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库

AX八中学校发展规划

8281

  碎片化信息时代,写好一篇发展规划,学校文章越来越难,东拼西凑也令人不满意,以下AX八中学校发展规划文章内容写作方法可作参考,您可向其它有此需求的小伙伴推荐本站。

AX八中学校发展规划

  安溪八中2xxxx-2xxxx年学校发展规划

  追逐发展梦想 承载跨越激情

  第一部分:规划制定背景

  1、立足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强烈需求,作为有110万人口的大县,只有安一中和铭选中学两所一级达标高中,是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2、安溪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教育强县”和蓬莱镇提出的创建一流基层学村的目标。把我校创建一级达标高中的工作,均纳入县、镇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内容。

  3、承载着海外侨亲们的殷殷期望。我校是一所地处农村的侨乡老校。办校以来,柯氏侨亲薪火相传,一直关注学校发展,学校优质的办学成绩,再次激发侨亲们的投资热情,他们强烈希望学校能争创一级达标高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学校立足农村中学,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及时制定了《安溪八中2xxxx-2xxxx年发展规划》。

  第二部分:学校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学校的办学水平快速提高,有了两次质的飞跃--2xxxx年9月被确认为福建省三级达标学校,2xxxx年4月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

  学校现有六个年段共55个班2593名学生,其中,高中部三个年段37个班1887人;教职员工221人,专任教师195人,高中137人;本科以上学历156人,高中132人,其中教育硕士3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12人;全校在聘高级教师40人,一级教师79人;省级骨干校长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7人,市级骨干教师28人,县级学科带头人6人,县级骨干教师25人,县高中学科指导组成员8人,县级教坛新秀4人;有2人获得国家级表彰,7人获省级表彰,15人获市级表彰,100多人获县级表彰;学校占地面积8、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平方米。

  学校把“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和谐、文明、团结、奋进”的校风、“身正、学高、敬业、善教”的教风、“勤勉、诚敬 、精思、力行”的学风,因此学校的育人水平不断上新台阶,不但全体学生的素质有较大提升,而且在中考、高考、学科竞赛等方面均有喜人的佳绩。2xxxx届高考本科上线率62、13%,2xxxx届高考本科上线率66、28%,晋升省二级达标高中后,四年时间内两夺全县高考状元,一批学生跻身全县前十名,并被香港中文大学或“985”工程大学等全国一流高校录取。中考上高一级学校升学率和上一级达标中学正式录取线的学生数均位居全县前列。高中会考的平均及格率、优良率均超过省一级达标高中的指标要求。2xxxx届、2xxxx届高中会考七科合格率平均达99、55%,信息技术优良率平均97、60%。近年来,学科竞赛成绩日渐突出,有23人次获得国家级表彰,有23人次获得省级表彰,有120人次获得市级表彰。学生参加市、县级音乐、美术、书法、器乐比赛荣获一、二、三等奖共40人次,其中学校合唱队演唱《太行山上》《爱我中华》荣获2xxxx年“党在我心中”歌咏比赛省级二等奖,校歌《与时俱进铸辉煌》荣获“艾艾屋杯”泉州市首届中小学校歌大汇唱优秀展播奖。参加县田径运动会,2xxxx年获得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三名,高中组第四名;2xxxx年初高中组分别获得团体总分第四名。2xxxx年,学校女子排球队荣获市中学生女子排球赛第二名。

  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被评为福建省“文明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中学示范图书馆”,泉州市“文明学校”、“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书香校园”、“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生育关怀--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交通安全文明学校”、“文明礼仪示范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政治学科基地校”、“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等市级以上荣誉。

  八中虽然有较好的基础与条件,但面临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我校还存在一定差距,面临很多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学校硬件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在创建二级达标高中时对学校建设进行较为合理规划与布局,但运动场与教学区之间的征地拆迁工作还没完成,所以,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楼的建设,还不能及时进行规划和建设,满足一级达标创建工作的硬件要求。

  (二)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优化。近几年来,由于我校高中办学规模有所扩大,补充了大量的新教师,造成目前青年教师比例过大。尽管县公务员局,已在2xxxx年增加我校的岗位设置职数,但受各方面的制约,还需不断提高中高级教师的比例。

  (三)课堂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在课改实践中,由于受教师观念和课堂效度的制约,开足课程、开足课时与课时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如何开足、开好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破解此难题,关键在于课堂的改进,因此,如何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优化课堂结构,规范命题工作,全面落实三维目标,提高师生的幸福指数,是我们今后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第三部分:学校办学目标

  学校长期目标:

  本着“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把八中建成“管理科学、设施先进、校风严谨、师资一流、质量上乘”的福建省知名的农村优质完中校。

  学校阶段目标:

  1、继续提高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知名度。

  2、两年内争取通过一级达标中学的验收。

  3、2xxxx年举办建校60周年校庆活动。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5、以人文教育为主线,凸显“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特色。

  第四部分:实施策略

  (一)规划办学规模,实现“精细管理”

  科学规划办学规模,实现“精细管理”,进一步增强“内涵发展”意识。

  基本保持现有的办学规模,适当增高中、稳初中。2xxxx年-2xxxx年,每年度招收高一年新生10班,540人;招收初一年新生6班270人

  学校在“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办学理念和“福建省知名的农村优质完中校”办学目标的指引下,结合《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精细化管理的意见》文件精神,坚持各项管理“精细化”。 实现“制度管理、常规管理、民主管理、人本管理”四个精细化,使学校的内涵建设不断得到强化,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二)加强队伍建设,引领教师成长

  学校重视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抓手,创设条件,构建平台,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化师资队伍。通过完善机制,要求每位教师制定自我发展规划,对辅导学生获奖、发表CN级教育教学论文、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津贴;改革评价方式,实施发展性评价,激励教师自觉成长;鼓励、支持教师创优质课,参加县、片区组织的教坛新秀竞赛活动、教师基本技能竞赛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每年组织开展学校青年教师业务考核,对考核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激励青年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校本培训,聘请专家开设讲座,指导学校的教研和教学工作,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拓展教师教育视野;每年举行教案、课件制作比赛,按学年组织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组长”“优秀职员”、“优秀年段”、“优秀教研组”,激发教师创优争先的热情,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健康成长,坚持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每学年安排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开设示范课、观摩课和专题讲座,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大胆放手让年青教师勇挑重担,使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并在全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三)推进课程改革,提升科研水平

  1、加强校本课程建设。进一步修订和实施《安溪八中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方案》,并在课程建设方面做到四个坚持:一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力争使校本课程更加贴近、适应、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学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个性,更加灵活、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二要坚持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和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避免只为部分学生设计、仅由少数教师参与的课程建设。三要坚持长远规划、谨慎设计、长效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始终把课程建设视为一个持续生成的过程,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四要坚持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强化培训。上级各类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学校按照上级规定投入资金,组织老师参加国家、省和市级的培训,把校本培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根据我校特点,校本培训落实到责任人,不断在工作中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增加针对性和有效性,确实提高每位教师的综合素质。营造学校教育科研氛围,努力建设教育科研骨干队伍。

  3、邀请省或市的专家到我校为老师开设讲座,组织本校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学生或老师的开设专题讲座,开设的内容要涉及学科发展比较前沿的科研成果,加深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4、学校教务处和教研室配合,加强对各级课题研究、“研究性学习”和选修课的管理和指导,从活动中培养老师的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5、规范教科研档案的管理。建立健全学校教育科研档案,包括学校常规教科研档案、教师个人科研成果和教师综合性发展性评价、  6、申报课题。有国家、省和市级课题在我校的开展,组织骨干教师,围绕我校教育教学重大实践问题,开展校本研究,推广科研成果。

  7、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制度及经费有保障。要把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作为我校可持续发展的的重要切入口,成为老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学校要加大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为教师的理论进修、业务提高创造更多的机会,要为教师施展才华搭建更多的平台,教师的科研成果含各种教学技能竞赛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与职称聘任挂钩,激发全体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8、利用安溪八中网络平台优势,组织一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建设一流教科研资源库,使其成为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9、 博客建设上新水平,使博客成为教师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带动教师教科研的能力提升。

  (四)拓宽德育渠道,点燃人性光辉

  1、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主阵地、主渠道(1)思想品德课(2)其他各科教学。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教育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教育大纲的贯彻实施,看作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2、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主力军,是进行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和途径。

  (1)建立培训制度:建立班主任校本培训模式,在班主任工作例会的基础上开展主题交流和培训会议,试行班主任研修制度,每年给1-2位优秀班主任提供外出学习和研究的机会,接受高层次的培训,鼓励班主任将自己的经验形成文章并发表(随笔、记事、案例等)。

  (2)完善考核制度:不断完善《安溪八中班主任工作量化考评条例》等制度,突出过程管理,体现评价制度的引领作用。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班主任发扬奉献精神,同时要逐步提高班主任工作津贴;建立校、县级骨干班主任评选制度。

  (4)加强班主任结对,做好新老班主任的交接工作,大力培养年轻班主任,做好队伍储备,走班主任年轻化的道路。

  3、德育活动主题化、系列化。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校和班级应有计划地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科技、艺术、体育和主题德育教育活动,通过各种德育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意志性格和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和审美能力。

  4、德育科研走规范化、实效化之路。

  要引导、教育好学生,必须要走近他们、研究他们,要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来做好德育科研工作。

  (1)形成德育科研机制,针对新时期教育规律和特点,加大德育课题的申报力度,学习他人优秀成果。

  (2)开发校本德育课程,编写校本德育教材。

  (3)推行和探索“学生成长导师制”,建立教师德育职责考核评价制度,并纳入教师学期考评。

  (4)创建现代民主化的班级管理模式,不断探讨和实践现代班级管理模式。

  (5)全面推行《学生成长记录袋》,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定。

  (6)创新道德教育的载体,要从“知识”转向“故事”,从“灌输”转向“对话”,从“大道理”转向“小细节”。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德育活动的情感体验模式。

  5、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巩固推进。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序列化,全方位打造心理健康的特色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从特色向品牌提升。让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渗透在学科教育之中,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育环境与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6、形成校内合力,构建整体德育。

  要把德育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完善党总支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大力保证德育工作的资源配置,充分体现“德育为首”的理念。

  建立全员德育培训制度,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发挥教师人格力量的潜移默化作用。明确每一位教师的育人岗位和职责,在校内形成关心支持德育工作的强大合力。教师要以丰富的学识、高尚的师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感召学生。

  学校行政后勤人员要强化管理就是服务、服务也是育人的工作观念,学校各职能部门要切实了解学生的需求,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真正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五)提高人文素养,凸显办学特色

  随着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入开展,为了促进我校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培养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在原有“全面发展,语文见长”的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做到传承与发扬,确立涉及面更广、影响更深层的我校办学特色--“全面发展,人文见长”。

  1、注重文化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投入大量资金,完善各种文化设施。尽可能让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都有“鸟语花香”的境界;让每一堵墙、每一个地方都成为“会说话”的工具。

  2、展现班级精神风貌,弘扬宿舍文明。注重营建班级文化,通过班训、班级格言、图书角、名人名言挂图、黑板报等创建班级特色,形成班级精神;开展宿舍文化节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树立宿舍文明形象,展现学生宿舍特色。

  3、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点燃人性光辉。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包括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礼貌修养,乃至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教会学生“学会感恩”,包括感恩父母、教师、国家等为内容,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

  4、充实丰富人文活动,陶冶学生心灵。每年举办文化艺术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创造能力,展示活动成果。通过《春萌》文学社、“校园之声”广播台、小记者站 、年段作文兴趣小组等多个文学社团,开展作文竞赛、茶会活动、采风活动、组编年段刊物和校报《春萌》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每年举办读书节活动。通过中华经典诵读会、名著改编为课本剧表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5、率先设立阅览课程,提高文化修养。要求基础年段的语文教师每周带领学生到阅览室、图书室看阅图书,摘抄读书笔记,丰富学生积累,从而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文化修养。

  6、开展的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真正把青春期健康教育落实到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去。

  (六)改善办学条件,持续科学发展

  1、2xxxx年

  ⑴添置通用技术设备,计划投入资金60万元。

  ⑵添置理化生实验仪器设备,计划投入资金75元。

  ⑶添置各功能室附属设施,计划投入资金15万元。

  ⑷添置体育器材,计划投入资金5万元。

  ⑸添置科技活动室设备,计划投入资金4万元。

  ⑹添置地理、数学设备,计划投入资金5万元。

  ⑺校舍墙壁刷新,门窗油漆等,计划投入资金30万元。

  ⑻建设食堂餐厅1幢,计划投入资金450万元。

  ⑼校园文化设施建设,计划投入资金15万元。

  (10)塑胶排球场建设,计划投入资金20万元。

  2、2xxxx年

  ⑴建设学生宿舍1幢,计划投入资金400万元。

  ⑵思源楼、思诚楼安装铝合金窗及防护网,计划投入资金25万元。

  ⑶教学楼与体育场之间区域基础设施(水沟、挡土墙等)建设,计划投入资金150万元。

  ⑷停车库建设,计划投入资金250万元。

  ⑸添置食堂、宿舍设备,计划投入资金50万元。

  3、2xxxx年

  ⑴拆除敬业楼及建设校友楼,计划投入资金300万元。

  ⑵改善寄宿生宿舍住宿条件,计划投入资金35万元。

  ⑶校史展览室建设,计划投入资金45万元。

  ⑷学科教研室建设,计划投入资金35万元。

  ⑸校园文化设施建设,计划投入资金50万元。

  ⑹添置多媒体设备10套,计划投入资金30万元。

  3、2xxxx年

  ⑴建设学生宿舍1幢,计划投入资金420万元。

  ⑵校园硬化、绿化、美化,计划投入资金200万元。

  ⑶添置图书2万册,计划投入资金35万元。

  ⑷添置学生宿舍设备,计划投入资金20万元。

  ⑸添置教学仪器设备,计划投入资金50万元。

  4、2xxxx年

  ⑴拆除毓秀楼及校园景观建设,计划投入资金100万元。

  ⑵添置计算机120台,计划投入资金50万元。

  ⑶添置多媒体教学设备36套,计划投入资金120万元。

  ⑷更新升级网络设备,计划投入资金150万元。

  总之,未来的五年,安溪八中将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努力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www.weNbenk.com 文本库

篇2:AS一中学校发展规划

  山鞍一中学校发展规划

  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建设和谐的一流学校

  山鞍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学校创办于1923年,在7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积淀了深厚的学校文化,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培养的数万精英人才,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最近二十年,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整体办学水平进入了全省的前列,在山鞍人民心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成为学子的向往之地。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山鞍一中新校园建设也已经完成,为充分发挥新办学条件的优势,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推动学校持续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要求,特制定山鞍一中2xxxx-2xxxx年学校发展规划。

  一、围绕“人格建树教育”,推动德育创新,不断增强德育有效性

  山鞍一中的培养目标是“追求卓越、厚德博学、报效祖国”,在办学实践中探索的“人格建树教育”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学校发展将继续坚持“坚持方向性、强调基础性、注重实效性”的德育工作原则,坚持德育与社会相结合,与生活本身相结合,与学生自身的行动相结合,全面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二、建设山鞍一中教育集团,实现办学体制创新

  规划在2xxxx-2xxxx年组建并全面推进“山鞍一中教育集团”的发展,实现办学体制的创新,充分利用名校优质资源,推动山鞍一中的发展全面迈上新的台阶。

  三、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持续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必须持之以恒地紧紧抓住师资队伍建设不放松,采取切实措施吸引和培养优秀教师,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四、加强课程开发与建设,推动学校课程体系不断优化

  山鞍一中集中了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如果仅仅局限在现有课程计划的要求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这样不仅会影响办学潜能的发挥,而且导致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国家新的高中课程计划给了学校自主发展学校课程的权力,学校可以在完成国家有关要求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通过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教学时间,将节省的教学时间用于学校课程,通过发展学校课程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构筑具有山鞍一中特色的新的课程体系,其基本板块结构是:基础课程、拓展性综合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

  五、实施“课堂教学创新工程”,推动教学效能的持续提高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教师就必须成为研究者,成为研究教学实践问题的专家,这是现代教育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实施“课堂教学创新工程”就是要有目的地组织教师的教学创新,组织教学难点的集体攻关,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通过课题的研究,形成具有山鞍一中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规模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增强学校总体实力。

  六、建设“发展性的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发展性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我国著名教育管理专家、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首创并开发成功的一套新型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系统,目前已经在数百所学校产生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并已经开发出一套比较完善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这一套系统重视学校的质量文化的建设,有完善的教职工和学生的情绪预警和调查、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预测系统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诊断系统,提供了大量学校发展的支持资料,加入并引进这样的管理系统可以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质量,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七、坚持管理创新,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尤其是教师办学;建立新的学校评价体系;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办学模式的创新。

  八、实施“校园环境建设工程”,持续推进育人环境优化

  学校发展具有阶段性,第一阶段主要依靠校长的观念、人格与能力,第二阶段主要依靠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第三阶段,也是最高阶段需要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结晶,也是学校发展达到一流的必需。校园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学校的校园精神,即学校教职员工的价值追求。用文化来影响和引领教职员工的行为是学校更上一层楼的必需。为此,山鞍一中需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以学校现有的校园文化为基础,努力突出山鞍一中“追求卓越”的品性、自信自强的坚定信念和自主自立的行为,引导学生形成严谨求实、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生动活泼、优美高雅的人文精神,使校园环境富含人文、科技的意境和美的情趣,为学生的自主、充分、全面发展,为教师的发展创设高品位和多色彩的校园文化。

  九、依托专家力量、建设教育科研顾问团,占领教育科研制高点

  学校教育科研是学校追求卓越的精神支撑和动力保障,也是制订与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基础和先导。学校发展要在全国产生有影响的教育教学成果,必须大力倡导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究,摸索出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在现有的基础上找到课题的新生长点和突破口。为此,学校需要坚持“科研兴校”战略,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推动学校与时俱进,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抢占高中教育科研的制高点,通过教育科研形成学校特色、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十、推进教育资源开发,实现育人手段现代化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学效能的不断提高;建设数字化的校园,推进管理现代化;建设学校教学资源平台,实现全校资源共享;利用校外的资源,逐步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资源的整合机制。

  十一、加强与国内外一流学校的交流,推进国内外合作办学

  一流学校是在与一流学校交流中发展起来的,加强与国内外著名中学的交流和联系是当前一流名校的共同需要,对于山鞍一中这样一所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的学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学校应当充分利用校长在全国重点中学校长中的联系网络,充分依托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通过与国内一流学校的交流提升自己,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一流学校。

篇3:JD市实验小学十二五学校发展规划

  都江区实验小学始建于1906年。如今已发展成占地3万多平方米,拥有三个校区, 124个教学班,6500多名学生,300多名教职员工。学校先后被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红旗大队”,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被省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基层党支部”,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被扬州市教育局评为“三星级实验小学”、“扬州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扬州市红领巾示范校”,还被评为扬州市“平安校园”、扬州市“园林式学校”等称号。为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学校发展,基于实小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提升办学品位的群体意识,依据都江区教育局提出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特制定《都江区实验小学“十二五”学校发展规划》。

  一、回眸“十一五”

  “十一五”期间,我校围绕 “师德的标兵,课改的先锋,质量的样板,执行法规的模范,管理人才的摇篮”这一发展定位,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保持着良好的运行质态,稳中求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1、改善办学条件促进现代化建设

  ①2xxxx年以来,荷花池分部全部更新学生课桌面,总部更换1000套课桌凳。在班班通的基础上,全校88个班级全部装上了液晶视频投影设备。教师的办公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电子备课,满足了全体专任教师借用手提电脑的需要。装备了学校视频会议室,完善了学校网络管理中心,各种办公设备,教学设施也得到明显改善,满足了师生的教学需求。

  ②建乐校区设施齐全。2xxxx年市政府改造扩建了原建乐小学,2xxxx年8月划入我校,为使建乐校区学生享受与实小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校区的硬件设施一直按照最高标准进行配置。目前校区18个班的教育教学设施是学校最好的,全塑胶操场也是全区最好的。

  ③实小前进班配置一流。2xxxx年暑期我校积极相应政府号召,进一步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效应,学校在北区前进小学内承接了实小前进班一年级五个班全责管理和教学工作。为让学生家长满意,我校投入15万元,使实小前进班的教学配置达到了区内小学一流水平。

  2、强化三大工程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现有243名教职员工中,大专以上学历达97%,硕士学位1人。扬州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坛新秀41人,都江区级名师、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31人,校级名师6人。师德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三大师资建设工程促成了优秀师资的不断生成。

  3、建构制度文化促进学校精致管理领导班子配备齐全,年轻而富有活力。学校管理制度齐全,尤其是教师百分考核制、班主任考核制的实施保障了学校的管理正常有序。百年学校管理文化的积淀,为学校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育教学管理人才。

  4、加强科研实验发挥示范辐射功能 “教学之春”公开教学活动、网上城乡学校结对、骨干教师下乡送教等教育科研活动,放大了我校办学成果的效益,和周边学校同进步、共成长。从我校也走出了一批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管理干部,为我区的学校管理干部队伍输入了新鲜血液。

  “十一五”期间,我校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日益增多的班级和学生给日常管理及校园安全带来大量的隐患;资金投入不足,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校园环境的整体规划不能到位,学生应享受的教学资源逐年下降;教师专业化成长及教师整体队伍建设面临新的挑战,优秀师资出现“高原现象”,缺乏动态发展;老、中、青的教师梯队开始出现断层,尤其是青年教师活力还不够;教师群体在师德、工作作风等方面差距较大,极个别教师不负责任的言行影响了实小教师的群体形象;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仍需不断强化等等。深入地剖析这些发展现状与存在的实质性问题,有利于我校明晰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有利于制定更加务实的发展策略与阶段任务,有利于实现十二五期间的突破与崛起。

  二、“十二五”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校将积聚和运用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拓展发展空间;继承优良传统,积淀校园底蕴。坚持科研兴校,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校园文化引领学校的健康发展,以持续的科研原创力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打造实小精神,塑造实小形象,提升学校品位,实现我校的新一轮崛起。

  1、实施素质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所谓内涵发展,就是学校内部教育教学、行政后勤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子系统与诸要素之间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学校的发展应当是“质”的提升,而不是数量的扩张,是做精、做强、做优,而不是做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既着眼于学生6年的发展,更注重为学生的60年打下基础。百年校史是我校的宝贵财富,弘扬传统,凝聚百年实小积极向上的“精气神”,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点。

  2、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协调发展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为了“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优美的环境能给人心灵的陶冶,智慧的启迪。当然,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应当包括师生创造的人文环境以及意蕴深远的校园文化。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基础。有人把教师比作学生的第一盏灯,要培养和谐发展的学生,首先要有和谐发展的教师群体。我们将致力于优先发展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师” 计划,主动呼应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强烈愿望。

  3、彰显人文关怀推进教育现代化步伐受教育是国际公认的人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专业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教师的工作是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校长服务于教师,教师服务于学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这种教育的“服务”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教师是做学生的“保姆”,要把学生奉若“珍宝”,要把家长捧成“上帝”,而是要淡化教师的说教者、管理者的角色意识,把学生当成服务的对象,构建民主对话的模式,从而形成真诚互动、平等交流、极具亲和力的学校人文生态环境。

  4、传承百年传统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深知,实小的金字招牌并不是终身制的,它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精心呵护和辛勤劳动。新的百年是实小新的发展的起点,“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做强“实小”品牌,不断放大名校效应,充分发挥辐射功能,落实共同体工程,不断彰显实验小学的实验性和示范性,在课题研究出成果上做文章,要拟定出书计划,在继承中丰富增加教育的内涵,在总结中反思,在创新中提升品位。继续强化学校特色建设,精心打造拳头产品。立足百年沃土,继承优良传统,抢抓历史机遇,促进我校可持续发展。还要把实小打造成培养都江小学教育管理干部的摇篮,不断地输出优秀的教育教学管理人才。

  (二)学校发展的目标

  1、总目标

  到2xxxx年,实现基础设施、装备水平达省规定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实现高位运行,建立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逐步积淀、整理,努力形成我校独特的教育主张,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2、办学理念

  “弘扬传统、精致校园、彰显特色”是我们的办学理念。

  在实小的百年历史中,我们发现有许多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精髓。如:每周一次的例会;对学生自治、自理、自学的“三自”能力培养的要求;“温、读、观、思、议、质、点、练”的“八字”教学法等。这些宝贵的理论和实践如同散落的珍珠存放于百年校史之中。我校从在一所民房中诞生之日起,就在情感上与学生家庭紧密相连,学校与社区、与学生家长之间洋溢着温情。而今,我们在寻求新的发展时,不能一味地顺应时尚,而要首先将学校的优良传统进行恢复和重建。使得深厚的历史积淀一脉相承,并在此基础上开拓创新。

  我校每个年级就拥有学生600多人,一个年级规模就相当于一所镇小学。近5000的庞大的学生基数,使得这艘“教育航母”在教育教学的管理上难以“精致”,时常会显现某些“粗放型”的特征。1:25的师生比使得教师工作负担沉重,常感疲惫和力不从心。60多人的班额使得再多的机会轮到每个学生身上都是寥寥无几,与小班化的教学相比,学生的发展空间显得那样的逼仄和局促。给实小“瘦身”是实小发展的当务之急。我们有信心在逐步控减规模的进程中,将事情做细、做实、做精彩,真正实现“精致校园”。

  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有特色才能使我校“从人群中走出来”,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创新教育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我校的红领巾创造学院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每年一届的红领巾创造节也已成功举办十届。“十二五”期间,我校将汲取 “十一五”期间创新教育的研究成果,巩固“以创新教育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办学特色,重新编写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并将创新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在教育教学的各层面体现创新教育的理念。提升原有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的运行质态,扩大影响。兴建校园天文台、科技馆、体育馆、图书馆,使得我校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有形化、常规化、课程化,使得办学特色愈发鲜明。

  3、育人质量

  我校创建于废除科举后的第一年,面对今天依然存在的“分数科举”,我们将进一步明晰育人质量目标: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以德育为首,以创新精神培养为办学特色,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丰厚的办学底蕴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学校的办学优势。

  ①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严格执行省“五严”、市“八严”,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各个课程,确保小学生在校集中时间不超过6小时,按规定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组织学生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每天活动时间不低于1小时。扎实推进德育工作,以创造节、艺术节等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②以特色建设为抓手,打造百年品牌。我校在都江区综合督导评估中连年均被评为A类学校。红领巾创造工程学院、艺术节是我校传统特色项目,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传统特色项目建设,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科学家进行互动交流,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好习惯。要立足学校实际,开辟新的符合学生需求爱好的、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项目,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③以研促教,以研兴校,提升教育的有效性。教育科研是一个学校生命力之所在。广大教师要根据规划,加强现有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通过研究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科研水平、课堂教学水平,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还要加强对新理念、新技术、新教材的探讨和研究,不断发现新问题和探索研究新方向。课题研究要注重实效,要能有效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要具有推广性和理论价值。

  ④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我们, 要善, 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进学生努力发展自己。给学生提供宽阔的时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互助精神,能在集体队伍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信心。

  ⑤创造条件,为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以兴趣、自愿为原则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使特长生得到充分的培养、发展。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和比赛,为特长生提供一个施展才能、锻炼提高的实践舞台,充分发挥他们在音体美、科技制作创造等方面的才能,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4、队伍建设

  ⑴领导班子建设 建设一支觉悟高、作风实、业务精的领导班子队伍。领导成员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政治思想坚定做广大老师的表率。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引领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30节。要善于总结,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努力搭建成长平台,让工作踏实,富有进取精神、乐于奉献,敢于争先的优秀老师走到前台,走上领导岗位。同时积极向上、向外输出管理及优秀教育教学人才,为区域均衡教育做出贡献。

  ⑵教师队伍建设

  一流的学校必须有一流的师资,名师是名校的中坚。“优先发展教师”绝不仅仅是响亮的口号,更应当是行之有效的培养计划,落在实处的教育实践打造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团队将是我们“十二五”期间工作的重中之重。

  ①师德工程以“****”重要思想和****为指导,以“铸师魂、展师风、强师能”为主题,大力开展师德工程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师德形象。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充分挖掘全国模范教师万玲等优秀师德典型,引领教师铸师魂、强师能。努力使实小教师群体形成敬业、爱生的职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②打造学习型校园 学习是一个人进步的基础,是一个团体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制定读书计划,每学期至少为教师提供一本有价值的教育理论书籍和一本文史哲类书籍。聘请一名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定期开展教师读书沙龙。推出“教师出书计划”,每个教师都可向学校提出出书申请,学校承担一半出书费用。除个人出书外,我们还将鼓励课题组出书,各部门出书。出书的过程绝不仅仅是写一本书,而是一个督促自己再学习、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如同经过一场“炼狱”,经验与认识进一步提升,理念与追求进一步坚定,精神与境界进一步升华。还将进一步为全体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以“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使优质的资源成为我们教师发展的原动力。

  ③建设学科团队。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和****为指导,立足于课堂教学研究,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效地开展我校学科建设性活动,大力促进学校学科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习素养发展,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做强优势学科,通过活动创建一批学习能力强、教研水平高、教学质量稳的学习型、研究型、实效型,有自己独特教学教研模式的示范性教研团队。强调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努力创设学科特色。

  ④名师提升工程 培养一批有一定影响的德艺双馨、教有所长的名特优教师。通过“结对子”、“压担子”、“指路子”,努力打造出本土省市级特级教师,以学校优质资源为特级教师提供成长的沃土,通过培养特级教师以提升学校形象,要使得现有扬州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坛新秀等再上新台阶,在“十二五”期间要培养省特级教师1-2名,培养扬州市特级教师1-2名,培养扬州市各类骨干教师10-15名。并通过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名教师在教学和教科研方面的表率、示范作用。

  ⑤制定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实施“师表工程”、“青蓝工程”, 不断完善教师专业成长业务档案,建立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制订个人规划,一学期要精读一本书,读书笔记不少于3万字。至少要有一篇论文在扬州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或获奖,要上一堂校级以上公开课。我们把“每个教师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感动力,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成就每个教师,让教师找到教育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抓好理论学习,争创学习型教师。 学校每年将投入不少于10万元培养青年教师,开展走出去,请进来。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各项培训活动,回校后上好汇报课,专题汇报学习体会,使一人学习,大家受益。学校也将请各级教育专家等来校讲学。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步伐,提升教师现代化教学水平。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工作,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提升学历,努力培养综合型人才,在“十二五”期间要新增都江区各类骨干教师15-20名。

  5、校园建设

  力争在五年内使校园面貌发生显著转变,展现在社会面前的是环境整洁、布局合理、布置优雅的新型校园。具体有:分部建塑胶跑道,对总部操场进行重新改造;实现校内旧宿舍楼和两家住户的拆迁;规划教育局大楼的合理使用。

  绿化、美化校园,创设洁净、优雅的育人环境,要争创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园林式校园;对现有学校文化氛围重新审视,在发动全体师生广泛思考的基础上,从构建“看得见”的校园文化的层面重新布置校园,文化人文校园,努力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营造浓烈的育人氛围,要进一步提升人文理念、构建人文环境、推行人文管理,积极打造一个处处有景点,有经典,有特色,有品位,有内涵,有文化的师生健康发展的精神家园、成长乐园、生活花园和生态学园的人文校园。兴建校天文馆、科技馆等,营造“校园十景”;建设数字网络校园,坚持高效、适用的原则,总体规划超前、具体操作分步实施,以教学软件建设和网上教学应用为核心,实现信息网络化、教育管理无纸化、教学资源共享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启动建乐校区二期工程,建乐校区已越来越不适应都江新区的迅猛发展,按照校区总体规划,要立即启动二期工程,完成一栋教学楼,一栋集图书馆、室内篮球场多功能会堂于一体的综合楼,一栋综合专用教学楼,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和条件;改造总部基础设施,改善教师办公环境和充分保障学生学习的基本条件。实小总部大部分教学用楼已成危房,为保障师生安全,为学生提供安全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要认真规划总部整体布局,置换机关幼儿园分部,拆迁旧的的宿舍楼和两户单元小楼,重建三栋教学楼和一栋综合楼,改扩建学生运动操场。更新教师办公用桌椅和学生课桌椅,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和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条件。

  三、“十二五”学校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强化领导,团结协作团结和带领全体教职工积极投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去,树立执教为民的思想,勇于进取,敢于开拓,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集群体智慧来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才干,要让他们当家做主,具有主人翁意识,同心协力,强调发扬团队精神,共同完成教育使命。

  (二)建立组织,分工明确要成立学校发展规划管理和咨询委员会,对规划的具体实施进行监控,及时调整相关措施,并对学校规划目标阶段性达成进行评估验收,促使发展目标高质量达成。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学校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各项任务和措施层层分解,责任到人。

  (三)健全制度,深化改革 不断规范教育管理行为和办学行为,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目标,分工到部门、到个人,坚持用教育法规约束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完善各类规章制度,依法治校与人文关怀紧密结合,将规划实施进行责任分工。要进一步完善师德行风的规章制度和考评奖惩机制,树立教师良好形象,做为人民服务的新型教师。进一步深入推进教职工全员聘用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形成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绩效奖励机制,要依据科学严谨的考核办法,使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教师倾斜,充分调动名特优教师和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开源节流,保障发展

  就五年中学校硬件设施的改造和完善的保守估算大概需要6000万元的资金投入。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积极主动地多方筹措资金,开源节流,努力克服重重阻力,保障学校发展的资金到位。为学校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物质和资金保障。

篇4:YY中学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学校概况

  一、基本情况

  源盐县中学校是四川省凉山州源盐县的一所普通高完中。学校始建于1942年,时称“源盐县初级中学”。1965年开办高中部,校名更改为“四川省源盐中学校”,2000年接盐编委(2000)11号文通知更名为“源盐县中学校”。迄今已有69年的悠久办学历史。

  学校座落于源盐县盐井镇学府路1号,校园占地面积160亩(106666平方米)。园内绿树成荫,古木参天,花香鸟语,环境优美。校舍建筑面积46826平方米,有教室110间及配套的教育教学、实验、科技、体艺卫等功能用房和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各种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齐全,有一个田径运动场(含百米直道、300米环道)、四个篮球场、二个排球场,有乒乓球台10张,有体育器械场地200平方米。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等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学校教师队伍素质较高,有教职工289人,其中专任教师261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23人(其中研究生学历6人,本科学历217人),专科学历55人,专科以下学历11人。高中教师170人(本科146人,学历达标率为85.88%),初中教师91人(专科以上学历90人,学历达标率98.9)。有中学高级教师43人,中学一级教师80人,中、高级职务的教师占在职教师总数的42.56%。

  二、历史荣誉

  69年来,一代又一代盐中人“继承厚德精业传统,着写求实创新文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换得了一项项荣誉:1960年荣获西昌地区“红旗学校”称号;1985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四川省文明单位;1993年被四川省爱卫会命名为四川省卫生先进单位;2xxxx年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2xxxx年被县教育局命名为源盐县校风示范学校、源盐县示范性学校;2xxxx年3月被凉山州教育局命名为凉山州校风示范学校;2xxxx年4月被四川省教育厅命名为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2xxxx年11月被四川省教育厅命名为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同年被凉山州教育局命名为凉山州示范性普通高中。教职工队伍人才辈出,先后有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全国教育战线劳模,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2人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模范,1人被评为四川省德育先进工作者; 2人被评为凉山州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2人被评为凉山州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荣获凉山州杰出青年称号,1人荣获凉山州知名教师称号,另有81人获得州县各级相关部门的表彰奖励。

  第二部分 “十一五”学校发展的回顾与总结

  “十一五”期间,在源盐县县委政府和州县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学校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校教职员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实现了学校“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各单项目标,学校各项事业继往开来,蓬勃发展,为学校“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校园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

  “十一五”期间,学校“育人是根本,德育是首位,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管理是保证,安全是前提”的办学指导思想、“以人为本、育人、树人、发展人”的办学理念、“正校风、严管理、活教学、高质量”的管理思想、“诚实守信、文明典雅、博学睿智、拼搏进取、和谐包容”的培养目标、“办好初中,做大做强做优高中,把源盐中学办成省内知名、州内著名的,对周边地区起辐射作用、在民族地区起带头作用的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完中”的办学目标进一步明晰,“厚德、精业、求实、创新”的校训、 “文明健美团结进取”的校风 、“身正、学高、力强、敬业”的教风、“勤奋、博学、好问、精进”的学风等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发展提升。“规模兴校、质量名校、人才立校、科研强校”的发展战略得到全面落实。

  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期间,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由“十一五”初期的3069人(其中高中学生1597人,初中学生1472人)发展到“十一五”末(2xxxx年)的6187人(其中高中学生3750人,初中学生2437人),净增了3118人。班级数由“十一五”初期的51个(高中27个,初中24个)增加到现在的81个(高中51个,初中30个),净增30个(高中24个,初中6个)。提前实现了学校“规模兴校”的战略目标。

  三、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七认真”全过程管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目标责任奖惩体系。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改革,以高考为代表的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州前列,高考上线人数由“十一五”初期的上省本科线115人上升到“十一五”末(2xxxx年)的上省本科线238人,净增123人,上线人数位居全州34所普通高完中第五位;初三年级参加高中阶段升学考试综合排名年年均居全县第一;高初中的四个非毕业年级参加学年州县统一考试综合排名年年均居全县第一。年巩固率高中达88.6,初中达98.4;年毕业率高中达98.1,初中达100。

  四、教育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十一五”期间,学校坚持“科研强校”的既定方针,制定完善了《源盐县中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关于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校本培训等常规化管理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共承担了32个立项科研课题,其中省级课题2个,州级课题8个,县级课题9个,校级课题13个,共投入教育科研经费62.8万元,“十一五”期间结题14个(省级2个,州级2个,县级5个,校级5个),其中,两个获省级二等奖,一个获省级三等奖,三个获州级一等奖,一个获州级二等奖,一个获州级三等奖,一个获县科技进步二等奖,一个获县科技进步三等奖。“十一五”期间,广大教职工在积极参加教育科研的基础上,认真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在各级各类教育科研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有100余篇获省、州、县级优秀论文奖。学校编辑出版了教师优秀论文集2册,校本教材2本。学校2xxxx年被批准为首批凉山州校本教研基地学校,2xxxx年被批准为四川省民族地区校本教研基地学校,学校连续5年分获凉山州教育科研一、二等奖。

  五、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十一五”期间,学校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适时组织教职工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法律法规,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师礼仪教育培训,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培训,使教师队伍整体政治思想素质得以提升。通过引进人才和实施“青年教师成才工程”、“名师工程”等一系列在职培训、培养、进修,在岗自学、“一帮一”、“老带新”等途径,使教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明显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教职员工总数由“十一五”初的187人增加到“十一五”末(2xxxx年)的289人。专任教师由“十一五”初的159人增加到“十一五”末(2xxxx年)的261人。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明显提高,本科学历人数由“十一五”初的91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8.66,增加到“十一五”末(2xxxx年)的223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7.16;研究生学历从无到有,现已有研究生学历6人,占教职工总数的2.08。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本科以上学历)由“十一五”初的60.4提高到“十一五”末(2xxxx年)的85.88%;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专科以上学历)由“十一五”初的90.07提高到“十一五”末(2xxxx年)的98.9。教职工队伍专业技术职称高中级职称比例逐步提高,高级职称人数由“十一五”初的16人,占教职工总数的8.56,增加到“十一五”末(2xxxx年)的43人,占教职工总数的14.88;中级职称人数由“十一五”初的43人,占教职工总数的22.99,增加到“十一五”末(2xxxx年)的8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27.68。“十一五”期间,学校教师队伍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2xxxx年被评为源盐县人才工作“双争双创”活动示范单位。

  六、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十一五”期间,学校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多方筹措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入建设资金1110万元新建了3860平方米的第三教学楼一幢(2xxxx年4月开工-2xxxx年2月竣工);1817.75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楼(二期)一幢(2xxxx年2月开工-2xxxx年8月竣工);505平方米的图书楼一幢(2xxxx年6月开工-2xxxx年2月竣工);399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楼(三期)一幢(2xxxx年3月开工-2xxxx年9月竣工)及教育教学用房、运动场的维修改造。投入资金455万元先后购置安装多媒体设施设备80套、建成远程网络教室2间及添置学生课桌凳、教师办公桌椅、教学设施设备、实验设施设备、图书设施设备、音体美卫设施设备、教师办公电脑等。以上项目的完工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使学校固定资产总额由“十一五”初的957.3775万元增加到“十一五”末(2xxxx年)的2530.3964万元。

  七、学生工作取得新成效

  “十一五”期间,学校始终坚持“育人是根本,德育是首位”的育人思想,大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组织有益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外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社团等活动,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十一五”期间,共涌现出5个省级先进班集体,10个州级先进班集体,25个县级先进班集体,108个校级先进班集体;表彰了“三好”学生州级10人、县级28人、校级2560人,“优秀学生干部”省级2人、州级4人、县级20人、校级896人,“优秀团员”省级2人、州级2人、县级16人、校级762人,“优秀团干部”省级2人、州级2人、县级12人、校级664人;参加四川省中学生素质教育竞赛共有158名学生获奖;帮助行为偏差学生1897人次。学生工作取得新成效。

  八、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十一五”期间,学校继续深入推行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按政策规定,进行了事业单位第一轮岗位设置和小岗竞聘。起草制定了《源盐县中学校章程》,修订完善了《源盐县中学校教职工奖惩条例》《源盐县中学校教师“七认真”的要求及检查制度》、《源盐县中学校教职工考勤管理办法》、《源盐县中学校德育工作条例》、《源盐县中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源盐县中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制度》等近60个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编辑出版了《源盐县中学校管理手册(规则制度篇)》和《源盐县中学校学生管理手册》,使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九、党建和工青妇群团组织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先后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深入学习实践****”、“创先争优”、“党员示范岗”等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上与党的路线方针保持高度一致,行动上带头示范,工作上创先争优,真正成为了政治思想上的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建设卓有成效,党员人数由“十一五”初的46人发展到“十一五”末的93人。由于党员人数增加近一倍,2xxxx年报经上级组织部门批准,学校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五年来先后有3人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5人被评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工会、妇联、共青团和少先队等群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积极作贡献,切实维护好教职工的合法权利,先后组织开展了“汶川5.12地震”、“会理8.30地震”、“玉树地震”、“抗旱救灾”、“两基攻坚”、“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贫困学生捐资助学”、“帮助危重疾病师生捐助”等捐款活动和慰问困难职工活动。利用以上活动对师生员工进行了很好地爱国主义教育、职业思想教育、感恩教育。

  校团委创办了《临风》刊物,为广大师生思想交流,提高文学修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十、安全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创建及综治维稳工作取得新成绩

  “十一五”期间,根据国家、省、州、县的要求,着力开展“安全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创建活动。为更好地创建“安全校园”,学校报经县公安局批准,增设了安全保卫股,选聘了专职安保人员4名,负责校园常规安保工作,建立健全各类安全机构和制度,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到制度逗硬,责任到人。“十一五”期间,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县教育系统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取得新成绩,先后被评为县级、州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模范单位,2xxxx年获凉山州消防工作先进集体。维稳工作成绩显著,“十一五”期间从未发生非法群体越级*事件

  第三部分 “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国际国内形势给学校发展带来的机遇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社会发展,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明确提出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学校发展新跨越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二)、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给学校发展带来的机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xxxx-2xxxx)》是我国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政策指南。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到2xxxx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纲要还提出,“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中央财政通过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农村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制生活补助标准,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这一系列的政策,会给我们民族地区学校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三)、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给学校发展带来的机遇

  省、州、县“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加大教育投入等一系列政策也给学校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

  (四)、人民群众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给学校发展带来的机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送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是学校发展又一机遇。

  二、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

  “十一五”期间,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学校“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二五”期间,学校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与省内、国内先进的学校相比还存在较大距离。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队伍的数量、素质与结构还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和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二是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综合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才能适应建立现代化学校的需要;三是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学校办学活力不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缓慢,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科研服务教学的水平不高,缺乏高水平、高层次、实用性强的国家和省级教科研课题和项目;四是基础设施等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制约了学校发展和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送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新要求;五是学校的办学特色不够突出。要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认真分析现状,谋划发展,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促进学校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第四部分“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xxxx-2xxxx年)》和省、州、县的“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秉承“育人是根本,德育是首位,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管理是保证,安全是前提”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质量名校、人才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为目标,以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为主要任务,以人民群众和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发展目标

  学校发展的总目标是:办好初中,做大做强做优高中。把学校办成省内知名、州内著名,对周边地区起辐射作用、在民族地区起带头作用的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完中。

  第五部分“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从“十一五”期间的规模扩张阶段转为内涵发展阶段,其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改革内部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进一步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安全建设,进一步强化“教学七认真”过程管理,积极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做好迎“两基”国检和迎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完中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xxxx-2xxxx年)》和省、州、县的“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规划,认真落实好各阶段的工作;做好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各项工作。

  二、具体任务和措施

  (一)、稳定现有办学规模

  第一阶段(2xxxx-2xxxx年)稳定现有办学规模,即初中24-30个教学班,在校生人数控制在2400人以内,高中48-52个教学班,在校生人数控制在3600人以内,全校在校生总人数控制在6000人以内,并积极争取县委政府和州县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逐年按国家规定的师生比配齐、配足各学科专任教师和教辅专技人员,逐步化解大班额;

  第二阶段(2xxxx-2xxxx年)抓住国家未来十年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的政策支持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省、州、县的资金支持,扩建二校区,实现高初中分区教学和管理,初中办学规模达到70个教学班,在校生人数在4000人左右,适当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即高中教学班扩大为80个教学班,在校生4500人左右,为普及高中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扩建二校区未能实现,则适当缩小初中办学规模,即初中教学班控制在24个以内,在校生控制在1500人以内,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在全县范围内择优招生,为高中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源,适当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即高中教学班扩大到60个,在校生4000人。

  (二)、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和干部队伍建设

  1、坚持“管理是保证”的办学指导思想,树立先进的现代化学校管理思想,进一步丰富学校管理内涵,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完善依法治校和校长负责制,逐步建立科学、民主、规范的现代化学校管理体系。

  2、进一步修订完善学校章程和各种规章制度。主要任务是修订完善《源盐县中学校章程》、《源盐县中学校职称评审条例》、《源盐县中学校教学“七认真”要求及检查制度》、《源盐县中学校班主任管理条例》、《源盐县中学校违纪学生处分条例》和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各种突发事件预案等;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实用的《源盐县中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源盐县中学校教育教学目标考核奖惩办法》、《源盐县中学校各级骨干教师知名教师推荐评选办法》、《源盐县中学校教育科研课题认定奖惩办法》、《源盐县中学校学籍管理制度》、《源盐县中学校高中学生学分评定登记管理办法》等。

  3、逐步建立管理科学、高效、机构健全、各履其责、政令畅通的管理网络体系。

  4、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按照编制部门核定的校级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职数配齐党、政、工、青、妇和各内设机构行政管理人员,并做好“二梯队”干部队伍的选拔、培养、使用;学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拔任命齐各年级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基层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行政会的行政管理作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及工会的民主管理监督作用,各内设机构和年级组的职能管理作用;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在青年教师、学生和女职工中的思想教育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专业指导作用。

  5、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党风廉政建设。定期召开党员的组织生活会,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扎实组织开展好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示范岗”等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好宗旨教育、廉政教育、法制教育、服务意识教育。校级党政领导干部每年按上级组织、纪检部门的要求做好述职述廉报告,接受上级部门的考察考核和群众测评;学校党总支委员、各支部书记、副书记、学校行管中层以上干部每年由学校组织一次述职述廉报告会,并进行一次民主测评;进一步推行政务、党务公开,构建防止腐败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

  6、通过在岗自学、工作实践、校级政治学习、专业培训、考察学习、挂职锻炼等形式,加强干部队伍的培养提高,“十二五”期间,年级主任以上的管理干部至少参加三次州级以上的专业培训,二次县外的考察学习,年级主任以下的基层管理干部至少参加一次州级以上的专业培训,使他们成为业务上的行家,管理上的能手,形成一支清正廉洁、务实高效、开拓进取、团结协作,富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干部队伍。

  (三)、进一步加快教职工队伍建设

  “十二五”期间,坚持“师为校之本”的理念和“人才立校”的方略,教职工队伍建设将按照《源盐县中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十年发展规划(2xxxx-2xxxx年)》的要求逐步推进。

  1、总体目标:形成一支数量充足,学历、职称、学科、年龄结构合理,且身正、学高、力强、敬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其中以培养合格教师为基础,培养推出一批各级(省、州、县、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知名教师、专家型教师,以适应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

  2、分类目标

  (1)数量目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按高中1:14.3,初中1:17.2的师生比规定配齐能满足学校事业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的教职工队伍,到“十二五”末,教职工数量达到580人左右(其中高中340人,初中210人,教辅后勤30人),逐步消除大班额,减轻教师过重的工作负担。

  (2)结构目标:通过五年的努力,使教职工队伍学历、职称、学科、年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学历结构目标是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本科以上,且具有国家颁发的高中教师资格证)达90以上,其中硕士以上研究生学历达到5,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60以上,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专科以上且具有国家颁发的初中教师资格证)达100,其中硕士以上研究生学历达到2;职称结构目标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根据设岗比例,使高中教师高级职称比例达到25,初中教师高级职称比例达到15,初高中中级职称比例达到45至50,按照设岗要求,逐步过渡到按学科人数比例设岗,使中高级职称比例的学科分布合理均衡;学科结构目标是在今后调动、招聘、考调教师时,严格按学科缺岗的实际工作需要,严把进人关,特别是高中实行新课改后,要力争在5年内配齐、配足各学科专任教师,逐步形成一支学科分布合理均衡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目标是形成一支以中青年合格教师为主体,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为骨干,以知名老年教师为支柱的老、中、青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3)梯度目标:通过5年的培养提高,力争使我校教师100成为合格教师;30的教师成为校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5成为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县级知名教师;5的教师成长为州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知名教师、专家型教师;2的教师成长为省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知名教师、专家型教师。形成一支结构梯度合理、思想先进、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知识丰富、勤于育人、精于教书、善于创新、团结和谐的教师群体。

  (4)素质目标:师德师风目标是坚持把教师的政治思想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放在重要地位,经常性地开展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教育、时事政治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想教育、职业道德及教师礼仪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自觉规范办学行为,转变教育观念,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团结协作、严谨治学,模范遵守法律法规。构建一支有崇高理想、有高尚情操、有敬业奉献精神的师德师风优良的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目标是以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为契机,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的培训培养及教师主动性的知识更新学习,使教师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职业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及终身学习观,全力造就一支知识丰富、业务熟练、精于教书、教有特色、善于创新,能正确把握课程标准要求,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及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质量高,具备较强的教科研能力的专业型教师队伍。

  3、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学校设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书记和副校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教务处、办公室、学生处、总务处主任和各年级主任为小组成员。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授权行政办公室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拟定教师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报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实施。以教务处、教科处为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年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每半年向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汇报一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情况,教科处具体负责教师的培训、学历进修、学术交流、继续教育学时学分管理等日常事务。

  (2)经费保障:利用好国家、省、州、县教师培训培养专项资金;在学校每年预算外(事业性收入)资金总额中,以不低于5的比例提取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教师培训、进修、学历提高、学术交流、学习考察。

  (3)制度保障:由教务处、教科处根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制定相应的教师培训、进修、学历提高、论文撰写、学术交流和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知名教师、专家型教师等的推荐评选专项规章制度。

  4、具体措施由教务处、教科处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源盐县中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十年发展规划(2xxxx-2xxxx年)》的总体要求分年度制定,并逐项落实。

  (四)、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1、教育管理

  (1)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德育是首位”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管理体系。

  (2)修订完善《源盐县中学校德育工作条例》、《源盐县中学校学生奖惩条例》、《源盐县中学校违纪学生处分条例》、《源盐县中学校班主任管理条例》、《源盐县中学校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评分细则》等规章制度,使之更加符合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更加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

  (3)进一步加强教师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技能培训,每学年召开一次德育工作研讨会,交流推广在德育工作中的成功经验,表彰奖励在德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十二五”期间由学生处汇同教科处推出一期具有较高水平,实用性强,对全校德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师德育工作论文专辑。培养推出一定数量的省、州、县、校级“德育标兵”。

  (4)逐步改变当前说教为主的德育教育模式,利用好周会、主题班会、普法教育(中学生法制课堂,普法宣传,现身说法教育等)、生活技能课等地方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教育,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的作用,使学生在参与式、互动式的教育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5)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配备足够的心理辅导专业教师,对心理异常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并在高中年级选择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试点。

  (6)充分利用全州开展的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的契机,制定学校阶段性工作计划,推动校园“三化”(净化、美化、绿化)建设和学生健康文明习惯养成。

  (7)强势推进“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班级建设,继续做好省、州、县、校级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的培养、推荐、评选工作。

  2、教学管理

  (1)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的办学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名校”为内涵的发展之路,强化过程管理,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十二五”期间高质量地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各项任务,初中各年级教育教学综合质量居全县第一;进一步改善和优化高中生源质量,确保以高考为代表的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州34所高完中位居前五名,并做到高考硬上本科线人数和上一本、上名校人数年年有提升,上线率年年有提高。

  (2)按照国家、省、州、县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扎实做好课程改革各项工作,探索适合民族地区和我校实际的三级课程实施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大力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开齐开足规定课程。

  (3)强化教学常规“七认真”全过程管理,做到每项有检查和记载,每期开展一次全校性的教学常规“七认真”检查评比,及时总结通报检查结果,做到制度措施逗硬,奖惩分明,在工作中逐步总结完善符合我校实际的各项检查制度和监督措施,使教学常规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4)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禁止歧视差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5)继续推行教育教学目标奖惩制度,根据新时期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探索完善符合学校实际的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

  (6)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探索制定完善符合学校实际的学籍管理体系和学分评价体系,

  (五)大兴教育教学科研

  1、继续坚持“科研强校”的方略,加大对教育科研的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制度措施,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教育科研服务教育教学的水平。

  2、切实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常规教研的指导与管理,继续坚持过关课、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示范课的上评课制度,每学年组织一次校级赛课活动,及时推广优质的课堂教学范例和优秀教案,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探索帮助教师解决专业成长和新课程改革中的各种问题,把教师专业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重点。做到常规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常规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在“十二五”期间,推出一批优秀教师参加省、州、县级赛课活动,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同时集结出版一本我校教师的优秀教案集。

  3、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和奖励机制,在“十二五”期间,每个教研组应完成1-2个校级科研课题;力争完成县级课题立项4-5个,结题2个;州级课题立项2-3个,结题2个;省级课题立项1-2个,结题1个;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家级课题立项1个。组织并鼓励教职工撰写科研论文,在国家级专业学术刊物上共公开发表20篇以上,在省级专业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50篇以上,在州级专业学术刊物(包括内刊)上发表100篇以上;集结出版一期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科研论文集。

  4、按照《源盐县中学校各级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学术工作管理规定》的要求,认真组织好校级专题学术讲座,在现与成都七中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与更多的川内外名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积极组织参加省、州、县级组织的各级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帮助教师开阔视野、更新知识、拓宽思路。

  5、“十二五”是国家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时期,针对学校新课改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认真组织专题研究,攻坚破难,推进我校高中新课改顺利进行。

  6、进一步加强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和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

  (六)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五”期间,学校要抓住国家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xxxx-2xxxx年)》、《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和国家“校安工程”的机遇,加快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学校又快又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积极争取国家、省、州、县的资金支持,按《源盐县中学校关于新建二校区建设规划方案》立项在学校农场开工建设预计总投资8000万元,能满足70个教学班(在校生4000人左右)教学,且设施设备功能齐全的二校区。逐步实行初高中分区教学,进一步扩展学校的办学空间,为逐步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夯实基础,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送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

  (2)积极争取国家、省、州、县的资金支持,立项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预计总投资约200万元,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40-45套,每套建筑面积45-50平方米)的青年教师周转房,以解决新进教师的住宿问题。

  (3)积极争取国家、省、州、县的资金支持,立项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预计总投资约250-300万元,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楼,供行政、教师办公使用。

  (4)积极争取国家、省、州、县的资金支持,立项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预计总投资约400万元,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能满足3000名学生和200名教师用餐的标准化食堂。

  (5)积极争取国家、省、州、县的资金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完成现有运动场的场地进一步平整和排水系统改造及场地、跑道的硬化和塑化,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预计总投资约500万元。

  (6)多方筹措资金,预计投入资金50万元完成学校大门的改建。

  (7)根据高中新课改开设实用技术课的需要,建设一栋约2000平方米,预计投资250万元,供开展实用技术课教学和科技活动的科技综合楼。

  (8)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建设学校安全监控系统和完善学校绿化美化。

  2、教育教学、教辅设施设备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争取国家、省、州、县的资金支持,加大学校预算外自有资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常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添置,加大对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软硬件建设的投入,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提升学校的办学档次。

  (1)进一步完善常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添置。

  (2)继续完成以多媒体、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为代表的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购置和建设。

  (3)加强和改造完善校园网、教师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实验室、办公室等现代化管理系统的软硬件设施设备。

  (4)加大对音、体、美、卫、艺、劳、科技活动等必要教育教学、教辅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践行学校“诚实守信、文明典雅、博学睿智、拼搏进取、和谐包容”的培养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5)进一步完善学生食堂、学生寝室必要的设施设备,力争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管理。

  (6)根据教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需要,新购图书2万册,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和课余读书活动。

  (七)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校园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学校特色的重要表征,是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土壤,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十二五”期间,学校要进一步丰富、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质量,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具有浓厚育人氛围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1、进一步丰富和明晰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管理思想的内涵。

  2、以文明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为主线,并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扎实抓好“三风”建设,努力构建具有盐中特色的“文明、健美、团结、进取”的校风,“身正、学高、力强、敬业”的教风,“勤奋、博学、好问、精进”的学风。

  3、以劳模、先进为示范,充分发挥榜样引领和带动作用,弘扬时代主旋律。

  4、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寝室文化建设、办公室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各类知识竞赛、读书活动、文体比赛、运动会、艺术节等),进一步绿化、美化、净化校园,营造有利于师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提高的育人环境和氛围。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质量,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形象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的内涵。

  5、在“十二五”期间,举办建校七十周年校庆,对建校七十年的发展史进行收集整理,展示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八)进一步推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继续坚持“管理是保证,安全是前提”的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的一系列规划和制度,增添措施,加大投入,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舒适、优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1、继续强化和明晰各类人员的安全职责,层层签订各岗位的安全责任书,做到责任明确、制度落实、措施逗硬,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及时纠正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全体教职工的安全责任履职情况将作为年度考核和年终绩效分配的内容。

  2、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保卫股的机构组织建设,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配齐配足内保人员,强化业务和履职能力培训。加强对进出校园人员的盘查、登记和校园巡逻及安全排查,每年对内保人员进行一次履职情况的考核,对履职情况差的给予及时调整更换。

  3、争取和积极筹措资金,建设校园安保监控系统及其他安全设施设备,进一步提高学校防范安全事故的应急能力。

  4、进一步调整、充实、完善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领导小组、维稳工作领导小组、禁毒防艾工作领导小组、和谐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等组织领导机构。做到各项工作有组织机构,有制度,有计划,有落实,有分工,有职责,有检查考核。

  5、根据县法制建设办公室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师生普法教育。根据各阶段工作需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禁毒防艾教育、和谐教育的知识竞赛和文体活动,让广大师生在活动中得到启示和教育。

  (九)切实抓好学校体、艺、卫工作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多方筹措、争取资金,加大对体、艺、卫设施设备的投入,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高中新课改奠定良好的基础。

  1、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按规定配齐体、艺教师和卫生专技人员,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现有体、艺教师和卫生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进修、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以适应新形势对体、艺、卫工作的需要。

  2、加快对学校运动场硬化、塑化、绿化的建设,充分发挥运动场应有的功能,为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设施;逐步添置与教育教学相适应的设施设备。

  3、继续推行和完善国家提倡的“阳光体育锻炼活动”和中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定期举办“校级综合性运动会”和“中学生艺术节”,适时举办教职工、学生各单项体艺比赛。

  4、加快完善音乐、美术专用教室设施设备,提高音乐美术教学的质量。

  5、在完善体育、美术、音乐设施设备,配齐配足专业教师后,逐步办好高中艺体特色班,力争办出特色,办出成效,使之成为学校的一大办学特色。

  6、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人员、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高标准地建设好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卫生室,使之能承担学生“六病”的检测与防治和师生员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学生体质调研监测和食品卫生、体育卫生、劳动卫生、饮水卫生、教室卫生等的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预案和重大传染病的防控。

  (十)进一步强化教辅后勤工作和财务管理

  进一步强化教辅后勤人员服务意识的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积极探索后勤服务化管理方式;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充分发挥校有财力的最大效益。

  1、进一步强化教辅后勤人员服务意识的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继续坚持坐班签到制和完善岗位责任制。

  2、积极探索后勤服务化管理方式和年度校级财务开支预算制度。

  3、加快食堂标准化建设和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继续坚持教辅后勤人员轮流到食堂进行全方位监督和“尝食”制度,进一步强化和完善食堂的店堂卫生、食物采购、食物保管、食物加工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加强对食堂所售食品的质、量、价格的监控,进一步提高食堂的服务质量,让师生吃得放心满意。

  4、严格遵守财经纪律,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标准化财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定期财务收支公示制度、收费公示制度、重大开支集体研究决策制度、重大物资采购政府公开采购招标制度、物资采购进出库登记制度、公物领取保管使用清退制度,充分发挥校有财力的最大效益。

  5、进一步完善学校新建工程、重大维修工程及其他重大投资项目按规定公开招标制度;农场、食堂、小卖部等对外发包租赁项目向社会公开竞标和教职工代表旁听制度。

  6、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尽学校最大财力,逐步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让教职工共享学校发展成果。

  (十一)继续做好示范创建工作

  继续做好创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完中的各项准备工作,在省示范校评选政策解冻后,接受省示范校的评估验收。

  (十二)进一步规范寄宿制和奖助学金管理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寄宿制、奖助学金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1、加大对学生寝室设施设备添置的资金投入,按寄宿制规范化管理的标准配齐、配足学生寝室必要的生活、学习设施,进一步丰富学生寝室文化、美化的内涵,为寄宿制学生提供一个舒适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积极争取政策按寄宿制学生与管理人员的比例配齐、配足住校生生活管理员,对现有的生活管理员要加强思想、业务、文化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在新聘住校生生活管理员时,要严格按照寄宿制管理人员考核条件和标准把好进人的入口关。

  3、继续坚持寄宿制经费专人专账管理,经费使用情况及时向全校师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和上级部门的审计。

  4、根据国家和各类社会组织奖助学金项目的逐年增多和学校实际工作的需要,成立专门的学校奖助学金管理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统一对高中经济贫困家庭国家助学金等各类奖助学金进行管理,统一接受各项奖助学金的申请,进行资格审查,负责资金发放和相关资料的归档整理。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奖励、资助制度和贫困生档案,使各项奖助学金真正发挥应有的效益。

  5、学校将按规定每年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5的经费,用于减免学费、书费、特殊困难补助、设立校内奖学金等支出。学校将积极争取国家、社团、民间的各类资助项目,逐步扩大困难学生的受助面。

  实施“十二五”规划,事关学校未来发展大局,全校教职工要强化思想意识,层层建立责任制,落实各项规划任务,增强任务执行力度。各级各部门领导要带头承担规划责任,全校教职工要勇挑规划任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骤,形成合力,为完成“十二五”规划做出应有的贡献。

  源盐县中学校

篇5:YT中学五年学校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紧紧围绕“内涵发展(品质发展)、转型发展(多元发展)、品牌发展(特色发展)等科学发展目标。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创新人才培养”、“幸福校园”等办学思想的探索与实践,紧紧围绕“争创示范性的五星级学校”的创建目标,全面推进学校的现代化进程,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五年内使学校真正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示范性五星级学校。

  二、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1995年,我校制订了《无锡县一天中学教育现代化工程规划》,启动了我校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步伐。经过三年创建,1997年,我校顺利通过了锡山市教育现代化合格验收。同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我校正式更名为江苏省一天中学。

  1998年,我校教代会审议通过了《江苏省一天中学1998-2000年改革与发展三年规划》,明确提出了“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优化师资队伍、巩固和发展办学特色、加快办学条件现代化”等五大工作重点。1999年,学校通过省教育厅的国家级示范高中验收,2000年获全国德育先进学校,省模范学校等称号。

  2xxxx年,教代会又审议了《江苏省一天中学2xxxx-2xxxx年改革与发展三年规划》,三年规划又提出了“构建新世纪改革与发展目标,扩大知名度,增加美誉度,在更高层次上凸现我校的办学特色;加快我校人才高地的建设,形成全校性开拓进取的奋进局面;以教育的信息化推进我校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和师资建设的现代化”等工作目标。2xxxx年,我校创办了“无锡市一天实验学校”。2xxxx年我校教代会又审议通过了《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争创五星级学校》的工作报告,报告明确提出启动“强校工程”,实施从“大校”到“强校”的转变,为创建五星级学校奠定坚实基础。

  2xxxx年教代会审议通过了《一天中学2xxxx-2xxxx改革与发展三年规划》。2xxxx年,我校顺利转评为省四星级学校。2xxxx年,八届一次教代会审议通过了《视今天为落后,在挑战中实现新的跨越的工作报告》,会议提出,“发展和提高”成为今后几年的工作主题。2xxxx年,高中部整体搬进新校区,学校形成“一体两翼”的基本办学格局,学校办学条件、办学理念、办学水平、教学质量跃上新的平台,学校的办学思想、学校管理、教师团队的精神风貌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肯定。2xxxx年*锡山区委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各行各业广泛开展学习“一天精神”的活动,区委高规格组织了“一天精神”报告会,“一天精神”在无锡地区形成了巨大反响。一天形成品牌影响。2xxxx年,我校在高考中再一次以卓越的成绩形成巨大影响,区委又一次号召全区学习“敬业奉献、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一天精神”。区委、政府联合调研组走进学校,写出了《追求卓越:解读“一天之路”和“一天精神”》的长篇调研报告。“一天精神”成为学校发展的强大文化力量。

  2xxxx年,学校又制定了2xxxx-2xxxx年三年发展规划。《三年规划》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学校事业的高位发展”;建设“学习型学校”;全面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引导性、实效性;全面推进“有效教学”的实践,以智慧和艺术升华教学质量的稳定性、高位性、全面性;加快“文化型”、“生态型”学校的形成”五大重点工作。

  全校上下不懈的努力,学校事业在高位上蓬勃发展,“学习型学校”初步形成,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引导性、实效性显著提高,“有效教学”形成了实质性的成果,校园的“文化型、生态型”日益凸显,学校方方面面的内涵品质得到了提升。

  三、学校发展进步的有益启示:

  回顾我校发展的路程,我们可以总结很多经验。但最关键、最宝贵的财富应该是我们走过的“一天之路”,在“一天之路”征程中逐渐形成的“一天精神”。

  区委、区政府调研报告中充分肯定:“一天之路”是一条不畏艰辛的创业之路。“一天之路”是一条勇创一流的创优之路。 “一天之路”是一条敢为人先的创新之路。

  多年来,我们勇于“创业、创优、创新”,但支撑“一天之路”的是“敬业奉献、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一天精神”。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上追求品质发展的时候,“一天精神”应该成为我们的精神灵魂和前进的旗帜。

  学习弘扬“一天精神”,要在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上求突破。学习弘扬“一天精神”,要在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上求突破。学习弘扬“一天精神”,要在加快改革、勇于创新上求突破。学习弘扬“一天精神”,要在求真务实、敬业奉献上求突破。

  当前,学校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转型发展阶段。我们需要统一思想,发动群众,凝聚力量,团结奋进。推进伟大的事业,要靠伟大的精神。“敬业奉献、崇尚科学、追求卓越”为核心的“一天精神”,是一天中学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我们要通过学习实践、大力弘扬“一天精神”,进一步凝聚和激发全校上下开拓奋进、争创一流的奋斗精神,不断形成推进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学习弘扬“一天精神”,就要倡导“一天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宝贵品质。学习弘扬“一天精神”,就要倡导“一天人”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发展理念。学习弘扬“一天精神”,就要倡导“一天人”争创一流、追求卓越的时代风貌。

  四、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现实条件分析:

  纵观以上学校发展轨迹,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全体一天人用火一样的热情忘我工作,以相当的办学智慧,追求各项工作的卓越,奠定了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基础与财富,我们已经拥有了许多可以乘势而上的有利条件,实施新的跨越,我们已具备了相当的条件和实力:

  学校办学条件一流。在教育现代化的旗帜引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巨大投入下,我校的办学条件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四园理念”引导下的校园建设正在逐渐走向深度。美丽校园、现代化校园已形成了较大的示范性影响,体育馆、游泳馆的建设将使我校的物质性条件进入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水平。

  学校文化实力凸显。60多年的薪火相传,学校文化不断丰厚与升华。“严、勤、实”的学校风格得到了发扬光大;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引导着校园建设;“登山理念”催生着一天人内心的信念,形成了全校上下追求卓越的良好校风;“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的理念优化了教育行为;相信“教育是农业”的思想指导着学校办学的多元化发展,形成了“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与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每一个一天学子在校园内享受成功喜悦”的教学行为;“诚”字校训的博大精深熏陶着一天人的心灵与思维方式;“服务、诊断、引导”成为学校管理思想的基本核心,学校管理的增值作用明显;“敬业奉献、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一天精神”成为一天文化的核心,“继承、借鉴、创新”的融合,学校文化已成为一天品牌的重要软实力。

  管理机制不断优化。从“放大优质资源”,“一校四部”、“一校两翼”,到“深化体制改革”,我校根据社会的进步要求,历经多次改革与发展,在发展中求改革,在改革中求发展。从西漳校区到东亭校区,学校一步一个脚印,稳妥地解决了改革中的种种问题与矛盾冲突,在变化中走向高位。学校管理积累了较多原创性、有效性的系统性理念与操作策略,内部管理逐步形成了“管理重心不断下移”,“条线指导,分部运行”,“年级责任制”等管理模式,学校内部结构工资制更加凸现奖励责重、奖励绩优、奖励成果、奖励创新。学校发展势态良好。学校办学的基础性条件如生源、师源、财源不断优化,学校的综合办学影响良好,基本形成了“无锡人民心中的品牌”的办学影响。

  教学工作呈现活力。学校始终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学工作牢牢把握“课程改革、课堂中心、教师培训”主线。告别“汗水+时间”,走向“智慧+艺术”正成为我校教学工作的不懈追求。“过程管理”、“团队研究”、“项目推进”有效地引导教学质量提升。“稳定、高位”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学校品牌的基础和重要内涵。“三注重”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教学”探索、“聚焦课堂”活动、学科竞赛组织、“假日新视野”活动等等方面已积累了丰厚的实践经验。

  德育工作更加有效。学校德育工作“生活化”、德育工作“润物细无声”的特色正在不断深化,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时代性”特征得到了实质性推进,德育行为正在不断凸现“引导、关爱、熏陶”的校本特征。学生自我管理,行为自律的“自主”意识正在强化与推进,重视习惯引导与培养,重视“宿舍文化”、重视“教室文化”的德育探索产生了显著成果,我校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得到了广泛好评,学校成为省德育先进学校,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教育科研成为生产力。“带着问题开会,课题引路、课题培训”已成为我校基本的教科研方式,每学期组织的“教学大讨论”引导教师带着主题思考与研究本职工作,多形式,多层次的课题研究、主题讨论、工作研究已渐成常规。少年部的超常教育研究,教务处的质量管理研究、课堂研究,学生处的班级常规管理研究、校办的文书档案研究、对外形象宣传研究、总务处、财务处的校园建设研究、招标方案研究,属地管理研究等,形成了实质性的生产力。

  美丽“四园”走向深度。把美丽的一天校园建成“生态公园、文化圣园、数字校园、温馨家园”是我们校园建设的总目标。多年来,后勤部门锲而不舍,以“经营”理念规范建设管理,“项目管理责任制”团队研讨招标方案等方式得到教育界的广泛推广。校园常规管理呈现较高水平。后勤服务的育人意识得到强化,校园生态课程、学校劳动课程已初见成果。后勤工作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实效意识不断强化,出现了一批爱岗敬业,岗位技术精湛的优秀职工。学校安保,食堂服务的社会化机制已形成,温馨家园的建设正在不断推进。

  学校办学个性更加鲜明,我校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务实的管理都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丰满。长期的超常教育实践已使我校走在中国超常教育事业的前列,成为中国超常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并形成国际影响;我校的科技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也形成丰硕的成果,成为中国科协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优质实验学校、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我校较高水平的信息网络条件和素质较高的教师行为,使我校教育信息化达到了较高水平,成为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早,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等称号的一批专业教师,学校成为无锡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我校注重学生生活德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学生整体行为习惯良好;我校稳定、高位的升学成绩成为学校品牌的重要内涵。在长期的教学管理中,我校形成了一些校本性的教学管理理念,学校受到国内著名高校的重视与好评,成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

  教育国际化步伐加快。近几年,我校大大加快了国际教育合作的步伐,我们以“走出去、请进来”,“项目合作研究”、“境外修学旅行”、参与“国际教育论坛”等方式,借鉴国外教育经验,输出中国教育文化。我们已与美国、英国、丹麦、新加坡等国家的15所学校结成姐妹学校。2xxxx年,我校正式成立国际部AP课程中心,高位起步、良性运行,我校的国际办学正在成为一天的又一品牌。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校已处于高位、优质运行,这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宽厚的基础。

  五、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素质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化。我校的素质教育推进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仍有一些差距,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过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仍需进一步转变,对学生自主意识、自我发展、行为自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评价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转型发展需要积极探索:

  ①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实施这两个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需要我们攻坚克难,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与研究,需要我们认真反思与审视教育价值观,反思与优化我们熟悉、熟练的教育方式。

  ②省教育厅“五严”规范的要求使我们要及时调整传统的运行与管理方式,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科学途径,积极建设“幸福家园”、“和谐校园”、“成功校园”。

  ③“自主招生”的高考改革,需要我们改变“一刀切、标准化、齐步走”的传统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办学、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模式,坚定不移地培养个性化学生,鼓励学生特长发展。

  ④“绩效工资”的实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教师价值观的引导,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真正的教师”,同时,积极研究“绩效工资”的激励机制,坚持奖励责任、奖励超工作量、奖励成果、奖励加班、奖励创新。

  ⑤教育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推进,仍是我校今后的重要工作,要积极探索多渠道引进国际多元课程,要努力使国际部成为我校的又一品牌。

  内涵发展需要优秀的人才团队支撑。面对学校高位发展,品质发展的要求,如何加快加大“人才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建设优先投入”的机制与策略,我们还需极大的努力。加快“四名工程”(名管理者、名教师、名班主任、名职工)已成为我校高位发展必经优先考虑的重要工作。

  六、时代要求与我校近五年的发展目标:

  学校的规模、办学质量、办学声誉确实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这种提高对学校的继续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在这样的办学追求上看,“转型发展(多元化)、内涵发展(品质化)、品牌发展(特色化)”就成为学校继续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站在“幸福校园”、“品牌学校”、“示范学校”的高度上,我们必须有新的思考、新的认识、新的行动。我们必须在与国内最好的品牌学校的考察对比中寻找自己内涵发展的增长点,在对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的审视、借鉴中滋生发展与改革的愿景与行动,我们必须站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上调整与优化我们的课程与课堂。

  由此,“品质发展”就成为我校内涵发展的基本追求,“多元发展”就成为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特色发展”就成为品牌发展的重点,“创新人才培养”就成为高中教育目标的时代性定位。

  在发展的策略上,我们的基本原则是“立足于改,着眼于新,致力于本,示范于先”。

  “立足于改”,就是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积极探索面对的新问题、新要求,形成新思路、新行动。切实探索“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

  “着眼于新”,就是要用新眼光看待问题,用新思维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就是要面对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谋求新发展。努力使学校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具有自我发展机制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办学主体,进而创造和形成自己的办学模式和教育哲学。

  “致力于本”,就是要把事业的发展真正落实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和办学理念上。

  “示范于先”,就是要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在“率转型发展之先,率品质发展之先,率特色发展之先,率创新人才培养之先”这四个“率先”上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学校的核心理念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与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每一个一天学子在校园里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校的办学愿景是:学校成为各类社会栋梁的摇篮,学校成为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示范学校。

  学校的价值观是:诚信、博爱、自强、卓越。

  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拔尖人才。

  近五年的办学目标是:“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具有高品位校园、高品质内涵、学生多元发展,办学特色显著的示范性五星级学校。

  近五年的工作目标是:

  1、深化“四园理念”的物化达成度,三年内使校园品位有质的飞跃、二年内校园景点的教育性具有国内示范性。

  2、在物化“四园”的基础上,积极建设内涵四园(爱生校园、学习型校园、和谐校园、幸福校园)

  3、在传统优势(良好管理、优良校风,课堂教学,超常教育、科技教育等)的基础上抢占转型发展(课程建设、规范化办学、国际化、学生多元化培养)的制高点。

  4、在“有效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有效引导、自主发展”的德育管理探索。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生本课堂”的探索。

  5、在“敬业奉献”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全校教职工的师德发展、专业发展、岗位发展。形成“全员发展、团队发展、名师名职工发展”的蓬勃局面。

  七、五年规划的重点工作及保障措施

  突出一条主线:内涵发展(品质发展)、转型发展(多元发展)、品牌发展(特色发展)。

  做到五个坚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目标;坚持“敬业奉献、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办学传统;坚持“全面协调、重点突出”的发展原则;坚持“师生双向成才”的发展战略;坚持校园环境与办学内涵同步发展的办学策略。

  强化八个狠抓:

  ①狠抓“安全工程”(安全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同时做好安全工作四个常规工作(每日常规、每周常规、每月常规、每学期常规)),确保学校日常运行的优质、有序,争创“江苏省平安校园”。

  ②狠抓“质量工程”,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高位。

  ③狠抓“四名工程”,提升学校管理团队、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团队的领导力水平。优化全校教职工的责任意识、执行力水平。

  ④狠抓“品质工程”,全面推进“生本课堂”的实践,全面推进“有效引导、自主发展”的德育探索。

  ⑤狠抓“特色工程”,依托学校传统、部门优势、学科教学优势以及社会资源、国际合作的载体,努力实现“部门有特色、年级有特色、学科有特色”的繁荣景象,并由此产生一批有影响的特色老师(职员工人)。

  ⑥狠抓“机制工程”,提升各类过程管理、岗位职责培训、各类考核的约束性、导向性,确保各类工作过程的规范性、优质性。

  ⑦狠抓“学习工程”,全面提升全校教职工自觉学习的紧迫性、自觉性,提升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拓展教育视野,升华职业境界

  ⑧狠抓“幸福工程”,创造更好的校园人际环境和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全面提升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学校归属感,凝聚全校才智,迸发全校追求卓越的蓬勃激情。

  (一)进一步强化“发展是硬道理”的意识,全面协调、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高位发展、品质发展。

  1、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加大投入,完善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特色建设必需的馆场建设;不断优化学校的基础性设施,生活设施和工作条件;不断推进“四园理念”的物质达成深度;精心规划,深度推进学校的校园教育景点建设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今后五年的八大实事:

  ①全面优化学校供水、供气、供电、排水、道路、通讯、网络、安监、消防、喷灌、食堂设施、浴室设施、路灯系统、停车等基础设施,二年内各类基础性设施全面进入安全运行、优质维护、减排节能、节俭运行的水平。

  ②以“环道外造林、造花径,环道内造园”的总原则上继续加快“校园园艺化、植物课程化”的步伐,三年内使“江南植物园”初步形成。

  ③以“温馨、关爱”为指导思想,全面启动“校园生活关怀工程”,处处显现“以人为本”的建设水平和优良习惯的培养探索,三年内温馨家园基本形成。

  ④二年内全面完成科学楼的功能建设,全面完成信息楼的功能调整和文化建设,全面完成体育馆、游泳馆的建设和文化布置,我校的科学教育、体育艺术教育、图书馆的条件达省内领先水平。

  ⑤全面规划、分期实施,三年内形成六个具有引导性、熏陶性的特色教育景点,形成“环道移步换景”,“各大厅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象,使学校文化品位跃上新的高度。

  ⑥对照五星级学校的标准,全面查漏补缺,二年内使办学条件全面超越五星级的标准。

  ⑦继续投入,为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创造更好的生活、工作、学习条件。

  ⑧完成行政楼的建设和校史文化展示的全面布局。

  2、要继续加强学校办学特色的规划和建设。

  我校超常教育已坚持近30年,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还形成了全国影响和国际影响,我们内部要继续完善教育实验的各项机制,外部要努力争取政策支撑和各种社会教育资源,要借30年庆典之机,系统梳理优秀人才的成长轨迹、认真总结回顾30年实验的路程,形成更大的特色影响和发展势态。

  我校的科技教育也有相当的传统,要加大投入,建设科技教育的专用教室,聘请大学和职业学校教师到学校兼职或辅导,以“国际项目研究合作”、“研究性学习”、“科技节”、节假日等为载体,力争使科技教育成为学校的显性品牌。

  近几年,我校大大加快了教育国际交流的步伐。AP课程的高位起步,开启了一天中学国际教育的新篇章。学校已成为“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项目学校”。今后五年,国际部要以AP课程为核心,打造“高端留学教育平台”,国际部成为“培养世界视野、民族情怀人才”的摇篮,成为无锡国际教育的旗帜,并积极推进“多元课程、多种模式”的探索。国际交流要以“项目推进”为抓手,以“师生互换”为主要形式,以“网络沟通”为重要平台,加强与国外学校、国际教育机构的多方位、深度合作。

  学校的“生活德育”探索,宿舍管理“有效教学”探索,“后勤服务”、“师资培训、档案管理、通用技术教育等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在一定范围内有了影响,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规划与实践,形成显性化的特色。

  要以极大的努力建设品牌学科(有学科理念、有品牌教师、有显著教学成绩),形成一批优势学科,要积极建设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课程,形成一批品牌选修老师,要积极聘请高校、地方有特色的专业人士走进一天课堂,形成有影响的“名人课堂系列。要加大我校教职工参与各类竞赛、评比的参与度与获奖档次,在各类活动中涌现一批后备人才,品牌教职工。

  3、继续完善、发展一天文化,使一天文化成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

  ①总结和传承学校积累的人文和科学理念,创新和完善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学校文化。

  ②加快发展蕴含教育智慧、渗透教育功能的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

  ③全面推进、引导教师群体价值追求的制度性文化建设。

  ④完善充满校园魅力、充满诗意和品位,形成凝聚力的活动性文化建设,要让每一次集体活动有强大的教育意义。

  ⑤要深化学校对外介绍、学校文化标识、学校教育哲学的规范性建设与品质建设,形成品牌性软实力。

  4、进一步探索现代学校制度。

  学校的功能日益多样化,学校和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成为必然,建立以人为本、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学校制度以提高管理效能,提高管理服务质量,是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需要。

  (1)今年五年,学校要进一步探索学校理事会作用,强化理事会成员参与办学的责任与权利,在学校课程建设、特长学生培养、学校转型发展、教育资源扩增等方面给予学校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2)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评价作用,为学校的科学决策提供保障。2xxxx年要成立学校办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尤其是依托大学、教育科研院所与各界专家形成管理科学优势,提升办学品位,形成有利于推动学校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教师培训网络。

  (3)继续推进“扁平化管理”,加大年级领导小组、备课组的建设,逐步形成“条线指导、年级全面负责”的工作模式。继续完善校园管理“条线指导评比,属地管理”的运行模式,配合绩效工资的推进实施,在专项奖励基金中,加强管理人员目标责任制的探索实践,全面实施行政部门人员、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年聘任制,学期工作目标奖励考核。

  (4)积极建设各类干事、总务后勤人员、教学后勤人员岗位责任制,积极探索这三类人员工作绩效考核的机制,要切实形成全校以“教学为中心”和“优质服务、主动服务”的工作氛围和真实机制。

  (5)积极探索“奖优奖勤奖责”的现代利益分配机制,2xxxx年要形成《绩效工资考核方案》,要努力推进“竞争上岗、能者上岗、目标考核”的用人机制。

  (6)要下大力气改革与完善全校师生生活服务与管理体系,要切实形成服务意识强、服务质量高的工会、教学后勤、总务后勤队伍,要让投身一天教育事业的教师时刻感受到教学后勤、总务后勤体系的强有力支撑和一天大家庭的温馨,要让寄宿制学校的学生不仅感到有严格的管理,更感到有学校生活的教育、训练和关爱。

  (7)要积极探索“文化熏陶”和“生涯引领”的德育工作新模式。根据我校学生基本素养较好的校情特点,着力推进“学校文化性引领与氛围熏陶”、“生涯引领与生活德育”、“学生社团建设与学生自我管理”三项关键性工作。要阶段性推进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工作,要形成高度责任心,常抓不懈的文化引领者,使“墙壁说话”、“橱窗说话”具有文化系列和深度内涵。

  (8)要继续优化校园常规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属地管理,首闻责任制”,大力加强楼长巡视制度,逐步形成问题及时发现和问题即时解决的良性机制。

  (9)要继续强化全校教职工“教学研究是生产力”的意识,切实推进我校各项工作研究,真正形成“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研究,哪里有研究哪里就有进步与实绩”的工作局面。

  (10)要继续强化学校法人意识和各部门责任人意识,要严格规范学校各类合同的法人管理制度和合同文本的严格性,确保学校利益和后期协作的友好性,后期服务的及时性。要加强岗位工作质量的科学评估制度的建设,要充分体现管理者义务与责任的双向评估。

  (11)对学校管理、德育、教学、科研、生活服务等各项工作全面进行质量设计和质量控制,做到凡事有准则,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凡事有负责。

  各部门要将质量管理的着力点放在考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这一中心。要精心优化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的每一环节、每一阶段工作的质量管理,以阶段性目标的达成保证高质量结果的实现,注意对管理、教育、教学后勤服务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接口”进行设计和质量控制,以保证学校各项工作能紧紧围绕着教育质量目标和谐、高效地开展。

  (12)三年内基本构建一个学校、学生和教师发展性评价与诊断系统。设计科学、合理的记录程序,建立及时有效分析反馈机制,以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特别是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实行体外循环和体内循环相结合,建立学校教育评价委员会,实验性地成立学科教研室、名师工作室,形成过程性的调研性评价和诊断功能。

  (13)分年级建立家长委员会,进一步清晰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家校合作。努力使家长委员会成为学校办学有力的支持者,学校办学的监督者

  (二)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学校”的建设,全面加强师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逐步使师资建设走向品位化和品牌化。

  我们必须认识, 在一所学习型学校,学习与研究是教师最基础性的工作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不仅应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一个不断追求新知,不断自我反思的学习者、研究者。

  在一所学习型学校,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队而不是个人。教研组、备课组应该成为师德发展、专业发展的团队。教研活动与工作反思应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一生产力,要把教研和工作反思的作用从掌握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技术的层面提升到达成教育理解、升华师德境界、生成教育智慧的境界。

  今后五年,师资建设的工作目标是: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5%,形成一批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班主任队伍、干部队伍。

  所有学科有市学科带头人,1/2以上学科有教授、专家、特级教师、名师等高层次学术导师。所有教研组长具有市以上学科带头人称号,所有行政干部都具有各类学术称号。

  所有学科有市级及以上评课一等奖获得者,各学科至少有2门深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程及选修课教师,各学科有2-3名具有鲜明个人教学风格、深受学生欢迎、在大市范围内有影响、教学有实绩、随时能上示范课的课堂教学专家。有竞赛活动的学科有3名以上有事业心、荣誉感、甘于奉献的学科竞赛主教练或学科活动、学生活动辅导教师。音、体、美等学科各有2-3人带出市内有影响的学科特长生队伍,各学科每年至少有1-2项项目获省以上奖励。所有专任教师学生满意率在80%以上,均能胜任循环教学。

  1、要进一步强化教研带动的意识,以教研来促进学校、部门、年级和教研组工作的进步与发展,要认真组织好一批个人、备课组、教研组、部门工作的基础性课题,形成一批推进改革与发展的特色(重点)课题。要以课题研究凝聚一批有志之士,锻炼一批进取之士,培养一批有才之士,以课题的成果形成学校常规工作科学规范、重点工作开拓创新、学校整体工作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2xxxx年要认真组织好教研骨干学习培训、专家来校讲座、完成“十一五课题”研究的三项重点工作。要认真组织“十二五”阶段新的课题研究。

  2、要进一步开拓提升我校对外交流的范围和层次,要继续组织我校骨干教师参加高层次论坛和学习,为优秀教师外出讲学、出访、学习牵线搭桥,提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要继续加强学校与市、省教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的联系,赢得校外高层智力支撑,要继续加强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种信息的采集、整理,及时为学校和各部门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要积极争取和承办较高层次的学术性活动,每年一次的全国部分省市“聚焦课堂”活动要成为教学工作研究的品牌性活动。三年内各部门要形成品牌性的主题交流活动。

  3、要进一步认识现代教育对学校师资结构、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全校教职工要进一步强化终身学习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在内在需求和工作需求的要求下浓厚我校教职工的自觉学习氛围,通过学习提升我校教职工的师德修养,把握价值取向,优化生活方式,完善心理品德。同时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要继续强化事业感和责任感,敬业勤业要成为我校教职工的最基本准则和自觉行为。要丰富对学生的深厚情感,“热爱每一个孩子”要成为全校教职工的基本行为准则,爱学生不仅要成为我校教职工的共同意识、共同行为,全校教职工还要千方百计地把这种深厚的情感提升为教育的艺术和教育的能力。要加大教育技术科学运用的的实践,要树立和表彰一批“先行者”和“成功者”。

  4、要继续抓好教师队伍的长期建设,巩固和扩大我校“三年考核期--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链式培养的经验和成果,继续探索我校学术津贴、岗位津贴者的培养、使用、考核制度。要继续抓好不同层面“领头羊”队伍的建设,鼓励冒尖,激励一马当先,要创造领头羊冒尖的机会与舞台,并在经费与活动条件上予以保证。要继续加强我校后备干部人才库的建设,以现职干部1:1人数的视野抓后备干部的学习、锻炼、培养,要千方百计给后备干部舞台与机会锻炼,同时也要从严要求后备干部,让他们在困难中经受锻炼,在责任与担子中得到提高,保持我校后备干部的人数与素质。要严格抓好现职干部的思想、作风、能力的培养,要加大“能上能下,横向换岗”的力度,从较高层面上培养、指导中层干部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工作艺术,要强化我校行政干部“思维活跃,善于创新,作风踏实,敬业爱岗”的表率建设。

  5、要进一步完善我校师资建设的各项制度。学校要进一步千方百计为教职工自身的发展提供可能与机会,要积极营造“讲师德、讲正气、讲团结、讲实绩”的向上氛围,不断优化“敬业奉献、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工作氛围,积极营造“勇于竞争、善于协作”的行为氛围。

  6、强化人才意识,积极推进我校“四名工程”(名班主任、名教师、名管理者、名职工),建设我校人才高地,力争每年推荐优秀干部升职、外出任职,使学校成为优秀人才的摇篮。

  在当前的师资队伍建设中,我们要始终把教师的人生价值追求、对职业的理解、对岗位工作的责任性、工作过程中的团队意识放在第一位。我们要努力地把师德建设具体化,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后勤等工作中体现师德修养。在与家长的交往中,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学校工作的安排中,在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追求中优化师德。

  (三)以“继承、借鉴、创新”为原则,全面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全员性、主体性、关爱性、引导性、实效性。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进一步强化、优化学校德育工作,积极探索德育现代化之路,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具有时代性、主体性、生活化特征,进一步凸现我校德育工作的传统优势与创新发展追求。

  1、要大力强化德育科研意识,追求德育工作的时代性。

  在德育工作中。要强化德育工作科研,探求现代德育规律。在传承的基础上,追求德育工作的开拓创新。为此,一要整体规划,将既定的德育目标、内容具体细化,形成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二要课题带动,通过“十一五”课题、“十二五”课题的研究,突出重点,使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手段不断推陈出新,逐步形成适应现代需要的,具有时代性、区域性特质、学校特点的德育内容、方法。三要强化学生处的专业指导功能,逐渐形成我校“过程诊断、即时指导”、“集体引导、个案辅导”的工作方式,形成“常规管理为基础,引导与熏陶为重点”学校德育风格。

  2、以课程改革为依托,体现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建设。根据我校德育工作的传统经验,深刻理解德育工作中的“五组辩证关系”(德育目标的理想性和阶段目标的层次性相协调;行为基础与健康人格相协调;高度的规范性与个性自由发展相协调;考核评估用与诊断引导相协调;德育科研与德育实践相协调。)。

  要高度强化德育课程意识。学校德育工作要系统规划德育课程,分阶段完成学生“入学指导课程”、“个性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学生成长帮助课程”、“校园活动课程”、“节假日活动课程”、“校园橱窗课程”、“学生社团课程”等德育课程,力求在德育课程建设上有较大进展。学生处(主任室)和各年级要加强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的开发,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格局。要以课程思想开发我校德育文化,以阶段性成果积累我校德育课程。

  3、要花大力气研究,推进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年级组为单位的学生体验性活动。学生处、团委同志要努力示范“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活动,走进学生心灵”,班主任老师要认真组织,积极参与学生的课余活动。

  4、要进一步强化全员德育机制。全校教职工要认同对学生的关爱、指导、管理是每个教职工的基本职责。全体教师要深刻认识各学科教学始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过程要极为重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把学科教学中德育目标的达成情况作为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5、以队伍建设为保障,确保德育工作的高效性。德育工作的对象是人,学校德育工作者需要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要时刻强化“三贴近”的工作意识和作风。因此,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强化对学生的生活关爱与生涯发展指导,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追求目标。要切实强化班主任培训、班主任经验交流、班团队活动观摩、专题研讨、德育评比等活动,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素质,尽量减少德育工作从决策到实施之间的误差,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高效运作。

  6、以道德内化为目标,凸现德育工作的主体性、实践性、体悟性。

  一方面,我们要明确目标、规范训练。要坚持不懈地向学生宣传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根据寄宿学校的特点,严格训练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不断给学生以正面的引导,施加正面的影响,奠定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学生的主体参与、实践体悟,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实践和参与的条件和机会,在实践中体悟、内化。此外,要改革德育评价机制,使评价指标多样化,推进激励性评价,不断地给学生适度的评价激励,更多地推出典型示范,促使学生尚美求善,自觉地完善自己的德行。

  (四)全面推进“有效教学”的实践,以智慧和艺术升华教学质量的稳定性、高位性、全面性。坚持学校“教学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全面优化各项教学过程管理,进一步加强学习、加强探索、加强协作,全面提高教学各环节的效益。

  1、深度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1)进一步完善校本选修课程建设。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校本选修课程已得到良好发展,课程的门数和课程实施质量,已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进一步优化选修课程建设。首先要突出体系性,科学规划,强化体系,凸现特色。其次要突出精品化,每个教师至少能开设一门选修课,经过二到三年努力,形成自己品牌课程。三是突出主体性,在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学生发展需求,把教师特长与学生需求结合起来。

  (2)继续推进研究性学习。各相关部门及老师要按照学校《研究性课程实施意见》,做好相应管理指导工作。教务处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发课程资源,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实施和管理。实验室、图书馆、电教中心要主动为学生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图书馆、实验室、网络教室,为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帮助。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创造性工作,各学科教研组要多关心支持,发挥自己优势,指导老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师生相互学习,摸索经验,并把研究性学习方式移植到课堂教学中来。

  (3)要进一步提升我校科技教育特色,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技术教育为载体,以发明创造比赛为抓手,提升科技教育水平。重点是通过学校课程建设,专用教室的建设、专职教师的建设,提高我校技术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管理能力。要加强与高校专家、教育主管部门、国家、地方科协等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兼职教师、引进课程、改编、新编教学材料等方式,优化技术教学效果。

  (4)要进一步规范、优化我校活动课程管理,加强各部门管理力量整合,各班主任要加强学生活动指导,推广活动选修制度,期初自主选择,期中反馈调控,期末考核评价,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有成果。既能深受学生欢迎,又能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素质。

  (5)要进一步完善学生评价方法,制定我校学生特长认定方法,通过让学生考级来张扬学生个性特长。教务处要制定“我校特长生认定条例”,各教研组依照条例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及师资优势确定相关认定类型及考核操作方法,如普通话、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计算机、硬笔书法、钢琴、素描、围棋、武术等。采用学分制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进一步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学过程。

  (1)按照“五严”规定要求,严格按照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正常运作。

  (2)扎扎实实抓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等基本环节,认真研究各个环节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抓制度,保质量;抓过程,求质量;抓研究,促质量。

  (2)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坚持“四精四必”教学制度,“四精”即精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讲课内容、例题习题;做到精讲,做到学生可自学的不讲,次要问题少讲,坚持杜绝满堂讲;精练,做到课上多练,课后少练,以典型例题开路,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精批,关键在于找出病源,指点迷津。“四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补”。

  (3)各学科教研组要认真组织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研讨课、评比课、汇报课、示范课,认真探索“生本课堂”教学实践,通过课堂教学研讨,深化对教学理论的理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继续抓好各类专题听课活动,提倡适量交叉听课,了解相关学科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情况。2xxxx年起享受学术津贴、岗位津贴者每周听课2节以上,三年考核期教师每周听课3节,其余教师每周听课1节以上。每学期要组织集中调研听课,并有调研分析。

  3、切实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1)由于办学规模扩大,教研组、备课组老师数量在逐步增加,教研组和备课组要在不同层次上开展工作,教研组长重点抓好师资建设、教研活动、资料建设、对外联系、经验推广、成果宣传等工作,备课组长重点抓集体备课、精编讲义、相互听课、竞赛辅导及兴趣小组活动。学校大力鼓励和支持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加高层次学术研讨活动和学科活动,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我校各教研组与省内外著名重点中学、高等院校教育专家学者联系,交流信息,紧跟当前学科课程改革和高考考试改革步伐。

  (2)各教研组长要树立“阵地”思想,履行自己职责,认真组织好每次教研活动,每次活动要有主题,准备充分,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如写教学设计、论文研讨、经验交流、上课说课、听课评课、解题竞赛、信息介绍等,使每次活动有声有色有收获。有条件的教研组可组织“学科教学周”活动,请进来,走出去,校内外相结合,通过上公开课、开设讲座、沙龙研讨、单项比赛等形式,探讨交流,同时对其它学科组起到辐射作用。2xxxx年起各教研组在“三注重”、“有效课堂”等课题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探索“生本课堂”实践。

  (3)由于生源的变化和备课组青年教师增多,使得备课组活动十分必要,要继续坚持和发扬原有集体备课制度,做到“四定、四统一”,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内容、定主备课人,进度统一,难度统一,练习测试统一,分析评价统一,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共同提高。各备课组长要履行自己职责,起好表率作用,做好协调工作,发挥组内教学骨干作用。

  (4)各教研组要把师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一方面拓宽人才渠道,继续引进名师、特级教师、特色教师。另一方面校本培训全体教师。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作用,在师德、业务两方面加以引导、指导,以师德为核心,业务为基础,压担子,指路子,加速青年教师成长。

  开展“造山运动”,鼓励和扶植一批领头雁,形成理想梯队。

  (5)各教研组要充分认识名优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以高度的荣誉感、责任感抓好特长学生、名优学生的培养。有竞赛任务的教研组要认真抓好各年级学科竞赛的辅导组织管理工作,确保在各类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不仅要有能进行任何年级教学的师资群,更要形成富有责任感、荣誉感能进行任何年级竞赛辅导的骨干教师队伍。五年内,要力争我校竞赛成绩再上新的台阶,要争取在国内、国际比赛中获金、银、铜牌。教务处要制定学科学生特长认定方法,并在使用中不断丰富完善。学校各类评优、奖励、年度考核要对有荣誉感、有成绩的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表彰与奖励。

  (6)继续完善教研组、备课组评估方法,每年度评选一次先进教研组,每学期评选一次先进备课组。要形成一批标兵教研组、示范备课组。

  4、进一步提高艺术、体育、劳动、技术、班团活动的教学水平和效益,拓展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空间。

  (1)加强对艺术、体育、劳动、技术、班团活动的教学管理与指导,强化以事业心、责任心、荣誉感为核心的师德建设,外聘专业优秀教师兼职,与外校及相关单位多交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活跃学校课余文化生活。明确努力目标,提高教学水平,创出学科教学特色,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2)艺术、体育教师、技术要形成一人一课(特色课堂教学)、一人一组(兴趣小组或特长小组)的局面,争取我校技术、艺术、体育特长生有新的突破,创出在大市、省内有影响的品牌项目。

  (3)加强卫生保健教育和心理辅导教育,培养学生身心保健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学会科学健身方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加强对学生“两课两操”学生各类体育比赛的现场管理指导,想尽办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5)继续办好校园科技节,校园科技节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以动手动脑实践为形式,结合我校研究性课、活动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活动。重视当代科技信息,重视项目研究,重视小论文写作、创新方案设计,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加强与中国科协和省市科协联系,创出我校科技教育品牌。

  (6)班团活动、劳动课要强化课程意识,形成有效激励、深刻体验、乐于参与的局面。

  5、进一步拓宽图书馆、实验室、电教中心的教学功能。

  (1)树立一个良好的部门形象(团结、高效、勤奋),明确四个意识(服务意识、协作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提倡三个工作精神(追求卓越、踏实肯干、主动服务)。

  (2)图书馆要按照省中学一级图书馆标准开展各项工作,在硬件到位基础上,突出软件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教书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所有人员自觉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与图书馆专业职称的考级,利用现有条件,配合学科教研组开展书展、书评、影评、征文活动,为学生上阅读课做好辅助工作,为学生周末活动提供场所。图书馆要加强新书推荐工作,在为教师提供教学信息方面有所作为,定期做好资料摘编和专题材料介绍工作,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提供帮助。全面优化新书添置机制,继续鼓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购买教学用书,继续提高图书流通量。

  (3)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实验教学的指导和管理,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完善实验仪器耗材的申请购置、登记使用、损坏注销过程的有序和规范制度,规范帐册,依据新教材和调整意见修订本调整配置好新的教学仪器和药品。强化实验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提高学校实验教学管理的水平,保证实验开设率达100%。创造条件为学生开放更多实验室。关心实验教学发展趋势,学科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促进、相互了解,自制实验仪器,学习先进管理经验,研究实验教学和管理的现代化,使我校实验教学管理在市内居领先地位。

  (4)继续加大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使我校教育现代化进程在高位水平。随着硬件设施的到位及推广,电教中心要在继续做好教师培训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同时,致力于我校现代技术信息化环境的构建工作,学校的广播、电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手段要互相衔接,互相补充,各学科教研组要做好本学科资源库的建设和本学科主页建设工作。在教学中要切实抓好计算机教学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工作,为学科教学创出一条新路。2xxxx年起,启动我校远程教学,2xxxx年要使我校远程教学有较大发展,拥有一定数量的网上注册学生,五年内,远程教学部成为我校又一品牌。

  (五)全面落实“****”,加快“文化型”、“节约型”和“生态型”学校的形成。

  ****是党中央推进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方针,我们只有不断加深对****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以****来统领学校发展,并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过程之中,学校才能持续发展,全面发展。

  1、一所理想的学校,不仅应该是学术的殿堂,更应该是文化的圣园,是一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场所,构建有文化、有品位的校园环境就应该成为建设学校文化的基础性工程。

  校园的环境要美化,但校园不是公园,不是城市广场,它既是孩子学习、生活的地方,也是心灵放松、增进了解、相互沟通的地方,更应当有智慧的启迪,教育的熏陶和学校文化的浸润。

  走进校门,要让每一个人感到文化扑面而来;走遍教学区,能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什么叫优质教育,并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升华高尚的人文修养,奠定良好的行为习惯,渴求科学知识,懂得学习就是幸福,并由此孜孜不倦追求知识;走进生活区,理解什么是人文关怀,感受家庭温馨,从而油然而生对母校的挚爱,并在这种基础上升华感恩、博爱与责任。今后五年,要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真正使校园成为教育无处不在的立体教科书。

  但校园环境的硬件建设还仅是一种基础性工程,真正的文化学校在于建设一种全校性的价值观念与共同的行为习惯特质。并通过价值观念的认同形成全校性的公众精神、群体性气质。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对学校改革与发展起基础性和决定性影响的力量绝对是那种弥散于校园中的“文化空气”,在全体师生言行间不经意流露的“行为文化”,流淌于师生血液中的“基因文化”。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软文化”才是学校运行真实的“无形的手”,它在规范和操纵着学校的走向,它在真实地影响和奠定着“浸润”在其中的每一个师生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这种软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内长期积淀,并为绝大多数师生认识、认同的教育理念、人生价值观、对待生活、工作和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它表现为一种稳定的群体行为特征。优秀的“软文化”它超越于知识传授、学科教学能力发展之上,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自觉追求,它包容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激情、健康和谐的心理特征、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执着追求理想的境界等等元素,优秀的校园文化才能形成师生昂扬的精神状态,不断升华学校氛围的品位。今后五年,要不断完善这种“软实力”,丰富“一天精神”。

  2、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和教育经费,这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优质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智慧性谋略。学校要从强化预算、强化财务管理、优化资源管理的制度建设、过程管理等方面来推进“节约型”学校的建设,并把资源和经费的管理与使用效益纳入常规考核之中。逐步建立起“属地管理”和“流动红旗评比”机制,其次要进一步加大“专项工作、专项活动项目”的评价力度,力求常规工作流程的优质化和专项工作、专项活动规划精细、效益优良。

  3、“生态型”学校建设的实践我们已探索多年,也已积累了初步经验。在今后五年中,我们要继续在“绿色营造”上凸现园艺品质;在“香化”、“果林化”、“色彩化”上下功夫;在“水景”营造上凸现“生水”特征与“灵动”特色,在学校造景上努力体现“观赏性”、“教育性”,湖区景观在“野趣”与“养殖”上凸现生命特性,校园内在“水禽”、鸽群、鸟类的多样性下功夫;利用较大面积的绿化区建设“江南植物园”,凸现植物的多样性特色;加大投入,引进技术人员,建设高标准的暖房和“江南生态农业小基地”,形成校本农业课程特色。

  今后五年,是我校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争创五星级示范学校的关键时期。要实现我们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励精图治。我们应该看到,一天的高位发展完全是凭着全体一天人的一种信念,凭着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一点一点走向高位的。现在我们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我们又处于一种重要的转型期,发展的机遇期,争创的关键时期,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善于创造!

  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唯有坚定信念,求真务实,埋头实干!

  实现品质发展、多元发展、特色发展,我们唯有齐心协力,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