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库

JS中学地理学科课程规划

4843

  学习工作过程中,经常需要学科,地理,课程,规划相关文章,写作出一篇精采的学科,地理,课程,规划文章会让您的工作能力得到赞赏,一起赏析以下的这篇JS中学地理学科课程规划文章吧,从中我们能得到启示。

JS中学地理学科课程规划

  选修课程以“五善”即“善学课程、善思课程、善行课程、善进课程、善和课程”为总纲,每类课程又各自分成知识拓展类、兴趣特长类、职业技能类和社会实践类。于是,在这五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个完善的人就逐步形成了;而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自我走向完善的过程,这就是真正的“全人教育”。地理学科在塑造“全人”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地理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与世界眼光,地理环保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资源意识、可持续观念,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地理学科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有责任感的有世界视野现代公民。

  一、组情分析

  地理组共有九位教师组成。有善嘉县学科带头人一名,有八位教师先后获得教学能手称号;有研究生一名,其余均为本科学历,文化层次高,知识结构好;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恰到好处,既有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作引领,又有中青年教师的闯劲和活力。

  二、课程目标

  1.地理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掌握地理知识,学习地理兴趣,初步 掌握地理学术方法,应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能分析解决各种地理问题的本领,亦即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特别是提高“提出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回答地理问题”的能力。

  2.地理学科作为跨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学好地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较高学术涵养的海宁新名人。

  三、校本课程开发

  学校以“人嘉学善”为办学理念,以“五优”为办学目标,以“三嘉五善”为育人目标,创设“生态化的课程类型”,努力把善嘉中学建设成一所管理有特点、课程有特色、师生有特长的生态化省级特色示范高中。学校围绕“人嘉学善”的目标,构建了生态化的课程类型即“1+5”课程体系:必修课程加“五善”课程。必修课程是基础,“五善”课程呈逐层递进的态势,“善和”课程是塔尖,是最高境界。“1+5”课程体系,既各成一支、各具特色,又互融互促,是一种生态化的课程类型。选修课程以“五善”即“善学课程、善思课程、善行课程、善进课程、善和课程”为总纲,每类课程又各自分成知识拓展类、兴趣特长类、职业技能类和社会实践类。善学课程(Facilitate learning): 以指导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学科能力为目的的选修课程。包括:必修拓展课程、大学初级课程等。善思课程(Promote thinking): 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为目的的选修课程。包括:学科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科应用性课程、调查探究活动等。善行课程(Improve skills): 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知识、生活技能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包括:生活技能类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地方经济技术课程、休闲生活类课程以及艺术兴趣类课程等。善进课程(Arouse motivation): 以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目的的课程。包括军体系列课程、道德建设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社团活动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善和课程(Pursue harmony): 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的课程。包括心智培养课程、文化传统课程、健康教育课程以及校园文化活动。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精神,为了达成学校的育人目标,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地理组开发的学科知识拓展类的《自然灾害和防治》、《电影中的地理》、《探索生活中的天文地理》、《浙江旅游景观鉴赏》、《幸福小国的那些事》等的选修的校本教材,重在学科与生活的对接,落实新课程理念,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培养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地理教学的要求都有了比较大的改变,这其中不免就要求学校在进行规定课程的教学的任务完成的同时,尽可能为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扩展并培养实际应用等能力。即为了学生的明天,办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办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拥有的教育。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的一个体现和反映。并且,学校和社区的资源配备办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充分的条件。“生活地理、地理生活”校本课程在此背景下开始探索、开发与实践。目前不论是旅游、住房、饮食或是交通城市规划都是日趋加重的话题,诸多学生一味掌握课本上的死知识,而不能活用,且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较弱,原因在于将地理视为学而无用且远离生活的内容。所以这也是对于该内容确立的原因之一。事实上地理的很多原理是围绕在学生生活中的,而教学往往比较理论化,所以 《电影中的地理》、《探索生活中的天文地理》《浙江旅游景观鉴赏 》这三门课程一方面将地理生活化,也可以在新课改深化理念指导下的校本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让学生潜意识中认识到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感受地理趣味是融化在生活的各个元素中。

  地理组老师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学课程理论,课程开发流程,课程开发的方法,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师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知识观、课程观,扩大教师的知识视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特别是青年老师积极参与有助于他们的专业能力的快速成长,所以将为青年教师压任务,挑担子。由卢培歌,陈波编写的《自然灾害和防治》获得县一等奖;市级三等奖  四、课程设置

  1、必修课程的设置:

  (1)优化教学进程与整合教学内容:以高中地理三年通盘考虑为出发点,以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有责任的现代公民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材为宗旨,全面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进程,整合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高一第一学期做好初高中的衔接教学,学习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第一、二章,开设自然灾害和防治》、《幸福小国的那些事》,高一第二学期学习必修二第三、四章和必修三《电影中的地理》、《探索生活中的天文地理》《浙江旅游景观鉴赏,根据省教学指导意见增加认识大洲和国家等选学内容,用省教研室编著的地图册。

  高二第二学期学习地球地图、世界地理和必修三的有关世界地理的案例,开设《认识中国》、《万物世界》;高二第二学期学习中国地理及必修三有关中国地理的案例、必修三第一章作为区域地理复习的总结与提升,开设《环境保护》选修课。

  高三第一学期学习,复习必修一、必修二;高三第二学期专题复习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以上必修课程与校本选修课程有机结合,校本选修作为必修课程的延伸、拓展与补充,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有利于必修知识的实践运用,提高学科能力,也有利于向高一级学校的输送新型人才。

  2xxxx年9月

编辑:www.wenbeNk.Com

篇2:JS中学历史学科课程规划

  一、教研组成员发展分析

  本组共有10名历史教师,其中高级教师3名,县名师1人,县教学能手5名,占教师总数的60%,组员年龄结构比较年轻,乐于接受新理念,尝试新实践,对新课程的开发开设理念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表面到内部的过程。学科责任人和教研组长:动力内化,逐步将自己的角色转换成为教研组建设的责任人,成为教研组活动开展的主动策划者。有意识的整体、系列、递进地策划教研活动,努力使教研组不仅是教学常规的落实者,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是教学创新的“孵化器”。教研组每个成员的激情、斗志、潜能被进一步激发了出来。

  本组成员对新课程的开设和开发从“初期:迷茫、胆怯”--“改善:开放、自信”--“提升:主动、自觉”。同时整个教研组①价值观念在转变(以“事”和“物”为核心的价值观念,逐步转到以“人”和“生命成长”为核心的价值观念。)②思维方式在转变(由“散点状态”和“表层状态”的思维方式,逐步转到“结构性思维”、“整体性思维”、“关系性思维”和“过程性思维”。)学生也因我们的变化而多一份自信与美好,主动和自觉。

  二、教研组总目标与文化定位

  1、教研组总目标:

  (1)打造一支团结协作、个性鲜明、以自我更新为取向的“新课程改革”下的研究型教师团队。

  (2)培养主动思维、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实践,具有较高历史素养的学生群体。

  (3)在今后三年内保证人人有课题,人人有开发、开设选修课的能力。

  (4)争取在会考和高考中再创辉煌

  2.新的教研组文化--合作竞争,博采众长,不断更新,成“事”成“人”。

  三、分阶段实施目标

  1、第一阶段(2xxxx年9月----2xxxx年1月),调整准备阶段

  (1)参加《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远程培训,认真学习,强化建立在共同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育人模式,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教育,推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多样化和特色化的观念。

  (2)进一步反思和剖析本教研组的运做现状和学科教学现状,进一步认识教研组的功能定位,营造积极向上的研究文化氛围

  (3)进一步解读教师现状,形成研究梯队,提出研究目标。

  (4)调整上课节奏,制定好会考、高考,为会考和高考做好铺垫

  2、第二阶段(2xxxx年2月----2xxxx年2月),全面实施阶段

  (1)组内教师在进一步深入学习《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开发、开设或计划开发、开设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的课程。

  (2)完善历史教研组工作、教研制度。

  (3)以课堂教学设计为切入口,日常化进行学科教学内容整体性的重组与加工,提高教学整体策划能力。以目标设计、过程设计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弹性化教学方案”的能力,提高推进课堂动态生成的能力,日常渗透,落实“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价值观。

  (4)课程活动重视“前移后续、人人参与”。课前讨论与课后重建落到实处。在活动中发展新型教师的“实践创生的思维能力”,让我们敏于探究,善于策划,敢于开拓,提升教师内在的发展需求。

  (5)将会考工作、高考工作及选修课程开发有机结合,保证高效、高质。

  3、第三阶段(2xxxx年3月----2xxxx年3月)

  (1)组内成员形成自己的选修课程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并反思、总结,形成精品课程

  (2)选定与开发开设选修课程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本校特色的历史课程体系和课题研究体系。

  (3)反思、总结历史会考、高考情况,做好三个年级的交流准备工作。

  2xxxx年9月

篇3:JS中学政治学科课程规划

  为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帮助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政治教研组结合本组和各年级教育教学实际,坚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契机、以教学效能提升为核心,制定三年课程规划。

  一、组情分析

  本教研组共有教师1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人,一级教师4人;其中。3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有6人,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人,是一个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研组,是一个团结互助、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集体。我校政治教研组是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群体。教师职称比例、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这为课程实施和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开设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二、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1.明确课程性质与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性质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重要思想以及****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理论和“****”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还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2.课程目标

  (1)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2)依据学校提出的 “做优善嘉中学”的战略思想,本课程在落实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将通过开设相应校本选修课程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经济学、哲学及文化的学术兴趣,掌握初步的学术方法,为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学术涵养的善嘉新名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政治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

  1. 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符合课标。编写政治校本课程应在遵循国家必修课程统一的前提下,着眼于补充具有地方和本土特色的课程资源。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学科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课程。我们应把校本课程定位于国家课程的补充。

  (2)差异性和人文性。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来开发不同的课程。学校的办学特色是针对学校的差异性而定的,其实还有更具体的学生的差异性。

  (3)趣味性原则。编写政治校本课程,应着力于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现实的学习需要,并且有一定的趣味性。

  (4)选择性原则。推进选课走班,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和自主选择课程制度,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5)生活和新颖性。结合热点和现实生活。

  2. 政治校本课程设置的构想  (1)教师应该树立科学的课程意识。打破那种传统的课程执行者的观念,真正意识到自己作品课程编制的参与者与制定者的主体地位。尤其在课程开发的起始阶段,更要注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参与作用,依照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和学生身心特点,再融合政治学科自身特色,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与开发。

  (2)教师应充实自己的知识,努力学习。我们开设的校本课程涉及很多课外知识,对教师也有了相应的要求,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这样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

  (3)教师应该创新,实施素质教育。在校本课程的开设中,除了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外,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该也要有所创新,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编写相关的教材,开发校本课程专用教材。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

  (4)教师应当加强学科内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互助合作,及时开展专业切磋、经验共享,形成集体参与的研究氛围,真正将教学行为从个别教师的行为转化为群体教师的行为。

  四、课程设置

  1.必修课程的设置

  2.必修课程的校本化建设

  (1)建设精品课例资源库

  在全组教师共同研究、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选修课的教学规范和教学要求。据此来规范组内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建立信息资源库

  ①习题辅助资料库

  ②各年级测验、考试资料库,希望能将每一题的难度系数也输入电脑,使资料库更加完善。

  ③政治优秀课件资料库,由本组老师设计制作。

  2.校本选修课程的设置

  (1)指导思想

  开设知识拓展类选修课、兴趣类、社会实践类选修课,旨在提供适合个性发展的课程,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明白:生活中的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下的生活,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适应生活、服务生活及其变迁,为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更好生活提供理论武装。

  五、实施途径和具体措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正确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发展;二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此,我组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1、深化教学五环节建设

  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把握教材内容及结构,确定重、难点知识。分析学情,善用教材。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传统的备课模式向新课程备课要求转变。备课思维更要注重备学生、备方法、备问题。要多设计一些课堂问题形成问题链组织教学。

  上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视角出发,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目的的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具体场景或话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创建有效的课堂提问。组织有效的小组讨论。可采用问题教学模式或主题教学模式对知识进行新的框架构建。

  作业:控制作业量,做到精选。每节课课后练习题量10分钟左右,测验前可安排20分钟左右作业。提高作业设计的能力,把批改和分析作为抓手。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并注重作业的反馈功能。

  辅导: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满腔热情。教师应经常与学生交流。多倾听学生对学习的体会。提倡部分作业面批。对部分学困生采取小范围补缺补差或单独辅导。

  评价:教师精心设计和选用适当的书面习题进行日常学习评价。每学期各两次书面测验形式进行阶段性书面评价。以学生在班级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和表现或小组学习效率作为过程性评价。

  2、抓命题质量,做好质量分析

  命题老师抓准命题方向,认真命题,要突出学科的特点。做好双向细目表,科学命题。注重跟进与落实,在组内对试卷做到逢单元测试必进行质量分析,逢大考则更需分析到知识点的小分,分析到学生个体,对问题集中的知识点进行细致分析,并进行知识点再梳理、再加固,再练习,再检测。

  3、形成组内听课常规

  由于组内教师教学跨头现象明显,每学期本备课组互相听课5节的要求较难达到,所以力求做到本学科组内至少15节听课。老师要培养向本学科组老师开放课堂的习惯,每学期能推出一堂组内交流课。学科组要做好听课的组织安排,尽量在统一的时间安排老师听课,以通过听课、评课实现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和经验。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施“主题式”教学模式。要求每一节课突出一个主题,围绕主题进行教学设计,防止节外生枝,防止断头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政治课堂抬头率。要做到对原先的教材进行一定程度的重组,打破原先的课、节、框的结构,根据实际需要取舍、整合,保证一个主题内容的完整、科学性。

  选择适当的话题组织教学,可以是新闻、故事、漫画、案例等,要注意新课导入的新颖性、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课堂活动的合理性。以问题和活动作为课堂主线,充分发挥高中小组学习形式,将问题、争论性话题抛给小组质疑、讨论,最后达成师生共识。

  2、增强学科德育育人功能

  政治教学要更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课堂上要结合教学内容努力落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科学人生观为核心的生命教育,体现本学科的德育育人功能。把贯彻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教学指导意见与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些育人功能过程资料。着力进行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教育、环境保护教育、艰苦奋斗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教育和培养。

  (三)教师的发展与提高

  1,组织教师学习国家有关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涵,确立“为了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的核心理念,并在教学中加以落实;努力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校、县、市各级教研活动及学科交流活动。

  2、通过评选精品校本课程活动,形成具有本组特色的课程,构建合理的校本课程体系,并鼓励教师以此作为专业发展的突破口,在课程开发中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开发课程的能力。

  六、实施项目

  第一年(2xxxx.9~2xxxx.8)高一年级,加强学科研究,把握教材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的兴趣和能力,通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进入乐学状态;同时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调动上做大量工作,强化学生学习习惯,例如记笔记的指导、记忆性知识的梳理、默写、专题知识的归纳整理等。加强校本选修课程建设。

  第二年(2xxxx.9~2xxxx.8)高二年级,继续挖掘教学深度,使侧文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注重课堂知识积累基础上拓展阅读面,增加学生知识容量,帮助学生克服由于选课等因素而产生的偏科现象,为高三的提升打基础。同时,力争学业水平考试中过关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加强校本选修课程建设。

  第三年(2xxxx.9~2xxxx.6)高三年级,要抓准命题方向,积极做好高考复习工作,研究高考命题规律,把握高考最新动态,研究高考热点专题,分层次指导学生,在自主招生、尖子生培养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优补差,扬长补短。同时研究学科的特点与规律,积极争取参与高考阅卷的机会。

  七、学科教学质量目标

  1.根据不同年级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争创佳绩。

  高一年级,加强教材研究,把握教材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通过“添味加料”,使学生进入乐学状态;各平行班在期中期终考试中平均成绩差距控制在6分以内。

  高二年级,继续挖掘教学深度,使学生的政治分析能力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注重课堂知识积累基础上拓展阅读面,增加学生知识容量,帮助学生克服由于选课等因素而产生的偏科现象,为高三的提升打基础;及时发现并辅导有偏科现象的学生,以避免在本学期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因材施教,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同一层次班级在期中期终考试中平均成绩差距控制在5分以内。争取全部通过学业水平测试。

  高三年级,一切以高考为目标,积极做好高考复习工作,做到:认真、踏实、科学、有序。融洽师生感情,让学生在乐学的氛围中,养成积极向上的求知态度;研究高考信息,开设高考专题讲座,严格而切实地制定复习计划,做到科学有序。

  八、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及对策

  (一)、问题

  1、教师对新课改理解不够透。

  2、教师的权威意识太强,习惯于给学生标准答案。

  3、新教材淡化知识间的逻辑联系、过于看重感悟、探究和活动。

  4、选修课教学时初次尝试,可能会有不完善的地方。

  (二)、解决的对策

  1、树立新的课程观,加强对政治新课改实施的认识,促使自己不断提高。

  2、教师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在新课程、新观念下教师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2xxxx年9月

篇4:JS中学生物学科课程规划

  一、信念作风

  我们教研组的学科宣言是勤奋求实,开拓致知。和谐努力、共同进步。

  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全面推行,新课程体系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方面对教师都有了新的要求,教学的改革,最终都要依靠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去实现和完善。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要适应新课程的需求,必须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要求与技能,在新课程中不断自我更新发展。在新的形式下,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以适应改革的浪潮。

  1.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主要包括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两个方面。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相应地学生是独立的完整的主体性的人,是多样化的人。

  2、教师行为的转变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转变。

  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学生,赞赏学生。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二、队伍教设

  (一)教师成长目标与规划

  至2xxxx年11月,本组生物教师共计10人。高级1人,中级7人,研究生学历2人。要求每一位教师熟习教材体系,尤其新教材的使用;加强教学教育,独立备好课的同时利用好集体的力量,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在条件性知识方面,教师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法等相关知识,尤其要吸收最新的一些教学方法及理论,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在实践性知识方面,教师要有灵活掌控课堂的能力,要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形成自己有个性特色的教学课堂。

  (二)教研组建设具体举措

  培养一批勤奋求实、开拓致知、有扎实专业功底的教师队伍,是教研组两年发展的根本内容。为此,我们坚持每周有两次集体备课的时间。或教材研究,或深入课堂轮流献课展示。每学期搞好四次活动,两次理论学习,两次课堂研究,组内还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骨干教师示范课展示,以此推动学科建设,形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采用“传、帮、带”的方式方法,集中集体智慧,集体备课的原则,集体探讨,共同进步。

  三、课程教学

  (一)课程计划及纲要

  我校生物学科使用的是浙教版版教材,根据国家新课程标准和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我校决定高二学年学生修完必修1、必修2、必修3,高二第一学期修完必修1和必修2(前3章),第二学期修完必修2(后4章)和必修3。高三完成选修三部分班级要求完成选修一的教学。

  (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1.教研组提倡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整堂课都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学习动力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2.教学方法的改进:

  (1) 创设理论联系实际的情景教学,开始上课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2)将教学内容或知识点转化问题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生。

  (3)将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小组实验。

  (4)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后,教师评价归纳并小结本堂课的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3.学习方法的改进:

  (1)学生的自主学习。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纲,学生独立阅读教材,独立思考。

  (2)合作学习。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老师提出的开放性问题,难度大的试题,展开小组讨论,再将讨论形成的统一意见进行课堂展示,学生可自由发言补充。

  (3)合作探究。学生在学习和讨论过程中遇到的或生成的疑难问题,可通过小组的同学讨论,有时也需要老师的参与,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四、校本教研

  (一)教研组的教研制度

  1、关于集体备课制度(对备课组的要求)

  (1)集体备课的时间:要求各备课组每周1次,周二下午第2节课。

  (2)集体备课的范围:下一周要完成的课程内容。

  (3)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组织,每周定一个中心发言人,以说课的形式进行。

  (4)备课组长在每学期初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按教学进度确定好每一周集体备课的内容和中心发言人。

  (5)集体备课时,中心发言人要以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备课,中心发言人说课内容规范为“六必说”,及一说教学内容;二说学习目标;三说教学重难点;四说教法和学法;五说课堂教学环节:本节课分几个教学环节进行学习及每一小节达成的目标和需要的时间;六说课堂所设置的2-3个问题。

  (6)集体备课必须在个人专研的基础上进行,在集体备课研究后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意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修改,制定出既有集体共性,又有个性的教案,并把修改后的课件传给组内教师相互参考借鉴。

  (7)注重知识、方法、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既渗透德育,又注重环保教育。

  (8)备课要做到四有:脑中有课标,心中有考纲,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教材。

  2、关于听课(对各备课组的要求)

  (1)开放备课组内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之间可以随时听课,让新教师有吸取经验的加油站,老教师的优质教学资源有共享的舞台。

  (2)要求每堂课都听必有研,研必有果,使听课成为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切实有效的措施。

  (3)备课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20节,其余教师不得少于10节。

  3、关于开展活动课制度

  (1)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会考辅导,高考辅导和校本教材等活动课。

  (2)主管小组活动的教师,每学期初制定好全学期的活动课程计划。

  (3)辅导老师在每次课外活动之前,都应做好充分准备,努力提高活动课的质量,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效率。

  (4)认真做好参加活动课学生的出勤记录和安全教育。

  5、关于生物实验课程制度

  (1)关于学生实验或分组实验,任课教师应在一周前填好通知单送报实验室;演示实验应在三天前填实验清单并报实验室。

  (2)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之前,教师应到实验室检查实验准备情况并实验一次,如有改进之处,应及时通知实验员。

  (3)凡新教材课程标准要求的实验都应认真完成,提倡多做学生分组实验。如有新的仪器和装置应及时使用,力求取得最佳实验效果。

  (4)实验课时,教师应以实验室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如实验中有仪器损坏,应及时让学生填写仪器报损单,实验结束后,每位学生必须按时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应作实验总结。

  (5)对每次演示实验的成败关键,教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演示时做到操作规范准确,演示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把实验仪器和药品归还实验室。

  (6)多做实验,做好实验,提倡教研组内教师交流做实验的心得和启示,注重实验安全和环保。

  6、关于教学资源收集整理制度

  (1)题库建设:由各出卷教师将学月考试、半期和期末考试等各类考试试题交给备课组长。

  (2)课件建设:由各备课组的说课教师将说课课件和教案等交给何会珍老师。

  7、关于教师能力提高制度

  (1)每位教师都要积极进行自学教育理论知识,多读书,读专业书籍。多方位提高自己驾驭教学的能力。

  (2)每位教师每学年都要完成至少一篇教学论文。

  (3)每位教师都要争做研究型的教师,在组内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风气,争创教育教学研究型的教研组。

  (四)课题研究

  教研组组织有经验的教师,每学期撰写经典教学案例及论文,并向学校申报一个课题研究;校优秀案例及教案向教研室推荐。

  五、资源建设和管理

  1.习题的系统化建设:包括章节练习题、单元题、期中期末题以及各种试题汇编,促进教师对习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使教师对习题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理解和更准确的把握,从而达到教学中作业布置准确适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2.其它教学资料的系统化建设:包括各种教学课件、案例、音视频资源等,通过专人进行收集、整合,上传年级共享,随时进行更新,以共享资源的形式方便全体生物教师调用。

  3.要求各教师在原教学学案的基础上针对自己年级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更新课堂讨论的问题和跟踪训练题,并由备课组长负责每学期期末收集汇总并保存。

  4.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交给备课组至少一份学期课程纲要、一份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教案、一份期末六校联考试题评价方案、一份我的教学风格自我分析报告。

  六、选修课开设

  (一)、实施的原则

  1、分清主辅,主辅兼顾。必修是“主”,选修是“辅”。必须坚持以必修课为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选修课必须配合必修课的教学,一方面,加强巩固必修课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填补必修课教学空白达到必修课不能达到的教学培养目标。

  2、选修课必须具有反映个性,具有灵活性、选择性、自主性特点,注重创造性、实用性、实践性、开放性、探索性。老师必须认真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让其“要学”、“乐学”、“会学”。

  3、选修课要让学生改变只从教师传授和书本学习中获取知识的传统学习方法,注重主体性的个性发展,在特殊能力和迁移能力上有所侧重,在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上特别关注。

  (二)、组织过程

  1、高一年任课教师确定选修课的课程,研读教材,制定教学进度,提出选修课程实施方案并报送教务处;教务处制定选修课程推选表提供给学生选择;教务处教研室组织开展“选修课程推选会”;班主任组织学生对选修课任课教师提供的课程进行报名;年段长汇总名单报送教务处;教务处安排课表、考勤表、上课地点。于开学第三周开课。

  2、高二年任课教师确定选修课的课程,研读教材,制定教学进度,提出选修课程实施方案并报送教务处;教务处制定选修课程推选表提供给学生选择;班主任组织学生对选修课任课教师提供的课程进行报名;年段长汇总名单报送教务处;教务处安排课表、考勤表、上课地点。于开学第三周开课。

  (三)、管理和评价

  (1)担任选修课的教师要准备好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案和教学总结。每节课都应进行考勤,并将考勤结果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年段长。

  (2)对参加选修课的学生的考核评价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缺课两次为该门选修课不合格。不合格者应在高三年时重新参加选修课的学习并取得合格方有学分。

  2xxxx年9月

篇5:JS中学化学学科课程规划

  根据《善嘉中学三年发展规划》精神,将善嘉中学建设得更富内涵,更具特色,更高质量,让校园成为师生健康发展的家园;同时,为了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深化学科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订本规划。

  一、课程理念

  教育发展到今天,教育的人文关怀深入人心。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教育,还要教学生学会认知,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促进智力和人格的和谐发展,它倡导的是全面、和谐的教育,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发展的整体关怀。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本课题针对

  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下:

  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2.高中化学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的调查。

  3.高中化学选修课的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4.高中选修课的学法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5.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高中选修课的评价机制研究。

  7.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8.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现状分析

  现有教师15人,专职实验员1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名,中学一级教师11名。平均年龄34岁,学历层为本科13人,硕士研究生2人,是一支年富力强的队伍。青年教师发展势头迅猛,获市评优课或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组内氛围和谐,教师互帮互助,资源共享,教学研讨的气氛浓郁;教师责任感强,工作认真负责。

  在看到组内优势的同时,化学组也存在很多不足。首先,缺乏在市内有知名度、有发言权的教师,还没有市级学科带头人;其次,教科研意识和能力还不强,论文发表和获奖数量太少。

  随着浙江省新课程改革,选修课在当前实施过程中通常成为必修课的陪衬,使得选修课成为必修课的附属,或完全被必修课侵占而名存实亡,选修课演化为竞赛课、差生辅导课;把选修课的内容当成大学内容的下放,使得有些教师一味追求知识的深广度。如出现将有机化学基础这一选修模块,上成大学有机化学的入门课,极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校和教师而言,应该如何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模块;新课程高考方案中是否给予选修课以应有的关注,决定了选修课开设的现实命运等弊端, 试图探索出一种教学策略,构建一种有效的中学化学选修课程教学模式. 应用新课程理念改革中学化学选修课教学,这对逐步实现实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对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尤其是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对推动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提高中学化学教与学的效率都有着积极意义和研究价值。

  三、发展目标

  (一)课程实施

  1、加强学习,真正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以学生为本,以教学有效性为核心,构建3D(发现、领悟、发展)课堂教学模式。三年内初步形成一定的教学程序和模式,摒弃满堂灌、满堂问等教学误区,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学生的学习激情得到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越来越高涨。

  2、为保证教学质量,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继续进行切实有效的学案研究,三年内初步形成富有北郊特点、适合北郊学生的学案体系。

  3、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结合学校条件,培育化学组的北郊特色。在高一和高二年级组形成每年一次的特色活动,如学习科技周的传统化学活动、化学实验评比、化学知识竞赛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化学活动中去,更多的学生喜欢化学。

  (二)课程开发

  1、围绕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在原有校本选修课程的基础上修订、补充、完善化学校本课程,在高一年级能开设2-3门选修课,高二年级能开设1-2门选修课,并且形成传统。

  2、在化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方面做一些尝试,力争在环境检测方面形成传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将参观化工厂或污水处理厂或垃圾处理厂作为一项必须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积极探索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结合点。

  3、对化学竞赛进行规范化、制度化引导和管理,从选材、计划、资料、实施、校外辅导等各个环节的细节做起,形成竞赛制度。

  (三)学业评价

  根据化学学科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建立学习情感、学习方式、学习水平相结合,过程评价和考试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动态发展情况,客观评价教师和学生,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方案,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为目标,杜绝以单一考试分数评价学生和教师。结合课程改革的进展及学校发展,在广泛征求意见和研讨的基础上制订详细的评价细则。

  (四)教师发展

  通过全组教师的努力,在教研组内形成“求真、务实、高效”的组风,在教学上每一位教师要形成各自特色,努力成为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教师,民主评教满意率高。

  四、推进措施

  (一)加强教研组建设

  1、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和组织各级新课程培训活动,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增强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升教师层次。

  2、积极实践:要求教师关注日常教学,通过教研活动和日常调研,具体指导和掌握教师日常教学实践的状况。通过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如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二)建立和健全相关的工作制度

  1、备课制度:坚持集体备课,教师进行更多的思考和创新。让广大教师注重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发挥自主能动性,增强研究和实践反思的意识。备课活动主要实行“主讲制”,每次一位教师主讲,全组教师参与讨论定稿。要明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活动;分析教学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教法和学法,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改进教学方法;精选例题和习题,合理控制作业量。

  2、听评课制度:相互多听课,听课必评课讨论。每学期每人至少开一节公开课或研究课,并养成写教后记或教学反思的习惯。

  (三)加强校本教研活动

  1、争取更多的教师培训机会,并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进行教师的相关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利用组内听评课的机会,抓课堂效率。通过听课、评课、说课、磨课等方式,帮助组内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根据学校的教学工作安排,多组织组内,校内以及市内的各类研究课和公开课,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重视对规划实施的考核评价

  1、结合教研组小报,定期进行组内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对照规划检查完成情况,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未达成目标的教训,不断完善,不断进取。

  2、参加学校的考核评价,争创优秀教研组。

  五、实施计划

  2xxxx-1--2xxxx-3规划的制订和论证。在全组教师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制订和完善本教研组规划,请学校领导和专家进行论证和修改。形成文本后全组教师学习体会,形成组内共识。

  以学期为基本单位分阶段实施,步步为营,逐步推进。

  2xxxx-3--2xxxx-7为第一阶段。

  1、全组教师结合本组规划,形成自己的三年发展规划。

  2、以备课组建设为核心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在开展活动中注意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3、开始着手学科资源库建设。高一高二着力建设选修课。

  4、重视选修课程开发。对高一高二现已开设的选修课程进行重新整合。

  5、提高学科组在市内的影响力。稳定提高各类考试的成绩,争取承办一些公开课及教学研究会议。

  6、办好教研组电子小报作为展示本组风采的窗口,同时也是资料和经验的积累过程。

  2xxxx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