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库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版》学习心得

2273

  也许很多小伙伴挖空心思也难以写出一篇令人满意标准版,心得,课程,数学,小学相关文章,以下这篇《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版》学习心得文章可作为你写作素材与参考范文,希望您能写作出与众不同的标准版,心得,课程,数学,小学文章。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版》学习心得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xxxx版》学习感想

  学期初,我校数学组开展了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xxxx版》的活动。与2xxxx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2xxxx年版)》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我印象比较深的有:

  关于数学观的变化:2xxxx年版中写到:“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2xxxx年版中写到:“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基本理念的变化:由2xxxx年版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变成了“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xxxx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双基”变“四基”:由2xxxx年版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增加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四个领域名称也发生了变化。2xxxx年版的课标中的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改变而2xxxx年版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同时,课程内容也有一些相应的变化: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第一学段:增加了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

  通过两版数学标准的比较,我发现2xxxx版的课标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共同探索,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发现和成果。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

  何忠成老师经常提到“感悟”二字,我印象十分深刻。因此,2xxxx版课标中提到的“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我十分的在意。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因此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例如,在统计教学中,设计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说明问题。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加深理解统计思想与方法。

  2xxxx版课标中还提到了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处理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认真对待。只有把这些都做好了,我们的数学课堂精彩了,孩子们就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www.weNbenk.com 文本库

篇2:小学数学新课标重读体会

  重读小学数学新课标体会

  在小学的各科教学中,数学始终都是备受关注的学科,一直都处于重要位置。这次课程改革,人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小学数学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理论与实践上日益暴露出许多复杂的矛盾冲突,评价方式的改变对我们教师和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更多和更新的要求。

  首先,谈一谈关于“学生兴趣”与“教师强迫”之间的矛盾问题。

  在教育问题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矛盾,但双方似乎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孩子们如何对数学产生兴趣呢?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这是教育的一个原则。然而扪心自问,对学生真正需要和感兴趣的事情,我们成人无论如何努力恐怕永远都不能完全地满足他们。对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而言,有时会强迫学生服从他们的意志、听从他们的安排,尤其是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更是如此。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具有基础性和普及性,是一种为学生打基础的学科,要求每个孩子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和提高。当孩子对数学缺乏兴趣时,“学生兴趣”和“教师强迫”之间的矛盾就显得更为突出。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上,如何既能满足兴趣又能达成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有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曾这样说过:“如果一个儿童学习有困难,而我们确实想帮助他,那么,最主要的事就是坚持人性的原则,使孩子获得自信和对学习的兴趣为目的。”如何获得自信和对数学产生兴趣呢?我以为只有新的“数学课堂”才有可能改变一些什么。

  其次,谈一谈关于“数学新课堂”的出现问题。

  在我的数学课堂上,我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学。如:在学习《统计》一课时,一年级孩子学起来本来就难的内容我给变得十分轻松,要节课我就进行了两个内容模拟《选班长》和游戏《剪刀石头 布》。通过《选班长》大家学会了用“正”来记录、认识了统计表,同时也选出大家心目中的好班长。游戏《剪刀 石头 布》通过同桌两个孩子边玩边记录,最后不仅学会了简单的统计还分出了胜负。《统计》就在大家轻松和愉悦的玩耍中完成了。

  当前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全面素质提高。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孩子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相应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也应得到改变。这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在新课堂中,传统教学方式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教师是“催化剂”,他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学会学习。这种新课堂可以说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学习不仅仅把知识装进脑袋中,而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使学习的新知识有效的融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变成自己的思想。

  我班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娃娃,刚开始接触新教材、新课堂确实很难适应。但经过我们一年以来的努力和尝试。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高,喜欢数学、更喜欢上数学课。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上数学课好好耍哦!”我喜欢听到这样的话语。课堂虽说很轻松、活跃,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片区前列。学校领导和老师对于新课标也十分关注,他们都觉得这些娃娃的表现就是不一样-- 敢想、爱说、肯动脑,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成功吧!

  再次,谈一谈关于“课程改革”和“教师自身素质”的关系问题。

  在课改实施以来,我们老师谈的最多的就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已不适应课改的需求。所以只有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已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

  面对农村学校各种资源较缺乏、信息较为闭塞的情况下,我们深知要设计一堂好课往往感觉力不从心,课程紧、任务重、事情多,但我们仍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在新课程改革的行动中。担心和困惑并存,办学条件的缺乏与新课程要求的、大班额与学生自主式教学的、担心基础知识的缺失与教材体系的不尽完善等等。这也同时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探索出一条适合于课程、适合于自己的践行之路;要求我们要转变陈旧、落后的观念、树立新的发展观;教师要不断地提高和学习,要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同时还要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以新的理念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方式;每位教师都应有自己的教学规划:获得知识、充实自我、实施研究、改进教学、反省批判;自我更新关注学生关注发展。

  总之,在小学阶段数学学科中老师和孩子一定要互助互学、转变角色、培养兴趣、消除矛盾。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主动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学精数学。

篇3:小学校长先进事迹:雪域高原传播师德

  小学校长先进事迹:雪域高原传播着师德

  傅zz,土族。1976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数学系;1976年8月-1991年8月,在z州民族中学担任教育教学、副校长工作;1991年9月至今任z州z小学校长。

  傅zz两次被授予青海省“十杰”校长称号,先后荣获州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州优秀校长”、“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称号,2xxxx年被评为青海省师德标兵。良好的师德是育人的关键,人格力量、情感力量、智慧力量融为一体是教师师德的集中体现。

  出生于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农村的傅zz在远离家乡的z草原、在牧区教育教学领域已奋斗了整整30个春秋。30年来,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班主任,还是身为校长,他始终坚信,只有付出对事业、对学生持久而真诚的爱,就一定会得到一位教师所期望的回报。“只要付出心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傅zz说,在州民族中学做班主任工作的那段日子,是他最感充实的一段经历。傅zz是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因为他课教得好,更因为他从心底里爱学生、欣赏学生。

  当初,州中学民族高中班学生成绩最差,而且最调皮,是学校出了名的差班,没有一个老师愿意带他们。但是,从教不久的傅zz却愉快地承担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因为他相信,只要付出心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民族班的学生由于上学较晚,读高中时大多已20岁左右,生活散漫、学习风气差,沾染一些毛病是这个班的“群体特征”。班里有个男生叫桑杰,是全校有名的“刺儿头”,在老师们的眼里,是一个“冥顽不化、无可救药”的学生。

  傅zz接班后,先不声不响地暗中观察一段时间,结果发现桑杰足球踢得好,而且在班上有一定号召力。更可贵的是,他是个很孝顺的孩子。傅老师开始“投其所好”,首先给他压担子,让他在班上组织球队,当球队获得好成绩时,傅老师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并告诉他“老师很欣赏你,但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必须方方面面都要好。”话语不多,但语重心长。此后,桑杰有了显著转变,老师们说,与以前比,他简直判若两人。

  抽烟曾是民族班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老师们虽然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都不大。傅zz带上民族班后,搜集了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图片,并张贴在教室里,他首先要求学生不许在教室里抽烟,坚持两个月,效果不错。他进而要求不许在宿舍抽烟,并经常到宿舍检查,让同学们互相监督,坚持一段时间,许多学生都戒掉了烟。永军是班上最调皮的学生,经常撒谎、找借口回家不上课。一天,他又说爸爸妈妈病了,要回去看看。傅zz明知这又是在撒谎,但仍像慈父一样对他说,“你是很有孝心的孩子,回去吧,耽误的课回来我给你补上。”老师真诚的关心深深地打动了永军,他向老师讲了真心话,再也不提回家的事了......在牧区长大的孩子,不知道面粉是怎么来的,更不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傅zz发现有些孩子随意扔掉吃剩的馒头,有的竟用馒头当作石头砍羊寻开心。每见到这种情形,傅老师总是把他们扔出去的馒头一块块捡回来,然后给他们讲农民劳作的艰辛,使他们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民族班的一些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成绩不理想。傅老师发现一些学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情况,原来是学生不喜欢×号,一见到×号,有的就会把作业本扔了或撕了。为此,他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做错题时,先打上一个点,让学生更正,更正后,再给打上个句号。这一做法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写作业、交作业的积极性普遍提高。现在,这里的许多学校、许多老师都仍在使用这一方法。

  傅zz是当地一位知名度很高的老师,家长们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他的班里读书,认为孩子只要在他手里“过”一下,就能考上高一级的学校。事实也如此,傅zz所带班的学生考上学的最多,当初许多考入州民师的学生,已成为z草原教育战线的骨干力量。傅zz说,牧区的孩子朴实,虽然毛病多,但是很容易感化。我虽是一个土族人,但我只要真心付出,会赢得藏族孩子及家长们的信任。他对那些家境贫寒、交不起书本费的孩子,除了在权限范围内予以减免外,还常常慷慨解囊,在学习、生活上给予补贴。当年,z草原上有些残疾儿童不能像同龄人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种现状让他感到很难受。为此,他决定在z小学开办民族特教班,免费招收残疾儿童入学,并亲自兼任班主任。在他的倾心教育下,这些残疾儿童通过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和康复训练,现已有27名残疾孩子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当这些孩子离开学校的时候,虔诚地给班主任送来条条洁白的哈达。

  2xxxx年7月29日晚8时,一场空前的特大暴雨袭击了z州府所在地结古镇,z小学校园全部浸没在洪水中,年久失修的土木结构房屋纷纷因浸蚀倒塌,64户受灾职工无家可归。当夜12点,出差到西宁才两天的傅zz得到消息,连夜返回z。经14个小时的颠簸,一到学校,他就冲进齐腰深的洪水中,与教师们在洪水中开沟引水,在淤泥中转移学校资产......而此时,洪水将他家的家具、器物以及为女儿准备的嫁妆、首饰席卷一空。几天下来,他衣不解带,双眼血红,满嘴是泡,饭菜难以下咽,双腿开始浮肿溃烂......茫茫雪域,z草原,自然条件恶劣,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差,设施简陋,很多情况下,学校的日常管理维护都是傅zz担负。学校的输电线路出现故障,他就爬杆架线;学生的课桌凳坏了,他就维修加固;当厕所、水道被堵塞时,他也亲自去疏通......他常说:“学校就像一个家,当家理财,一切要从勤俭做起,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为学校节省一分是一分”。所以每次出差时,为了节约一点开支,食宿只求温饱、住行只需简便,从未领取过补助和差旅费。

  1999年,由于他在学校管理中做出了优异成绩,州政府曾给他奖励了3500元现金,他把奖金全部捐给了学校,设立了贫困生助学基金。他被评为青海省“十杰”校长后,又从省政府奖给他的1万元现金中拿出一部分奖励骨干教师。在他的表率作用下,学校全体师生,尤其是党员教师纷纷捐款助学,一直延续至今,到目前为止,所捐的助学金已达6万元,每学期都有40多名贫困生享受到该项基金的帮扶。“一天看不到孩子们的身影,我心里就空荡荡的”“我喜欢和孩子在一起,感受孩子们的兴趣、情趣、童趣,使我最大的幸福,如果有一天我没有看到孩子们活泼的身影,没有听到孩子们的笑语欢声,我心里就空荡荡的。看着他们一天无忧无虑的欢笑,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就像看到了希望,也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

  多年来,傅zz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全z州小有名气的校长,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是,傅zz始终没有离开教学岗位,没有离开他深爱的孩子们。现在的z小学,在傅zz的领导下,建起了“希望书屋”、 “科技制作展览室”、“小公民道德实践基地”、“健身园”等,通过“升旗仪式”、“主题演讲”、“爱心活动”以及各类特色竞赛,让孩子们树立起自尊、自信,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平日里,傅zz除坚持上课外,每周都要保证听三堂课,他还积极创造机会,选派教师外出学习。身为校长,他以制度创新为切入口,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推行教师评价制度,建立了严明的校风、教风、学风考核细则,为教师专业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篇4:幼儿园课程特色介绍:感觉统合教育

  幼儿园课程特色:感觉统合教育

  幼儿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孩子的安全和健康,为了更好地贯彻《纲要》精神,同时充分利用本园的环境优势,本园正在逐步建立以感觉统合教育为龙头、以健康教育为特色的的园本课程。

  感觉统合教育使用一整套的器材,通过运动的形式,促进孩子大脑神经的完善,从而有效促进孩子注意力、记忆力、运动协调能力、意志力及语言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发展。现在我园各班都开设了此项课程,由专职男体育教师任教,感觉统合活动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1、感觉统合的定义

  感觉统合就是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介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我们本身的反应,又是一个新的回馈刺激,提供大脑有关我们行为的信息,帮助我们发展出更有效的行为反应。籍着这种持续不断的感觉统合过程,大脑的分工愈来愈精细,功能愈来愈好,个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也就愈来愈强。

  2、感觉统合的功能

  综合起来说,感觉统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组织功能。我们身上的不同感官,把内外世界的众多感觉刺激传递到脑中,这众多的感觉刺激各有各的传入和传出通道,在此情况下,人要根据这些信息顺利进行活动,脑就必须把这些感觉信息组织好。脑部一方面对各种感觉刺激做出反应,下达指令;另一方面又要对各种感觉信息做综合处理。如果各种感觉信息传入和传出的通道畅通,整体协调得当,人的神经系统就会利用这些纷繁的感觉刺激来形成认知、动作等各种适应性活动。这便是感觉统合的组织功能。

  (2)检索功能。输入人脑的感觉刺激是非常多的,人脑在意识水平上不可能对此都做出反应。而感觉统合把各种信息中最有用、最重要的那部分从中检索出来,以供脑使用。脑对统合过的主息进行反应,就更为准确、及时。

  (3)综合功能。感觉是局部的、分散的,而外部世界常常是以整体的形式呈现给人的,感觉统合的功能便把各种感觉综合,形成整体。人是如何形成对一个苹果的认识的?对苹果的感知是由眼睛、鼻子、嘴巴、皮肤、手指以及关节等各种感觉器官共同来完成的,但是为什么我们会形成一个苹果的整体认识,而不是许多人?这是因为人对苹果的各种感觉刺激进行了统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苹果。

  (4)保健功能。如果一个人的感觉统合很好,他就能很好地适应内外环境,人就会产生胜任、满足等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感觉。

  3、感觉统合教育内容

  感觉统合活动包括提供前庭、本体和触觉刺激的活动。活动中指导儿童参与各种活动,这些活动是对儿童能力的挑战,要求他们对感觉输入作出适应的反应,即成功的有组织的反应。新设计的活动逐渐增加对儿童的要求,使他们有组织的反应和更成熟的反应。在指导活动目标的过程中,重点应放在自动的感觉过程上,而非指导儿童如何作反应。在一个学习活动中,涉及的感觉系统越多,学习的效果越好。

  感觉统合教育过程几乎总是让儿童感到愉快,对儿童来说,治疗就是玩,成人也可以这样认为。但活动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因为活动中有老师或活动人员的指导,儿童不可能在没有指导的游戏中取得效果。设计一个游戏气氛不只是为了愉快,而是让儿童更愿意参与,从而他们从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为儿童获得一个肯定的成长经验而设计这样一个活动。

  4、感觉统合教育的一般目标

  (1)提供给儿童感觉信息,帮助开发中枢神经系统;

  (2)帮助儿童抑制和/或调节感觉信息;

  (3)帮助儿童对感觉刺激作出比较有结构的反应,最终目标是达到如表所示的最后结果,如组织能力、学习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

  5、感觉统合教育的原则

  (1)活动当中要让儿童感到快乐而不是压力;

  (2)活动中儿童是主角,要尊重儿童对感觉刺激的需要和选择;

  (3)通过控制环境给儿童以适当的感觉刺激,从而改善其感觉统合能力,使儿童能作出适应性反应,不要教孩子如何做;

  (4)活动过程中,给孩子以积极的反馈,并与家长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

  我园地处风景优美的岳麓山下,美丽的湘江之滨,书香浓郁的湖南大学校园内。我园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组织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登山、远足、放风筝以及各种野外游戏,还利用大学部的体育场所每年组织一次“幼儿运动会”,使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耐力、毅力以及自我服务能力、交往能力等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充分的锻炼。这些活动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和家长们的一致肯定和认可。

  为了达到健康领域的目标,我们不但把养成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之中,还会定期进行安全和卫生保健常识教育,如:除班级教育活动外,全园每期进行一次消防演习、不定期进行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竞赛和安全卫生常识的抽查,给家长举办关于幼儿营养和保健的讲座等,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自我服务能力。

  除此之外,我园还开展了由专职男体育教师组织的武术、足球、旱冰等孩子们特别喜爱的体育活动。

篇5:中小学德育队伍建设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中小学德育队伍建设研究》实施方案

  一、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学校德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一系列深刻的挑战与变革。《*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总书记在党的**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中小学德育工作已被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来,日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

  正如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一样,德育的关键在于德育工作者,在于德育队伍的建设。德育工作者是德育的实施主体,其教育观念、师风师德直接影响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直接决定着德育工作水平。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德育工作队伍,既是德育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而当前德育队伍建设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认真研究。

  二、研究目标

  通过调查、分析等研究找出中小学德育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善中小学德育队伍的政策、途径和方法。

  三、研究内容

  1、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及其保障机制研究;

  2、政教主任和团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3、学生成长导师队伍建设研究;

  4、区域性中小学德育管理体制及机制研究;

  5、农村中小学德育队伍建设研究。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拟主要采取调查法、文献法和行动研究的方法,同时辅以专家咨询头脑风暴法、统计法和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

  五、研究步骤

  1、2xxxx年3月--2xxxx年12月: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含子课题研究方案);

  2、2xxxx年2月--2xxxx年1月:按照课题方案实施研究;

  3、2xxxx年2月--2xxxx年7月:总结研究成果,形成子课题研究报告;

  4、2xxxx年8月--2xxxx年1月:进行总课题研讨,形成总课题研究报告。

  六、研究成果

  1、总课题研究报告;

  2、各专题研究报告;

  3、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提交教育行政部门决策使用);

  4、论文及调查报告等。

  “中小学德育队伍建设研究”总课题组

  2xxxx年5月

  附:

  (一)总课题组成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成员:z

  组长:zz

  副组长:z

  (二)各子课题负责人

  1、z: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及其保障机制研究;

  2、z:政教主任和团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3、z:学生成长导师队伍建设研究;

  4、z:区域性中小学德育管理体制及机制研究;

  5、z:农村中小学德育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