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库

小学数学新课标重读体会

9208

  重读,体会,数学,小学相关素材和文章需求越来越大,很多同事也为撰写重读,体会,数学,小学文章而颇费心思。下面这篇小学数学新课标重读体会范文是文本库为您呈现,可作范本与参考使用。

小学数学新课标重读体会

  重读小学数学新课标体会

  在小学的各科教学中,数学始终都是备受关注的学科,一直都处于重要位置。这次课程改革,人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小学数学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理论与实践上日益暴露出许多复杂的矛盾冲突,评价方式的改变对我们教师和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更多和更新的要求。

  首先,谈一谈关于“学生兴趣”与“教师强迫”之间的矛盾问题。

  在教育问题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矛盾,但双方似乎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孩子们如何对数学产生兴趣呢?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这是教育的一个原则。然而扪心自问,对学生真正需要和感兴趣的事情,我们成人无论如何努力恐怕永远都不能完全地满足他们。对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而言,有时会强迫学生服从他们的意志、听从他们的安排,尤其是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更是如此。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具有基础性和普及性,是一种为学生打基础的学科,要求每个孩子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和提高。当孩子对数学缺乏兴趣时,“学生兴趣”和“教师强迫”之间的矛盾就显得更为突出。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上,如何既能满足兴趣又能达成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有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曾这样说过:“如果一个儿童学习有困难,而我们确实想帮助他,那么,最主要的事就是坚持人性的原则,使孩子获得自信和对学习的兴趣为目的。”如何获得自信和对数学产生兴趣呢?我以为只有新的“数学课堂”才有可能改变一些什么。

  其次,谈一谈关于“数学新课堂”的出现问题。

  在我的数学课堂上,我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学。如:在学习《统计》一课时,一年级孩子学起来本来就难的内容我给变得十分轻松,要节课我就进行了两个内容模拟《选班长》和游戏《剪刀石头 布》。通过《选班长》大家学会了用“正”来记录、认识了统计表,同时也选出大家心目中的好班长。游戏《剪刀 石头 布》通过同桌两个孩子边玩边记录,最后不仅学会了简单的统计还分出了胜负。《统计》就在大家轻松和愉悦的玩耍中完成了。

  当前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全面素质提高。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孩子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相应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也应得到改变。这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在新课堂中,传统教学方式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教师是“催化剂”,他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学会学习。这种新课堂可以说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学习不仅仅把知识装进脑袋中,而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使学习的新知识有效的融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变成自己的思想。

  我班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娃娃,刚开始接触新教材、新课堂确实很难适应。但经过我们一年以来的努力和尝试。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高,喜欢数学、更喜欢上数学课。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上数学课好好耍哦!”我喜欢听到这样的话语。课堂虽说很轻松、活跃,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片区前列。学校领导和老师对于新课标也十分关注,他们都觉得这些娃娃的表现就是不一样-- 敢想、爱说、肯动脑,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成功吧!

  再次,谈一谈关于“课程改革”和“教师自身素质”的关系问题。

  在课改实施以来,我们老师谈的最多的就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已不适应课改的需求。所以只有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已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

  面对农村学校各种资源较缺乏、信息较为闭塞的情况下,我们深知要设计一堂好课往往感觉力不从心,课程紧、任务重、事情多,但我们仍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在新课程改革的行动中。担心和困惑并存,办学条件的缺乏与新课程要求的、大班额与学生自主式教学的、担心基础知识的缺失与教材体系的不尽完善等等。这也同时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探索出一条适合于课程、适合于自己的践行之路;要求我们要转变陈旧、落后的观念、树立新的发展观;教师要不断地提高和学习,要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同时还要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以新的理念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方式;每位教师都应有自己的教学规划:获得知识、充实自我、实施研究、改进教学、反省批判;自我更新关注学生关注发展。

  总之,在小学阶段数学学科中老师和孩子一定要互助互学、转变角色、培养兴趣、消除矛盾。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主动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学精数学。

文本库-www.Wenbenk.com

篇2:小学校长先进事迹:雪域高原传播师德

  小学校长先进事迹:雪域高原传播着师德

  傅zz,土族。1976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数学系;1976年8月-1991年8月,在z州民族中学担任教育教学、副校长工作;1991年9月至今任z州z小学校长。

  傅zz两次被授予青海省“十杰”校长称号,先后荣获州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州优秀校长”、“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称号,2xxxx年被评为青海省师德标兵。良好的师德是育人的关键,人格力量、情感力量、智慧力量融为一体是教师师德的集中体现。

  出生于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农村的傅zz在远离家乡的z草原、在牧区教育教学领域已奋斗了整整30个春秋。30年来,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班主任,还是身为校长,他始终坚信,只有付出对事业、对学生持久而真诚的爱,就一定会得到一位教师所期望的回报。“只要付出心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傅zz说,在州民族中学做班主任工作的那段日子,是他最感充实的一段经历。傅zz是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因为他课教得好,更因为他从心底里爱学生、欣赏学生。

  当初,州中学民族高中班学生成绩最差,而且最调皮,是学校出了名的差班,没有一个老师愿意带他们。但是,从教不久的傅zz却愉快地承担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因为他相信,只要付出心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民族班的学生由于上学较晚,读高中时大多已20岁左右,生活散漫、学习风气差,沾染一些毛病是这个班的“群体特征”。班里有个男生叫桑杰,是全校有名的“刺儿头”,在老师们的眼里,是一个“冥顽不化、无可救药”的学生。

  傅zz接班后,先不声不响地暗中观察一段时间,结果发现桑杰足球踢得好,而且在班上有一定号召力。更可贵的是,他是个很孝顺的孩子。傅老师开始“投其所好”,首先给他压担子,让他在班上组织球队,当球队获得好成绩时,傅老师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并告诉他“老师很欣赏你,但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必须方方面面都要好。”话语不多,但语重心长。此后,桑杰有了显著转变,老师们说,与以前比,他简直判若两人。

  抽烟曾是民族班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老师们虽然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都不大。傅zz带上民族班后,搜集了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图片,并张贴在教室里,他首先要求学生不许在教室里抽烟,坚持两个月,效果不错。他进而要求不许在宿舍抽烟,并经常到宿舍检查,让同学们互相监督,坚持一段时间,许多学生都戒掉了烟。永军是班上最调皮的学生,经常撒谎、找借口回家不上课。一天,他又说爸爸妈妈病了,要回去看看。傅zz明知这又是在撒谎,但仍像慈父一样对他说,“你是很有孝心的孩子,回去吧,耽误的课回来我给你补上。”老师真诚的关心深深地打动了永军,他向老师讲了真心话,再也不提回家的事了......在牧区长大的孩子,不知道面粉是怎么来的,更不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傅zz发现有些孩子随意扔掉吃剩的馒头,有的竟用馒头当作石头砍羊寻开心。每见到这种情形,傅老师总是把他们扔出去的馒头一块块捡回来,然后给他们讲农民劳作的艰辛,使他们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民族班的一些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成绩不理想。傅老师发现一些学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情况,原来是学生不喜欢×号,一见到×号,有的就会把作业本扔了或撕了。为此,他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做错题时,先打上一个点,让学生更正,更正后,再给打上个句号。这一做法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写作业、交作业的积极性普遍提高。现在,这里的许多学校、许多老师都仍在使用这一方法。

  傅zz是当地一位知名度很高的老师,家长们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他的班里读书,认为孩子只要在他手里“过”一下,就能考上高一级的学校。事实也如此,傅zz所带班的学生考上学的最多,当初许多考入州民师的学生,已成为z草原教育战线的骨干力量。傅zz说,牧区的孩子朴实,虽然毛病多,但是很容易感化。我虽是一个土族人,但我只要真心付出,会赢得藏族孩子及家长们的信任。他对那些家境贫寒、交不起书本费的孩子,除了在权限范围内予以减免外,还常常慷慨解囊,在学习、生活上给予补贴。当年,z草原上有些残疾儿童不能像同龄人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种现状让他感到很难受。为此,他决定在z小学开办民族特教班,免费招收残疾儿童入学,并亲自兼任班主任。在他的倾心教育下,这些残疾儿童通过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和康复训练,现已有27名残疾孩子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当这些孩子离开学校的时候,虔诚地给班主任送来条条洁白的哈达。

  2xxxx年7月29日晚8时,一场空前的特大暴雨袭击了z州府所在地结古镇,z小学校园全部浸没在洪水中,年久失修的土木结构房屋纷纷因浸蚀倒塌,64户受灾职工无家可归。当夜12点,出差到西宁才两天的傅zz得到消息,连夜返回z。经14个小时的颠簸,一到学校,他就冲进齐腰深的洪水中,与教师们在洪水中开沟引水,在淤泥中转移学校资产......而此时,洪水将他家的家具、器物以及为女儿准备的嫁妆、首饰席卷一空。几天下来,他衣不解带,双眼血红,满嘴是泡,饭菜难以下咽,双腿开始浮肿溃烂......茫茫雪域,z草原,自然条件恶劣,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差,设施简陋,很多情况下,学校的日常管理维护都是傅zz担负。学校的输电线路出现故障,他就爬杆架线;学生的课桌凳坏了,他就维修加固;当厕所、水道被堵塞时,他也亲自去疏通......他常说:“学校就像一个家,当家理财,一切要从勤俭做起,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为学校节省一分是一分”。所以每次出差时,为了节约一点开支,食宿只求温饱、住行只需简便,从未领取过补助和差旅费。

  1999年,由于他在学校管理中做出了优异成绩,州政府曾给他奖励了3500元现金,他把奖金全部捐给了学校,设立了贫困生助学基金。他被评为青海省“十杰”校长后,又从省政府奖给他的1万元现金中拿出一部分奖励骨干教师。在他的表率作用下,学校全体师生,尤其是党员教师纷纷捐款助学,一直延续至今,到目前为止,所捐的助学金已达6万元,每学期都有40多名贫困生享受到该项基金的帮扶。“一天看不到孩子们的身影,我心里就空荡荡的”“我喜欢和孩子在一起,感受孩子们的兴趣、情趣、童趣,使我最大的幸福,如果有一天我没有看到孩子们活泼的身影,没有听到孩子们的笑语欢声,我心里就空荡荡的。看着他们一天无忧无虑的欢笑,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就像看到了希望,也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

  多年来,傅zz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全z州小有名气的校长,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是,傅zz始终没有离开教学岗位,没有离开他深爱的孩子们。现在的z小学,在傅zz的领导下,建起了“希望书屋”、 “科技制作展览室”、“小公民道德实践基地”、“健身园”等,通过“升旗仪式”、“主题演讲”、“爱心活动”以及各类特色竞赛,让孩子们树立起自尊、自信,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平日里,傅zz除坚持上课外,每周都要保证听三堂课,他还积极创造机会,选派教师外出学习。身为校长,他以制度创新为切入口,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推行教师评价制度,建立了严明的校风、教风、学风考核细则,为教师专业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篇3:中小学德育队伍建设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中小学德育队伍建设研究》实施方案

  一、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学校德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一系列深刻的挑战与变革。《*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总书记在党的**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中小学德育工作已被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来,日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

  正如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一样,德育的关键在于德育工作者,在于德育队伍的建设。德育工作者是德育的实施主体,其教育观念、师风师德直接影响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直接决定着德育工作水平。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德育工作队伍,既是德育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而当前德育队伍建设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认真研究。

  二、研究目标

  通过调查、分析等研究找出中小学德育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善中小学德育队伍的政策、途径和方法。

  三、研究内容

  1、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及其保障机制研究;

  2、政教主任和团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3、学生成长导师队伍建设研究;

  4、区域性中小学德育管理体制及机制研究;

  5、农村中小学德育队伍建设研究。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拟主要采取调查法、文献法和行动研究的方法,同时辅以专家咨询头脑风暴法、统计法和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

  五、研究步骤

  1、2xxxx年3月--2xxxx年12月: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含子课题研究方案);

  2、2xxxx年2月--2xxxx年1月:按照课题方案实施研究;

  3、2xxxx年2月--2xxxx年7月:总结研究成果,形成子课题研究报告;

  4、2xxxx年8月--2xxxx年1月:进行总课题研讨,形成总课题研究报告。

  六、研究成果

  1、总课题研究报告;

  2、各专题研究报告;

  3、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提交教育行政部门决策使用);

  4、论文及调查报告等。

  “中小学德育队伍建设研究”总课题组

  2xxxx年5月

  附:

  (一)总课题组成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成员:z

  组长:zz

  副组长:z

  (二)各子课题负责人

  1、z: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及其保障机制研究;

  2、z:政教主任和团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3、z:学生成长导师队伍建设研究;

  4、z:区域性中小学德育管理体制及机制研究;

  5、z:农村中小学德育队伍建设研究。

篇4:《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体会

  读《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

  闲暇时间,有幸捧起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细细地读着、品着、感受着、也思索着。说起朱老师,感觉特别亲切,缘自于《新教育之梦》那独特的亲和力。简单而尊重地称一声“朱老师”,仿佛一下子距离近了许多,读他的书也就更容易融入和沉醉。 我所从教的小学,很多方面已经是循着朱老师的教育之梦在走了。但可能限于探索和尝试的阶段,我们还无法很深地体味着新教育的甜蜜,而传统的教育观念又时时地不断的冲击,外加现行教育评价系统的不配套,要实现新教育的梦想自然是有着诸多困难,于是咀嚼着朱老师的文字,回忆和想象着我们的教育现实,不禁有了许多的感慨和欣喜。

  很多时候读类似理想化的作品,我总有潜在的一种定性思维,我觉得理想就是所谓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洋洋洒洒说了许多美妙的东西,而真正能够在现实中存活或者构成蓝图的却零零星星。如今读《新教育之梦》却不尽然,朱老师平静而又睿智的语言,堆积的已不仅仅是一个梦想,他激起了所有教育人的热情,指引了教育人曾经迷茫的方向,更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于是,崇敬、敬佩,更是欣慰。

  作者在书中所说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按最正统的解释,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这就意味着,教育是一种期待: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期待,社会对人发展的期待。而“期待”本身就是对理想的憧憬;或者干脆直接说,教育就是对理想的追求。

  朱老师正是怀着一种赤诚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他的“新教育之梦”: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校长、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家长、理想的学生......我不打算在这里一一复述作者的教育理想,但我要强调说明的是,作者的这些理想绝不是虚无飘渺的“童话”或“神话”,而是根植于教改现实的理性追求。

  以《理想的智育》为例,作者从八个方面谈了他对理想智育的理解。在此列举四个方面。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是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加特长”的个性养成。

  无论是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还是理想的美育,朱老师都把它放进了教育的大环境中进行阐述,其综合性和融合性可见一斑。教育界限在每一次的课程理想化中都似乎不着痕迹,理想的智育需要理想的德育,更需要理想美育、理想的劳动教育和理想的体育。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教育就好比是一朵花,而每一门学科就是这朵花上的一个花瓣。我们应综合地来看待这些学科,而非从大排到小,甚至忽略其存在的必要性。当然理想的学科应该客观看待和谨慎进行学科渗透和学科整合。这样理想才能更理想。

  朱老师的教育理想之梦,带给我的灵感和激动将随着我的文字流畅成我的所得,感谢朱老师提供如此美味的精神食粮,感谢朱老师愿意把这些可贵的文字和我们分享,感谢朱老师孜孜不倦和循循善诱的引导和教诲。

  《新教育之梦》--将时刻警醒着我们去做一个新时代的“理想教师”,培育一群新时代的“理想学生”。教育的未来充满阳光。

篇5:校训教育讲话: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校训教育讲话: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你知道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有哪些吗?我们来说一说吧!

  (一)举止文明的习惯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我们要做到: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9、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二)诚实守信的习惯

  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我们要做到:

  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三)尊重他人的习惯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我们要做到:

  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除些之外我们还应该养成、守时惜时的习惯、懂得感恩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遵守秩序的习惯、勤于动手的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

  以上的要求你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