜕变带来的内心愉悦。其中23位课程负责人整合成10节课程成果展示评价公开课,有一门课程展示评价、两两合作PK评价、同类课程交流评价是基于本次拓展性课程成果展示融课程评价的最新尝试和挑战。

文本库-www.wenBenk.com

篇2:Z元二小第二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元状二小第二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有效落实学本课堂

  一所学校的校本研训工作总有其特别的形象,而一旦形成稳定的风格,相对清晰的研训体系,渗透为教师的日常教学方式、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则一所学校的校本研训工作的综合特色就得以形成。我们学校这一学期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教师的积极配合下,通过教科室和教研组长的共同努力,建构起来内涵丰富的、扎根日常的教研专题,现将本学期我校校本研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校本研修管理常态化

  我校有健全的校本研训制度,分别制定了《龙湾区元状二小校本研训制度》、《龙湾区元状二小校本研训考核细则》、《元状二小教研组长岗位职责及考核奖励办法》、《龙湾区元状二小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成员责任分工制度》,让校本研训有制度可依。

  学校教科室专门负责教师培训,每学期围绕一个主题制定校本研训计划。下设六个学科教研组:分别是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体艺组、综合实践组和心理健康教育组,组长由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老师担任。教研组根据区科研训工作交计划与学校教科室重点,安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研训活动。每学期末举行教研组展评活动。各位教研组长在总结交流中探讨教研问题,思考改进方案。为优化教研组建设献计献策。

  二、研修方式多样化

  (一)专业阅读提升理论涵养

  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读名著、写心得活动。专门设立阅览室,并购置一大批教育类书籍,60种杂志供教师阅读,倡导教师做自觉的“学习型教师”。教师们在认真阅读的同时也积极撰写读书心得,在教研组内交流,学校在教研组内择优选取,举办“品名书悟教育”为主题的读书交流分享会。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了教师之间专业对话的质量。

  (二)专题培训促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每学期都会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年6月13日全校老师聆听了龙湾区实验小学王炳金校长的专题讲座《秉承“幸福教育”思想构建“现代元状”课程》老师们对课程建设有了新的认识。

  本学期我校13位老师参加了****信息技术素养提升培训,老师们都及时完成了各阶段的任务,在学习中老师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了一定的进步。13位参训老师都顺利通过考核,均已合格。

  (三)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有声有色

  面向家长的课堂展示活动旨在增进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展示我校教师的风采。每学期第十三周举行,已成为我校的传统。本学期由张海丹老师、史小跃老师、蒋静老师分别展示了语文、数学三堂课。让我们的家长深入课堂一线,真切感受孩子的课堂表现,感性地聆听孩子的心声和上课教师的因材施教。在活动中家长与老师共同交流,提出宝贵意见,有利于我们的教师更好地改进课堂。

  (四)团队建设和谐高效

  集体备课有利于增强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凝聚教师的合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之间学会协作和分享,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学期我们重点围绕“课堂活动”来设计教学,这样的集体备课增强了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教师们都觉得这样的集体备课有实效。大力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我校的各个教研组充分地发挥着团队的力量。本学期我校的语文团队承担了区12学时半天的培训活动。有试课、磨课历程、学本论坛。

  (五)系列活动,深化学本课堂改革

  从我上学期我校成为龙湾区学本课堂改革试点校以来,我校老师一直行走在学本课堂的研究路上。于是,开学初,在两位校长的领导下制定了“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有效落实学本课堂”的活动方案。首先,我们成立了学本课堂建设主题研讨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了教研组长会议。为了规范课堂教学,探究学本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1.学本课堂教学周展示活动

  ****年4月11日--4月22日,我们进行了学本课堂系列活动之一--学本课堂教学周展示活动。为提高教师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第十周我校特开展以“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有效落实学本课堂”为主题的教学周活动。活动分六个团队进行磨课研讨,之后在4月20日,六个团队向全校教师展示研讨成果。六堂课分别涉及到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心理健康六门学科。六堂课展示了六个团队的智慧,全校老师通过不同学科的观课,碰撞出了更多的想法,在分享中提升了教学水平。

  这次活动的开展,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彼此零距离学习、观摩、交流的好机会。大家们或欣赏,或表扬,或肯定,或建议,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课堂活动设计有了更系统、更高层次的认识。本次活动必将会有效地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也必将会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2.学本课堂系列活动之二--教学论坛活动

  为了进一步聚焦学本课堂的时间智慧和新鲜经验,彰显老师们在学本课堂改革、有效教学探索等方面的理性思考,6月20日我校进行了《教略学丰--基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略读教学》的学本课堂系列活动之二教学论坛。论坛中,老师们展示了两堂试课,两堂课的磨课叙述,5位老师做论坛交流。参与发言的老师们理论结合实际,向大家分享了近一年来在课堂教学上所作的的思考、实践和研究,其中许多问题也引起了老师们的共鸣和关注。

  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课堂。每天改变一点点,每天一点点改变。我们相信,我们的学本课堂能成为那股微小的力量,让学生受益得更多,让老师成长得更快,让学校发展得更好。

  三、积极参与研修,收获多多

  通过校本研训,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研训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大家纷纷用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写出了不少有创新的教学论文、案例、方案、设计等。据统计,这一学期到目前为止共开出了34节公开课和说课试课论坛,其中区级15人次,校级19人次。今年要结题的有2项课题,《小学语文高段“跟帖式”习作评改模式额研究与实践》《农村小学以跳绳为特色开展体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年还在做的有4项课题《基于校园湿地文化种植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活动高效性的实践与研究》《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优化农村低段学生阅读策略的实践研究》

  四、反思研修过程,提升研修实效

  在教师研修过程中,只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或强迫来维持“填鸭式”的研修活动,不仅使研修质量和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在研修过程中,我们有时采取的“研修者主讲,被研修者听”的单一的“灌输式”的研修方式,必然导致交流的封闭性,也必然使被研修者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在日常的研修活动中常常忽略教师已有的经验,认为只要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传授给教师,教师就会认同,就会接受,就会付诸实践。其实教师作为一名学习者,他需要一个体验、接受的过程,才能将正确的观念内化,然后才能带来教育行为的变化。如何使校本研修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还需要探索。

  对以后的校本研修,我们将提出如下理念:研修规格上追求“教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教师现有经验,改进而不是改造教师及其教学行为。我们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动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的工作要求;研修方式上走“校本化专业发展”之路--学校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场所和舞台,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化社会的窗口;研修策略上采用“科研先导、课题带动”;研修内容上偏重于实施新课程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对校本研修我们还要确定如下原则:持续性,即终身教育;针对性,即按需施训;主体性,即主动参与;合作性,即校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一致性,即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问题:老师们都很认真地参加研训活动,但能出显性教学成果的教师就只有部分教师,如何才能让更多的教师享受到提升自我的快乐。

  元状第二小学

篇3:Z元二小第一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元状二小第一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有效开展学习活动,深化研究学本课堂

  校本研训的宗旨就是要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我校立足校本,本着训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观点,推进了“以研带训,以训促教,研训统一”一体化的校本研训思路,努力构建研训内容系统全面;研训方法科学多样;研训管理规范的校本研训模式,推进了我校研训工作不断深入,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大幅提升。现将本学期我校校本研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策划专题项目,推进学本课堂建设

  (一)总结提升,形成精品项目

  学校以“区学本课堂改革试点校”为契机,开展了系列活动,学校精心策划“学本课堂”专题项目研讨,活动成效显著,形成精品项目,并在温州市精品项目评选活动中荣获市二等奖,现被推选参加省“双百精品”项目续评。

  (二)打造团队,促使共同成长

  1、本学期我校围绕主题举行“有效开展学习活动,深化研究学本课堂”的教学周活动,学校通过教学周活动引导教师以点带面地开展课堂研讨活动,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交流教师们在“学习活动”等方面所获得的经验,活动以团队赛课的形式开展,各团队在组内研讨完善,老师们在研磨中成长。学校搭建平台组织比赛,有上课、磨课叙述、评课三项内容。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个团队,老师们在比赛中提升。学校成立评委组评选出了“最具魅力课堂”“最具活力课堂”“最佳设计课堂”“最具潜力课堂”。“风采团队”“活动团队”“给力团队”“创意团队”等奖项,并给予颁奖,老师们在认可中获得了自信。进一步促进了团队的凝聚力。

  2、有了校级团队赛课的磨砺,我校老师不再害怕孤单地奋战在学本之路上,老师们敢于参加各类评比,本学期在区团队赛课活动中我校取得了英语团体一等奖、2个单项一等奖;科学团体三等奖。英语老师开出了一节市级公开课,数学团队的《观察物体》荣获了温州市“一师一优课”二等奖。

  3、有了良好的团队做后盾,我们不仅给骨干教师创设展示的机会,也鼓励年长的教师和年青教师一起行动起来。本学期我校一位有着二十来年教龄的老师向区里展示了心理游戏课《丛林侦察兵》,历时一个多月的磨课过程,反复磨了12次,处处都彰显著团队精神,执教老师感叹是幸福地辛苦着,团队充满了正能量。另外,今年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也是勤奋好学,勇于挑战自我,参加区音乐优质课评比,荣获了区三等奖,为她的专业成长开了个好头。

  (三)课堂展示,携手家校力量

  我们学本课堂建设的成效不仅向同行展示交流,还向家长展示。面向家长的课堂展示活动旨在增进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展示我校教师的风采。每学期第十三周举行,已成为我校的传统。本学期分别展示了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团队的课。让我们的家长深入课堂一线,真切感受孩子的课堂表现,感性地聆听孩子的心声和上课教师的因材施教。在活动中家长与老师共同交流,提出宝贵意见,有利于我们的教师更好地改进课堂。

  二、专业阅读提升理论涵养,专题培训促进专业成长

  (一)湿地书韵,顺利起航

  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读名著、写心得活动。专门设立阅览室,并购置一大批教育类书籍,60种杂志供教师阅读,倡导教师做自觉的“学习型教师”。在启动仪式上举行了校长赠书仪式,组内教师共读一本书。本学期有两位老师的读书征文获得了省一等奖和二等奖。

  (二)读书交流,别具匠心

  教师们在认真阅读的同时也积极撰写读书心得,在教研组内交流,学校在教研组内择优选取,本学期举办了“诗韵数学书香沁心”为主题的读书交流分享会。活动别开生面地将数学这一抽象、严谨的学科与唯美、诗意的诗歌结合起来。初次让大家体验到数学老师也可以如此文艺。

  (三)罗山讲坛,层层推进

  1、专题讲座引领

  学校开展教师“罗山讲坛”系列活动,与温州大学合作开展教师阅读专题培训。先后邀请了温州市教育局装备中心的陈建淼主任做了《让书香成为学校文化的底色》的阅读推进专题培训,彭剑锋科长的《温州市云图书馆的介绍》的资源拓展专题讲座,温州市实验小学教务主任吴小蓉老师的《有种有料有趣》的阅读考级专题培训。系列的主题讲座丰富了老师们的阅读形式,懂得了有效利用云图书寻找资源。

  2、课堂实践指导

  本学期学校还邀请了鹿城区潘旸名师工作室的三位优秀老师陈婉婉老师、黄英婵老师、林晓敏老师分别在低、中、高年级开展阅读指导课展示活动,并做了交流和经验分享。让我们了解了如何让阅读成为一件好玩的事,感悟到了做孩子阅读的牵线人的重要性,体验了全科阅读,让孩子动起来的那种活力。

  学以致用,付诸行动

  (1)本校教师每月开出一堂阅读指导课供大家研讨交流,本学期共展示了四堂阅读指导课,分别涉及低、中、高年级。老师们感触颇深。

  (2)开展学生“湿地书韵芬芳盈路”系列活动,开放学校图书馆、电脑室,合理管理并组织全校学生积极参与线上线下阅读活动;开展阅读银行活动,制定专用的阅读存折、阅读币,期末开放阅读超市;引进市少图流通车,开拓阅读渠道,方便学生借阅;在鼓励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开展校园课本剧大赛,多方位地汲取文化营养;积极开展好学生寒暑假读好书看好电影活动,鼓励学生假期每天看书,做好阅读打卡。

  三、以特色建设为重点,凸显文化气质

  (一)打造湿地文化特色

  我校结合区域特点,课题立项进行研究湿地文化。《基于校园湿地文化特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开展了以《‘湿’情画意‘地’绿天蓝》为主题的第三届湿地文化节系列活动,包括湿地少年游、湿地文化宣传栏、湿地作品征集、湿地主题班会、“我的湿地情怀”朗诵与演讲赛、“湿地书韵”校园剧大赛等特色活动,逐步形成学校的校园精神和价值观,增强学校的办学动力和活力。

  (二)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在大家的努力下,学校开发开设了拓展性课程,完善心理小游戏、湿地特色校本课程、课本剧表演课程教材。每周四下午各班结合阳光体育活动开展30分钟的心理小游戏活动课程,效果显著。

  四、反思研修过程,提升研修实效

  在教师研修过程中,只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或强迫来维持“填鸭式”的研修活动,不仅使研修质量和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在研修过程中,我们有时采取的“研修者主讲,被研修者听”的单一的“灌输式”的研修方式,必然导致交流的封闭性,也必然使被研修者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在日常的研修活动中常常忽略教师已有的经验,认为只要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传授给教师,教师就会认同,就会接受,就会付诸实践。其实教师作为一名学习者,他需要一个体验、接受的过程,才能将正确的观念内化,然后才能带来教育行为的变化。如何使校本研修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还需要探索。

  对以后的校本研修,我们将提出如下理念:研修规格上追求“教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教师现有经验,改进而不是改造教师及其教学行为。我们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动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的工作要求;研修方式上走“校本化专业发展”之路--学校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场所和舞台,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化社会的窗口;研修策略上采用“科研先导、课题带动”;研修内容上偏重于实施新课程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对校本研修我们还要确定如下原则:持续性,即终身教育;针对性,即按需施训;主体性,即主动参与;合作性,即校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一致性,即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问题:老师们都很认真地参加研训活动,但能出显性教学成果的教师就只有部分教师,如何才能让更多的教师享受到提升自我的快乐。

篇4:H滨一小一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滨海一小一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关注学生学习起点 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研训的初级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终极目标是全面推进课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基于这样的目标和宗旨,我们必须以关注学生学习起点为切入点,开展校本研训活动,解决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理论学习,学会关注学生学习起点

  面对如火如茶的课程改革,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但不管教育教学观念如何更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在学生学习的起点上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有关注学情的意识,掌握学生学习起点的方法才能真正做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在实践中凝聚生成教育智慧,才能得到专业化发展。在研训活动中,可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专家引领。以专家和土专家的结合的方式进行研训活动。专家的引领和指导能使教师拓宽教学思路、开阔眼界、端正教育观。

  ****年1月8日,特邀温州教科院的z老师来校作专题为《走进学生的真实世界--学情观察与诊断方法漫谈》的讲座,朱跃跃老师以《山那边是什么》教学案例引入讲座,贴近一线教学,直击当今课堂教学要害,朱老师对“学情”尤其有着精深的研究,从广义、狭义论学情概念,从内容、方法角度论学情研判方法,她敏锐地发现课堂中微不足道却恰恰能做文章的问题,从教师的切身问题出发,结合丰富的案例分析,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什么是学情、学情研究研究什么、学情怎么研判等问题。

  12月14日,我们邀请了本土专家--我校的副校长z老师为全体教师做了《学习不止,改革不止》的经验交流,周副校长首先阐述了改革永远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观点,接着分析了当下教育的三大矛盾,并分析了当前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和现状,重点诠释了了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的改革,最后结合我们自己学校的课程改革方案从学生生命成长的角度阐述了具体措施。

  二是集中学习。各个教研组围绕“关注学生学习起点”这一校本研训主题,根据各自学科特点,开展了相关的专题学习。

  语文教研组的《关注学生起点共享课堂成长》提出了语文课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关注年段特征,关注学习规律。数学组的《有效教学-教在学的起点》指出要因学定教--创作教案,因学施教--创作教学。英语组的《复习在学生“学”的基础上--浅谈小学英语复习课高效性策略》探讨了如何实现小学英语期末复习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理念。科学组的《教在学的起点上--关于“实验教学中的难题与策略”的研讨活动》充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挖掘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可能存在问题,并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来讨论解决方案和实验教学的策略,努力贯彻“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原则。综合组本着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研讨了《教在儿童“学”的起点上--浅析小学低段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策略》。

  三是特色自学。为了每位教师能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自学,学校每学期都要购买人人必备的教育理论书籍,完善电子阅览室、图书室,促使教师边学习边教学,理论联系实际落到实处。

  为了能提供更多资源让教师个人自学,教科室于12月份创建了微信公众平台“教师思与行”,推送教师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内容资料供教师自学。特别是在专题讲座前期和后期,围绕讲座内容推送相关主题学习资料,唤醒教师的知识储备,激发参与讲座的积极性,并延续学习效果。如教师读书沙龙前期,教科室在公众号上发送了“读书沙龙海报”以及要分享的书籍的经典句子。如在开展学情分析专题讲座之前推送了《课前如何进行学情分析》和《教育应该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在讲座结束之后,为了能让教师把自己所思考的结合教学实践凝聚成自己的智慧,推送了《论文选题指导》系列资料,《搭建结构》系列资料和《论文语言锤炼》系列资料,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教师内驱力,让有想法的教师不要错失凝练智慧的机会。

  二、三个结合,落实关注学生学习起点

  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校本研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培训之路是当务之急。

  1、专业素养与优化课堂教学结合。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支撑,而课堂是展示教师综合素质的舞台,为了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把教师训练提高的技能工作引到课堂教学的竞争机制上来,必须引导教师树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从学生的身心与教材的特点来凸显主体。在课堂实践中,要注重优化课堂,坚持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提倡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1)团队赛课共成长。语文组和数学组分别从二年级和六年级学生特点出发,分析学生学习可能会存在的问题,结合教材分析设计教学环节来突破重难点,在试课--磨课--试课循环过程中,发挥集体智慧,从而快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终两个组分别根据组内成员性格、特长等推选了3位老师参加了区级团队赛课活动,并最终都获得了三等奖。

  (2)集体备课齐收获。要搞好教育教学质量,只有搞好集体备课才行。集体备课能集多人的经验与智慧于一体,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教研组实施分学科分年段的集体备课模式,根据低、中、高3个年段分成3组进行集体备课,这样的集体备课更有针对性,更能根据现有的教学经验,准确地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环节。

  数学组、科学组、英语组、综合组围绕“主备发言--集体讨论--个人复备”模式开展集体备课,收效十分明显。如,数学组以“植树问题”这一内容根据以上模式进行集体备课,教师们通过学生掌握情况,学习困难点,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这些方面出发探讨了本课的教学,会后,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思考改进教学环节设计,这样的方式真实有效,也从一定程度上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3)教学周展风采

  ****年11月3日一天,我们数学组的老师们以关注学生为起点,开展了三堂公开课,旨在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早上第一节,干练的z老师的《数学广角--搭配问题》,在二(1)班执教。由经验丰富的z老师及时点评。第二节,温柔的z老师的《百分数的认识》,在六(3)班执教。由青年教师的z老师及时点评。下午第一节,青年教师z老师的《圆的认识》,在六(2)班执教。由导师z老师及时点评。

  通过这3堂课,组内教师都有所收获,并能把这些收获结合信息技术的培训内容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

  2、专业素养与课程改革结合。在深化课改的重要时期,为引导教师研究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从四个方面人手。一是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真精神实质和先进理念,明确课程的变化的意义、目的。二是学习新教材,研究新教法,解决怎样进行课改,在教学中怎样实施。三是举行研讨活动,每次活动要突破一个难点,更新一种理念,统一一种认识,示范一种行为。四是开展反思交流,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写出随感,再进行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专业素养与科研能力结合。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科研强师,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立足校本研训,增强科研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建章立制,营造科研氛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科研工作最注重的是学科性,要使教师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教科研中来,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和一个健全的机制作为保障。

  我校的省级教科规课题《小学篆刻特色教育的实践与探索》顺利结题,区级教科规课题《大表格在小学科学研讨环节中的应用研究》荣获区****年教科规划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

  三、技能培训,调整教师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师技能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学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都是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学期,我们根据区里的要求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要求教师在进行网络培训的同时,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课堂实践,以及相关校本研修活动。学校还成立了语文和数学工作坊,每位工作坊的成员在学完网络理论知识以后,完成了4个实践任务--研修计划、教学设计、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反思,全体成员都顺利通过了本次培训,并顺利拿到学分。

  11月份,我们根据区里的要求组织了28位老师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11月26日下午,我们特邀请了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老师z老师为大家开展了有关方面的培训。黄老师从自我个性分析入手,指导老师们通过心理学理论知识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通过气质类型进行自我个性分析。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要能展现真实的自己,做到表达的内容和行为表现一致。接着黄老师讲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要点,从活动课的主题,主要目标,主要活动过程和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4个方面着重分析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

  四、探索与展望,直视校本研训不足

  面对新的教育发展形势,在校本研训方面,学校内涵发展领域还要积极地探索与尝试,包括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积极探索实践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加强教师备、教、导、析、研等各个环节的落实。

  校本研训要坚持从教师的具体情况出发,激发、培育和适应教师学习发展的内在需求,更要锲而不舍地抓好决策的落实。抓落实才能抓住机遇抓落实,才能把好的决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总之,落实是决策的归宿,落实是决策的生命。

篇5:H滨一小二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滨海一小二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一、加强科研引领,营造科研氛围

  本学期,教科室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学校课题进行细化管理。组织课题承担者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今年7月,我校有3个区级规划课题将要结题,于是6月27日,教科室组织了相关课题负责人和成员召开了课题进度汇报研讨会。会上3个课题的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自己课题的进展以及后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与会的老师分别针对这些课题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最后由周崇副校长总结讲话,他对老师们进行了鼓励,并指出了老师们接下去的工作重点。

  二、深入课堂教学,提高教研实效

  本学期,继续在教研组活动时间和平时的常态课中推广随堂课、同课异构、家长开放课、幼小衔接课等活动,以校级专家名师团队深入各年级各学科课堂进行把脉,以主题观察和自我观察为课堂观察主要形式,观察课堂,发现问题,集体研讨,改进课堂。

  1.随堂听课日活动

  本学期我们继续实施随堂听课日活动,并改进了随堂听课活动的方案,细化活动规则,明确上课和听课老师的职责,并给予积极听课的老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鼓励了老师们的听课热情。上课教师也更加认真地准备上课内容,通过展示交流,加大了老师们的互相学习的面,加深了互相学习的度。

  2.同课异构活动

  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年5月24日下午,数学组进行集体备课,由王飞老师主持,精心制作ppt,让老师们了解一下找规律的背景、地位、以及学生的学情。大家经过相互交流,确定大致的思路,开始集体备课。再经过王老师和应老师的精心准备后,于****年6月7日下午,两位老师给我们上了两节精彩的内容。通过微信互动点评,老师们积极参与发言,应老师也主动与大家说起当初设计这节课的思路和初衷,从哪里得到的收获等。

  3.家长开放日活动

  4月28日,学校开展了家长开放日活动,我们推出了四节不同学科的课,分别是郑碧晶老师的数学课《年、月、日》,叶秀玲老师的语文课《妈妈的账单》,王呈怡老师的英语课《MeetUu’sFamily》和王素静老师的科学课《磁力大小会变化?》,四位老师为家长们展现了教学课堂的魅力,传达了课堂改革的理念。为了能更好的促进老师的成长,我们还邀请家长们填写了《三年级家长开放日家长意见反馈表》,为教师的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教科室和政教处活动后也组织教师分析反馈表中的建议,反思并改进教师的教学。

  4.幼小衔接活动

  4月6日上午,我校语文组王凯尔老师在多媒体执教了一堂精彩的幼小衔接观摩课,全体语文老师也都参加了此次教学观摩活动。王老师选取了《棉花姑娘》这一课,在一(3)班小朋友的配合下,她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带孩子走进了丰富多彩的故事天地。此次活动设计特别考虑到了前来听课的幼儿园小朋友的身心特点,因而课堂上分外注重了一些行规习惯潜移默化的落实,旨在让孩子在体验中了解小学的课堂结构,培养起耐心和毅力去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模式。此次观摩课促进了我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继续发挥循循善诱,重启发、重习惯、重能力、重方法的理念,也为此番幼小衔接观摩活动画上了完美句号。

  5.语文教研月活动

  本学期,为了贯彻“阅读教学”这一活动,教科室有幸邀请到了“潘旸名师工作室”的优秀导师--zz老师来我校进行阅读指导。活动中,三位老师带着各自精彩的阅读课远道而来,不仅为语文组老师送上了五月精神大餐,也领着滨海一小的同学们畅游了不同风格的阅读之旅,丰富了孩子们的阅读世界。

  通过这样的交流学习活动,语文组老师也深受启发。并立即付诸于行动激动。语文组马上组织老师围绕“阅读教学”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动员全体老师积极探索、积极参与集体备课、磨课过程,群策群力,由一三五老师将研讨结果以展示课形式呈现,推动了组内浓郁教学研究氛围的形成,帮助大家共同受益,共同成长。

  三、重视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技能

  1、信息技术专题培训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应用到各个领域,在教学中我们运用最多的就是多媒体课件,制作课件已经成为当前各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为了提高教师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顺利完成本学期信息技术提升工程,推动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4月7日和5月19日,我们特邀请了温州大学刘根萍老师对教师们进行了这方面的培训。通过这两次的专家引领,以及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的网络学习和线下实践,老师们在信息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全部顺利通过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的考核。

  2.教育教学专题讲座

  5月3日下午,滨海一小全体数学老师集中会议室,聆听了温州市教育教学院王炜老师的数学专题讲座《先学后教的教学思考》。王炜老师从现今教育的发展趋势指出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高数学素养,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王炜老师通过与在座教师的互动问答,通过一个个鲜明的例子阐述了先学后教的三件宝:学--反思性;教--针对性;教与学--互动性。在教材的分析运用中应该要有智慧的安排,要发现教材中的内涵所在,但也不能拘泥于教材之中。

  讲座通过现场问答与探讨激发了在座老师的深入思考,对于学为中心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王炜老师的专题指导为大家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先学后教要教什么,怎么去教。相信在座的老师也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助推自己的专业成长。

  3.期末质量评价研讨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我区小学低年级教学与评价改革,6月13日我校开展了小学低年级学业质量评价方案交流研讨活动。本次交流研讨活动在会议室集中学习了期末学业质量评价考核文件和学校期末低段学业考核安排,之后根据学科和级段进行分组研讨。教学和评价改革的道路是艰难的。改革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全校老师携手同行,凝聚共识,提升超越,努力构建我校教学和评价改革创新模式,真正还孩子一个“自由飞翔”的童年。

  4.读书交流活动

  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确立有效意识,自觉投身到有效教学的行动中。利用教研组活动展开集体学习和教研活动,提升理论素养,拓展科研视野。

  鼓励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发动教师认真阅读与学科教学相关的教育理论书籍,同时进一步发挥教研组优势。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共同研读《和孩子聊天吧》,数学教研组共同研读《为何而教》,科学组的《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英语组的《作业设计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综合教研组共同研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本书。老师们通过学科同伴间的交流与碰撞,把阅读的内容内化自己的,改造自我的经验,重建自我的认识结构,这样的阅读才有更大的收获。

  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为代表的教育技术创新倍受瞩目,大有颠覆传统课堂、迎来课堂教学革命之势。6月21日下午,滨海一小全体教师举行了《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的读书交流活动,活动由英语组科学组承办,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我校教师对传统教育和学习方式进行改革的热情,加深了教师对利用微课、幕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认识,鼓励了教师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

  四、加强同伴互助,取得共同发展

  就校本培训的内涵和它发挥作用的机制而言,必须是教师集体的活动,惟有教师集体参与,才能形成一种氛围、一种文化、一种共同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和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合作,是校本培训的标志和灵魂。

  1.成立校级“名师工作室”。

  本学期开展了校级“名师工作室”团队协作活动。我校要求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帮助和指导同学科的其他教师,3月28日下午,滨海一小成立了语文名师工作室、数学名师工作室和班主任名师工作室,要求对平时的教学工作及时做好问题分析,探讨教学困惑。

  本学期工作室分别组织成员外出学习,语文名师工作室到绍兴文理学院参加专题学习,数学名师工作室到宁波大学观摩了浙江省优质课,班主任名师工作室聆听了美国教育家“雷夫”的报告。各工作室结合外出学习收获成员间开展了学习交流活动。各工作室主持人引领工作室成员积极撰写论文,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本学习,各工作室配合教科室承办了许多培训,如数学名师工作室配合举办了数学专题研讨活动,策划了六一数学游园活动方案。语文名师工作室联合“z”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一系列的阅读教学活动。

  各工作室组织团队追因调研,落实改进方案;主动出击力行示范,推进微课研讨;关注学科追踪评价,加强知识过关;捆绑评价稳步提高,团队共同进退。从而发挥“名师工作站”的效能。

  2.青蓝工程出成效

  四年级的新教师洪高慧在师傅陈晓娟老师的指导下,把语文与地方课程整合,她的《走进瓯剧》在现场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了区一等奖,并荣获了今年的教学新苗的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师徒俩的辛勤付出,也是师徒结对活动有效进行的最好证明。

  3.团队赛课促发展

  本学期,英语组和科学组分别由3位老师组成团队,参加了区级团队赛课评比。团队合作的力量是强大的,团队磨课的经历是难忘的,团队的展示是精彩的。本次赛课活动对于教师来说不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次学习、合作与思考的宝贵经历。本次比赛,科学组获得了区团队二等奖,课堂教学二等奖,评课三等奖,英语组获得了区团队三等奖,评课三等奖。

  校本研训是一个长期工程,虽然在校本研训上我校作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但如何顺应学校工作的发展,做到校本培训有特色,有增量,有实效,真正地为教师队伍建设服务,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还走得并不稳健。

  希望通过一学期的工作总结与回顾,学会不断的反思,明确今后工作的方向,克服各种困难,更用心做好校本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