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库

GH花园中学第三轮主动发展总结报告

2619

  日新月异快速发展时代,主动,总结,中学,报告相关文章写作方法和用词也会与时俱进、存在不同要求,如下这篇GH花园中学第三轮主动发展总结报告文章可能会因应您的需求,希望能给你提供相应的帮助。

GH花园中学第三轮主动发展总结报告

  园花中学第三轮主动发展总结报告

  〔自评综述〕

  自第三轮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制定以来,在校长室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凝心聚力,坚持“让每位师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在基于学校发展现状、继承学校发展传统的基础上,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全面带动规划的实施。三年来,逐渐在课程建设、德育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以教师专业的不断成长成就了学生发展的高成长性,学校发展呈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后劲。2xxxx年6月,学校成立了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实施自评工作领导小组,研读教育局相关文件,吃透并领会精神;7月6日完成了第三轮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自评方案,部署迎接评估相关工作;7月20日,对照自评方案和指标体系,各部门完成了自评分报告、自评打分;8月10日,完成了第三轮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总结性评估自评报告;8月底,通过行政会议和教工会议审议并完善了自评报告。通过对三年学校工作的梳理,我们为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而自豪而欢欣鼓舞,也为工作中的不足感到深深的遗憾。我们期待通过这次评估,能够不断寻找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也为第四轮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提供可行依据。

  〔发展规划〕

  在前两轮学校主动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承并不断完善原有的办学理念,逐渐形成学校的精神理念。

  校训:明远求真

  办学理念:让每位师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学校哲学:因材施教

  校风:人文、和谐、质朴、开放

  教风:爱生、乐教、协作、勤研

  学风:明礼、求实、勤学、善思

  学校发展目标:质量更优秀、特色更鲜明、社区更满意

  教师发展目标:师德高尚、业务精湛

  学生培养目标:健康、阳光、善思、好学

  重点项目:以内涵提升、特色发展为重要目标,以课程建设、队伍成长和学生发展为重点,以项目驱动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对规划目标任务的分析,对学校课程、德育特色和师资队伍三个项目进行设计和实施,谋求突破。

  〔自评总结〕

  通过对规划目标任务的分析,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全面带动规划的实施,对德育教育、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三个项目进行重点设计,打造学校工作亮点和特色。下面就德育、课程、队伍、管理、特色五个方面,汇报我校三年主动发展实施情况。

  第一部分:推行阳光德育,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学校的一切教育、一切活动,始于学生,归于学生。我们培养的不仅仅是会做题目、会考试的人,更应是热爱生活、适应社会、有责任、能担当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此,我校以三名德育为抓手,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以多元评价为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一、不断完善提高学习力

  1.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以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爱好为方向开设多元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成长途径。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基础上,积极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利用微视频、淘题吧、青果在线、普九英语学习等平台和手持技术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和课程设计,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主动学习意识增强,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3.坚持执行减负增效。学校通过加强集备、开设聚焦课堂、习题研究、作业改革等措施来落实减负增效,留给学生自主发展和学习空间。除了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之外,学校还对学生开展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行自我的减负增效。并在学生中开展减负增效大家谈,学生围绕“我会学,我快乐;我能乐,我成长;我乐学,我成功”展开学习讨论。

  近三年来,学校各年级各学科合格率、优秀率逐步提高,生物、地理全市会考中合格率、优秀率均处于同类学校前列,中考成绩连年创新高,更多的花中学子走进了理想的高一级学校。

  二、丰富活动提升健康率

  1.日常工作做扎实。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通过蹲点干部、值班干部、学生自管会等多个层面进行监督反馈,确保执行到位。每年组织学生进行体检,良好及以上者逐年提高,近视率、肥胖率呈下降趋势,学生体质达标合格率、优秀率不断上升。在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的同时,学校还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每学期开展心理普查、心理咨询、心理团辅等活动并建立相关档案。

  2.常规活动有新意。主要表现在:①主体新。学生真正成为活动主角:学生参与策划,学生做主持人,学生做主讲嘉宾,学生来颁奖等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主人”就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开学爱心拍卖的拍卖品全部是师生的作品。②形式新。活动以谈话类、晚会类、拍卖会、幸运抽奖、励志行等形式进行,学生创造性被激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变得更为强烈。③内容新。除传统节假日、纪念日开展活动外,我们围绕“祝福”、“心愿”、“感恩”、“责任”等主题,精心设计德育活动,并把筹备过程看成德育的契机和教育的过程。秋季开学典礼上来自市道德模范、家长们甚至保安的祝福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关爱。

  3.主题活动亮风采。围绕“生命教育”、“体育节”、“科技节”、“数学节”、“英语节”、“读书节”、“艺术节”等主题,学校为所有学生搭建展示大舞台,既有普及活动,也给予各路“明星”闪亮登场的机会,立足师生参与率80%以上。2xxxx年5月,学校为王庆和唐羽锋两位同学举办了学生个人书法展,更是将此类活动推向了高潮。

  4.特色活动成品牌。“三名”德育、心理教育和公民教育是我校的德育特色。在这一轮发展中,三个特色活动在继承的基础上,走向品牌化,更具示范性。“三名”德育拓展了“名”的内涵,由“三名”走向“多名”,并和学科学习、班级文化建设相结合。(详见特色介绍)。心理教育除继续开展一员一报和一本(班级心理气象员、心理成长小报、班级心理日志本)进行心理预警外,积极引入校园心理AB剧、沙盘模型、“成长心连心”师生家长的心理团辅等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还针对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人员分别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近三年我校同学研究的公民教育项目多次在市、省级公民教育展评活动中获得奖项,2xxxx年在市公民教育项目展评会上还作为优秀单位进行了“小公民,大视野”的微视频的经验介绍。

  5.多方携手促发展。对于个别行为异常、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学校通过班主任、心理咨询室、家长学校和关工委形成教育合力,督使其健康成长。对于一些问题学生在处理之后能进行后期关注与教育,比如每周的行为总结,党员老师谈心,每15天的老师同学评价,让其不脱离正常的轨道,不自暴自弃。

  6.师生关系更和谐。学校通过加强师德建设,使全体教职员工确立大德育观,关心、尊重每一位学生。2xxxx年的点赞卡别出心裁,老师为中考学生点赞,教师节学生为老师点赞。校园内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师生都能心怀感恩。园丁班主任工作室等研修团队的专业引领让教师在各方面能以生为本,以人为本。学校也涌现出刘慧娟、李小静、刘正奎等一批爱生、师德模范,邵羿老师还被评为常州市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

  学校扎实的工作,丰富的活动,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学校先后被评为“常州市首批心理健康合格校”、“常州市首批生命教育示范校”和“江苏省健康教育促进学校(铜牌)。

  三、搭建平台增加体验感

  1.课堂多动手。学校按规定开足开齐各类课程,并且通过开设30多门的校本课程。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倡导学生动手实验互助学习、小组研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2.课外多实践。课堂外,我们精心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国防教育基地体验规范、高职院校体验生活中的技能、远足行动中体会坚持与意志品质的可贵)、研究性学习(积极参加常州市首届历史记录大赛,并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佳绩;坚持在八年级开展,持续获得佳绩)、公民教育活动(作为地方课程列入七年级课表,就社会热点、焦点、难点进行选题、研究,形成报告,举行听证会等,在常州市、江苏省获得多个奖项)等,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课堂所学不到的东西,让学生深深懂得:学会学习比学到了什么更为重要。

  3.活动多体验。组织丰富的校园活动,搭建多种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种成长体验途径。班级值周制、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学生评委、班务委员会等让学生成为班级发展的主体。经典诵读、DIY手工制作比赛、学生个人书法展、跳绳踢毽比赛等各类文体活动,让校园“达人”频频亮相。每月“阳光学子”评比,涵盖十大类别(学生和班主任可自创项目),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文化艺术节、英语节、数学节的举行,都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成长的喜悦。

  四、多样评价拓宽成长性

  在原有的成长记录袋的评价基础上,学校不断拓宽评价渠道和方式。

  1.成长规划引领评价。新生入校伊始,学生处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新生夏令营活动,帮助学生做好小升初的衔接,指导他们制定《三年成长规划》,描绘自己在花中三年的发展蓝图,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引领自己三年的发展。期初的制订、期中的修正,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寻找正确的成长目标和方向。

  2.过程评价修正方向。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伴随着学生三年的成长过程,里面不仅有学生的荣誉证书,更有学生的成长记录,小至美术课的一幅画,大到学生的手工作品、老师的点赞卡,这些都促使学生自我觉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3.网上评价增加维度。2xxxx年上半年,学校与万能达公司合作,积极开发“学生综合素质网上评价”平台,并就2个班级进行了尝试,本学期将全面推广,并作为课题来进行研究,旨在更加客观、多元评价学生,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4.展示评价显示风采。每月一个主题的阳光学子的评比、校本课程学期的展示、优秀作业展示、学生个人书法展、学生微油画展等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提供展现自己学有所成的舞台,让学生在各个方面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潜能。

  5.激励评价激发向上。将证书和贺信送至家长手中、张贴学生笑脸墙、制作展示学生风采的台历、教师点赞卡、发放新生奖学金、幸运毕业生等等,激励学生向更高、更好发展。

  随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序推进,学生变得更健康阳光,也更富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喜悦。与此同时,他们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全校同学在知识竞赛、科技竞赛、征文比赛、读书活动、绘画比赛等共计十五类的市级比赛中,有900多人次获得了各类奖项,有近300人获得了省级及以上的奖励。

  第二部分:打造阳光课程,优化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是学校履行教育教学职能、践行教育理念、实现教育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是学校进行教学与评价的重要依据;课程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参照标准,是实现其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课程更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差异化发展的支持和保障。学校通过构建开放多元、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更具个性、更多选择的成长环境,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全面充分而又自由的发展。

  一、课程设置系统更合理

  1.体系性。课程的体系性决定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我校有机统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兼顾全体的同时,体现分层的思想,既有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又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为每位学生的发展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

  2.完整性。课程的编制应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以保证学校课程的系统性。我校各学科课程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内容进行校本化统整,形成适合我校学生实际和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对学科内容进行统整,形成以结构组合为特征的教学方式;对校本课程、主题活动、专题研究等进行统整,形成学生在校三年中从事各类学科活动的有效序列。

  3.科学性。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管理、课程评价相结合,课程知识结构完整,增强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贴近学生的体验和经验,更好地遵循学科内在逻辑和知识结构化特点。

  4.前沿性。时代在发展,社会在不断前进,课程也应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我校引进先进的理论和理念,设置一些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课程,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

  二、课程实施规范又高效

  课程实施是将规划的课程付诸实际教学行动的实践历程。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在规范办学行为的前提下,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并倡导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

  1.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课程的实施首先必须规范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来实施新课程改革。我校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堂教学内容,确保在校统一接受教学活动时间不超过7小时,确保学生每天在校有1小时体育活动锻炼时间,严格落实减负增效的各项举措。

  2.学科学习增效率。开齐开足课程只是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要努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做到真正面向全体,正视差异,因材施教。为关注学生层次性,提高作业针对性,保证课堂有效性,我校化学组积极自编校本化作业集,数学组汇编了较完整的学案集。明确各学科学习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更规范有效。

  3.聚焦课堂求创新。先进的教育理念需要内化为教师的自身要求和实际行动,我校将学科培训与具体的课程培训、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注重开展课程研究、课堂研讨、即席指导,为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帮助。优化“聚集课堂”活动,借助网络评课平台,让教师在上课、评课中逐步提高课堂教学品质。

  4.技术支撑求变革。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于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我校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探索网络交互平台上的教学尝试,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利用微视频、淘题吧、英语普九、惠普-E学习研究、基于平板技术的知好乐教研学等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并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5.建立完善常规制度。为了更好的促进各学科组的课程实施,我们建立中层干部“蹲点”制度,促使各教研组能有序地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切实解决课程改革、教学过程的实际问题;进一步落实常态课的督学机制,全校定期进行主题式的课堂教学诊断,及时反馈、及时表彰,跟踪听课,督促整改。

  三、课程研究传承建特色

  为让我校的课程设置更全面,课程实施更高效,我们加强课程研究,增强课程意识。

  1.联合教研扩视野。共享学科教学资源、教师资源,积极开展校际教研活动,可帮助教师确立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完善教与学的行为。我校由课程处组织老师与市内初中校进行联合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走向市外学名师、访名校;与江苏省其他市的学校进行“六校联盟”活动;邀请外校知名教师来我校课堂“现身说法”。通过听课、说课、评课、沙龙、联合命题、联合阅卷等活动,交流各校特色经验,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扩大我们的教学新视野。

  2.衔接教学促提高。七年级与周边小学六年级开设同题异构课,九年级与高中开设“初高衔接课”,在开课与评课、联合研讨中增进对小学、初中、高中教学的理解,把握小初、初高教学的异同,实现教学的对接,并进行德育和管理工作的交流,促进七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为九年级学生进一步深造打好扎实的基础。另外,我们积极与家长联合,开设教学“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初中的学习生活,以便家校联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3.完善评价形成激励。学校对教师的教学积极评价,出台《年度优秀教师评选方案》、《年度优秀教研组评选方案》,重过程,多角度、多元化评价教学。尊重学生多元发展,实行网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结合,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重要途径。

  4.校本课程形成特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我校进一步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形成我校特色课程--七彩校本课程,已具备结构化的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评估方法,并开发完整的校本课程教材,形成了专门的校本课程教师团队,为学生的兴趣开发与特长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已达到生本化、多样化、特色化。

  四、课程基地建设见成效

  我校数学体验课程基地成为江苏省课程基地后,秉承“让每位师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实现“健康、阳光、好学、善思”的培养目标,创造性开展课程基地建设:

  1.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理念决定行动,数学老师通过“师生做中学、学中悟、悟中学”的方式,巩固、演示、验证、探究和拓展教学内容,丰富了数学教学方式,增加了课堂的情境性和实践性,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提升,教学行为发生了转变。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基地建设的核心是通过课程建设,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校通过加强数学课程重点、难点内容的模型建构、创设新型学习环境,运用平板电脑、图形计算器、微视频等多种技术手段,让学生有机会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发现、探索与验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3.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做好以微课程为主体的教学资源库的开发、整合,建立更加直观和动态、立体的数学结构模型。数学校本课程如“imatch”数学社团、思维训练等的开发,给学生学习数学增加了机会和平台,数学课外活动也为学生了解数学文化拓展了渠道和空间。

  4.辐射效果不断增强。一年多的数学课程基地建设,数学课程研究成果不断拓宽师生的视野,课程基地的探索也吸引了校内外、学科内外的教师参与进来,越来越多的生物、地理、语文、物理学科教师主动参与到基地建设中来,从而壮大了基地建设的团队,促进学校课程改革。

  目前,我校课堂教学呈现出“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师跑起来”的新气象。学生发展迎来新局面,课堂上好学、善思;课下积极、主动,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教师发展也进入新阶段,最近两年,有多位教师在全省、市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其中蒋澄一、刘建昌老师在省基本功竞赛中荣获一等奖,李小静老师在省评优课中荣获二等奖。政治、数学教研组分别在市网络教研比赛中荣获一、三等奖,数学组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教研组。教师学

  习、教研的积极性水涨船高,为学校的全面发展注入巨大的推动力。

  第三部分:建设阳光团队,提升教师业务素养

  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学校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全面提升教师业务素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师资保障。

  一、教育科研紧扣教学实践

  教科研工作接地气,所有的课题选题都来自于教育教学一线。以课题研究为抓手,老师们切实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省级重点课题《挖掘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市级重点课题《注重学困生的转化教育研究》和三个市里立项课题顺利结题。目前,正在研究的校级课题就有10个,市级课题2个,省级重点资助课题1个。

  研究,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模式,新技术的运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其中,数学组惠普-e数学课堂和知好乐教研学平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环境;英语组利用淘题吧、普九英语平台,让更多的孩子开口说英语;多个教研组利用平板电脑、微课、微视频等尝试课堂变革,研究教学、研究课堂,成为老师们的生活常态。

  通过研究,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得以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近三年来,我校教师撰写的论文发表或获奖近两百篇,特别是在江苏省“十三届”五四杯论文评比中,我校有18篇论文获奖,占到常州获奖总数的60%。

  二、组建团队发挥骨干作用

  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每年切实开展师德建设月活动,落实168爱生行动,定期开展爱生案例征集评比活动和师德演讲比赛活动。还成立了“花中致愿社团”,师生结对,全面关怀每一位学生。

  “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效应,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效应”,学校在原有教研组团队基础上,专门成立了花中研究生工作室、园丁班主任工作室、青年教师成长营和数学探究实验室四个研修团队,通过期初团队研修计划交流、系列的主题研修活动及期末团队研修成果汇报等,加速了教师的成长和成熟,一大批团队成员成为班级管理、教学一线、教育科研等方面的骨干,并由他们带动全体老师的发展与进步。一大批成员活跃在学校管理的各个条线,团队成员中,9人担任中层及以上领导,13人担任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24人担任班主任或年级组长。

  三、研究生工作室创新培训模式

  团队研修采取领衔人负责的工作机制。每个研修团队,都能根据团队特点与优势,创新团队培训模式。“研究生工作室”是我校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项目。研究生工作室成立后以培养目标位导向,以八大行动工程(制定规划、专家讲座、聚焦课堂、主题沙龙、博客建设、项目研究、论文交流、专题讲座)为载体,以具体制度为保障的花中研究生工作研修模式。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生工作室研修效果初显,这种草根的团队研修受到专家和老师的认可。邓勤校长在新学校论坛上做了“我们的草根团队--花中研究生工作室”专题发言,撰写的论文《团队研修促进优秀教师成长的实践与思考--常州市园花中学“研究生工作室”主题项目建设》在国家核心期刊《中小学校长》上发表。学校制作的“研究生工作室”视频在常州市教育局校科级干部培训会议上播放。

  通过团队研修的磨练,教师们拓宽了眼界,锻炼了能力,提升了素养,收获了成功。zz老师分别获得省基本功和省评优课一等奖,zz老师获得省评优课二等奖,5位老师获市基本功比赛一等奖,3位老师获得常州市优秀班主任称号,zz老师获得常州市学生最喜欢的班主任,6位老师喜获常州市第十批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市五级阶梯优秀教师近三年新增8人。近三年来,先后又有3人加入教育硕士的行列,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z老师在全国班主任比赛中获特等奖,z老师的研究课例在省级会议上交流,相关论文应约发表于《数学之友》,今年z老师获得常州市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四、激励机制激发成长动力

  为了让老师们保持持续长久的发展动力,学校相继出台了园花中学年度优秀教师、年度优秀班主任和年度优秀教研组评选方案,学期质量考核方案,中层干部蹲点教研组方案,调整了园花中学教科研奖励方案和教学评价方案。今年又出台了各部门单项先进教师评选的举措,近一半的教师获奖。评价是一种导向,多个方案的出台进一步激发了教师发展的内驱力。教师根据自己的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主动投入自身发展和学校发展之中,在学校的校安工程建设中,老师们主动参与,纷纷积极献计献策,表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第四部分:实施阳光管理,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学校管理只有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才可能实现“理念共享、愿景共生、行为互动、共同发展”的理想局面。近年来,我校致力于“让每位师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围绕阳光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探索科学管理机制,逐步形成了具有花中特色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办学行为和办学特色。

  一、办学理念阳光大气

  在第二轮主动发展规划中提出的“让每位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的基础上,我校将教师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出了“让每位师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为了进一步丰富学校内涵,积极回应社区对学校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和殷切期盼,结合办学实际情况,提出学校发展目标是“质量更优秀、特色更鲜明、社区更满意”,学生培养目标为“健康、阳光、好学、善思”,教师发展目标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如何才能在新时期更好地实现“让每一位师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提出了“打造阳光校园,发展阳光教育”的理念,得到全校师生高度认可。

  二、课程管理特色鲜明

  课程处正确把握国家课程实施的关键要素,开齐开足各类课程;扎实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坚持科普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坚持健康第一,落实好三课两操两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坚持多元评价,尊重学生的发展差异。在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充分开发教师资源、家长资源、社区资源,开设了三十多门校本课程,丰富了课程文化,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提供选择性。

  加强对课程实施的管理,以行政值班通报制度、干部蹲点汇报制度、学生民主评教制度等予以保障。关注课堂教学,通过集体备课制度、推门听课制度、聚焦课堂制度、课堂诊断制度、教学沙龙制度、教学开放日制度、质量考核制度等,多方位提高教学品质与质量。改革课程评价,注重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业评价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

  三、队伍建设制度创新

  (一)重视队伍建设,夯实发展根基。

  1.校级领导廉洁务实。学校一贯重视队伍建设,校领导廉洁自律,身先士卒。每学期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学校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和干部任免等均通过集体讨论商定;领导作风务实,均在教学一线上课,坚持每周推门听课、评课,及时掌控一线情况;成立“书记有约”,了解教情、学情和群情。此外,学校广开言路,广听民意,还利用校长信箱、和教育平台、飞信、QQ、微博等现代通讯媒体与广大教职工交流、沟通。领导之间团结协作,互相撑台,多次被评为市局“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现领导班子的有效作为,赢得了师生员工的信任与口碑。

  2.中层干部作风过硬。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学校中层干部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专业能力高、团队凝聚力强。除负责本部门工作外,中层干部还实行“蹲点”制度,即每位中层干部负责1-2个教研组,蹲点集备、蹲点课堂、蹲点作业,促使各教研组有序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获得全校教职员工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3.教师队伍团结协作。与此同时,班主任队伍和教研组长队伍建设持续跟进。除每周进行的例会制度外,相关部门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如:邀请专家来校指导、走出校门参观学习、兄弟学校间联合教研、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或组长的智慧分享、沙龙活动等)。正是因为踏踏实实的作风,各年级组、教研组形成了团结协作、资源共享、互衬互帮的良好氛围。

  4.师德建设树立形象。学校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每年切实开展师德建设月活动,编制专题简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认真落实168爱生行动,引导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不断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职业素养。定期开展爱生案例征集评比活动和师德演讲比赛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师回报社会”系列活动,评选学校师德标兵并在教师节进行表彰,大力弘扬“奉献爱心、帮困扶助”的风气,传递教育正能量。

  (二)契合发展需求,创新管理制度。

  1.民主管理制度创新。为契合学校新的发展需求,学校先后建立了校务民主协商制、年级主任负责制、年度优秀评选方案等等。新成立的校务委员会成员通过教代会民主选举产生,由普通教师和学校干部组成,干群一心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师生共同发展之措。学校降低管理重心,实行年级主任负责制。科学调整原有部门,建立健全部门联动协作机制,确定年级分管主任,与职能部门有效沟通,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

  2.团队研修加快发展。为了更好的实现发展目标,学校以团队研修为抓手,助推教师队伍加速发展,先后成立了四个研修团队,增强了教师主动发展和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意识。学校还创造性地以教研组为单位外出定向培训学习,开展多校联合教研活动(如:承办“心桥杯”六校教改联盟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也激发了教师进一步提升素养的内在需求。

  3.激励制度推陈出新。学校还先后制定并教代会通过了“学校年度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组”评选奖励方案,以及教师培养学生获奖、教师专业获奖的奖励方案,不断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热情。

  四、内外兼修质量提升

  1.硬件管理严格规范。学校设施设备先进,建有一级校园网,使用校园数字化平台,各个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平板电脑教室齐全,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积极利用外部资源。努力挖掘和提炼学校的特色与亮点,抓住每一个节点和教育契机联系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及时向社会宣传学校的教师、学生与活动,为学校发展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扩大宣传渠道,建立花香满园QQ群和官方微博等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兴媒体;成立花中家长工作室和家长学校,促进家校沟通;每学期与对口小学的联谊活动,节假日与社区的联谊活动,加强了与社区师生、居民的联系。“花香满园”校报、校刊以及我们的三年主动发展成果书籍--《浅草花语》、《园丁智慧》、《七彩校本》,这些都扩大了学校办学在社会上的影响。

  3.阳光教育成果初显。2xxxx-2xxxx学年,学校先后被评为常州市首批中小学生命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市局“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常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常州市初中数学体验课程基地、常州市书法特色学校、常州市科技特色学校、常州市艺术特色学校等。每年我校都有30多位教师获得省市级以上荣誉,学生有100多人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以上荣誉。这三年来,教学质量逐年提升,中考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高分段人数大大提高、提前录取的机会明显增多。

  第五部分:特色项目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特色项目之一:“三名”德育

  一、继承与发展中引领学生成长

  我校德育特色“三名”教育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展以来,不断加强和完善。学生在校三年中能欣赏三十首名曲、三十幅名画和读三十本名著,高格调的艺术精品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三名”教育在坚持做到有目标、有师资、有教材、有阵地、有反馈、有评价的基础上,正逐步走向打造“名文化”教育品牌的道路。

  二、开拓与创新中打造特色品牌

  1.渗透班级文化。围绕“三名”教育,学校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每个班级以“学名人”为抓手,逐步形成风格各异的“名文化”班级特色。同时,通过环境布置来营造氛围,各教室都安排有“三名读书角”,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名文化微视频也可以随时上网点播。

  2.纳入日常教学。我校大胆地把“三名”教育列入正规的教学计划,开发了德育校本课程。定期举办“三名艺术节”、“三名”读书竞赛和“阳光学子”评比等活动,先后开设了名著欣赏、我爱名曲、好歌大家唱、“精神早晨”校晨会等课程,并组织力量编写出版了《名著欣赏》、《名画赏析》等系列教材。

  3.形成德育品牌。近年来,随着“三名”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三名”教育被逐步打造成“名文化”教育品牌。创造性地将“名文化”与公民教育、生命教育有机结合,“微家史”、“学名人”、“观名片”、“记名言”等活动有序展开。

  三、榜样与示范中提升学生素养

  1.提升学生素养。“好雨润物细无声,三名沁心益成长”。在实施“三名教育”几年来,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发现该项活动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普遍认可,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通过该活动提升了自己的素质。“三名”教育作为园花中学传统特色,学校在新课程理念下赋予了它新的内涵,通过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使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使德育不再停留于简单的说教和空洞的演绎,也促使学生由他律转为自律,真正优化了学生的内在素养。

  2.搭建展示舞台。通过近几年来“三名”教育活动的扎实开展,在提升素养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能力、展示才华的空间,搭建了一个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欢迎。学生在不同级别不同种类的竞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就拿2xxxx学年来说,全校同学在知识竞赛、科技竞赛、征文比赛、读书活动、绘画比赛等共计十五类的比赛中,有近280人次获得了各类奖项,其中国家级16人次,省级45人次,市级120多人次。

  3.收获德育成效。学校近年先后被评为市德育特色学校、市生命教育示范校、市艺术特色学校和市书法特色学校。江苏教育电视台还专题报导过我校的“三名”教育,“让经典溢满校园,让艺术浸润校园”三名教育项目设计在第四届常州市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宁波惠贞书院等学校来校参观学习时,对“三名”教育很感兴趣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特色项目之二:七彩校本课程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的发展需求也是个性化的。如何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我校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提供丰富多彩的、基本能够满足学生需要和选择、充分体现学校亮点的课程“超市”。

  一、传承发展渐成特色

  1.开设较早奠定基础。早在10多年前,我校就开设了10余种“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其中“编织”、“健美操”、“名著阅读”“等内容沿袭至今,成为我校的经典课程内容。当时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组织,让学生在阅读名著中培养人文素养,在健美操中感受美、体验美,在编织中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培养劳动意识,尽可能的让每位学生能够在他们可能得到发展的方面有充分的发展。

  2.继承传统兼顾需求。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仅要继承学校的传统课程,同时也要适应新的需求,从容应对各级各类竞赛,两者兼顾,校本课程才能做到有序、健康、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服务学生的差异化发展。我们将校本课程分为两大类,竞赛类课程和个人兴趣类课程。竞赛类课程面向有特长的学生,通过校本课程强化训练,为各级各类比赛培养苗子。个人兴趣类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自由选择,让学生开拓视野、怡情养性。我们根据不同课程内容,将校本课程分为七小类,用“红、橙、黄、绿、靛、兰、紫”七种颜色表示,有着不同的内涵及要求,形成如今的七彩校本课程体系。

  3.课程实施提供保障。一方面课程数量有保障,七个系列共30多门课程,充分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差异化发展。另一方面课时有保障:七、八年级全面开设校本课程课,每周一节,排进课表。

  4.自编教材渐成体系。如今的七彩校本课程,经历了筛选、整合优化。每一门课程,都涵盖了课程性质、开发目的、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与管理、课程评价等,体系相对完整。多年的打磨,有些课程成为经典,我们汇编成册,形成了一套能体现花中特色的教材。

  5.多元评价提升品质。校本课程开发得如何?建设得如何?关键看实施的过程和管理,最终看师生的评价。评价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对教师的开设情况坚持同行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学校安排专人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管理实施、考核与评价,对老师的备课、上课情况定期检查、及时反馈与通报。每学期结束,都会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请学生提出教师在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此为重要依据,评选优秀校本课程及优秀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我们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每节课都按照学生的到课情况、课堂表现、任务完成三个维度进行观察,记录学生日常学习的点滴。学期结束,老师结合每位学生参与作品展示,汇报演出的情况,给予合理的评价,评价结果计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目前,我们正在尝试运用信息平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而学生参加校本课程的情况也将作为项目发布,成为衡量学生多元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

  二、制度建设优化课程

  1.选课指导制度。数量较多的校本课程,犹如货品一样被呈现在“课程超市”,学生可自主选择。为避免学生盲目选课导致人员分布差异很大,课程处会提前编制《校本课程选课指南》,并设计介绍各课程内容的展板,指导学生如何选课。

  2.走班上课制度。学生结合自身意愿,依据选课指导,到“课程超市”挑选课程。课程处根据学生选择结果进行编班,确定上课地点,学生走班上课,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满足。

  3.展示汇报制度。根据各校本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每学期末,学校给予师生展示教学成果的机会。一是静态展示,主要展示学生优秀作品、活动图片、参赛佳绩等,一般以作品展、展板的形式进行。二是动态展示,即组织学生进行集中汇报演出,结合元旦迎新等活动,全方位展示课程成果和师生风采。通过展示,让师生全方位的了解学校的校本课程,也让师生收获了成功与自信。

  三、科技教育前景美好

  七彩校本课程的发展,经历了时间的打磨,其中科技教育已成为我校新的特色课程。

  1.培训学习建立团队。科技教师的能力与水平决定着科技教育发展的高度和品质,学校特别注重科技教师的培训,先后安排多位教师参加省市的科技专题培训活动。陆西皋、陈庆、邓顺元、王庆松等老师已经成为学校科技教育的骨干力量,同时带动了物理组、生物组其他老师的积极参与,逐渐形成了一支科技教育团队。其中,陆西皋、邓顺元两位老师已经成为我校科技竞赛辅导的金牌教练。

  2.科技节日全面参与。我校已经成功举办四届科技节,“爱科学、学科学”已经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每届科技节都会安排精彩的开幕式,充分激发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科技节上比赛活动精神纷呈,力争做到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体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竞赛项目,在活动中动手实践,培养技能,产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3.各类比赛成果丰硕。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各项科技竞赛活动,近四年来,科技比赛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省、市举办的各级各类比赛中,从车模、航模到建模,从仿生机器人到科普机器人再到江苏省机器人大赛,从常州市创新大赛到省金钥匙科技大赛再到全国首届创客大赛,我们的学生都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奖,各级各类奖项已经接近200人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比赛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志品质,同时,陆西皋、邓顺元、陈庆三位老师多次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的称号。科技教育、科技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师生的发展,激发了师生工作、学习的热情。

  特色项目之三:研究生工作室

  应对教育的挑战必须继续提高办学水平,而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因为只有教师观念的转变和专业水平的提升,才能提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仅要有目标,更要创新机制,形成有效的举措和方法。2xxxx年初,学校在筹划新一轮主动发展规划时,将促进优秀教师成长作为第三轮学校主动发展的重点内容,并以“研究生工作室”主题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实施新一轮的学校教师发展规划,为学校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一、立足校情组建研修团队

  到2xxxx年底,我校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已经达到27人(含在读),教师硕士人数接近专任教师的四分之一,是同类学校中拥有硕士学位教师最多的学校。为充分利用教育硕士资源,更好地促进研究生教师及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研究生教师在取得硕士学位后的发展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基于此学校在2xxxx年2月成立研究生工作室,以“自愿参与、共同成长”为基本原则,招募了45位成员,其范围覆盖所有学科和年龄层次。

  二、行动研究催生教育智慧

  1.聚焦课堂,提升研修实效

  聚集课堂,针对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三种不同类型的课堂,工作室专门开设研究课。针对技术改变课堂,工作室的王彬和陶诚老师将图形计算器和平板电脑引入数学课堂,英语组的龙奇、沈燕等老师则利用“淘题吧”进行学生的课后自我检测和反馈,化学组的李小静等老师利用微视频进行“颠倒课堂”的尝试。

  2.教育科研,提升专业能力

  在常州市教师专业发展网建立了花中研究生工作室博客圈,现有一千多篇博文。教师们初步形成了反思的习惯和研究的意识,微课题、微项目、微讲座重实效。每周的聚焦课堂活动从课题研究入手,改变教和学的方式;邵羿老师领衔组建的“班主任工作室”,以主题班会为切入口,研究如何实现常规德育活动的突破,带动了对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提升;吴剑老师领衔数学课堂文化的重建研究,对数学课程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顺利申报了江苏省数学实验课程基地。

  3.交流互动,鼓励思想碰撞

  “研究生工作室”旨在为教师们创设一个互动交流、平等对话的平台,学术讲座由工作室成员和专家共同主讲。工作室还鼓励成员们走出去,吸取经验、增长见识,近两年有13位教师前往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家领略不同国家的课程、教育和管理。校园网、数字平台、博客群、QQ群,成为大家交流外出学习所见所感的新平台,教师沙龙更是形式多样,网上论坛、教学沙龙、无组织研讨等,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开放和和谐的学术氛围,不仅有倾听,还有互动与辩论。

  4.导师培养,打造名师团队

  工作室聘请了市内外五位知名专家担任导师,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学校与五位专家签订了常州市园花中学与聘任导师“名师培养工程”合作项目协议书,十位成员分别与导师签订了结对协议书,明确规定了工作室、导师和培养对象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实施一个阶段后进行考核。和导师结对后,这些培养对象教学研究的热情高涨,能力提升较快,两次培养对象的对外展示活动,均受到兄弟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好评。

  三、辐射示范引领教师发展

  工作室成员通过研修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升,频频获奖。多人在省、市基本功和评优课中获一等奖,五级梯队优秀教师新增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6人。工作室成员的发展为教师的发展树立了榜样,提升学历成为很多教师的追求,学校每年都有教师考取教育硕士,现有教育硕士研究生(含在读)33人。工作室成员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主动带动身边的教师发展,如成员们申报的省、市、校级课题都把身边的教师作为成员,带领他们一同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工作室成员李伟老师和邵羿老师分别领衔青年教师成长营和园丁班主任工作室,引领青年教师和班主任教师的发展。

  〔困惑与思考〕

  我校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作已经结束,虽取得成绩不少,但仍还有许多方面需努力与完善,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有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经过群众座谈会、问卷调查和党员群众、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中发现,通过这次的自我评估与检查,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我们有以下一些想法和思考。

  1.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施教区范围的调整,我校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已接近70%。家庭背景和地域教育的差异,造成了学生之间学习素养的较大差异,如何基于这种差异,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我们正积极申报《基于流动儿童学习差异的教学策略研究》,借助一些高校和专家的力量,积极开展研究与实践。

  2.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便捷性、趣味性,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我们将继续以三种课型的研究为抓手,并借助微视频、淘题吧、手持技术和数学课程基地的建设等,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更多选择。

  3.学校的办学品质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目前我校优秀教师数量偏少,缺少学科领军人物,影响了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水平。在教师交流轮岗的新形势、教师资格考试和注册的新政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发展内驱力、高尚师德?我们将以团队研修的深入为抓手,积极探索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发展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4.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深度进行,先进的教育理念更需要内化为教师的自身要求和实际行动,国家的课程标准也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转化为学校的课程内容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提高学校课程建设水平,丰富和完善学校的传统校本课程,开发出更具实践性、选择性、综合性和趣味性的课程内容?我们将重视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争取高校的科研力量,挖掘课程资源,拓宽课程领域,增加活动和体验类课程,努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5.园花中学正面临校园整体改造,如何将学校传统文化与未来发展方向有机结合,将课程建设与德育特色融为一体,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从而进一步彰显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发展和丰富阳光教育内涵,真正办“使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将以校安工程为抓手,谋划学校未来发展方向校安工程建设不仅要重视物理空间的设计,更要重新思考学校未来5到10年发展方向,进一步梳理学校文化和学校特色,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和品质。努力使新园花不仅要在物理空间和功能上能满足和承载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更要在深层次上满足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办学理念的体现与贯彻、学校特色的发展与表现,更要满足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全体学生的个性成长,体现全校师生的精神需求与价值追求。

  我校将通过本次总结性评估,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办学质量为目标,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动力,以评价改革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学校的二次创业和可持续发展,构建更加主动、更具品质、更有影响力的发展态势,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主动发展。继续做好第四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各项工作,使园花中学的办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编辑:www.wenbeNk.Com

篇2:DF花园中学简介

  园花中学简介

  创办于1981年的常州市园花中学,是我市实施“金边工程”配套建设的第一所新村学校。办学三十年来,园花中学坚持以满足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为己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以实实在在的办学业绩诠释了“家门口的学校很精彩”,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的高度认可。

  历经三十余载岁月的打磨,园花中学已发展成为一座实力雄厚的现代化园花式学校,曾三次被评为江苏省模范中学,并获得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等各种荣誉称号。

  一、办学规模

  学校占地面积22960m2,33个教学班,师生1400多人。我校拥有质量过硬的师资队伍,其中教育硕士33人,常州市五级梯队优秀教师32人。学校位于市区西南园花新村,三十四亩的校园内花团锦簇,绿草如茵。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体育馆等主体建设错落有致;多媒体、校园网、图书馆、塑胶跑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播洒文思的橱窗板报,墨香沁人的书画长廊,曲词乐符,墙语壁画,使校园洋溢着丰厚的人文气息,优雅的校园环境与浓郁的时代气息融为一体。

  2xxxx年开始进行校园整体改造,新校区将于2xxxx年6月建成,9月正式使用。学校将建设三大核心文化区域,分别为“三名文化中心”、“智汇科技中心”和“康成体验中心”。校安工程在设计理念上也很好地体现了阳光教育的主题,我们积极探索,使物理空间服务于师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将校园与社会、虚拟与现实、学习与休闲、集体学习与个别学习相融合,努力打造一所兼具现代化气息与人文情怀的和谐家园、阳光园花和快乐学园。

  二、办学理念

  多年来,我校坚持教育改革的理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此,我校将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在第三轮主动发展规划中提出了“让每位师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为了进一步丰富学校内涵,积极回应社区对学校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和殷切期盼,结合办学实际情况,提出了学校发展目标是“质量更优秀、特色更鲜明、社区更满意”,学生培养目标为“健康、阳光、好学、善思”,教师发展目标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

  为了更好地实现“让每位师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我校对学校文化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以“阳光教育”为核心,加强学校的顶层设计,着手打造阳光校园。在秉承并不断完善原有的办学理念过程中,学校的精神理念逐渐清晰,办学主张也越来越完善。2xxxx年,经过多次征集、商议和评选,我们拟定的校训为“明远求真”,并明确了校风是“人文、和谐、质朴、开放“,教风是”爱生、乐教、协作、勤研“,学风是”明礼、求实、勤学、善思“。

  三、办学特色

  在“让每位师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坚持素质教育,逐步形成了三大特色:一支拥有30多位研究生的优秀教师队伍,一大批特色鲜明、凸显个性的校本课程,一种以“三名”德育(读名著、赏名画、听名曲)为抓手、以丰富活动为载体的德育特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源结构发生变化,学校积极应对各种挑战,高举“阳光教育”的旗帜,加强顶层设计,营造阳光和谐的发展氛围。

  四、办学成绩

  园花中学有着光荣的历史,在同类学校中率先被评为江苏省模范中学,花中学子曾先后五次摘取常州市的中考状元桂冠。近年来,学校秉承并不断完善原有的办学理念,一代又一代的花中人自信地行走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

  2xxxx-2xxxx学年,学校先后被评为常州市首批中小学生命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市局“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常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常州市初中数学体验课程基地、常州市书法特色学校、常州市科技特色学校、常州市艺术特色学校等。

  近三年来,我校每年都有30多位教师获得省市级以上荣誉,学生有100多人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以上荣誉。学校各年级各学科合格率、优秀率逐步提高,生物、地理全市会考中合格率、优秀率均处于同类学校前列,中考成绩连年创新高,更多的花中学子走进了理想的高一级学校。

  2xxxx年9月,学校原地重建、整体搬迁过渡,全体师生克服困难,高质量达成第三轮主动发展的预期目标,以三大项目的发展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办学质量稳步提升,正以更加积极进取的精神迎接新一轮主动发展,开始学校的二次腾飞。

篇3:XF中学教学工作计划

  2xxxx年*中学教学工作计划

  2xxxx年我们的学校的工作已经越来越多了,相信随着时间的不断的增长,这些都是会不断的发展的。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学校已经在不断的改正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这些都是经过我们充分论证的了。2xxxx年,相信我们还会做的更好!

  2xxxx年教学工作以学校2xxxx年工作设想为纲,重点在深入进行教学质量年活动,构建教研活动科学模式,学习课改先进经验,为高中课改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一、提升竞赛整体水平,谋求获奖高等级

  1.及时成立辅导竞赛班,制定科学可行的辅导计划。

  2.竞赛教学辅导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加强学法引导。

  3.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系,及时获取竞赛信息。

  二、竞赛常抓不懈,传统项目开好头

  1.运动队训练要常规化、科学化。

  2.确定好竞赛目标,选拔好运动队后备力量。

  3.适时组织校际联赛,提高竞赛水平。

  4.传统项目中跆拳道、赛艇要组队训练。

  三、促教学质量年活动向纵深发展

  1.由备课活动转向优化课堂教学。

  2.由常规备课过渡到探究构建教研活动的科学模式。

  3.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落实“青蓝工程”。

  4.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四、扎扎实实做好高中课改准备工作

  1.步出校门,取它山之石,学外校课改经验,完成课改思想认识准备。

  2.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3.有计划制定好课改工作步骤。

  五、切实关注中考、高考,加大应试训练强度

  2xxxx年中考、高考是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在前两年一步一个跨度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是至关重要的。(编辑:http://www.wenbenk.com/文本库)我们要力争2xxxx年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1.毕业班工作必须有详实、周密的计划。

  2.复习务必一步一个脚印,训练要以培养应试能力为目的。

  3.加强横向联系,取长补短,找出自身差距。

  4.积极参加市教研活动,扩大信息接收渠道。

  5.完善试卷命制,质量分析评估,使教学反馈更科学化。

  2xxxx年,工作依然很多,但是我相信只要凭借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就能够做的更好,只是现实情况下,很多的情况并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顺利的度过,在不断的前进中,我们能够做的更好,相信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绩一定能够做的更好!

篇4:某幼儿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2xxxx年某幼儿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一、 一学期来,本人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为了下一学年的教育工作做的更好,下面是本人的本学期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二、教育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2、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5、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6、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幼儿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能按时完成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篇5:某HJ初中学校秋季教学工作计划

  2xxxx年某初中学校秋季教学工作计划

  转眼间两个月的暑假结束了,学校新的学期也即将开始了。在新的学期中,我们学校还将会继续上学期的教学思路,继续上学期优秀的教学经验。在上学期的最终期末测验中,我们学校的教学成绩取得了长远的进步,这是值得我们去总结的。在新的学期,我们将会继续坚持下去,相信我们学校会在秋季新学期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基础教育工作精神,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充分利用九年一贯制的优势,整合教学资源,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师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独立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加强教学流程管理,提高教学效益。在教学管理上,以课堂质量评价的深入实施为重点,以加强流程管理为手段,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为引领,以营建和谐教学氛围为纽带,以促进师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标。

  三、方法与措施:

  (一)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六年级和初三教学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各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必须做到切实可行而且高效。要注意把握几个环节:教师要做到精讲和精心备课,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指导学生的学法;练习应精练,讲评习题要及时解决学生暴露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进一步思考,自己找到正确答案。同时要协调好抓基础与提高能力的关系;教学与注重学生情绪心态的关系。切实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远程教育接收资源开展教研工作。

  1、鼓励教师学习网络技术和远程教育应用技能,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

  2、各完小和中心校在以利用网络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的平台上开展教研活动,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同时又增进了教师的交流,达到共同进步,整体提高。

  (三)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课改进展如何,关键又在于教师,因此,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1、结合校本教研做好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创造机会给他们压任务,让他们挑担子,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能力。

  2、鼓励并督促教师注重理论学习,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加强学校内教师间的相互听课。

  3、以网络教研和远程教育资源为主要渠道,结合本校实际,构建学习型组织,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以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开展有效教学。

  1、加强集体备课。年级组教师共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同时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智,互相取长补短,从而保证课堂四十分钟的有效性。

  2、强化听课。加强对新教师和课堂驾驭能力欠缺的教师的听课指导,使他们能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3、整合校本教研、科研和培训工作。-文本库http://www.wenbenk.com/整理-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质量标准、课程标准、各科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加强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五)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

  1、严格抓好教学常规,认真执行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为使每位教师不违规,都重视教学常规,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教学负责,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社会赞同。学校每半个学期要做好一次常规检查,并将结果公布。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计划开齐、开足各个学科的课程,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