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党史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二)文章由文本库精心采编,如恰好您也正在撰写竞赛试题,党史,答案,参考,知识相关文章,本文章的相关竞赛试题,党史,答案,参考,知识内容写法可作为您的参考,让您写作出理想的文章。
党史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56.红军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D )
A.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B.农民积极参加红军,支援革命战争
C.红军的英勇作战
D.贯彻执行了以*为代表的正确的军事路线和作战方针
57.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通过了( A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共产章程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58.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C)。
A.宣言书,胜利队,发动机
B.宣言书,武装队,发动机
C.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
D.宣言书,宣传队,远征队
59.著名的“三湾改编”的时间和地点是( B )。
A.1927年9月19日江西泰和县三湾镇
B.1927年9月29日江西永新县三湾镇
C.1927年10月19日江西永丰县三湾镇
D.1927年10月19日江西宁冈县三湾镇
60.1945年,一位民主人士向*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周期率”问题。这位民主人士是( A )。
A.黄炎培
B.蔡元培
C.柳亚子
D.郭沫若
61.( C )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
A.人与自然关系
B.人际关系
C.人与社会关系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62.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中始终放在首位的是(A)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政治建设
63.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是( D )
A.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特有的需要
B.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产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有的需要
D.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64.党的**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在( A )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C.互利共赢
D.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65.根据“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实现小康目标的时间是( D )
A.1990年
B.2000年
C.2xxxx年
D.2xxxx年
6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C)
A.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
B.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C.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67.党的**大报告中,之所以说***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最根本的原因是( C ) A.***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B.***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C.***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D.***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68.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世纪和新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得出了一个科学结论,即( A )
A.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B.解放生产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D.在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69.党的**大报告指出:“( C )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A.反对霸权主义
B.经济全球化
C.和平与发展
D.经济一体化
70.“****”重要思想首次提出是在(B)
A.1997年10月
B.2000年2月
C.2xxxx年7月
D.2xxxx年11月
7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先是针对( A )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南沙群岛问题
72.*对“实事求是”这句话作了科学解释的著作是( A )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论联合政府》
C.《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D.《论人民民主专政》
73.党的**大报告在谈到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时,首次提出,“建议逐步实行(B)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A.工农
B.城乡
C.干群
D.各民族
74.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A )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法律化
D.必须使每一个公民都增强法制观念
75.****的本质和核心是( C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以人为本
D.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76.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A )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独立自主、不结盟
C.坚持和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D.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7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C)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理论和“****”重要思想
B.*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
C.***理论、“****”重要思想以及****等重大战略思想
D.*思想、***理论和****等重大战略思想
www.wenbenk.com(文本库)
78.规范分配秩序应坚持如下原则(A)
A.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B.把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相结合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D.平均分配、共同富裕
79.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D)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民族区域自治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80.发展和扩大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B)
A.发展对外贸易
B.发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C.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
D.建立经济特区,积极利用外资
81.党的**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 C】,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A.十一五规划
B.*思想
C.****
D.***理论
82.《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被正式批准是在【A 】
A.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B.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C.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D.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83.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A 】
A.改革
B.发展
C.稳定
D.实践
84.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B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A.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D.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85.党的**大报告指出:“【B 】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A.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B.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C.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D.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
86.***说:我们要“做老祖宗没有做的过事,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这句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哪一个要求【D 】
A.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B.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
C.把马克思主义多样化
D.把马克思主义当代化
87.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D 】
A.开放
B.公平
C.与时俱进
D.改革
88.必须坚持【A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A.科学发展
B.以人为本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治
89.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服从和服务于【A 】
A.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B.思想解放
C.发展民主
D.依法治国的目标
90.党的**大报告提出: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 B】”。
A.责任制
B.票决制
C.问责制
D.监察制
9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快推进以【C 】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A.促进发展
B.完善体制机制
C.改善民生
D.扩大就业
92.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D 】
A.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
C.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共同繁荣
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物的权利
93.要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C 】的目标。
A.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
B.人人健康长寿
C.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D.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体系
94.明确提出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是在党的【 B】上正式提出的
A.一大
B.二大
C.三大
D.四大
95.***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B 】
A.提出实事求是
B.强调解放思想
C.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D.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96.**大提出:坚持把发展【 A】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我国乡村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如赛龙舟、踩高跷、扭秧歌等。
A.公益性文化事业
B.赢利性文化事业
C.产业性文化事业
D.经营性文化事业
97.党的**大报告指出:“【 C】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A.反对霸权主义
B.经济全球化
C.和平与发展
D.经济一体化
98.【 C】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
A.人与自然关系
B.人际关系
C.人与社会关系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99.“一纲四目”的提出者是【 B】
A.*
B.周恩来
C.***
D.***
100.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A】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法律化
D.必须使每一个公民都增强法制观念
篇2:党史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党史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1.*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文章是:(B)
A.《民众的大联合》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中国共产党“七大“制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A)。
A.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B.打败国民党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C.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各民主党派参加的联合政府
D.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3.1949年,我国共有民主党派( A )。
A.8个
B.9个
C.10个
D.7个
4.区分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标志是(C)
A.革命纲领不同
B.革命路线不同
C.革命领导权不同
D.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5.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事件是(C)。
A.秋收起义
B.广州起义
C.南昌起义
D.百色起义
6.*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是(D)
A.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B.确定了*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妥善处理了党内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D.要求全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7.*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A)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A.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B.求真.务实.不虚.不浮
C.团结.奋进.戒骄.戒躁
D.严谨.求实.戒骄.戒躁
8.党对待犯错误的同志的基本方针是(B)
A.严肃处理
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C.耐心帮助和教育
D.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9.*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B)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A.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旧民主主义革命
D.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1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是( C )。
A.1978年10月18日至20日北京
B.1978年11月18日至21日北京
C.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北京
D.1978年9月18日至20日北京
11.*思想开始形成的标志是:( A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形成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
C.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阐述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党员( A )
A.450万
B.340万
C.500万
D.550万
13.*《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贯穿的基本方针是( A )。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消除一切不利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B.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服务
C.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4.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D)
A.党的最终目的
B.党的最高纲领
C.党的最高纲领
D.党的最低纲领
15.“年年岁岁庆七一”,以*中央名义作出的纪念“七一”的第一个决定是(D)
A.1921年7月*一大
B.1922年8月西湖会议
C.1938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党17周年纪念日
D.1941年6月《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纪念指示》
16.预备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B)。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九个月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进入了( C )的新时期。
A.建立和发展新民主主义
B.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社会
C.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按照*的提议,党中央不失时机地提出了( A )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A.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19.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发生的“***”是一场( C )
A.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
B.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
C.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D.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
20.中国全民族抗战的起点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1.同顽固派斗争的原则是:( C )。
A.有礼有理有节
B.有礼有理有结
C.有理有利有节
D.有胆量有魄力有智慧
22.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精神,推动了全国范围反帝反封建革命高潮的兴起,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发展,提高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威信,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并为北伐战争准备了( B )。
A.物质基础
B.群众基础
C.阶级基础
D.思想基础
23.1922年1月,( B )是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
A.沙面工人大罢工
B.香港海员大罢工
C.广州工人大罢工
D.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24.《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指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重点是(A)
A.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B.解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C.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整个运动都由工作队领导
25.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就表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 B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
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D.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26.( D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剥削制度,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A.1953
B.1954
C.1955
D.1956
27.新三民主义与*民主革命纲领的根本区别在于(D)
A.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问题
B.中国人民的民主权利问题
C.对待工农革命的态度问题
D.民主革命胜利后的前途问题
28.1921年8月,党在上海建立的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是(C),并出版了《劳动周刊》。
A.中国劳动者协会
B.中国工人阶级协会
C.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D.中国农民阶级协会
29.( B ),南京解放,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彻底覆灭。
A.1949年4月21日
B.1949年4月23日
C.1949年4月27日
D.1949年4月25
30.1928年12月,(B)正式制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A.兴国《土地法》
B.井冈山《土地法》
C.闽西《土地法》
D.红安《土地法》
31.“九.一三”事件后,*中央撤销军委办事组,建立了由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主持的(A),负责军委的日常工作。
A.军委办公会议
B.军委主席团
C.军委小组
D.军事科
32.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B) ①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②都是在*的努力下促成的 ③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④都有利于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3.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要求(B)。一二·九运动成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起点。
A.“团结合作,一致抗日”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聚集国力,一致抗日”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4.“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比较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B)
A.陈独秀
B.李大钊
C.*
D.瞿秋白
35.1949年9月21日,(B)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在开幕词中庄严地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A.中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政务院会议
D.中央政治局会议
36.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建了陆军军官学校,其党代表是(C)。
A.周恩来
B.恽代英
C.廖仲恺
D.邓演达
37.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 )
A.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三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北伐战争的开始
38.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彪企图采取( A )方式先当上国家主席,篡夺国家最高领导权,然后再相机夺取党的最高权力。
A.和平接班
B.武装政变
C.鼓吹“天才论”
D.贿赂
39.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武装起义是:( C )。
A.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黄麻起义
B.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湘赣起义
C.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百色起义
4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B)。
A.宪法的性质
B.临时宪法性质
C.根本政策的性质
D.普通法律的性质
41.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 A ),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A.百团大战
B.陈庄战役
C.平型关战役
D.黄土岭战役
42.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指(D)
A.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B.从克服右倾错误到克服“左”倾错误
C.中国革命由此转危为安
D.从受共产国际支配到独立解决党内问题
43.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 B )。
A.四项协议
B.五项协议
C.六项协议
D.七项决议
44.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又发起了(C)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蒋介石赖以维持***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A.辽沈.徐州.绥远
B.辽沈.济南.山西
C.辽沈.淮海.平津
D.淮海.平津.徐州
45.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如何抗战和如何争取抗战胜利的问题上,就出现了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国民党的( B )。
A.消极抗战路线
B.片面抗战路线
C.妥协抗战路线
D.积极*路线
46.发展党员应坚持( A )原则
A.个别吸收
B.成批发展
C.突击发展
D.多多益善
47.国民党第二次*高潮的顶点(或高峰)是(A)
A.皖南事变的发生
B.国民党“中央提示案”的提出
C.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发表
D.较场口惨案
4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 B )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这是在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完成的。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49.*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 B )
A.对抗性的
B.非对抗性的
C.相适应的
D.不相适应的
50.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采取了( A )的方针。
A.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自愿互利
C.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援助
D.自愿互利、国家援助
51.( A ).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蒋光鼐.蔡廷锴指挥的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给了日军沉重打击。
A.1932年1月28日
B.1933年1月28日
C.1934年1月28日
D.1931年9月18日
52.新中国建立后发生的一次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左”倾错误是( B)
A.反右斗争扩大化
B.***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
5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头三年的主要任务是(B)
A.没收官僚资本,进行土地改革
B.恢复国民经济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稳定物价,打击投机分子
54.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C)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B.整风运动的开始
C.*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D.*“八大”召开
55.1951年10月至1953年4月,党中央《*选集》出版委员会陆续出版了《*选集》( A )
A.第一.二.三卷
B.第一.二.三.四卷
C.第一.二.三.四.五卷
D.第二.三.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