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库

小学数学观摩课有感

7095

  观摩课,有感相关素材和文章需求越来越大,很多同事也为撰写观摩课,有感文章而颇费心思。下面这篇小学数学观摩课有感范文是文本库为您呈现,可作范本与参考使用。

小学数学观摩课有感

  小学数学观摩课有感

  我非常有幸参加了今年3月23日至3月25日在杭州举行的“浙江省‘5522’工程小学数学名师即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课堂教学观摩会”,有不少收获与体会。翻开听课记录,他们独具匠心的设计跃入眼帘;掩卷沉思他们的举手投足仿佛在脑海中回放。本人结合这次观摩课的设计谈谈个人的感受。

  一.关注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传统教育注重师德尊严,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讲,学生死学,从学生踏进学校大门的那一天起,除了被动地接受知识别无选择,这种教育从小就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现在我们都在改变这种教育方式。这12节观摩课都将数学课堂有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要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场所。

  如z老师首先出示学校简介信息,抓住学生人数“2890”这个数请学生回忆自己已经知道的数学知识,然后在了解学生的起点上引入新知,体现了以生为本的人文教育,激起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再如,z老师以计算比赛一组题:1332/2、2/3、1.4/11激起学生求胜的欲望,积极投入学习活动,当学生碰到“除不尽”这个困难时,提问为什么导入新课“循环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这样不仅了解了孩子已有的知识水平,而且激发了孩子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诸如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这样的导入不仅深深吸引了学生,也把学生从单一的、被动的、不平衡的师生关系中解放出来,而且由课始到结束,都始终做到给学生均衡、平等的锻炼机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认识的机会,使课堂不再出现“被遗忘的角落”,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师生之间不再是教师传授、学生倾听的单一模式,而是平等交流与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教师更多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师生之间共同发展的新景象。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玻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二.注重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建构过程

  小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是从具体形象概括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逻辑抽象概括为主要形式。一般要经历不同的认知水平:第一个阶段是直观形象水平(或动作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形象抽象水平(表象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本质的抽象水平(符号阶段)。同时,小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是一个逐步丰富的过程。所以我认为这些课共同的第二个亮点就是摒弃了过去死记硬背概念、公式的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如z老师“千以内的认识“这课,他首先直接揭示课题后,寻找学生的起点:让学生尝试写“一千”并说说自己对一千已有的认识,然后开始通过三个活动“猜小棒--想象小方块--猜钱数”展开,着重认识一千;接着通过分钱、写数、圈数来进一步认识千以内的数,最后总结、延伸。这一节课的精彩我认为在于他是让学生在操作中建立了数感,让学生经历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和发展了数感。活动新颖、有趣,学生兴致高涨,学得津津有味,从而轻松地达到了教学的预定目标。

  还有,在千以内的认识课上,老师让学生数出100个五角星,大家都能独立完成,但当让他们数出更大的数1000时,教室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以为孩子们手上的五角星不够了,而且和同桌合在一起也还是不够,怎么办呢?短暂的讨论后,孩子们就想出了和其他的小组合作,顺利地数出了1000这个数。在这里,学生们不仅探究了数学知识的探究,同时经过老师课前精心的设想和学习材料的准备引发了对学习方式的探究,而且,老师没有一句要求合作的提示语,但小朋友却通过互动,自然而然地用到了合作学习的方式,顺利地数出了1000个五角星。这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只要在学生需要时,教师适时地组织起互动,那么这样的学习就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关注数学的本质,取材来源于生活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在教学中,要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让学生真正感受、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在这次观摩课中,所有的授课教师均能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积极探索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机联系的切入点,创设生活情境,活化教材内容。

  例如“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三位教师导入虽不相同,但都是从孩子的身边经常接触到的小数,如物品的价格、身高、体重等引入,让学生感到小数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再如z教师上的“循环小数”一课,课始他用多媒体出示一道题:请你深吸一口气,然后一口气唱完:135│135│135│,当学生刚唱完,电脑屏幕不断地重复出现135│135│......当学生一口气唱到没声音的时候,老师提问了:“为什么唱下去没声音了?这种现象你在生活中有看到过吗?由此引入了对循环小数的探究。

  再如,“百分数的意义”一课,三位教师要么出示我国中小学生的近视率、牛奶包装盒的百分数等生活中跟学生密切相关的百分数;或请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材料;或创设选建筑公司情境中感知百分数在生活中的用途,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究竟要学什么。最后,一位教师以“100%的成功=99%的汗水+1%的灵感”有关百分数的语句作为结束时对学生的勉励;另一位老师则以学习情绪调查:愉快()%,紧张()%,遗憾()%作为结束,他们通过自己的用心设计,不仅回顾了新知,而且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了高潮,学习不在觉得是一件累人的事,而是一种享受,这确实是一种比较高的境界。

  还有,z老师能大胆打破原有的教材安排,灵活地选用现实生活中“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升天”这一现实事件,出示收看****年10月12日神州六号发射电视转播情况:

  学生总人数

  50人

  教师总人数

  20人

  收看人数

  47人

  收看人数

  20人

  让学生观察表格,从表格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从中你能得到百分数吗?通过算,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设计,不仅抓住了学生生活的实际,抓住学生、老师谁更关注“神六升天”这一敏感话题,又绷紧了学生的心弦,而且学生也更为关注比较的结果,急于想寻找答案。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就较为投入,学习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学生学习起来也就会感到非常的轻松。

  如上所述的例子举不胜举,所以的授课老师都能充分挖掘出知识与生活的联结点并创设有效的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去生成新知,让学生在熟知的生活、知识背景下进入新知的学习。此外也可以看出,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作为教师要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处理教材、使用教材,合理地调整教材、重整教材,并充分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实例解释数学问题,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省时”、“高效”的目标,同时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的中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发展自己,抓住数学真正的本质,用自己的真情、智慧去用心上数学课相信我们也能让我们的数学课更和谐,更精彩。

www.weNbenk.com 文本库

篇2:星空奖语文教学观摩课有感(1)

  聆听完我校与二实验兄弟学校以教学交流为目的的两堂优质课,收获颇丰,初中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也在一起交流心得,特总结如下:

  首先要明确,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课型模式,呈现出的是两种不一样的精彩。所以,评价的标准应该有所不同。

  其次,两堂课分别展示了两位老师各自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上所致力追求的新课改理念。

  zz老师的课是在实验中学“增量阅读”的大语文教学背景下的一场精彩的展示课,师生前期准备较为充分,知识储备量大,所以课堂上学生基本能做到“知人论世”,对辛弃疾的生平经历以及志向抱负做到侃侃而谈,展示出较好的学习素质,可以说是“功在课前,笑在课堂”!。

  复盘整个课堂流程,zz老师能始终遵循古诗教学中以“朗读”为宗旨的教学理念,依次进行了课前展示读,课中初读、再读、美读,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导读、朗读高手示范读等,形式多样,层层深入,并且由景到情,逐渐升华,可谓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对于所选的两首辛弃疾词的教学,zz老师并没有单纯的平均用力,而是详略得当,有所侧重,第一首侧重教授学生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诗词的一般规律,并通过感悟、训练内化为一种语文学习的能力;第二首则让学生在有据可依的基础上,自由发挥,使课堂两部分精彩纷呈,相得益彰。尤其值得称赞的是课堂的板书设计图文并茂,讲究艺术性,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好享受。

  zz老师本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一种大气魄、大胸怀,也给在场所有的师生带来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震撼。学生在课堂上视野广博、口吐莲花、源于文本又超越文本,这样的教学效果更增强了语文教师“专题教学”的信心。因为广泛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的基础,能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甚至还会对学生将来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阅读力就是思维力,思维力就是学习力,学习力就是发展力!

  教学改进建议:如果能在课堂生成上多下点功夫,相信师生收益会更多。

  二实验zz老师可谓是教学基本功扎实,粗犷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细腻的心,课堂导入清新自然,语言生动活泼,适合初一学生的心理接受特点。最难能可贵的是,借班上课,在对学生具体学情并不太了解的情况下,能本色自然,不着痕迹地将自己的教育智慧融入课堂,可谓匠心独运。目标的设计和达成情况基本一致,最后也能走出文本,升华提高,使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整个教学过程以品味语言为重点,既让学生领略到了三只性情迥异的可爱的猫,又通过个别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品味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但囿于学生平时这方面的训练较少,一时难以把握教师的教学意图,但最终还是在zz老师巧妙的引领下有所会心,有所领悟,最终达成教学目标。这也给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一个有益的启示:先教授方法、技巧,让学生有所储备,再来实地训练,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点评老师高屋建瓴,从教育规律角度出发,给予精当的点评,也让所有老师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对语文教学的常规教学又有了一种全新的再认识。

  总之,教无定法,语文教育改革的探索依然需要每个老师用自己的教育实践去开创一片新天地!

篇3: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听名师观摩课有感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听名师观摩课有感

  名师观摩课在z教育学院如期举办,听了名师们精彩的课,受益匪浅。尤其是z老师的《乘法分配律》及z老师的《米的认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早就听说z老师的课幽默诙谐,课堂融洽,气氛活跃,今天一听,感受彼深。上课伊始,刘老师以诙谐的语气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认识学生,让学生用一句话“某某”和“某某”都是我的好朋友。或一句变两句“某某”是我的朋友,“某某”也是我的好朋友。但两者表达的含义相同,体会中国语言的美妙,奇特。话锋一转:"美丽的数学世界有没有这样的神奇的事情呢?"刘老师以“趣”引领,此时,学生的“胃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刘老师的课堂语言艺术令人佩服,把学生称为先生和女士,还很时尚!教师的语言有点象大兵的声音特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整个教学,孩子们都在刘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引领加上“特定”的肢体语言,轻易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色笔和反复的改写,描述,孩子们对乘法分配率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运用的得心应手。

  这样的课堂真有趣,孩子们在学习着,也在享受着。学生从开始的无所适从到后来的心有灵犀,无不体现着刘老师驾驭课堂的游刃有余,每一个与会者都被刘老师的幽默诙谐,睿智所折服。

  而z老师的课则有另一番韵味,作为学生对“米”的认识是比较抽象的,z老师通过各种巧妙的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建立了“1米有多长”的表象知识。而每一次的活动,学生们都完成的有序且有效。

  大胆放手,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有效学习,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是这堂课最显著的特色,这也恰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纵观整个课堂,在老师的引领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小活动,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的,且衔接的十分流畅自然,让学生沉浸在活动中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加深了对“米”的认识。

  本节课的高潮在于课的结尾部分。老师将自己装扮成智慧爷爷的形象,将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升了上来。而随着“谁愿意站在离智慧爷爷1米远的地方?”话语一出,学生们将老师围在中间。。。。。。多么巧妙的设计,多么感人的情景。课虽已结束,我却意犹未尽。

  张老师的课堂亲切自然,所有的活动都辗转自如,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听课的感觉就是享受。特级教师的风采令人赞叹,说不羡慕是假的,想追逐确是不易的。一步一个脚印,才是我能做到的。

篇4: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心得:听名师观摩课有感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心得:听名师观摩课有感

  名师观摩课在德州教育学院如期举办,听了名师们精彩的课,受益匪浅。尤其是刘松老师的《乘法分配律》及张冬梅老师的《米的认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早就听说刘松老师的课幽默诙谐,课堂融洽,气氛活跃,今天一听,感受彼深。上课伊始,刘老师以诙谐的语气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认识学生,让学生用一句话“某某”和“某某”都是我的好朋友。或一句变两句“某某”是我的朋友,“某某”也是我的好朋友。但两者表达的含义相同,体会中国语言的美妙,奇特。话锋一转:"美丽的数学世界有没有这样的神奇的事情呢?"刘老师以“趣”引领,此时,学生的“胃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刘老师的课堂语言艺术令人佩服,把学生称为先生和女士,还很时尚!教师的语言有点象大兵的声音特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整个教学,孩子们都在刘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引领加上“特定”的肢体语言,轻易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色笔和反复的改写,描述,孩子们对乘法分配率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运用的得心应手。

  这样的课堂真有趣,孩子们在学习着,也在享受着。学生从开始的无所适从到后来的心有灵犀,无不体现着刘老师驾驭课堂的游刃有余,每一个与会者都被刘老师的幽默诙谐,睿智所折服。

  而张冬梅老师的课则有另一番韵味,作为学生对“米”的认识是比较抽象的,张冬梅老师通过各种巧妙的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建立了“1米有多长”的表象知识。而每一次的活动,学生们都完成的有序且有效。

  大胆放手,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有效学习,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是这堂课最显著的特色,这也恰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纵观整个课堂,在老师的引领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小活动,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的,且衔接的十分流畅自然,让学生沉浸在活动中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加深了对“米”的认识。

  本节课的高潮在于课的结尾部分。老师将自己装扮成智慧爷爷的形象,将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升了上来。而随着“谁愿意站在离智慧爷爷1米远的地方?”话语一出,学生们将老师围在中间。。。。。。多么巧妙的设计,多么感人的情景。课虽已结束,我却意犹未尽。

  张老师的课堂亲切自然,所有的活动都辗转自如,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听课的感觉就是享受。特级教师的风采令人赞叹,说不羡慕是假的,想追逐确是不易的。一步一个脚印,才是我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