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库

心得体会:感恩父母

3221

  文本库是专业的范文大全网站,精心编辑了大量心得体会,感恩,父母相关素材和参考范文,如果您正好编写心得体会,感恩,父母相关文章,以下的这篇心得体会:感恩父母文章也许适合您的需求。

心得体会:感恩父母

  心得体会:感恩父母

  曾记否,父母将你我捧在手心,含在嘴里。因为,我们是父母手心里的宝。

  曾记否,父母把无私的爱给了我们。因为,我们是父母爱的结晶、爱的延续。

  曾记否,你讨厌父母的唠叨,无意间,你和父母之间产生了隔阂,可是总要等到失败后,才知道父母讲的是金玉良言。

  曾记否,羽翼未丰的你,却想要摆脱父母,展翅飞翔,可是总要等到自己受伤后,才知道父母的怀抱是最温暖的避风港。

  我不是诗人,也不是歌唱家,既不会用精美的词藻来赞扬父母,也不会用动听的音乐来歌赞父母,我只能用点滴行动来感恩父母。不要以为你要做多大多大的事才叫感恩,生活中,你为父母做的每一件小事,其实都是在感恩。

  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长大,我们滋润着人间的真情成长,你的心中是否常怀感恩之心?妈妈的皱纹深了,是她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们;妈妈的手粗了,是她把温暖的阳光给了我们;妈妈的腰弯了,是她把挺直的背脊给了我们。面对妈妈深切的感情,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应该学会感激。但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接受这种关爱,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渐渐忘记了感动,忘了说声:“谢谢”。父母是船,载着我们从年少走向成熟;生活是一片海,是父母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港湾。拿什么来感谢您,我的父母!父母的爱说不完,道不尽,所有的恩情我将铭记于心。

  当你抱怨父母的啰嗦时,抱怨父母的苛刻不通情达理时,抱怨父母的种种教育时,你要知道,即使父母有很多意见与你不同,你也应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理解他们,体谅他们,要知道这是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当你看到岁月的时光像无情的风雪染白了父母那丝丝黑发;像锋利的刀片,在父母的额头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时,难道你还忍心用他们的血汗去换取你在物质上的满足和追求奢侈的欲望?难道你还忍心一次又一次伤父母的心,一次又一次用贪婪压弯父母的脊背?不!我们应该用一颗赤诚的感恩之心来回报父母,是他们赐予我们生命,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绚丽多彩。要感激他们,是他们一直赐予我们力量和勇气,是他们对我们永不放弃,是他们一次次在十字路口为我们指出前进的方向!

  试想一个连父母之恩都不懂得感谢的人,又怎能让他去感恩他人,感恩社会?又怎能做一个受人欢迎,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我们要从感恩父母做起,让感恩之心常在,感恩世界,让世界更美好。

文本库-www.wenBenk.com

篇2:师德心得体会: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师德心得体会: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而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教学双方互相了解、互相配合,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并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课堂不仅是教师教书的场所,也是教师育人的场所。

  教学过程本身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习惯或行为,应该及时加以制止并正确引导,指出其错误之处和危害;如果学生在生活方面有什么因难,也应该多加以关心和帮助。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坦诚对待学生,真心面对学生,是教师受学生欢迎的重要法宝之一。

  教师师德的自觉性是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成为一个良好口碑的教师,重温天底下最灿烂的工作。

篇3:德育故事心得:如何让孩子懂得感恩

  德育故事心得:如何让孩子懂得感恩

  前些日子一位记者采访我时告诉我,一位家长不小心割伤了手,可孩子漠不关心,让家长觉得心寒,认为孩子不懂得感恩,不会照顾家人。这位家长想知道,如何让孩子懂得感恩?

  实际上,感恩是一个极高的意识形态,它不同于回报。回报是因为你爱我,所以我也爱你,是交换式的给予。可感恩不同,处在感恩中的人会感激世界,感激生命,这样的心态建立在成熟的生命状态之上。

  想让孩子拥有感恩的生命状态,需要让这个生命从0岁起,向着这个方向成长,其过程是非常漫长的。所以,家长割伤了手,孩子看似漠不关心,并不代表孩子有什么问题,而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没有让他懂得关爱,因此孩子不具备关爱父母的状态。

  从成人身上,能探究到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我们发现,越成熟的成人,越懂得感恩,懂得爱别人,而越不成熟的成人,越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生命能否走向成熟,走向爱和感恩,和他小时候是否得到爱有很大的关系。正常的孩子在小时候都不会主动照顾妈妈,这里我们要把照顾、讨好和爱区分开,讨好是为了改变生存状态。一次一个孩子在飞机上尿了裤子,下飞机后被妈妈发现了,结果被数落了一路。那个孩子极力想方设法地讨好妈妈,这是一种被掌控的心态,而不是爱。如果孩子习惯于讨好父母,那么内疚感会一直陪伴着他长大。

  于爱来说,人的生命阶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0到6岁,儿童将双臂打开,毫无保留地向妈妈索要爱。这个阶段不能奢求孩子去爱你,除非你给他的爱质量很高,他会模仿你的模式去回馈别人。比如在幼儿园,孩子一哭老师便抚摸着他的后背说:“会好的,会好的,老师爱你。”孩子浸泡在老师爱的模式中,于是他也学会了爱别人,这就是模仿之爱。如果孩子不懂得用爱的模式去对待别人,那一定是孩子没从成人那儿学习到。

  第二个阶段从7岁开始,儿童清晰地知道自己需要爱,需要成长,必须把全部的激情和精力用于自我的成长中。如果孩子能按照正常的轨迹成长,7岁实际上是一个由内往外发展的年龄开端。在这个阶段中,孩子发现跟别人的关系并不仅仅是“我需要爱”,而是爱的流动--我爱你,你爱我,我能与你有情感的流动,这需要六年的时间。在这六年里,孩子会特别在意和父母的关系,大量地需要父母的关心。以这样的模式度过六年后,孩子开始把注意力从父母那里转移开,从自我和与父母的关系中走出来,开始关注父母,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开始实施爱。

  从13岁到20岁,爱的实施像桥梁一样,让孩子走向社会。这个阶段孩子会爱很多人,上电梯主动开门,父母难过时会抚慰父母,体现出爱的高尚品质。小时候没有受到压抑,得到爱的孩子,在青春期不会破坏性地逆反,而是懂得体贴关怀父母了。

  因此,儿童早期对爱的索取,是为了爱的流动,为了通过爱与人连结,这不是教育,不是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是生命能量的连结。一旦连结后,爱就像空气一样在人与人之间流动起来。孩子年幼时与妈妈的关系就是情感能量的流动,流动实际上是走向了生命深处,领会彼此是相爱的。连结之中,爱形成了场域,将孩子包裹其中,感受爱。

  连结是生命获取爱的本质方式,但当今有两个普遍的现象,一是有成人在的场合,孩子总不自在,习惯避开成人,这种普遍性说明在孩子眼里成人不友善。第二个现象是,孩子不跟人连结,不习惯跟人对视,而儿童天然就有跟人连结的本能,需要用眼睛看着别人,让爱在眼睛之间传递。这说明,孩子没有从跟成人的连结中获得爱,反而因为受到伤害而不再和人连结。这两个现象都指向爱的教育的缺失。

  爱的教育表现在点点滴滴。首先,我们不能按照大人的要求来要求儿童,必须了解儿童,了解儿童在每个阶段爱的成长方式,这样才知道孩子的做法是合理的,而不再对孩子不耐烦,指责孩子。儿童和成人是两极,小朋友玩捉迷藏,每次都藏在门背后,让你反复地在同一个地方找到他,每一次被找到都会快乐地大笑。儿童热爱这个游戏,因为他还不知道妈妈就在门外面,要通过反复地确定,确定妈妈在那里,妈妈的爱也永恒地存在着,这是成长必需的东西。儿童在生命的头七年主要发展情绪和感觉,父母要倾听孩子的情绪,调节孩子的情绪,当孩子的情绪到来时,不能用思维告诉他怎么做,而要在爱中让孩子的情绪流淌起来。获得爱的孩子没有逆反心理,自然就会关心别人,因为他的生活环境告诉他,什么是爱,什么是爱别人。这就是孩子从爱中获得的,无爱的教育无法让孩子抵达这样的状态,而这样的孩子才有可能做到感恩。

篇4:学雷锋心得体会:雷锋,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学雷锋心得体会:雷锋,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雷锋,一个年仅22岁的普通解放军战士,在离去整整半个世纪后,他的名字仍然为人们所熟知和广为传颂。尽管历经岁月的冲刷,雷锋这个名字背后的真、善、美精神内涵仍不失为我们现代人道德行为规范的楷模。

  不可否认,雷锋精神的产生有其时代背景。新中国的诞生结束了他贫苦的生活,身为孤儿的他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带给他的温暖,使他发自内心地感恩祖国、感恩党、感恩人民、感恩那个令人沸腾的时代。这是一个内心充满阳光、乐观向上的快乐男孩。他也不断靠着自身的努力,改变着自己的命运:当过农民、当过拖拉机手、到炼钢厂当工人,后来参加了解放军,还当选为人民代表。他每一次的工作变动,都是在克服客观条件不足的前提下完成的,不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雷锋属于那个时代,但雷锋精神却跨越了时代。雷锋的所为是每一个普通公民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完全能够带给他人快乐的善举。舍己而利他,正是雷锋精神和我们目前正在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谋而合、紧密相连的。雷锋精神的助人、利他精髓也是传承了中国人延续几千年的从善如流的古训,规范着人的行为道德规范,并在天长日久、潜移默化中影响、塑造着一个个平凡而又普通的中国人积善成德的常态行为。

  雷锋属于中国,但雷锋精神却跨越了中国。他的形象超越了国家和民族,感动了世界。“助人为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是任何国家都会弘扬的人文精神。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街头经常会出现穿着印有雷锋头像T恤衫的青年快乐地助人。泰国政府曾专门印发了《雷锋》的小册子,号召国民学习雷锋精神,为国家和社会多做有益的事。美国西点军校也曾悬挂雷锋画像,将其视为军士的楷模。雷锋精神之所以能够实现“出口”,是和他“专门做好事而不做坏事”人性光芒直接相关的。

  尽管当时特定的环境造就了雷锋和雷锋精神,但雷锋精神永远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自觉自愿追求的行为规范的准则。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雷锋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并和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有着千丝万缕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雷锋是人,不是神。他和我们许多80后、90后年轻人一样爱美、爱干净,穿着时兴整洁的衣服。更可贵的是,雷锋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就把快乐带到哪里。雷锋,决不是只属于哪一个时代的楷模;更是所有人从小到大、塑造成长个性的成功典范。

  雷锋,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一个又一个“活”雷锋就在你、我、他的心里和身边。

篇5:《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体会

  读《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

  闲暇时间,有幸捧起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细细地读着、品着、感受着、也思索着。说起朱老师,感觉特别亲切,缘自于《新教育之梦》那独特的亲和力。简单而尊重地称一声“朱老师”,仿佛一下子距离近了许多,读他的书也就更容易融入和沉醉。 我所从教的小学,很多方面已经是循着朱老师的教育之梦在走了。但可能限于探索和尝试的阶段,我们还无法很深地体味着新教育的甜蜜,而传统的教育观念又时时地不断的冲击,外加现行教育评价系统的不配套,要实现新教育的梦想自然是有着诸多困难,于是咀嚼着朱老师的文字,回忆和想象着我们的教育现实,不禁有了许多的感慨和欣喜。

  很多时候读类似理想化的作品,我总有潜在的一种定性思维,我觉得理想就是所谓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洋洋洒洒说了许多美妙的东西,而真正能够在现实中存活或者构成蓝图的却零零星星。如今读《新教育之梦》却不尽然,朱老师平静而又睿智的语言,堆积的已不仅仅是一个梦想,他激起了所有教育人的热情,指引了教育人曾经迷茫的方向,更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于是,崇敬、敬佩,更是欣慰。

  作者在书中所说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按最正统的解释,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这就意味着,教育是一种期待: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期待,社会对人发展的期待。而“期待”本身就是对理想的憧憬;或者干脆直接说,教育就是对理想的追求。

  朱老师正是怀着一种赤诚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他的“新教育之梦”: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校长、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家长、理想的学生......我不打算在这里一一复述作者的教育理想,但我要强调说明的是,作者的这些理想绝不是虚无飘渺的“童话”或“神话”,而是根植于教改现实的理性追求。

  以《理想的智育》为例,作者从八个方面谈了他对理想智育的理解。在此列举四个方面。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是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加特长”的个性养成。

  无论是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还是理想的美育,朱老师都把它放进了教育的大环境中进行阐述,其综合性和融合性可见一斑。教育界限在每一次的课程理想化中都似乎不着痕迹,理想的智育需要理想的德育,更需要理想美育、理想的劳动教育和理想的体育。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教育就好比是一朵花,而每一门学科就是这朵花上的一个花瓣。我们应综合地来看待这些学科,而非从大排到小,甚至忽略其存在的必要性。当然理想的学科应该客观看待和谨慎进行学科渗透和学科整合。这样理想才能更理想。

  朱老师的教育理想之梦,带给我的灵感和激动将随着我的文字流畅成我的所得,感谢朱老师提供如此美味的精神食粮,感谢朱老师愿意把这些可贵的文字和我们分享,感谢朱老师孜孜不倦和循循善诱的引导和教诲。

  《新教育之梦》--将时刻警醒着我们去做一个新时代的“理想教师”,培育一群新时代的“理想学生”。教育的未来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