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库

实验室装备管理与实验技能培训心得

1696

  伙伴们也许经常会被上层领导安排写作技能培训,实验室,心得,装备范文。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不易,文本库网站小编精心整理的一篇技能培训,实验室,心得,装备范本,可作参考。

实验室装备管理与实验技能培训心得

  3月20日-23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在厦门举办的全国中小学实验室装备管理与实验技能培训班的学习。在开班仪式上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和福建省教育厅有关领导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并对我们这些参加学习的学员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新的《课程标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个实验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新生事物,都是一种挑战。作为首次参加培训的新员工,我非常感激这次培训班,也非常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抱着认真的态度参加了每节课的学习,悉心聆听了各位领导、专家的讲座和专题报告,提高了自身的思想境界,拓宽了知识层面和认知深度。这次培训班课程安排得全面系统,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一、培训班的经历

  首先由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副所长zz同志做了“新课程-新标准-新技术”的报告。他从教育装备概述、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及其意义、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科学、新技术及其应用等8个方面做了详细畅叙。接下来的培训班系列讲座分别为:浙江省杭州市第十四中学生物高级教师做了Motic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优势与应用的报告;zz研发工程师做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静电探究实验的报告;澳大利亚教育部科学教育顾问Peter Smith先生做了全球通用技术课程和机器人的发展和装备的报告;山东省远大网络多媒体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经理zz做了数字化实验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的介绍;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实验教学研究专家zz做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的报告;北京华教阳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销售总监zz做了一站通远程教育平台服务技术及应用的介绍;北京鸿合盛视数字媒体技术公司企划部经理于秋平做了互动多媒体教学之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介绍;最后由上海市教育评估专家、高级实验师徐振才同志做了新课程实验室管理常规和规范化实验室创建及应用的报告。

  二、培训班的收获

  培训班的经历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当前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方向,认识了新课程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了解了新的装备标准、新技术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而除上述之外的另一项重要收获就是,在这几天里,身处这个团体之中,我很庆幸地结交了一些新同仁。虽然时间短暂,转瞬即逝,虽然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学习、工作背景,但作为新同仁,大家有幸齐聚一堂,赤诚相待,怀着雄雄壮志,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下阶段工作的努力方向

  (一)加强实验装备、管理和实验教学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正确的观念就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环境的正确反映,没有正确的观念,就会没有正确的思路,工作就没有进步。

  (二)立足教材,转变实验方式。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转变实验方式:演示向分组转变、验证向探究转变、课内向课外转变、共性向个性转变、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

  (三)进行理念更新、注重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过去一些仪器、设备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课程发展和教学任务。新的目标,必须进一步强化理论和实践学习引导。

  (四)脚踏实地,从细节做起。培训中,通过与领导和专家的交流,我觉得他们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而这些才能都是一个我所缺乏的,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他们为师,虚心学习;工作中,无论事情大小,都踏踏实实去完成。

  (五)尊重领导,勤于思考。尊重领导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尊重和爱护整个单位。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上级领导的决策要进行认真思考,领会其意图,明确自己的工作在整个决策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地、主动地予以执行,提高工作效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短暂而收获颇丰的培训班结束了,我受益非浅。能从另一个角度认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对我来说是一种进步。培训班结束后,我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进步,不辜负领导对我们的期望,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总结经验教训,勇于创新,不断实践。

文本库-www.wenBenk.com

篇2:《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心得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新课标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和学生观。其实,对小说文本的多元主题解读是改进我们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强有力的途径之一。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模块的第一专题“珍爱生命”收录了此篇小说,并将它置放在“精神之柱”这一板块下。苏教版此模块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以主题内容组元方式来编写教材。在这里我们很容易得出该小说的一个鲜明的主题便是“信念作为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它对生命有着重要意义”,而这一主题主要是由人物琼珊来传达的。同时,在教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小说的主题是“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美好心灵”,而这一主题是由人物贝尔曼来完成。

  在对该小说的诸多研究资料的查阅中,笔者发现基本上是围绕上述两个主题来论说的。更多的研究者是两者择其一而详细论之,有据在理。孙绍振先生的《词典语义与文本情景语义--〈最后的常春藤叶〉解读》则是两个主题兼论,深入文本细部,论述新颖别致。这也更加证实了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理论等读者中心论已深入这个重人文精神、张扬人的主体性的时代。确实,一个文本一经产生便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它与作者寄予的意义无多大关系,它的丰富含义更多取决于读者的能动参与行为。

  在此文中,我们将借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对该小说的多元主题作一次较为全面深入的解读。教师扮演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的角色,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以主动积极的课堂主人翁角色去深入文本的多元主题探讨中,全面调动学生的能动参与行为。

  “多重聚焦叙事方式”是在20世纪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本中兴盛并得以深入发展的一种叙事模式。“聚焦”一词最早由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提出。它包括聚焦者和被聚焦对象两部分。它是属于内聚焦型。所以聚焦者通常为故事中的人物,而被聚焦对象通常为一个中心事件。在叙事文本中,多重聚焦叙事模式是“让不同人物从各自角度观察同一事件,以产生相互补充或冲突的叙述”。它是情节重复表现的一种技巧。由文本中的“不同人物”也就是聚焦者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去讲述自认为的故事。

  在叙事功能上看,它削弱了故事情节的传统因果式的单一运行模式,而使故事运行方向变得具有多种可能性。随着影视业的发展,这种多重聚焦叙事模式也越来越受导演们的青睐。比如著名的影片《罗生门》(日本黑则明导演)、《英雄》(张艺谋导演)都是成功运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的经典例子。这种多重聚焦叙事方式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开放性,使读者(观众)也卷入到了对文本的深层思考中。

  受此启发,如果视《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一个电影剧本,那么教师这个导演该如何引领学生去挖掘更多的小说内涵呢?借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能否让学生作为聚焦者来讲述相应的人物故事?这两个问题启发我对整个课堂结构的设计。

  在该小说*有三位人物:琼珊、苏艾、贝尔曼。不同的学生会选择不同的人物来完成自己所理解到的小说主题内涵。于是该课的教学结构便有了一个全新的设计。所以在课堂导入之后,第二个教学环节的“整体感知”部分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认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呢?请围绕着你所认为的主人公来展开你的故事。”同时为学生提供判断主人公的标准,那就是首先看这个人物在全体人物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其次看人物的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了情节的逆转,最后看这个人物的故事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其实这样的主人公评判,也是非常符合小说教学的文体特征,那就是重视小说基本因素--人物、情节、主题等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邓彤老师讲的“让小说教学起步于小说的原点”。主张文本细读并在小说领域做得卓有成效的著名的新批评派宿将沃伦(R·P·Warren,1905-1989)和布鲁克斯(C·Brooks,1906-1994)说:“人物性格对小说来说是如此重要,所以要想了解一篇小说的基本情况,唯一的方法就是问一下‘这是谁的故事?’。”于是我们的课堂结构在多重聚焦叙事模式的启发下,回到了小说教学的原点--“这是谁的故事?”。

  这是个很能让学生发挥自我见解的切入口。不同的学生便会围绕上述的主人公评判常识,从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兴趣点出发来确定“这是谁的故事?”。同时结合了上述的主人公评判依据后,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排除苏艾为文中的主人公。接下来我们结合文本细读一起来分析主人公存在的三种可能性而得出的三种主题内涵。

  一、这是“琼珊”的故事--信念这一精神支柱对生命的重要性

  在这里学生视琼珊为主人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表格:

  时间线索:琼珊(病情发展)

  十一月--病倒

  一天早晨--病重

  这天夜里--也是病重

  第二天早晨--病危,看到最后一片常春藤叶

  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病情好转

  第四天脱离危险--(右列为空白,让学生根据文本来补充。)

  那么,他们可以在这样的表格提示下来完成自己的故事复述:住在格林尼治村的青年画家琼珊,有一天,患了肺炎,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了,便一直盯着窗外的常春藤叶,并且决定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掉落时就离开人世。但经过一整晚风雨洗礼的常春藤叶仍没有落下,第二天早晨它仍在墙上。而恰恰是因为这片不掉的常春藤叶使琼珊又找到了生的希望。最后她在这个常春藤叶上找到了精神支撑而奇迹般活下来了。

  我们从这个故事的复述中可以看到,聚焦者(这个时候复述故事的学生)强化了琼珊这一人物形象所阐发的主题涵义,并且我们发现和文本题目相扣。看到最后的常春藤叶,成为琼珊生命的一个转折点,同时也是故事情节的高潮部分。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带领学生进入主题的分析。让学生比较一下琼珊在看到这最后的常春藤叶之前和之后的生活态度的变化。之前医生说:“依我看,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你的这位小姐满肚子以为自己不会好了。她又什么心事吗?......她心里有没有值得想两次的事情--比如说,男人?” “男人?......难道男人值得──别说啦,不,大夫,根本没有那种事。”苏埃说。这里通过医生和苏艾的对话,从一个侧面了解到琼珊对爱情都没有强烈的企盼和留恋了,她在病重之际已经极其绝望了。

  而“人物性格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当然是人物语言,人物的谈话方式。”我们再来看看琼珊自己的话。“叶子。常春藤上的叶子。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三天前我就知道了。”“你不用买什么酒了......不,我不咬喝汤......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那时候我也该走了。”“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悠悠地往下飘,往下飘。”从正面的语言描写中,可以得出琼珊在病重时,把自己的生命和一片叶子的生命联系在一起,叶子的凋落与否成了她生命能否延续下去的一个隐喻。在重病的人那里,这种以身感怀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她看到最后的常春藤叶决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留在墙壁上时,她说:“我真是个坏姑娘......启示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不想活下去是个罪恶。现在请你拿些汤来,再弄一点惨葡萄酒的牛奶,再--等一下,先拿一面小镜子给我,用枕头替我垫垫高,我要坐起来看你煮东西。” 她对饮食、打扮、生活琐事又充满了情趣。在琼珊的心里重新燃起了生的欲望。这最后的常春藤叶让她重新找到生的信念。

  视琼珊为主人公的学生,他们充当复述文本的聚焦者,于文本中读出了自己的小说主题:一个人在挫折困难面前要有不息的战斗精神,要有信念去支持自己的人生大厦,哪怕在最最危难的时候。不可轻言放弃,放弃是一个闪念,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生命的奇迹往往属于那些有着坚强信念的人,有着在危难时刻懂得自救的人。让我们也记住海明威的那句话“一个人尽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打垮。”信念、精神等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这样的精神。

  二、这是“贝尔曼”的故事--平凡的英雄,关心他人,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在这里学生视贝尔曼为主人公,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样的一个表格:

  时间线索:贝尔曼

  十一月--说要画一幅杰作的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

  一天早晨--这天夜里贝尔曼画最后的常春藤叶

  第二天早晨--生病

  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被送到医院

  第四天--医院去世(右列为空白,让学生在复述中补充)

  这样,作为聚焦者的他们可以紧紧围绕着贝尔曼复述自己眼中的故事:住在格林尼治村的一位老画家贝尔曼,他穷困潦倒,在艺术上不得志,但他决心要画一副杰作。有一天,租住在他楼上的青年画家琼珊患了肺炎,并得知她把自己的生命和窗外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的凋落联系在一起。于是这个老画家为使最后一片叶子能挽救她的生命,便在这天夜里顶着冷风凄雨画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来代替自然界已经掉落的常春藤叶。老贝尔曼是完成了他的杰作。但是正因为这样,他得了肺炎,被送去医院,住院两天后不幸过世。

  从聚焦者的如上复述中,我们觉得依然符合文本想要传达的主题并也非常扣题。我们还可以用文本中的三次集中写贝尔曼这一形象来佐证。这样,我们可以再一次带学生进入文本细读。初次见到贝尔曼时,文本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他生活失意又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再见他时是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形象的,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 最后一次见他,已不同与前两次的正面描写,这是通过苏艾的话来侧面写出的。“后来,他们找到了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的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剩有绿色和黄色的颜料......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生命的转折点也在于这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他的人格于此得到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

  视贝尔曼为主人公的学生,他们充当复述文本的聚焦者,于文本中读出了自己的另一个小说主题: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在这里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让我们震撼。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个平凡的英雄,完成自己今生的杰作,只要心中装有关爱,只要具有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三、这是“琼珊和贝尔曼”共同的故事--艺术与人生的对接转化

  “琼珊”、“贝尔曼”分别为小说的主人公很容易被学生看到。但是我们还可以视“琼珊和贝尔曼”共同为小说的主人公。基于聚焦者(学生)的如上故事复述。在这里我们可以将上述两张表合成一张表格来完成对这两个主人公所要传达的小说主题分析。表如下:

  时间线索:琼珊(病情发展);贝尔曼

  十一月--病倒,说要画一幅杰作的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

  一天早晨--病重

  这天夜里--也是病重;贝尔曼画最后的常春藤叶

  第二天早晨--病危,看到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生病

  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病情好转;被送到医院

  第四天--脱离危险;医院去世

  在这里我们要求学生复述故事时关照到人物双方的互动关系,并且紧紧扣住这“最后的常春藤叶”。其实,我们可以把琼珊和贝尔曼的两条线简化如下:

  琼珊: 病危↘↗病好......生

  最后的常春藤叶

  贝尔曼:生↗↘病逝......死

  从上面表格里我们可以看到两位人物在“最后的常春藤叶”这一环节里发生了生命中的生死交叉。正是由老画家贝尔曼在“这天夜里”画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在“第二天早晨”当琼珊看到时挽救了她的生命,而贝尔曼因完成“杰作”而献身。艺术上的这片叶子,担当起了风雨的洗礼,获得了永恒的价值和三重超越,它实现了生命和艺术的三次对接转化。首先,它超越了自然界那片叶子的生命有限性。事实上,自然界中存在的那片“最后的常春藤叶”早已在狂风暴雨中凋落。客观世界一切生命皆有尽头,只有转化成艺术,才能获得有限生命的永恒超越。其次,这“最后的常春藤叶”实现了琼珊生命与艺术的对接转化,使琼珊超越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

  本来病危的琼珊,在自己的错位认知下,把这个“杰作”当成了自然界存在的那片叶子,从而获得身处逆境更因顽强存活的精神启发,最后挽救了自己的生命。于是她从病危中挺过来,又开始了她新的艺术旅程。最后,这“杰作”还使它的创造者老画家贝尔曼获得艺术生涯的超越,实现了有限生命在艺术中获得永恒延伸。

  我们从小说文本中看到,这是位落魄潦倒的痛苦艺术家。大有尼采所认为的希腊艺术家的悲剧情怀。他先前不成功的艺术人生里充满着穷愁和痛苦。这个年纪六十开外的老人,“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整天形象邋遢,喝着过量的廉价的松子酒,以酒买醉,以酒浇愁。他整个一生都投入在艺术事业中。他替青年艺术家当裸体模特,他自己的房间里也始终挂着一幅空白的画布。这画布静侯杰作的诞生也已二十五年了。作为一名艺术家,在他的生命中没有什么能比在艺术上成就一幅杰作更有意义了。因为这样的“艺术创造--这艺术是促使人们活下去的人生的补充和完成--的同一种冲动。”而此时,琼珊病危,在客观上无意识地激发了他的这种创作冲动。于是,这位富有爱心的老艺术家,这位一心想能为琼珊做点好事的艺术家,也就在帮助琼珊的过程中,无意识地用自己的生命成就了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后杰作。老贝尔曼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沉浸在最后的艺术世界--画“最后的常春藤叶”时实现了他生命本质和意义的重估。于此,我们感受到了贝尔曼有限生命的永恒延续和他生命的伟大意义--艺术可以使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这第三个主题分析,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实际教学中需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启发。比如还可以提示学生从题目本身的象征含义里去挖掘。常春藤在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并且象征忠诚的意义。在希腊神话中,常春藤代表酒神--迪奥尼索司(Dionysus),有着欢乐与活力的象征意义。它同时也象征着不朽与永恒的青春。而尼采将酒神作为艺术的代表。这也说明了艺术的常春藤将常青。

  在实际教学中,当我们提供了上述的表格和常春藤的象征含义后,有学生是这样发言的。我们来看一段教学实录:

  师:看这个常春藤的象征含义,再结合两个主人公的故事情节,分析一下,这里又可以表达一个什么主题呢?

  生:我想老贝尔曼作为老一代艺术家的代表,琼珊作为新一代艺术家的代表,常春藤是艺术的代表,老贝尔曼为了琼珊而牺牲了自己,说明尽管生命是有限的,但艺术却是永恒的,可以一代代延续。

  师:嗯,你想表达的是艺术之树常青,生命可以在艺术中得到延续。

  生:嗯。

  师:很好。(在黑板上写下“艺术”两字)

  当学生说出这一层以后,教师应深化这个主题,带领学生再一次体会艺术和人生的对接转化,让上述分析的三重超越在教师的本小结语中得以强调。

  到这里我们借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对《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多元主题进行的解读已经结束。

  我们探讨得出的多元主题虽然对我们的专门研究者来说不是全然的新,但是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每一次都是全新的探索与发现。新课标在必修课程内容的组合和教学实施里提到,“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⑾要说本文的意义,笔者认为本文的意义在于将目前已经存在的两种主题在教师控制的课堂结构下能借助一种新视角呈现给学生,并在这样的尝试中对小说主题有一定程度的新挖掘,让学生既得到思维的训练,培养一定的创新能力,又避免现今教学中因过度追求个性化多元化教学而对文本作过度的意义衍生。这也许就是这次小说教学的意义所在。

篇3:教师工作心得:语文课堂的静默艺术

  今天学习《我与地坛》,围绕“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我要求学生讨论: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活得最苦的母亲?学生在热烈地讨论,学生在积极地发言,可是我还发现有一个学生在静静地流泪,她没有参与讨论,她更没有起来发言,她只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个人偷偷地、静静地、默默地流着泪。我的心猛得一惊,我突然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缺少的不是热闹,而是沉默!确实,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民主、平等成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讨论、交流则是必备的教学流程,于是,课堂中,学生在积极地发言,大胆地表达,尽现个性的魅力。可是在热闹的背后,我们是不是该静下心来,思考:学生真懂了吗?这热烈的交流真是他们内心情感的流露吗?这踊跃的发言就是课堂的最高境界吗?所以我建议:语文课,请还给学生一片安静的天空!

  静默,能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在如今的各类展示课上,新课导入往往声情并茂、异彩纷呈,但有个老师在教授《病梅馆记》的时候,却只出示了诗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的课文注释--“远远的牵牛星,灿烂的织女星”,并提问:这样的翻译是否准确?课堂上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学生一下子蒙了,陷入了沉思:课文的翻译是否准确?接下来才是一阵窃窃私语,继之才有学生起来发言:诗句里有互文见义的现象,课文的注释应该是有误的。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作恍然状。这个老师,正是给了学生以充分的思考的空间,学生才悟出了不能迷信课本的道理,才明白了应该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见解,从而让课堂洋溢着一种质疑探讨的氛围。正是有了这样的入境,在此后的课文翻译学习中,学生独立地思考,积极地讨论,大胆地质疑设问。

  我想,这样的学习,才是一个有益的学习,才是有益学习的学习,而这正是静默所产生的效应。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如果马上让学生回答,可能只有个别同学能达到这样思维敏捷的程度,而多数学生将失去一次创造的机会,将失去一个深入体悟的过程,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明确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末知领域的过程”,而这探究能力的培养,显然要有一个思考的预设。

  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的时候,学生提出来刘兰芝完全可以和焦仲卿私奔,而不是自杀。针对这个问题,我没有立刻让学生发表观点,而是请他们闭上眼睛,猜想刘兰芝私奔之后的生活情景,猜想刘兰芝私奔之后的一年、两年、三年......的生活情景,然后请学生再用语言来描述刘兰芝私奔之后的心理活动。在发言中,学生感受到了刘兰芝的深深的痛苦。那深深的痛苦正源于她善良的本性,而那私奔所带来的丝丝的幸福早已烟消云散。我想正是我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才让学生有了充分地与文本对话的可能,从而才倾听到了文本的声音,触摸到了人物的心灵,才真正地理解了刘兰芝,透悟了刘兰芝。刘兰芝在学生的静默中,是那样地真实生动、血肉丰满。

  静默,能给学生以想象的翅膀。语言文字有着丰富的意义和情味,但是教师是不能够全部讲出来的,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言有尽意无穷”,可能就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我们对于这种情境的体会,大概就只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任由心灵的飞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这一切都表明语文课堂需要的是静默,而不是热闹。一如诗歌《山居秋暝》的学习,我让轻扬的音乐伴随着诗歌的朗读,让学生沉浸在想象的海洋中,学生似乎看到那泉水、青松、翠竹、青莲迎面走来,似乎感受到月照、泉流、竹喧、莲动、浣女归、渔舟下那一幅又一幅灵动鲜活的画面,这样的意境又怎是用几个简单的“清新”、“宁静”、“自然”之类的语词所能表露的呢!也恰恰缘于这样的想象,学生才深深地体会到了苏轼的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而这样的想象正缘于课堂的静默,缘于学生心灵的沉静。

  可惜的是,在现今的课堂中,教师们往往抛弃了语言的本质的品味,折断了学生的想象的翅膀,而代之以繁复的漂亮的媒体再现。如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有一个课件展现给了学生一个这样的画面:一个衣袂飘飘的公子伫立在杨柳依依的岸边,头上一挂残月。这种画面,形象是形象,具体也是具体,却没有让学生依凭着秋天的晨风,秋天的残月,和依依的杨柳,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体会此时此刻词人心中的千般凄苦万般愁怨及无尽相思......许多年之后,也许学生想起这首词时,记住的是那个画面,却没了自己的思想。本来,一千个学生可以由此读出一千个柳永,而一幅画面却可能将一千个柳永变成一个一成不变的柳永。要让学生体会此情此景,我们只能给予学生纯净的课堂,在静默中启发学生进行合理地联想与想象,从而悟出文中百味。让我们在静默中感受意境,让我们在静默中走向诗人,让我们在静默中放飞心灵。

  静默,能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马卡连柯说“做教师的决不能够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表情是内心情感的最直接体现”,我说静默就是学生的表情,静默就是学生情感表现的最高境界。在语文课堂中,多的是文学作品,只要我们能给予学生以情感的熏陶,多的则是学生情感流露的可能。那是一次作品的选读,一个学生选了《一碗阳春面》,小说挺长,声音又细,读得也不动听,下面一片叽叽喳喳,我本不想让他继续,但是出于对学生的尊重,我没有出声制止。随着时间的流逝,选读的声音越来越模糊,而出乎意料的是,教室里却越来越安静,安静得似乎要迸裂开来,终于那个选读的男孩哭出了声音,终于带着哭腔读完了结局。一直到最后,教室里都是一片安静,同学们始终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十七岁的天真的年龄终于以静默的方式接受了情感的熏陶。

  在静默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真挚的情感,在静默中我们体会到了学生情感的成长。是的,语文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仅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文学不是一个推理过程,而是一个形象感悟的过程,这就是心灵的感悟。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架起了一座座桥梁,使无数的孤寂、迷茫、脆弱的心灵受到启迪,不管是“断肠”的“天涯沦落人”,还是意气风发的“风流人物”,都能通过这情感的共鸣,领略人生的真谛,扬起生活的风帆。我们曾为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感动,为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而悲叹,也为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奋发,为李煜的“一江春水”似的愁绪而流泪。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着重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我想这一个个的感动,这一声声的悲叹,这一次次的奋发,这一滴滴的眼泪,正是我们情感的流露,正是我们心灵的再现,生命就是在这样的一次又一次的静默中得到了升华,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这才是语文课堂的至高境界,正是这样的语文课堂增进了“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正是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学生认识了社会、认识了自我,并能进一步地规划人生。

  如果说,今天的课堂中充满了欢歌笑语、激情洋溢,这个有声的世界给了我们民主的天空,那么,我更期待一个无声的天堂,在这个天堂中有着生命的活力。

篇4:师德师风学习心得:尊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每一次讲稿,认真对待每一次讲课,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古人对教师的教书方面的职责要求:传道、授业、解惑。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学生如果看到老师这么努力、这么认真,付出这么多来教他们,我想他们肯定会首先在思想上对这位老师予以肯定,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持有怀疑,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显然是很有利的。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勿将此言理解为可以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指使学生甚至利用学生。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想学生所想,从心里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平时会主动和老师交流思想,遇到问题,也会主动征求老师的意见。老师遇事要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现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父母的期望,社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使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容易形成孤僻、霸道的个性,使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出现了许多的不适应。优越感的失去,生活上的不顺心在心理上造成了阴影。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虽然我们无法象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

  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上次全院师德师风动员大会上,我认真听了一些教师的演讲,我为他们的事迹而感动,他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默默地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篇5:班主任工作心得:激发学生前进的发动机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学”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通过外因作用,激扬“学”的动力,才会达到“教”的目的,才会超越“教”的境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任教师,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于整个班级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班级发展的好与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是否切实有效。班主任的工作众多而且繁杂,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求知欲,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就要做好一台动力十足的“发动机”。

  那么,班主任怎样才能成为一台动力十足“发动机”呢?

  一、怀揣一颗红心:责任心

  责任心是我们干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我们的工作不仅关系到五十几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还关系到五十多个家庭的幸福和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责任之重!这些都让我们不能有半点怠慢和丝毫的疏忽。

  在一个班集体当中,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良好,时间观念强,遵规守纪,一般来说成绩也较理想,这部分学生自然是班主任心目中的“好学生”而对他(她)们呵护备至;而有的学生行为习惯较差,时间观念也不强,经常违规违纪,成绩也较差,这样的学生便成为了班主任心目中的“差生”而受到冷落甚至歧视。恰恰是对这少数几个“差生”的教育,最能体现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增强责任心,就要求我们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好学生”,更要关心“差学生”,坚持“抓两头,促中间”,公正地对待我们的每一位学生。

  二、掌握两种方式:延迟批评和及时表扬

  1.延迟批评。

  哲学家、辩证法的奠基人黑格尔说:“不应该使学生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一些过失上,对此,尽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身上激发出对自身力量和自身荣誉的信念。”乍听起来,这句话似乎有些不对,但细细品过之后,却发现其极具智慧。

  有些班主任一发现自己班上的学生犯了事,顿时来气,甚至火冒三丈,恨不得马上把学生提到办公室来劈头盖脸地训斥一通,好好“教育”一番。殊不知该学生犯了事之后,自己心中已生些许悔意,已经在负疚的情绪中反思自己的行为,若此时被班主任一阵“狂风暴雨”式的训斥,虽说也有些许效果,但比起学生发自内心的悔过,来自自我的批评教育,哪一种教育效果更好呢?

  显然,批评远远不如表扬受人欢迎,现实中批评的话难说,批评的话难听。延迟批评,就是要在学生犯事之后,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帮助他(她)们分析原因,反思自己,从而加以指导,解决问题;延迟批评,就是要在批评教育中少一些“狂风暴雨”,多一些“和风细雨”;延迟批评,就是要既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又给予其自我改正和反悔的机会。

  2.及时表扬。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句话虽然有些极端,却有其合理之处,它折射出来的合理逻辑就是对学生要多赞赏,多表扬。

  表扬学生是班主任常用的教育手段,它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荣誉需要,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做得更好;同时,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但有些表扬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确实“要不得”。比如“迟到”的表扬,因其错过了该生对表扬渴盼的最佳时期,心里应有的那份激动已经淡然,同时也使其他同学觉得事过境迁,所以表扬所产生的效应就会大大降低;又如“失真”的表扬,不但弄得该生难堪,甚至孤立,而且会给班主任自身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表扬要及时、准确。

  三、坚持三次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班主任要把学生的习惯养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把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只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求知、处事、做人的习惯,那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学生才会终身受益。

  处于青春期的当代中学生,体力、智力各方面快速发展,表现出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但也有其明显的弱点,自制力不足是其典型的表现,这就要求班主任适时地实施监督和检查,帮助他(她)们增强自制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是要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这就需要班主任坚持三到位,抓住关键的三个时段,也就是要分别在早上、下午、晚上的预备铃之前赶到教室检查督促学生是否按时到校等情况。(当然,班干部的检查监督也是很重要的。)

  只有坚持三次到位,充分发挥预备铃的作用,抓住关键的教育时段,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运用四把钥匙:尊重、宽容、激励、关怀

  1.尊重--扬起学生自尊和自信的风帆

  “自尊感是一个人的荣誉感、名誉感、健康的自爱心的最强大的源泉之一。”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渴求被人重视,是人们天性中最深层的欲望。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具有自尊心。然而,自尊心又是相当脆弱的,仿佛是荷叶上的露珠,一不小心便会失落。当代的中学生,表现欲极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她)们那份表现欲被或早或迟,或深或浅地隐藏了,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意愿、要求和意见给予善意的理解和帮助,精心呵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绝不能讽刺、挖苦,由此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宽容--唤醒学生心中的良知

  中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他(她)们的成长过程中犯些纪律性的错误是难免的。对于这些错误,班主任应当以博大的胸怀予以容忍和原谅。学生犯了错误,大都会产生内疚感,若此时马上遭到班主任老师的批评,他(她)便会因为感觉受了惩罚而内疚感顿消,心里也平衡了许多;反之,若此时得到了班主任的宽容,他(她)的内疚感便会越来越强烈,从而在反思自己行为的同时努力改正错误,以求得心理平衡。因此,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3.激励--点燃学生心中的明灯

  喜欢听赞美的话,不愿听指责的话,这是人性的弱点,班主任要善于利用这一点,多表扬、少批评。每个学生在他(她)的心灵深处总有不少美好、善良的东西,班主任要想发掘这些宝藏,就必须以赞美的语言唤醒他(她)们的良知,用赞美的方式激发他(她)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苦口良药、逆耳忠言虽利于病,利于行,但因其令人难以下咽、无法接受而常常收不到良好的效果。面对中学生,我们要的是糖衣良药、顺耳忠言,多用激励的话语来包装,只有这样才能点燃他(她)们心中的明灯,照亮前进的道路。

  4.关怀--照耀学生心灵的阳光

  作为班级的主任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不仅要关心一切学生,更要关心学生的一切。说到对学生的关心,有些班主任认为只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就够了,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应该是全方位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精神关怀”。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他(她)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他(她)们的精神生活,关心他(她)的人格完善。我们班上有位女同学,平时纪律观念较差,有一次她托同学向我请假,说是发高烧,来不了学校上晚自习。当晚,我打了一个电话给她母亲,问起其病情并表示了我对她的关心。自那以后,该同学再也没有违规违纪现象并且学习也较以前更加积极,对于班上的工作也是主动配合。细微之处见真情,见实效,像这样的例子,在班主任工作中比比皆是。

  一个关心的电话竟有如此的功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关心自己的学生呢?

  综上所述,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前进的内在动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满腔热情,充满爱心,扮演好“发动机”的角色,驱动整个班集体积极向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