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库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科学教学心得

4901

  伙伴们也许经常会被上层领导安排写作物体,心得,科学,教学范文。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不易,文本库网站小编精心整理的一篇物体,心得,科学,教学范本,可作参考。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科学教学心得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科学教学心得

  最近执教了三下科学沉和浮单元的第一课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觉得对这一课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课前准备和教学该课的过程中,把感受颇深的两点记录了下来。

  事件一:

  为了使自己对实验结果有清晰的认识,我预先做了纸片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实验,办公室有电脑打印纸,我就近取材就用了。在我的认识中,纸片放在水面上是浮的,而过一会儿就会沉了。可用了电脑打印纸后,我发现纸浮在水面好长一段时间后依然浮在水面上,我把它按到水底,它依然如故。我想肯定是电脑纸的纸张太好,吸水性差的原因。所以后来在上该课时,为了让学生明白采用不同的观察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我使用了报纸,效果很好。

  小学科学课最大的特点是由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探究活动串联而成,活动的展开少不了各式各样的材料作支撑,材料的准备则是导向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的先决条件,有结构的材料更是重中之重。就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第一个活动,把铁盖、石块、纸片、木块放入水中观察沉浮。这是一组非常典型的材料:石块沉、木块浮,纸片先浮后沉,铁盖视放法而定沉浮。如此慎密细致的安排,正是要利用这组材料让孩子感受什么是沉,什么是浮,并产生争议,得出观察沉浮时物体放入水中的两种方法。如果课前我没有用这些材料做实验,那么我的课堂上这张纸的效果肯定不能轻易达到。智者千虑,难免有失。《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亲身经历。其实,教师的课前亲历也十分重要。教师要学生开展种植饲养活动的,教师自己也要动手;教师要学生观察的,教师也要观察;教学生做科学,更重要的要先于学生,优于学生。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不仅仅在备课纸上设计,更应该在自己的科学探究上。[文本库http://www.wenbenk.COM/为您编辑]

  事件二:

  在试教课的过程中,学生在验证牙签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突发的状况令我措手不及,原本学生和我都认定浮的牙签,在学生实验交流时却有了急剧的变化。九个小组都验证了牙签的沉浮,而一个小组认为牙签是沉的。我不信,追问了一句:这是你们的实验结果吗?他们自信的说:是的。其他小组开始有了议论声,分明在说:怎么可能?我的脸红了,怎么办?教育学生尊重事实,我不能睁眼说瞎话吧!我强装冷静地说:你们尊重事实很好,再做一次给大家看看,好吗?他们小组把牙签再次放入了水中,班中大部分的孩子,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都拥向那个小组,我也挤过去看,一边还说:让我看看。半分钟左右的时间我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了牙签沉在水底。必须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我心里想,赶紧抛出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这根牙签为什么会沉呢?学生开始考虑了,他们有些认为牙签可能浸在水中的时间太长,重了;有些认为可能这根牙签的材料不一样;学生的种种猜想为他们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我继续鼓励他们进行下一步的探索:下课了,我们再把这个牙签沉的原因研究一下,好吗?所有的孩子都赞同了,我相信有一部分学生会真的去做,因为我打算去了解他们的研究成果,我也很感兴趣的想知道这根牙签到底会产生多大的力量。

文本库 www.wEnbenk.com

篇2:教师《物理案例教学论》读书笔记

  教师《物理案例教学论》读书笔记

  教学除了必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外,经验的积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平日的实践中,缺少对现实案例的深度剖析。而《物理案例教学论》一书填补了目前的空白。本书于我而言,最重要的启示有两点,一时了解了许多教学中鲜活而优秀的实例,涵盖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而是让我学习了如何运用在大学阶段学习到的理论并结合实际教学要求分析案例,为以后自己进行案例收集与分析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我们很难就整体上对一节课进行革新,但这并不意味着彻底的无能为力,从细处入手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比如针对某些内容巧妙设问,这一点我已在电势一节中初步尝试。又比如设计教学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对此,我的看法是,教材中的自由落体学习包仍能用于方法教学的引入,但其探究方法的挖掘已遇到瓶颈,应适当挖掘其它教学资源。为此,若仍困于传统教学内容,则受限较多。而拓展课或选修课的开发不失为一条明路。

  在本书中,对此也有关于数字化资源开发的实例,对我颇有启示。结合学校已有资源,利用常见素材进行小实验的开发与教学较为符合目前情况,故而由此开去引导我找到了另一本《重新发现物理实验》,看后亦颇受启迪。

  同事,该书中对于课程标准的解读也为我自己学习课程标准提供了参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尽信书不如无书。本书对于教学各环节的设计都提出了相关原则,但原则仍存在笼统空泛之嫌,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应用的效果如何,是否存在修正的可能性,这些都需要在日后工作中加以实践。

  总体而言,本书从操作和反思两方面为我提供了思路,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专业书。

篇3:《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读书体会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读书体会

  今天开始读管建刚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浏览一遍后,我对管老师提出的这两个观点很感兴趣,一是“语文书”不等于“语文课程”,一是“课堂主阵地”不等于“课本主阵地。有一种说法,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到底“三分”和“七分”,哪个重要?

  管老师认为,没有课外的七分,是永远学不好语文的。一个只知道读课文的人,语文学习上永远不会有出息。一个把语文书放一边,把小说藏在桌肚里读得忘乎所以的人,或许能成为作家、文豪。一本语文书不过三万字,教得再透,读得再熟,煮得再烂,不过三万字,不会变成30万字。

  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天到晚抱着薄薄的语文书,视语文书为宝典,红宝书,一篇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的白话文,折腾了两三节课,还不够,还有一页又一页的关于课文的练习题、“课课通”。把“三分”折腾得死去活来,把“七分”忘得所剩无几;把学生折腾得死去活来,把活泼泼的自主阅读、写作忘得所剩无几。

  绝大多数的语文老师,错把“语文书”当成“语文课程”,以为把语文书教好了,就是把语文课程教好了,学生就能学好语文了。把语文书等同于语文课程的悲剧,正在认真而严肃地上演。我们的教育经常在严肃而认真地做着滑稽而错误的事。我们的老师经常在严肃而认真地做着滑稽而错误的事。[纯教育系统范文大全-http://www.wenbenk.com/]

  将“语文书”的教学等于“语文”的教学,直接孪生了一个可怕的现象:“课堂主阵地”等于“课本主阵地”。语文学习重在课外的“七分”。一本薄薄的语文书对于语文课程来说,杯水车薪,缺得太多了。一个语文教师认识不到这一点,把课堂教学窄化为“课本教学”。拿着薄薄的语文书折腾来折腾去,折腾了一个学期又一个学期,也折磨了学生一个学期又一个学期,折腾到最后,老师筋疲力尽 ,学生枯燥无味。

  一个语文老师,应该用百分之七十的精力处理“七分”的“课外”,即开发语文课程和使用开发出来的语文课程。

篇4:《维护受教育权》政治教学反思

  《维护受教育权》政治教学反思

  维护受教育权是八年级政治课本中关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当中重要的一课,但是本课内容相对枯燥,老师说教成分较多,为了能配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精神,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讲解本课时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

  在问题简单的导入后,我没有立刻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而是出示了希望工程的标志性人物苏名娟的两幅图片,一幅是当年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海报《我要读书》,另一幅是苏名娟现在在大学校园中面带笑容意气风发的图片,两幅图片的强烈对比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老师为什么要介绍她”?通过学生的反映我能够察觉到他们思想上的变化。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等。接着再从法律的高度指出:从公民自身发展来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建国几十年来我国在教育事业上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一些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仍然在受到侵犯。这里我让学生再次观看了一段视频录像《校服***》,由于视频的直观效果,学生在观看后讨论得非常激烈,并自发延伸讨论出学校、家庭、社会都有哪些方面侵犯了我们的受教育权,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这时我感受到启发式教育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当然假如离开多媒体环境,仅靠教师的口述是难以达到此效果的。

  当学生对公民的受教育权有了初步了解后,我提出问题:“如果有人认为上不上学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这种说法对吗?”学生进行了讨论后众说纷纭,我仍然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让他们观看了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日本军队践踏中华大地、中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图片。此时,学生们沉默了,他们能够感受到一幅幅黑白的图片却反映了一段段真实的历史的沉重!在学生们对那段历史做出反思后,我突然出示今天新中国腾飞的图片:上海浦东高楼耸立、神舟六号腾空出世、传统佳节中国舞龙、北京申奥成功。这些图片折射出的是今天的中国经济发达、科技强盛、文化繁荣、老百姓安居乐业,学生的情绪一下高涨起来,从沉默中迸发出激情。他们很快得出结论:国之本在家,而家之本在身,若想实现民族与国家的伟大复兴与每一个公民自身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此时我再次从理论的高度总结:就国家的角度讲,要实现现代化和推进民主化进程,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并从法律的角度又一次指出:从国家的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从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出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当然这种升华同样是与多媒体教学分不开的。我给出伟人周恩来的一句警世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让学生齐声朗读,课堂气氛再次达到高潮。

  就本节课而言,通过启发与引导,学生对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教学目的已经达到,通过多媒体的观摩与感悟,更从情感的角度体会到今天的受教育权来之不易,自己一定要维护好自己的受教育权,同时为了回报祖国,我们还应该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珍惜受教育的机会。通过启发式教育与多媒体教学的配合,本节课基本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通过各种图片与视频,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情、理、法的不同高度对维护受教育权有了充分的认识。当然,若想成为一堂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课还是有许多不足的,但我坚信,瑕不掩瑜,运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政治课教学是我努力的方向。

篇5:《微课程设计与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学习心得

  《微课程设计与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学习心得

  近日,受学校的委派,我们一行五人,前往苏州参加第五期全国中小学微课程设计与反转课堂教学实践高级研修班。现将如下心得与大家共分享。"翻转课堂"--这种能够凸显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呈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固有的教学观念和既定的思维方势。"翻转课堂"是什么,如何"翻转",通过这次的学习,经过一番搜索查阅,本人对"翻转课堂"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定义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完成相关的测试并提出问题。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协作、完成作业及个性化指导,学生形成新知结构的一种教学形态。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但"翻转课堂"却几乎把传统教学翻转了过来,构建了学生晚上在家依据教师制作的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自主学习,并完成几个有针对性的测试;上课时师生互动交流学习内容,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达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要求。它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颠覆或者叫反转。既改变了学习的顺序,又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实现学习的可复制性。老师不在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成为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教练。

  二、如何开始"翻转课堂"

  通过聆听学习胡教授的讲座,开始录制微课之前得做好以下几点:

  1、绘制知识地图。对即将进行翻转课堂制作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2、列出知识清单。对本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概括,应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以及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

  3、制定设计方案。收集和创建视频,应考虑发不同教师和班级的差异来制定教学步骤、安排教学内容,分配视频时间等等。个人认为微课中应只讲重点、不讲难点,将难点留到课堂上让学生交流探讨,更能加深学生对难点的理解。

  4、确定录制形式。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5、组织课堂活动。课程内容在课外传递给学生后,那么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创建内容,通过探究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

  三、"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

  翻转课堂以"学习情况研究、学习资源前置、有针对性的学困生辅导以及总结性提升"作为课堂推进的模式,为我们重构了教学的基本流程,他对传统课堂的颠覆性改变,既让我们疑惑顿生,也让我们眼界大开。

  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精心安排教学环境和妥善安排教学环节,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育在技术的支持下变得更加人性化。

  2、"翻转"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

  "翻转课堂"不是推翻原有的理论,而是重在转变新形势下的教师观、学生观、课堂观。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教师就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并有针对的进行问题或学困生辅导。采用这种模式可以进一步增强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性,有助于学习者的沟通、协作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翻转"让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深入

  翻转课堂改变了我们与家长交流的内容。大家都记得,多年以来,在家长会上,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安静的听讲,行为恭敬,举手回答问题,不打扰其它同学。这些看起来是学习好的特征,我们回答起来却很纠结。因为在我们翻转课堂后,在课堂上这些问题也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们是否在学习?如果他们不学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学习呢?这个更深刻的问题会带领教师与家长商量:如何把学生带到一个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本文由文本库http://www.wenbenk.com/为您提供]

  4、学习后,对自己的几点反思

  一是把导学案落实到位,每个学生必须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并完成导学案的练习题,培养整体班级学生自学的能力;二是让优秀学生更加优秀。可以让部分学生通过不断的自学,一直往前赶超,然后通过课堂的讲解不断自我完善。三是带动后进生。每周抓一两个学科的最差生,通过课堂一些基础题的不断点名,并给以一定的奖惩措施,使这部分学生也能跟上班级的学习步伐。

  通过此次讲座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一些传统式教育形式正在逐渐地被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充满活力的教育形式所取代,翻转课堂就是实现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实践形式。当然,要把他很快转化为我们的教学理念和实践行为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