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库

《教海漫记》读书笔记(教学篇)

1910

  《教海漫记》读书笔记(教学篇)文章是围绕笔记,教学,读书内容而展开撰写的,笔记,教学,读书相关的文章也越来越成为日常工作中所必需,以下文章由小编精心采编,请参考使用。

《教海漫记》读书笔记(教学篇)

  《教海漫记》读书笔记(教学篇)

  18、幽默。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幽默的语言可以使人精神放松,使课堂气氛和谐;幽默感强的老师可以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当幽默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气氛时,不但学生乐于听课,而且会发生“共振效应”,老师的水平也能超长发挥,取得极好的效果。幽默与冷漠无缘。老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老师;只有笑着看学生,才会有幽默的心情。

  19、教学机智。面对意外情况,“灵机一动”,“灵机”不是别的,说到底,就是“有心”。教育机智主要来自于教师的综合素养。

  20、教学相长。教学中难免出现“不如弟子”的情况。“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教然后知困”,不错的,越是“困”,越能“自省”。不懂不要紧,学!

  21、教学--一门遗憾的艺术。遗憾,意味着反省,意味着认识的升华,意味着进步与提高。

  22、微笑教学。诗人说:微笑是阳光。教育心理学家说:微笑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润滑剂。有人说:“于永正教学上的成功,多半归功于他的微笑。”惊蛰的是春雷,化雨的才是春风。微笑,不也是思维的催化剂、信心的增强剂吗?

  23、“一鸟入林,百鸟压声”。教师提出问题后,如果先让“佼佼者”回答,会出现“一人说后,再无人举手”的“万马齐喑”的局面。有人担心不让好学生发言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不会的。当别人回答不出来,再请他说,会使他更感自豪。

  24、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

  一位美国学者说:“教1遍不会,教10遍;教10遍不会,教100遍;教100遍不会,别忘了,还有101遍。”这句话的核心讲的是两个字:耐心。

  有人说:“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这句话如果成立,那么,笨也包括缺少耐心与和气。

  在教学中,老师的“配合”,还体现在发自内心的动情的鼓励上。适时的真诚的鼓励,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支撑点,是加快思维的*,是开窍的电火花。

  25、“再想想”

  管子曰:“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功也,精诚之极也。”遇事多想想,真能“鬼神通之”也!

  “思而不学则殆”。看看书,翻翻杂志,阅览阅览报纸,也是“再想想”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再想想”的延伸。最感困难的时候,往往正是接近成功的时候,就看能不能坚持“再想想”。

  孔圣人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老百姓说:“众人是圣人。”

  “再想想”,也包括和别人一起想,一起讨论。“善假于物”,自然也包括人。

  26、“第八次”

  一个学生读课文中的一句话,读了七遍都没有读好,你是否会说:“你深吸一口气,放松放松,然后一字一字地在心里把这句话默读一遍,第八次准能把漏掉的字读出来。”

  张田若先生为什么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我想道理就在这里。把时间花在指导学生读书上,值得。哪怕是读“八次”。

  27、一扇和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窗口。

  翻开学生的作文薄,就是和学生交谈。每次改作文,都是和学生交谈的一次很好的机会。

  28、“什么都能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

  于老师说:“在园丁眼里,这花是他们的骄子;在诗人眼里,这花是春的使者;在我的眼里,这花是美的文章。”

  在于老师眼里,什么都能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妻子买来的电动玩具狗、垃圾箱里的剩面包、介绍信、欢迎词、欢送词.....  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也皆“文章”。

  29、我教一年级

  教一年级不易。当一名优秀的一年级教师更不易。

  有人说,教一年级难就难在“大人要说小孩话”。所谓“大人要说小孩话”,就是要说浅显的话,形象的话。开口“关于这个问题”,闭口“如此而已”,离开了具体的形象,儿童就会感到茫然--听不懂。

  童心未泯才能教好一年级。面部能够表达出孩子们的天真、稚气、活泼、顽皮,是教好一年级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要揣摩儿童心理。每次备课时都想一想:假如我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  30、“熏锅屋”

  徐州有句老话,“没有熏不黑的锅屋”。学语文与熏锅屋类似。学语文是个慢功,是个长期训练、积累的过程。学习语文,仅课本那点“烟火”熏,远远不够;要大量的课外读物去熏。(真高兴,在这一点上,我与于老师的观点是一致的。)

  运用语言文字,说到底是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一旦“熏”到成“自然”的程度,意味着成功。

  31、“攒钱”与“花钱”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偏重于教学生怎样“花钱”--怎么说,怎么写,怎么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而忽视了“攒钱”--语言的积累。不读不背,脑子里没有丰富的语汇,用什么去说去写去思呢?人12岁以前,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应该让他们多读多背,否则我们将愧对他们。

  只有平时多积攒,到用的时候学生们才会如“囊中取物”一般拿出来“花”呢!教语文要有积累的意识,学语文好比攒钱;这个“钱”要天天攒,天天花,一直到老。

  32、让学生有点“艺术细胞”

  有灵气的人,大都懂点艺术。一般地说,懂艺术的人气质高雅,这更是无疑的。一起艺术都是养人的。于永正老师把“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作为自己的信条,很值得我们借鉴。(如果自身素质允许的话)

  33、京剧艺术与语文教学

  有人说,教师不是演员,但应具备演员的某些素质。这话是对的。如果说,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不懂点艺术(不一定是京剧艺术)的老师是“不完整”的老师呢?

  34、让学生体验成功--我是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

  语言文字学家倪海曙说:“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动力,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大家习惯于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岂不知,这样量的结果,后进生会越来越短,越来越矮。优秀学生的兴趣逐渐升华为志趣,意味着教育的更大成功。

  35、爱屋及乌--我是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二)

  你教得好,学生就信赖你,喜欢你;喜欢你,就喜欢你教的学科,对你教的学科感兴趣。这叫“爱屋及乌”。所以,于永正老师经常对自己说:“要努力教好。”

  36、导入的艺术

  导入是一种艺术。如何导入,要因文而异。有的课文可以在题目上作文章。那些写得扣人心弦、荡人心魄的课文,着重以情导入。有故事情节或者写新奇事物的课文,可采用制造悬念的方法,引起学生的读书欲望。有些课文干脆“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根本不设导入这个环节。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要有心,要用心。什么艺术都在一个“心”字上。

  37、写字、育人、做人

  听于永正老师的课,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一点,就是他那一手规范、漂亮的粉笔字。于老师说:“提笔就是练字时。”“学写字就是学做人。”

  38、低年级造句训练的艺术

  在日常生活中,“小题大作”是被人耻笑的。在教学上,却无大题小题之分,每项训练,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造句训练在诸多语文训练中可谓是“小题”了,但照样可以“大作”,并能作出很多的文章来。关键要去琢磨。

  39、解词的艺术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训练。至于哪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哪些要去意会,哪些可以借助情境去弄明白,哪些可以而且必须查字典、弄个“水落石出”,哪些词不要或者没办法下定义,可以通过运用(如造句)去掌握,这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而这,要老师细细琢磨。

  于老师是把功夫花在看教材上的,一个词一个词地去看。这一点,是否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呢?

  40、揭示寓意的艺术

  多读多背,记住童话、寓言这个故事,记住这个故事的载体--规范的、生动的书面语言,比“挂小黑板”重要得多。

  41、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艺术

  新颖、巧,应该说是教学艺术性的一个方面;阅读教学中的写的训练,不游离于课文之外,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是艺术性的更重要的方面。“现在语文教学存在着三少:读书少,思考少,写得少。尤其是写,几乎没有。古人的”熟读、精思、博览、多作“的经验不能忘。

  42、“行成于思”--“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缘起

  古人云:“行成于思”,是经过一个长期的思索、学习、实践的过程形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学思”、“思学”的过程。

  一个人去“思”,所得就会有限;还要“集思”。“集思”才能“广益”。同事之间经常组织一些教学经验交流会,集思广益,事半功倍。

  43、探索--“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实验的实施

  办法之一:利用生活本身提供的言语交际的机会和素材进行说写训练。如:老师病了,请同学们写“慰问信”;捡到东西,及时写“招领启事”;写“表扬信”等。

  办法之二:创设言语交际的情境,进行说、写训练。如:写一写上课时,班级来客的外貌、事由;把轧面机“请”到教室,让同学们看着说明书给大家讲解等。

  人,是活的;思想,是活的。不能坐着等米下锅,要主动找米下锅。

  办法之三:开展活动,相机安排说、写训练。如:进行“认识苹果”活动。

  办法之四:通信作文。

  44、“下水”。“下水”原是叶圣陶先生打的一个比方。写下水文就是最好的作文备课。“下水”的目的首先在于了解题目的难易,怎样写才好。写“下水文”时,完全是以教的学生中的极其普通的一员的身份或心态去写的,尽力写得有“孩子气”。

  45、命题的艺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给文章起题目是一门艺术。老师给学生出题写作文叫“命题”。因为学生必须按题目写文章,所以给学生出题目--命题--更要讲究点艺术。

  46、“小题大作”。经常嫌弃许多学生的作文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细细想来,自己没能指导学生做到“小题大作”。写好一枝一叶,就不愁写好一棵树;写好一斑,就不愁写好全豹。

  47、让“南国先生”销声匿迹。“过筛子”也罢,盯也罢,不管怎么说,我们采取的一切措施,不是置“南郭先生”于死地,也是像齐缗王那样,把“南郭先生”吓跑,而是为了教育“南郭先生”,为了不再产生“南郭先生”,是让每个学生都懂得,不能混日子,要尽力去做应该做的每件事。

文本库 www.wenbenk.coM

篇2:《教海漫记》读书笔记(修养篇)

  《教海漫记》读书笔记(修养篇)

  48、“谁也说不准哪块云彩会下雨”。于永正老师不论到哪儿去,带的第一件东西就是书。看书之余,习京胡,唱京戏,练书法,弹月琴,研丹青,弄诗文......学什么,都很投入,用心去悟,尽力朝着悟出的感觉靠拢。(扪心自问,我们做得到吗?我们想过这样去做吗?)

  艺多不压身,即使用不上也无妨。其实,岂有用不上之理?

  49、学会和家长相处。“告状”等于宣布老师无能。解决问题最好办法是老师到学生家里走走。和家长相处,也要处“心”。多份了解,多份感情交流,多份体谅和关心,就多份教育的希望和成功。

  50、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说:“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尔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缘故。”少“虚”缺“诚”,是学习的大敌,做人的大敌。“站”的意思,第一是“学”,第二是发展、创新。

  51、以人为镜。这是唐太宗说的。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周围的同事是距离自己最近的镜子,用他们来对照自己,看得更真切。“镜子”是动力,是鞭策,也是警示。

  5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学生有亲有疏,是当老师的大忌。于永正老师说:“热爱所谓的差生吧!我想,大家都会有这种感觉,毕业之后见了老师老远就打招呼的,多数是他们;老师有困难伸出援助之手的,多数是他们;逢年过节进老师家门槛最多的,还是他们。”

  53、童心未泯。巴金爱繁星。于永正老师爱学生。发现美的眼睛至少具备两点:一是要具有孩子的好奇心,二要有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才华的高低,取决于思索的能力。

  54、为了岳母和妻子。我把激动和兴奋藏在心里,然后转化为追求事业的动力。

  55、初读社会。“社会”这本书的第一页,是一首诗,和谐、隽永、美丽、流畅。社会这本书得冷静地读,坦诚地读,超然地读,把自己摆进去读,有时还得和朋友一起读。

  56、“没脑子”。生活中的于永正老师经常忘事,为此,张庆老师为撰了一副联儿。上联:这也忘那也忘惟上课不忘,下联:此亦长彼亦长数语文最长。

  57、爬格子。爬格子磨练了我的注意力,磨练了我的意志。台灯下的这片小天地明亮而温馨。“不要懒惰,不要强调自己忙,一定要拿笔写东西,从一节课写起,从点滴小事写起。”

  58、老师,也是一本教科书。

篇3:读书心得《我的教育理想》

  读书心得《我的教育理想》

  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这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像一把把锤子重重地捶打在我的心头,脑中教学中的一幕幕情景浮现出来,它们都是证据,我离理想教育已越来越远,离学生也越来越远了.....  这几年来,我从活泼温柔到不苟言笑,距离学生心目中和蔼可亲的老师形象已很远很远,慢慢地主张对学生批评与表扬并行。总认为今天我给了他们些许的压力与严厉,是因为我知道现实是真切的,温室里培养不出参天大树,真正的雄鹰就得练就一双过硬的翅膀搏击长空。因此,在选择讨同学们欢心与严厉之间,我更多的时候选择了严厉。我想,在没有学生可以在我的课堂上找到“如沐春风”的感觉了!

  合上书,我闭上眼睛。有这么一段话,在脑中挥之不去:“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当孩子们非常正常、非常优秀的时候,教师不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而是将他的问题‘放大化’。因此,我觉得我们很多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刽子手’的角色。在我们教师的手上,不知道失去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知道失去多少鲁迅、郭沫若,不知道失去多少非常优秀的人才。......”

  我经常说自己爱学生,可是真正的爱是什么样的?不是指责,更不是苛求。真正的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充满了希望。老师对学生的爱应该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学生,同时宽容学生,尊重学生。宽容是转化“问题学生”的一剂良药。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是一种仁慈。信任学生、感染学生、引领学生,激励学生自省、自律、自强,不断进步,超越自我。这就是宽容的魅力,是一缕慈爱的阳光,照亮孩子的心灵。

  《我的教育理想》作为一部教育哲学作品,没有理论的苍白感,却在诗的语言、散文的笔调中,展现了丰富、充实的内容,充满了哲理的思辨。读着这样的作品,就好像行进在山上,令人目不暇接,久久回味。

篇4:于永正《五重教学法》读后感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读后感

  江苏省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三本五重教学法”在很早我就曾经拜读过,感觉受益匪浅。可以感觉于老师是一个潜心教学、务实求真的人,我曾听人这样说过:当教师做的是良心工。读了于老师的作品,我更愿意相信:教育是一门值得人辛勤耕耘的职业,有多少人乐此不疲。虽然总有那么一些顽皮的学生让你深刻领会“恨铁不成钢”的滋味,但这也正说明你这个教师还未入佳境,你看于老师,在他眼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没有烦心的事,有的只是跟孩子打成一片的快乐。何时我也能进入这样的佳境,人生也该是有价值的吧。

  “三本五重教学法”即: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为本;重情趣,重感悟,重迁移,重积累,重习惯。教育的对象是人,这区别于工业劳动的产品,育人是教育的核心,也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五重教学法”是1999年12月4日先生在教育部举办的“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上的发言。于永正先生教了近四十年的书,积淀了五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教学”。

  一、重情趣

  先生把“重情趣”摆在“五重教学法”的首位,可见先生对其教学中“情趣”的重视程度,他认为“情”字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生有请,二是对语文教学有请,上课有请。先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因为他们最需要老师的同情、理解。他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因为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所以,于永正先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想一想,在平常的教学中,对于某些差生的表现,我们为什么生气、愤怒,甚至出现了不理智的行为,就是因为忽略了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是用一把尺子量全班的结果。

  作为语文教师,不爱语文教学就教不好语文,更要紧的是上课要有情,只有关注了教材和学生才能体现一个“情”字,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课前,先生总是找准文章的感情基调,一遍又一遍地练读,不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决不罢休。

  二、重感悟

  什么是感悟?先生认为,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领会。怎么悟呢?一个字:读,一边读一边想。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抓住了一个“读”字,什么语文能力、思想教育、情操的陶冶等等,便都在其中。

  先生在这一部分的讲述中着重讲解了他在教学中是怎样体现一个“读”字的。于永正先生备课先备读,拿到一篇课文他总是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一直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心”为止。

  三、重积累

  小学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期,是记忆的最佳期,在孩子记忆的高峰期不让他们读、背,我们是有愧的,而且对每个学生来说是无法挽回的。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积累呢?第一,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读和背,要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学,对那些“不必解”的东西,坚决做到“不饶舌”;对那些小学生目前还“不可解”的。常强调的是“粗知大意”,先“吞咽”后“反刍”;对那些学生一生都用得着的东西,不但要求熟记,而且还想办法让他们记得快、记得牢。说到这里,我在想,常听到老师们说上课上不动,推不下去,甚至一节课就上一段内容,是否把“不必解”“不可解”的东西强调、细化了呢?第二,重视课外阅读,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的自学能力。在于永正先生所带的实验班里,学生人均背古诗100多首,还有能背300首的,不少人到中学、大学都是班级里的佼佼者。自从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字经》列为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后,就赶紧和学生一起学习背诵〈三字经〉,还有《百家姓》、《千字文》等优秀古诗文。

  另外,于永正先生还注重生活和感受的积累,他认为现在学生生活单调,感受不多,情感不丰富,在加上读书少,这样一定会影响他们的理解能力的提高,影响他们良好情感的形成。他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博物馆、军营、工厂,常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让城里的孩子们了解农村,让农村的孩子们了解城市.....  四、重迁移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和“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理论,强调的就是一个“用”字,在教学中,要边学边用学过的语言,先生认为语文教学中的迁移主要指的是读的迁移和写的迁移。读的迁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用在语文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和形成的感悟能力,去读课外书,去读报纸、杂志。先生特别重视课外阅读,他想方设法地对学生进行号召、示范、检查、鼓励,引导学生看课外书,要求读过的书要留有痕迹,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

  怎样由读到写的迁移呢?先生十分重视作文训练,他先从模仿开始,根据学习的课文,进行片段仿写,如写一段对话,写人物的外貌,写一段场景,写与课文结构相同的一段话,用几句话把课文的意思概括一下,笔答课后的某个问题等等。

  总之,语文教师要有积累意识,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如古人所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五、重习惯

  先生所谈的习惯包括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运用语言的习惯。在教学中,他特别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教学最大的成功。

  学生的学习习惯只要是指:爱读书报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而运用语言的习惯则要靠反复的练习和实践才能逐渐养成。

  先生还特别重视“身教”,他常把自己买的书带到学校里读,故意把自己的读书笔记落在讲台上让学生看。

  人们常说,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长大后,人是习惯的奴隶。从小培养好习惯,可以受用一生。

篇5:《不做教书匠》读书体会

  《不做教书匠》读书体会

  言辞的质朴美

  “一个教师,用长了老茧的情感之手去握孩子细嫩的情感之手,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学生。”

  --摘自《不做教书匠》

  鲁迅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总能挤出来的。这是对大人讲的,咱可不能拿着它,作为摧残孩子的“至理名言”,那样的话,鲁迅先生地下有知,一定会翻身而起,于灯下拿起笔来,燃一支烟,“杂”一把文。

  --摘自《我的作文训练系统》

  我们是带班教学,不是图“一时之快”的公开教学。我们打的是持久战,我们的教学是踏踏实实、老老实实地和老婆孩子过日子,不是轰轰烈烈、甜甜蜜蜜的不管柴米油盐的谈恋爱。

  --摘自《我的作文教学主张》

  像上面这样的文字,在管建刚的书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字里行间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分的修饰,简洁而质朴,宛如才从农家地里摘来的蔬菜,没有任何包装,甚至还带有一些泥,但一瞧,就觉得格外新鲜,让人垂涎三尺。

  他的文字简洁,却不简单;他的文字质朴,却暗藏着强大的力量。他总能把一个个复杂的问题或道理用打比方等方式,浅显地娓娓道出,让读者读完后不由得莞尔一笑,但同时又被其深刻性折服,并且在心领神会之后,总有一种按照他的办法,按照他的思路去实践一番的冲动。

  思想的深刻美

  “发展自己是对学生最好的负责。”

  --摘自《不做教书匠》

  “很长时间里,人们信奉‘写作是事物客观规律的反映’。作文教学由此陷进‘观察’的泥潭里不能自拔,认为只要学会观察,有了观察方法,一定会有源源不断的写作材料、写作内容。

  天知道这是个怎样的误会。

  我看到水壶里的水烧开了,壶上的壳“噗噗噗“地动,我看了一千次,也没看出个管瓦特。”

  --摘自《我的作文教学主张》

  管建刚以为自己是个“不善言辞”、“沉默不语”的人。我没亲眼见过他本人,但仿佛又常常在我的眼前。

  当前,不管是名师还是像我这样的无名小辈,似乎都有一个共识:学生不愿写作。一提到写作文,教室里往往“唉”声一片,老师也头昏脑胀。在这种状态下,我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大讲特讲写作的技能,还强迫学生作文字数必须达到多少多少。管建刚却在《我的作文教学主张》第一章里发出“学生对‘写’本身有兴趣”的“异响”。

  无数名师的作文公开课都靠一个活动或者一则话题,来帮助学生寻找写文的话题,激活学生思路。学生在名师的指导下,往往也滔滔不绝,精彩不断。我等“匠人”观后,大拍自己的脑门,极度悔恨自己为什么不能把活动组织等那么有声有色,迫不及待回到教室依样画葫芦,周而复始“辛勤耕耘”,并从此深信,作文课就该是这个模样。然而,管建刚却掷地有声:“‘生成’写作内容的作文教学,是对学生写作的一种‘溺爱’”!长此以往,学生“将被老师‘娇惯’成一个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哥。”

  在教学生活中,有太多太多我们一直信奉的真理。在这些真理的指引下,我们埋头苦干,累得大汗淋漓。可在擦汗之余,却从没有去怀疑过当下,从没有去否定过自己。管建刚却独树旗帜。他积极地做着教育,“不做机械重复的事”,“不做不动脑子的事”,“不做人云亦云的事”。这“三不做”的背后,就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不断摒弃、不断创新的过程。

  正因如此,在他的文章里才没有浮华的描述,没有无病的呻吟,有的是令人折服的观点,有的是振聋发聩的声音,有的是泓邃深刻的思想。