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库

GY实小创建和美教育特色学校汇报

6959

  碎片化信息时代,写好一篇教育特色,汇报,创建文章越来越难,东拼西凑也令人不满意,以下GY实小创建和美教育特色学校汇报文章内容写作方法可作参考,您可向其它有此需求的小伙伴推荐本站。

GY实小创建和美教育特色学校汇报

  榆赣实小创建“和美教育”特色学校汇报

  --打造和美教育 成就和美人生

  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每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都有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必将积淀并衍生出属于自己的、深厚的学校文化,我们学校也不例外。

  榆赣实验小学建校于1949年,1982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78个,在校学生5025人,教职工248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5人。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围绕“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关照学校的发展,不断传承与创新,在多年办学的积淀中,我们总结提炼出“和美文化”。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荀子说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德国美学家、文学家席勒认为,审美是人从“感性人通向理性人不可缺少的桥梁”,“要使感性人成为理性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别无其他途径”。基于这些哲思的启发,我们秉承“和美文化”办学主张,一直致力于追求“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美美与共、每个发展”的“和合美每”的境界,引导学生不仅要追求感性美--事物的美、艺术的美、人格的美,而且还要追求理性美--发现的美、思维的美、创造的美。学校在不断地“扬弃”中,逐步形成了独具个性的“和美教育”文化特质,学校“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办学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学校先后成为“中国和美教育联盟学校”、省“和谐教育学校”、市级京剧、曲艺非物质文化传承学校等,先后承办全国小学教师学会校本化和美课程改革现场会、省小学深化课程改革与省书法教育推进现场会等,“和美教育”办学品牌逐步彰显。我们的做法是:

  一、打造和美文化,彰显和美教育特色

  我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比较稳定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学校文化是内隐在学校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学校内部制度以及教育环境等因素中的价值取向,其核心是学校作为一种有活力的组织内在的“人文系统”。因此,我们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学校文化。

  1.创生和美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传递着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诠释着师生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标准;它关乎校园内每一个人的大事情。因此,创生和美校园文化只有人人献计献策,方能求得最大公约数,方能得到每个人的认可,方能影响每一位师生的一言一行。为此,学校在和美校园文化特色建设上,紧紧抓住“和美”要义,从“和而不同”的原则出发,围绕校训、三风、校徽、校标、校歌等要素,学校先后开展了“我与学校同发展”“我给和美文化寻找理由”等征集与评比活动,在此基础上进行汇总、讨论、整合、提升,从而提炼出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标、校徽、校旗、校歌的和美内涵,并以此规划了学校发展愿景与和美文化节,构建出了和美文化长廊与文化墙,设计出了校徽、校牌、校标、校旗、校色、校服、校歌、校刊、画册、贺卡、吉祥物与班级图腾等,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融入了每一位师生的心血与智慧,全校每一位师生都是它的作者,因为里面有你的油,有他的面,有你的糖,有他的盐,自然也就成为全体师生普遍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时刻激励每一个人与和相伴,与美相随,和和美美,美美与共。

  2.建构和美管理文化

  管理文化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时刻影响着学校中每一个人对教育的看法、理解与价值追求,而且直接影响着教育者的教育行为方式与生活态度。为此,学校推行“高品位决策、低重心运行、近距离服务”的管理模式,发动全校教干与教师,开展了“我给学校和美管理提几条建议”活动,在此基础上重建了一系列《实验小学和美教育管理制度》。提炼出了“三自”和美管理模式,即自主--学校的制度大家定,大家的事情大家定;自觉--大家定的事情大家做,大家定的规矩大家遵守;自在--自己定的事情自己做。由于管理制度均出于全体教师中,学校的和美管理文化自然就有了普遍的认同感、约束力与向心力,从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距”的自由状态,体现了学校管理的和美境界。

  3.锻造和美师生文化

  从学校文化的主体看,它不仅包括管理者文化,还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学校文化中的教育理念、行为、制度与环境真正进入师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学校文化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因此,依托“一训三风”将师生的心灵深处烙上和美品行与内涵,是学校打造和美教育特色的关键。

  (1)成就和美教师。

  为将和美符号和内涵文化融入教师,我们积极倡导“和美教师”的三重境界--和美良师、和美能师、和美名师,力求使每位教师成为“亲和善诱,美人之美”的标杆与化身,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这一要求。为达此目标,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搭建“和美讲坛”,使成熟起来的教师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二是创建“推介平台”,使成长起来的教师拥有外出执教与讲学的机会;三是鼓励“著书立说”,使专家型教师成为有广泛影响的知名教师。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特级教师与名师、学科带头人与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三支梯队。其中拥有特级教师1人,港城名师2人、县名师8人,市教学研究与评价专家6人,一支“雁阵型”和美教师梯队已经形成。

  (2)塑造和美学生。

  我们一直在思考,从榆赣实验小学走出来的孩子,他们将来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想,他们应该具有身体强健、心理健康、品格高尚且具有探究与创新能力的人。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致力于将每一位学生塑造成“全面、和谐、完整”的和美少年。我们采用三种途径实现这一目标。一是以“尚德崇真”校训为纽带,追求“崇尚德行、敬畏真理、探索真知”的育人目标,让每位学生以“美德修身”,以“美行立本”,不能成才也要成人;二是以“和融共济、美美与共”的校风为经线,努力形成“以和为贵,和谐互动,和平相处,美美与共”的风尚;三是以“和乐求真、各美其美”的学风为纬线,形成“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和谐互助、乐求真知、各美其美”的天地,创造出适合每一个人成长的教育,进而成就一校的和美少年。

  二、构筑和美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所谓“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结合国际组织及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将“核心素养”分为“学习素养”“交往素养”“人格素养”,它们分别指向“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基于“和美文化”的“核心素养”,就是将“和美文化”的丰富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对应起来,描绘出培养独具榆赣实小特质的育人目标。

  1.建设“和美课程”五大体系

  我们知道,课程品质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课程结构影响学生的素养结构,校本化课程实施质量的高低更影响着学校发展是否有特色。为了体现“和美文化”的丰富内涵,达成“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我们依据国家课程实施纲要,依据自身已有的“人文教育、艺术教育、主题教育”三大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梳理与提炼,逐步形成了指向“核心素养”体系的“和美文化”内涵的拓展性课程--“人文与社会”“数学与生活”“艺术与审美”“科学与技术”“体育与健康”五大系列课程,最终达到了“和美课程”与国家课程的高度整合与提升。

  2.探索“和美课程”实施路径

  在“和美课程”的实施中,我们一是采取“必修课”“选修课”“长短课结合”等办法进行推进。“必修课”是每个年级每位学生都要研修的课程,它主要包括“人文与社会”领域中的“国学课程”,即《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笠翁对韵》《三十六计》《论语》等。“选修课”为了突出课程的选择性,我们向学生提供“和美课程”菜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课走班。为了突出“书法教育”,我们采用“长短课结合”的办法,每周安排一节专门的书法课,每天安排一节30分钟的写字练习课,做到指导有专长、训练有保障。二是依托课程基地,成立丰富多彩的社团,开展形式各样的社团活动。目前,学校已成立国学经典、文明礼仪、名人轶事、民风民俗、京剧、曲艺、国画、书法、绘本、民乐、民舞、影音、科技技制作、科幻绘画、航模技术、篮球、足球、乒乓球、中华武术、围棋、国际数棋等上几十个社团,童心故事室、名著导读室等社团活动室被评为市优秀学科教室,“绘本社团”“新梨园社团”等众多社团被评为市、区“十佳社团”或优秀社团,《京剧》《绘本》等20种校本教材被评为市、区优秀校本教材。

  三、构筑和美课堂,培养学生素养核心

  如果将“核心素养”分为“学习素养”“交往素养”“人格素养”,那么,“学习素养”便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关键能力”,依托和美文化,实施和美助学与评价,是我校和美教育之核心所在。

  1.架构“和美助学”课堂策略

  所谓“和美助学”,是指在课堂中以生为本、以和为贵、以乐为美,放手让学生亲历获取知识的过程,遇到学习困难时,与教师或同伴互助解决。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是和美助学的核心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互教互学”是其基本策略,“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思考”是其追求目标。“和美课堂”的表现形式是“自助”“互助”“师助”:“自助”就是自主建构,旨在调动并激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经历“和而不同发现美”的过程;“互助”是学生间互教互学,它重在滋养学生协作精神与团队适应能力,让学生经历“各美其美体验美”的过程;“师助”就是对教师课堂主导作用的校准与调适,让师生经历“美美与共创造美”的过程,彰显了“和美文化”的真正内涵,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在“和美助学”课堂中,我们采用“低段渗透、中段体现、高段强化”的策略加以推进。“低段渗透”,就是在一、二年级学科教学中,渗透“助学课堂”的基本理念与基本范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中段体现”,就是在三、四年级学科教学中,逐步按照“和美课堂”的基本范式实施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高段强化”,就是在五、六年级学科教学中,充分遵循“和美课堂”的基本范式开展教学,引领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建构了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和美课堂”基本教学范式。我们要求教师先“建模”后“入模”,做到“化无形为有形”;再引导教师由“入模”到“出模”,做到“化有形为无形”,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探索“和美评价”多元体系。

  和美文化的落实的深度与和美课程实施的信度,依赖于和美评价的实施程度。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将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整合为“和美课程”,结合“核心素养”要素,依据“和美文化”内涵,将“和美评价”分为“文化体系、操作体系与内容体系”,从师生两个方面,实施综合性、多元的“和美评价”活动,评价的各项指标直指学生核心素养,从而不断完善“和美课程”体系与优化“和美助学”策略,进而彰显学校的和美特色、成就师生的和美人生。

编辑:www.wenbeNk.Com

篇2:XS中学简介创建武术教育特色学校汇报

  山徐中学简介创建武术教育特色学校汇报

  我校始建于1965年,座落在山徐脚下、塔山湖畔、紧依子贡晒书台,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限于区位,我校无法与许多学校比资源、生源、规模。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谋求学校的发展?从2xxxx年开始,我们努力扬长避短,结合地方武术传统文化,发挥学校优势,将学校的发展定位为“创建武术教育特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走出了自己的办学之路,办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提高自己的办学品位,谋求学校、教师、学生和谐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与探索。

  一、正确定位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的定位要根据学校自身、师生群体的特点和地方资源优势,着眼于学校及师生的发展,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兴趣与需求,有利于调动全体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进行定位。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中国武术“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而且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特别是随着李小龙、黄飞鸿等武术巨星的其人其事被搬上银幕,中国武术为中外各国人民所认识并对她所孕育的拳种有着很深的印象。因而挖掘、整理和推广传统武术已是我校全体师生期望的大事。”我们充分利用“中国武术”这个得天独厚的地方优秀教育资源,以寻找“中国武术文化”校本研究为契入点,通过多方的考察和研究,确立了我校特色创建的思路是:“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武术传统文化,推行武术教育,打造学校特色”。

  二、推行武术教育的历程

  创建学校特色是我校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点,为确保学校特色创建的有效实施,学校成立了“武术特色”研究小组,研究小组成员在对师生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选择、整合、补充、拓展等形式对“武术教育”进行规划,制定了实施方案。我校推行武术教育,创建学校武术特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点带面,激发兴趣;第二个阶段:全面普及,奠定基础;第三个阶段:形成特色,促进发展。我们的做法是:

  1、挖掘资源,提升素质,组建指导队伍。

  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体育局的支持下开设了武术训练点。聘请武术教练来校进行武术教育活动,与武术馆联手进行武术教育,请舞龙师傅来教学生,请醒狮队的师傅来提高学生的醒狮水平等等,同时还鼓励学生走出去,到武馆学习其他各种武术基本功、武术套路、武术技术技巧,充分利用和挖掘社会一切武术教育资源,推进武术教育的进程。

  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武术教育能力,对我校持久推行武术教育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校特别注重提升教师的素质。一是严抓体育教师的基本功,要求体育教师学习太极拳、太极刀,练就扎扎实实的功底;二是严抓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体育教师能充分利用各种设备,创造各种条件渗透武术教育,灵活运用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激励学生学习武术兴趣;三是加强体育教师的继续学习,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教学公开课学习和交流,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现代教育教学水平;四是加强体育教研的力度,做好校本教研的文章,组织体育教师撰写教学论文,编写校本教材等,为武术特色的持久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全面普及,养成风气,打造校园文化。

  我校严抓学生习武的全面普及,人人参与习武,强身健体。为此,我校在操场的南边建造了一个200平方米的运动场作武术训练使用,并根据武术教育需要购进了武术器械一批(刀、剑、棍各60件),拳击套50对,狮子20头,龙3条,为武术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武术课程中,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武术训练中切实抓好学生的武术基本功和武德教育工作,做到武术套路人人会,要求每一位学生至少学会并熟练演练一种武术套路,达到全面普及、强身健体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