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库

某学校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4899

  课堂,高效,评价,标准,学校相关素材和文章需求越来越大,很多同事也为撰写课堂,高效,评价,标准,学校文章而颇费心思。下面这篇某学校高效课堂评价标准范文是文本库为您呈现,可作范本与参考使用。

某学校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某学校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标:(10分)

  1、目标设置:教师“导”的思路清晰,学生“学”的目标明确。

  2、层次划分:知识与技能的达成目标,过程与方法的揭示目标,情感与态度的孕育目标,能力与素质的发展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有层次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10分)

  1、内容选择:教学容量适度,重难点把握准确。

  2、呈现方式:能有效地整合三维目标,突出能力培养。

  三、教学结构:(20分)

  1、环节设计:课前先学有体现,设置情境、激发动机、展开过程、巩固训练、发展提高、达标检测;每一环节学生都有事做。

  2、时间分配: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参与活动、自主学习的时间。

  四、教学方法:(20分)

  1、教法优化:教法设计合理,教学方式多样化。

  2、学法指导:指导学法得当,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状态:(10分)

  1、师生互动:师生要有激情,课堂气氛要和谐,具有学术研究氛围。

  2、学生参与:学生思维活跃,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能愉快的获得新知。

  六、教学效果:(20分)

  1、思维训练:课堂容量要大,学生思维积极主动、慎密有效,课堂练习要有梯度、切实达到巩固新知的效果。

  2、达标训练:能及时反馈练习,教学目标达成率高。

  七、教学特色:(10分)

  1、创造性:导学过程设计新颖,富有创造性。

  2、艺术性:导学不出现“超导”与“滞导”现象,艺术性高。

  3、生动性:导学具有感染力,课堂教学深刻、生动、形象。

  高效课堂评价标准-清心也可以-用心做教育

  等级设置:

  总分85分以上为优秀;75-85为良好;60-75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合格

wwW.wenbEnk.com 文本库

篇2:某学校教育科研实施计划

  某学校教育科研实施计划

  一、强化管理,为教育科研提供支持

  我校课改实验领导小组确定的课改工作思路“团结协作、扎实推进、继承发展、改革创新”,在教育科研上强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我们重点抓以下五个方面:

  1.加强组织领导:组织领导是落实教育科研任务,保持教育科研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在组织领导上,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领导保障机制。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处室主任、教研组长组成的学校课改实验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校实验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向社区宣传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并与兄弟学校交流实验工作经验,全方位地为教育科研搞好服务和指导。确立了教育科研的指导思想,确定了教育科研的目标,有力地指导了教育科研工作,保证了教育科研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

  2.整合多方力量:加强校教研中心、教导处、学科教研组及骨干教师的联合。学校教研中心是从组织机构上保障课程改革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得以落实,它的主要责任是专门负责课改的组织与管理,与教导处协同开展工作,并在管理层面上把新课程的教学纳入教育科研的轨道。因此,成立以校教研中心主任为主组成的教育科研业务指导小组,负责对教师进行动员、辅导和培训,校教研中心主任亲自抓初一级部的教育科研工作。根据区事业局、教研中心有关文件精神和教育改革热点,对业务领导、教研组长、教研中心成员及教师每学期的听评课、课题研究等教研活动都做了具体规定。课改的关键在于实施,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为确保课程改革实施的质量,我校向各教研组明确提出了实验教师的选配条件,并在学校教研组推荐的基础上进行了严格考核,选拔出年轻优秀的26名教师参与第一次教育科研。为使青年教师成为教育科研的主力军。我们实施“任务个个担,成果人人出”的策略,将教育科研具体化、明确化,人人都教改,处处有教改,把教师们看似很难、高不可攀的教育科研用心、精心的做好。并采取竞聘方式,把教育观念新、业务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优秀教师选拔为学科教研组长,来带动全组教师深入地进行教育研究,真正使教育科研落到实处。

  3.建立三个机制:确立教育科研导向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在物质上做好充分准备,备课中心实现电脑宽带联网,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微机备课中心全天开放,划出专项经费,为购买教育科研所需仪器、材料、外出参观学习等提供保障。在评先选优、职称评聘等方面,把教育科研水平和成绩列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制定并实施《新都中学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提出具体的奖励标准。该办法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强化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

  4.改变评价方式:过去我们对学生评价是不够全面,只重考试结果,不注重学生平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对学生要进行全面的评价。因此,在进行教育科研的时候,我们改变了过去的评价方式,尝试运用活动法、学生课堂情况纪录法、学生学习档案收集法、与考试测查相结合,各个方面都占有一定的百分比,最后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学习档案夹”,将学生参加的课内、课外活动,如课堂三分钟演讲、课堂小品剧表演、课堂讨论、发言、课下完成作业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查阅的资料、收集的图片、剪报等,与学生课堂教学相结合,每次活动教师及负责的学生都进行详细记录并将学生活动情况和成果收集进学生学习档案袋中,作为综合测评的依据。我们将考试测查平时与期末结合,既注重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思想的教育。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来说较全面、客观,注重了学生学习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对教师来说,可以从多个方位、角度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因材施教;同时,通过学生参与的积极程度观察出整体学生的学习水平。

  5.建立教师课改档案袋:教师在每学期评价结束后,将有关评价结果及评价资料装入课改档案袋。档案袋的档案资料也可包括原始数据、个人学习资料、课改备忘录、课改日记、个人心得或专题论文、典型教学案、录像课资料、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反馈意见、研究性学习资料、自制教具、学生学具资料等等。建立教师课改档案袋的目的是为教师课改的过程研究和综合研究打下基础,使教师能更好地找到自己的优点及特长。提供《如何设计一堂好课》、《如何评价一堂好课》、《教学评价探索》、《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性学习案例》等平台展示教师的课改成果。实施“四个一”(每节课后写一篇教学心得、每周召开一次课改例会、每月每位教师写一篇课改论文、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上一节公开课)工程和开展“我与课改同成长”主题活动。注重实践,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二、加强培训,以适应教育科研的要求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新课程一起成长,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为了使教师尽快转变教育观念,适应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我们还加强了课改培训工作。

  1.理论培训先行:新课程的理念,教师掌握得越早越好,而且观念的转变、新的课程理论的掌握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因此,新课程的理论学习要先走一步。当校长、教研中心主任参加威海市初中课程改革工作会议后,撰写一万余字的威海市初中课程改革工作会议纪实,并组织教师学习《威海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试行)解读》及《新课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等文件。通过落实课改会议精神,提高了教师的认识,教师能明确新课程观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除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的教育科研培训外,我校自己利用各种讲座、学习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在开学之初就对新课程有了足够的认识,对教育科研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在如何对待新课程上,如何对待教育科研上,统一了认识,转变了教师的观念。我校教研中心印发大量新课程改革的辅导材料、走进新课程笔记本,供教师们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研究学习使用。在暑期中学校领导、教研组长、骨干教师都参加区教研中心组织的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并参加省通识培训考试。

  2.实施学校教师的“校本培训”: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标准的落实,决不仅仅限于实验年级,实验教师,每一名教师都应尽快走入新课程,进入实验角色,使新课程计划顺利推广。在校本培训中我们把非实验教师的培训与实验教师的培训相结合起来,构建一种以教师为教研主体,以学校为教研阵地的教研机制--校本教研,开展校本教研,坚持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以校为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要求教师要超越习惯和经验的束缚,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向大自然,吸取先进的创新理论和创新经验,丰富自己;要从繁忙的业务圈子里跳出来,读读书刊、想想点子,练练技能,鉴赏艺术,活动筋骨,只有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学。

  3.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要达到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吃透新的课程标准,通晓新的实验教材,明确新的课程要求的目的,必须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为迎接教育科研,我校在开发区率先实施研究性学习,通过请市、区专家来我校做专题报告,统一了认识,提前进行探索。一年来,我们先后派出100余人次参加了各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训会,省教研室在泰安、龙口等地召开的新教材培训会,省教科所、教育学会在电子疗养院召开的研究性学习、实验课题培训会,去南京四中等名校参观教育科研......广开了教师的眼界,启发创新思路。很多教师都是第一次与教材编写专家研究教材,探讨教材,他们感到自己与专家、编辑的距离拉近了,与标准、教材的距离拉近了。一位参与培训的教师深有体会的说:“教了十几年学,只有见到教材的编写者,参加了培训,才真正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理解了每一句话,每一道习题的编写意图,在以后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心里有底了。”

  4.加强集中培训与跟踪培训相结合:在全员培训时,教师对《纲要》精神,课标要求,课改理念有了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对新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的感悟,但教育观念的转变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必须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提高和加深,如何把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教学相结合还要经历一个过程。开学后,校教研中心组织教师深入班级进行跟踪听课、评课交流与指导,并与实验校领导、教师进行座谈,对《纲要》精神的落实,课标理念的把握,对新教材的认识,使用以及存在的困惑进行了平等、民主的交流,改变了传统的评课方式,以教师反思为主,教研员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采取了积极的评估,共同探讨新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5.加强备课研究与教法探讨: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效应,重视研究教法学法,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尤其是新教材,鼓励创新,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沟通。

  改革课堂教学,备课是主要环节,集体备课更是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的一项重要措施。

  ①集体备课要突出研究风气,增强实效性。

  集体备课要研教研学,尤其要研课堂之教,学生之学,实现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转变,每周各组的集备务必达到实效,切忌形式主义。

  ②发挥教研组作用,集集体之智慧,按教材内容(尤其是新教材)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分工一览表,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确定中心发言人,每位教师集备中都应积极参与讨论,发表独到见解。

  ③鼓励倡导教师解放思想敢于创新

  集体备课意义在于教师之间通过探讨与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认识,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教学特色。但不能机械地强调绝对统一,照搬照教,要发展教师个性,创造性,使课堂充满活力,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探讨中敢为先,争创先。在加强同学科教师交流的同时,特别倡导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沟通,文、理相通,相互借鉴。

  ④加大集体备课的管理力度。

  建立了“三级教研制”,即: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及时了解教育科研最前沿的信息,多听新教材的研讨课,不断从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每周定期进行集备,每周教研做到“三定”“五统一”即定时、定点、定中心发言人,统一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法学法及思考题、作业和答案。为把握好新教材,教师备课更加注重探讨新教材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特点,研究出合适的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老师们共同合作、探讨、交流,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能激发学生思维的、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每次课后,针对课堂反馈的实际情况,老师再一起研究、反思,相互交流自己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进一步调整教学设计、方案,力争使教案更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达到最好效果。

  根据教育科研实施计划,经过前几个月的培训学习和两个周的教学实践,我校的教学生活已开始发生变化。教师由单纯关注知识传授,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校领导和教师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真正做到组组有研究项目、人人有课题。“让课堂每天都是新的”“让课改焕发出生命力”正成为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

篇3:某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某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1、为保证我校教育科研工作规范、有效开展;正常、有序的进行,充分调动学校各层次教育科研人员的研究积极性,如期地按计划实施预定目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着眼于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着力于提高我校教育科研水平,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本制度按照“规范管理、关注过程、分层要求、追求实效”的要求,对校承担的重点课题和校级一般课题的选题、报审、评审、管理、成果鉴定、结题验收、宣传推广和评奖等提出相应要求。

  第二章 组织

  1、健全校教育科研组织机构及管理网络

  (1)、由校长、科室主任、课题组长组成课题研究的领导小组。

  (2)、建立分工合理,落实到人的资料管理方式,做好日常科研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2.健全学校科研课题管理网络

  科研领导小组(一级)、科研小组(二级)、校长室、继教处、教导处、少先队(三级)、县骨干、市骨干、优秀教师、学年组长、班主任(四级)

  3、主管科研工作的领导的主要职责如下:

  根据科研发展的总方针,遵照课题有关科研规划和计划,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规划本校的科研工作;负责本校的科研发动工作;组织科研课题并负责实施和管理;组织校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定期对科研工作进行充实、评估和检查;负责实施科研的奖惩。

  4、校继教主任的主要职责如下:

  以学校继续教育发展为纲,主动承担科研课题,集中主要力量完成承担的课题任务,还要指导学校、年级(组)和教师个体的课题申报、立项、实施、结题等工作,形成学校内多层次、多领域的科研局面,充分调动学校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通过科研实践的探索和锤炼,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章 科研课题管理

  1、本条例规范的主要是本校承担的省、市、县级重点课题和校级一般课题。本校承担的省、市、县重点课题原则上是在全国范围内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要探究的重大问题;校级一般课题原则上是学校各级教研组或各学科类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县级以上重点课题:

  (1)、进行课题申报:申报课题的内容要完整。(①课题名称;②确定课题的依据;③研究目标、主要内容;④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⑤课题组成员、负责人;⑥实验研究步骤及进度,研究方法及预期成果;⑦课题经费等。)

  (2)、继教主任每学期初制定学校科研总计划;安排好学期研究课进度;期末完成一份阶段性小结。并做好所有资料(电子稿和文字稿)的收集工作。

  (3)、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要有严谨的科研态度,主动学习上级下发的各项文件,注重每一个环节的过程研究。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每学期围绕课题研究的主题上1-2节实验研究课;完成1-2份资料汇总;每学年至少写一篇参与课题研究后的科研论文。

  (4)、完成课题结题的各项工作。

  (5)、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和改良。积极参与各类科研比赛。

  (6)、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随时准备上级的检查指导。

  校级一般课题:

  (1)、各教研组在认真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规划与主课题方向,结合学科特点与教改精神,并从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理论文献中发现问题,制定各教研组的课题研究方案,填写《五家站中心校教育科研课题申报表》,并于每学年开学初上报继教处审定与备案。

  (2)、立项的课题必须及时建立课题档案,档案资料包括:课题申报表、课题方案、学期研究活动计划、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载、研究课教案、经验论文、发表文章、获奖证书、理论学习资料、研究报告等。

  (3)、校级组要有计划地开展研究,每学期初要认真制订“课题活动计划”,每学期课题组活动不少于4次;由课题组负责人组织开展,及时做好“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载”。 每学期末进行“课题活动总结”。每位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期末撰写论文或经验总结。

  (4)、平时备课上课要贯彻课题要求,每位课题成员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级公开研究课。

  (5)、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鉴定的评价,是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申报的各级立项课题,必须规范结题。校级课题组在正式结题前十五天向校继教处提出课题结题书面申请,填写《五家站中心校教育科研一般课题结题申请表》,并提供课题研究结题的材料。

  2、凡本校教师申报的科研课题,必须经校审查签署意见后再上报。校外合作科研计划,由课题负责人提出,经校研究认可后,报校继教处备案。

  3、每年第四季度,在总结当年科研计划完成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下一年的科研计划预测和论证。

  第四章 科研经费管理

  在校教育经费中划拨一定的经费用于继教处的正常运行、课题的研究和教师科研成果的奖励。

  第五章 科研成果的管理及确认

  我校教师的科研课题、教改课题、公开发表或获奖的论文、论着等必须署名五家站中心校,并持原件和复印件到校继教处登记确认,备案。

  第六章 科研奖惩

  为进一步调动我校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组织好学校的科研力量,保证科研计划的顺利实施和按质按期完成,不断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特定下列奖惩制度:

  本办法适用于我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主持或参与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管理以及校级一般课题的研究人员。

  (一)、平时考核:

  1、日常考勤:所有相关课题组成员每月按时参加课题组活动(听课、评课),能及时交流合理化建议,并能积极参加集体学习的进行每月日常考核。

  2、资料整理:每位课题研究教师在进行每一轮课题研究后及时进行资料的整理归纳工作,且资料齐全、工整、格式统一,每学期末能及时将资料交课题组长。

  3、论文撰写:

  期末在校范围内评选的优质课、论文等与期末考评挂钩。根据各学科科研人员积极承担课题研究,能充分发挥我校学科优势,开展课程整合,促进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不断拓宽研究领域,为扩大和提高我校科研的规模、水平和整体实力作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年终奖励。

  (二)、立项奖励:

  1、参加各类课题研究展示活动表现突出的,按分工及承担任务的轻重给予适当的奖励。

  2、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课件、研究课比赛并获得一定奖项的的给予适当的奖励。在县级、市级、省级教育刊物上发表的教育论文分别奖励 100、150、300元。

  3、按规定对参与国家级项目的课题组,给予一定经费支持和奖励;对于奖励在项目争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给予组织管理奖;对于实施课题得力的个人,学校将按每个立项项目的比例予以奖励。

  4、参与课题的研究工作是评优晋级的前提条件,有优秀阶段性成果或结题成果推广较好的教师优先。

篇4:东林中学家长学校办学宗旨

  林东中学家长学校办学宗旨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儿童权利公约》、《宪法》、《义务教育法》及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文件,宣传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我们林东中学家长学校工作开始于1987年,于1992年9月正式宣布成立。家长学校开办以来,各项工作开展得正常有序,每次活动举办得务实有效,现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的轨道。2xxxx年4月我校家长学校学校通过教育局“示范家长学校”评估验收。

  家长学校制定了工作条例。校长李惠琴兼任家长学校校长;党总支副书记叶浩兼任家长学校副校长。德育处主任兼任家长学校常务主任,负责家长学校日常工作;德育处副主任兼任家长学校常务副主任,协助常务主任工作。常务主任的主要任务是:制订和落实工作计划,确定教材,选聘教师,协调关系。家长学校还聘请了学校教务处主任、副主任以及年级组长、优秀班主任担任家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

  家长学校有可容纳230人的专用教室和250人的报告厅。每个家长学员配有家长学校教材。学校公开选聘本校部分优秀教师特别是一些具有较强工作经验和家庭教育技能的班主任老师担任家长学校专职教师,并聘请少先队校外辅导员为兼职教师,共同组成林东中学“家长学校讲师团”。这样,我们就做到家长学校教师队伍相对稳定,有固定专职教师和受聘请的一些专业人员授课。

  家长学校规定,每学年总课时不少于8小时,函授自学不少于4小时。《家长学校园地》是家长函授自学的好教材。家长学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要求每位学生至少要有一位家长(父亲或母亲或其他监护人)参加学习,做到孩子入学,家长入校。孩子毕业,家长结业。

  家校实行考核制度。每年进行一次考试,试卷由家校统一制作、统一命题、统一要求。方法灵活,有的书面答题,有的先发给试卷,带回家答题,限期交卷,凡考核考查合格的家长,均发给“结业学员证书”。

  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以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初一年级主要是进行适应学校生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训;初二年级重点是进行规范品德、行为、防止学习分化的培训;初三年级主要是进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以及升学指导的培训。家长学校以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家长科学育儿(女),大大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篇5:东林初中和韩国仁寿中学友好学校缔结活动方案

  林东初中和韩国仁寿中学友好学校缔结活动方案

  此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中韩两国文化的交流,促进两国初中学生的互相了解与沟通、增进友谊,同时也进一步促进我校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前期工作安排

  4月初召开校务会议,明确各部门的分工。

  主管:z

  组织:z

  宣传、落实:德育处

  后勤、安全:总务处

  演出节目:艺术组

  4月7日下午德育处召开会议策划中韩文化交流活动事宜

  4月11日下午德育处召开初二年级特色班班主任会议,落实“友好使者家庭”工作。

  4月17日“友好使者家庭”名单初定。

  4月18日下午分批走访初定的“友好使者家庭”,考察所在小区的环境、整个家庭的氛围等,确定最终名单。

  4月29日中午12:30,全体接待工作人员会议,地点:会议室。

  下午4:30,“友好使者家庭”家长会议。

  4月30日中午初二年级特色班学生集训,地点:报告厅。

  (初二年级组长z老师负责)

  学生会场座位安排:

  初二(7)班--第6排至第11排双号座;

  初二(8)班--第6排至第11排单号座;

  初二(9)班--第12排至第17排单号座;

  初二(10)班--第12排至第17排双号座;

  初二(11)班--第18排至第20排单、双号座。

  4月演出节目的编制、排练

  欢迎条幅的设计、韩文翻译及制作

  向上级主管部门、公安局的汇报、审批工作

  接待工作程序

  5月5日下午

  2:00仁寿中学师生到校,报告厅休息,参观校园。

  2:20仁寿中学师生乘车前往区教育局会堂。

  3:00欢迎仪式;文艺表演;双方领导互赠礼品。

  欢迎仪式议程:

  l林东初中z校长致欢迎词

  l仁寿中学校长讲话

  l崇安区领导讲话

  4:30仁寿中学师生返回学校,与接待家庭见面,合影。

  (地点:报告厅)

  5:00离校,“友好使者家庭”交流活动开始(接待家长将仁寿中学学生接回家)。

  5:20双方领导、教师交流活动。

  5月6日上午

  8:00“友好使者家庭”交流活动结束,接待家长将仁寿中学学生送回学校,两校师生依依惜别。

  市林东初级中学

  2xxxx年4月

  附录2:文艺演出工作安排

  1、安排特色班学生就座及学生管理工作:

  总责任人:陈生根

  班级责任人:沈云玲、李敏、李筱冰、杨纯珍、田芳

  工作要求:5月5日下午2:00在学校3号楼前集中,整队步行前

  往连元会堂。学生佩带红领巾,穿校服。观看演出不

  吃零食,不乱扔垃圾。每个节目演出结束要鼓掌,做

  文明观众。活动结束,由班主任老师整队步行带回学

  校。接待家庭的学生,由陈生根老师带回学校,进报告厅,参与接待活动。

  2、舞台管理工作:

  总策划:z

  舞台总监:郭业仁

  艺术指导:莫海良、陈阿兰、廖平兰

  节目主持人:徐黎明、陆漉

  音响:程健

  拉幕:彭智巍、郑宇清

  催节目:高蔚、田萍、薛惠珠

  搬运道具:华克、陈强、邓舫、彭智巍、郑宇清

  摄像:曹正清、杨文林

  摄影:张晔

  后勤服务:华克、邓舫

  3、来宾接待工作:方奕(接待韩国来宾)、阮衍鸣(接待领导)

  徐敏敏(接待家长)

  4、前期准备工作:薛纪江、高蔚、徐黎明、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